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是否通过提高内源性和外源性蛋白质的损失降低蛋白质消失率,并在实验室中应用高精氨酸技术确定这些损失的数量。装有持久性回肠T一套管的猪,饲喂含精氨酸标记的蛋白质试验日粮,日粮含有酷蛋白并提高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剂量(试验1),或进行热处理或粗制粉碎大豆(试验2)酷蛋白粮组(425mmol氮,无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猪回肠蛋白质内源性来源显著高于外源性来源(105对9mmol  相似文献   

2.
日粮中氮的存在形式(游离肽或完整蛋白)可能会影响猪回肠末端中内源性氨基酸的含量,人们认为日粮中蛋白水解后可增加内源性氨基酸。本研究旨在对比日粮中同一蛋白源消化所得的游离肽对回肠内源氮流量和回肠内源性氨基酸流量(ENFL,EAAFL)的影响。选用六头装有后瓣膜T性盲肠套管(PVTC)的猪(平均体重34千克)。半纯合日粮含有同样的15N标记的酪蛋白(C)或水解酪蛋白(HC),每六天饲喂一次标记过的日粮,其余五天饲喂相应无标记日粮。采食后4至10小时收集食糜。利用日粮中标记物TiO 2,以及C和HC中稀释后的同位素含量来计算EAAFL和ENFL值。HC组和C组回肠EAAFL和ENFL(在饲喂HC和C日粮时干物质摄入的平均流量分别是1828和1912μg/g,n=5)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离心和超滤后的HC食糜可作为标记性再循环回到肠道的内源性蛋白的指示物。经过对示踪剂的回收,约有20%的回肠内源性蛋白(日粮HC,超滤后食糜)是15N标记的。与完整的酪蛋白相比,酪蛋白水解物应用对回肠内源蛋白流量没有影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酪蛋白水解物日粮会增加回肠内源性蛋白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试验比较了不同热处理时间大豆片、普通豆粕和去皮豆粕在生长猪回肠表观和真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12头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型瘘管的生长猪,6×6有重复拉丁方设计。采用玉米淀粉-豆粕半纯合型日粮,配制酪蛋白日粮用以测定内源氮和氨基酸的损失量。结果表明:随着大豆片热处理时间的延长(0~18min),粗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回肠表观和真消化率均显著提高(线性效应,P<0.01)。生大豆片的粗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显著低于普通豆粕和去皮豆粕(P<0.01),但普通豆粕与去皮豆粕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豆饼经过四种热处理(半熟、正常熟、过熟、超熟)后,通过体外试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尿酶活性、蛋白质分解指数和氮溶解指数)和鸡体内试验评价其营养,分析氨基酸组成。豆饼粉(SBM)分别加入典型肉鸡日粮(蛋白质水平100%符合1984年 NRC 营养标准)试验1和非典型日粮试验2内。与正常 SBM 比较,过熟和超熟处理的SBM 则含稍低的粗蛋白(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尿酶有活性较低,蛋白质的分解旨数和氮的溶解指数也减少,色泽变深。半熟 SBM 的营养除了胰酶抑制因子的活性、尿酶活性、氮溶解指数和色泽以外,基本接近或低于正常熟制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植物性饲料及其相关抗营养因子1 1 豆类 豆科籽实 (荚果种子 ,如大豆、花生、鹰嘴豆、蚕豆等 )是极好的蛋白质来源 ,但它们均含有抗营养物质 ,从而限制了其在动物日粮中的使用。这些抗营养因子包括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血凝素 (植物凝聚素 )、尿酶、脂肪氧化酶、氰化糖苷和抗维生素因子。所有生的或加工不良的豆类 ,都含有不同水平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这些抑制因子能与小肠内的胰蛋白酶结合 ,而形成一种无活性的复合物 ,结果正常抑制胰蛋白酶持续分泌的负反馈机制被阻断 ,以致胰腺合成过量的胰蛋白酶。已证实 ,饲喂未加热处理的大豆…  相似文献   

6.
选用40日龄平均体重(2500±50)g商品代AA肉公鸡120只,随机分为无氮日粮组和酶解酪蛋白组,分别饲喂无氮日粮和含酶解酪蛋白的日粮,36h后取回肠末端食糜,测定回肠末端内源氨基酸流量。结果表明:酶解酪蛋白超滤法测定的17种氨基酸的回肠末端内源流量,都高于无氮日粮法的测值,其中12种氨基酸(除甘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组氨酸)的差异显著(P<0.05);17种氨基酸总的内源流量,超滤法比无氮日粮法高22.7%(P<0.05)。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对小鼠胰腺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试验选用36只昆明种雄性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为对照纽,饲喂基础日粮;第二组为试验组,饲喂含有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基础日粮,第三组为抗氧化剂组,饲喂舍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维生素C的日粮。试验期3周,空腹屠宰,眼球采血制备血清,迅速取出胰腺进行氧化和抗氧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能显著增加氧自由基水平。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小鼠血清和胰腺的MDA(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分别显著地增加了98.17%,185.58%,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被显著降低,TAOC、S013(superoxidedismutase)、CAT和GSH—Px活性被显著减少(P〈0.05)。添加维生素C后,氧化应激被减轻,但氧化指标仍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能够导致氧化和抗氧化不平衡,从而使其处于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8.
无氮日粮和酷蛋白对猪回肠内源氨基酸排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均体重为65±1.85kg的瘘管猪6头,研究酪蛋白日粮和无氮日粮对猪回肠内源氨基酸排出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酪蛋白组中,除Met、Phe、Pro外,几乎所有的内源氨基酸排出量均高于无氮日粮组。其中,His、Ile、Lys、Thr、Val、Asp、Glu、Gly、Ser差异显著(P<0.05)。酪蛋白组的内源氮排出量、内源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排出量均显著高于无氮日粮组(P<0.05),提高的百分比分别为941%、730%、764%和748%。由本次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无氮日粮法低估了猪的回肠内源氨基酸损失,而在无氮日粮中添加肽类物质(本试验中添加量为5%)对内源氨基酸的排出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平均体重为 65± 1.85 kg的瘘管猪 6头,研究酪蛋白日粮和无氮日粮对猪回肠内源氨基酸排出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酪蛋白组中,除 Met、 Phe、 Pro外,几乎所有的内源氨基酸排出量均高于无氮日粮组。其中, His、 Ile、 Lys、 Thr、 Val、 Asp、 Glu、 Gly、 Ser差异显著 (P< 0.05)。酪蛋白组的内源氮排出量、内源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排出量均显著高于无氮日粮组 (P< 0.05),提高的百分比分别为 94.1%、 73.0%、 76.4%和 74.8%。由本次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无氮日粮法低估了猪的回肠内源氨基酸损失,而在无氮日粮中添加肽类物质(本试验中添加量为 5%)对内源氨基酸的排出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氮代谢、小肠蛋白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620±30)g的断奶仔獭兔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5%、16.0%、17.5%、19.0%、20.5%的试验饲粮,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53 d。结果表明: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食入氮、沉积氮和可消化氮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对粪氮、尿氮、氮表观消化率、氮生物利用率和氮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除显著影响血清球蛋白含量(P<0.05)外,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尿素氮含量以及白球比)的影响不显著(P>0.05)。此外,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小肠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以及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亦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饲粮适宜的蛋白质水平能提高生长獭兔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并能降低料重比,提高氮的利用效率,但对小肠蛋白酶活性以及血清指标的影响不大。以料重比、沉积氮为衡量指标,通过非线性回归模型估测得出生长獭兔饲粮适宜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8.51%和19.45%。  相似文献   

11.
3种内源氨基酸测定方法的准确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无氮口粮法(PF法)、回归法(REG法)、高精氨酸法(HA法)测定生长猪回肠内源氨基酸流量,并以3种方法测定的内源氨基酸值对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AID)进行校正,通过校正后消化率值随日粮蛋白质水平变化的平稳性来判断内源氨基酸测定值的准确性.选用体质量28 kg的阉公猪6头,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形瘘管.饲喂6种试验H粮.日粮粗蛋白水平分别为0、5%、10%、15%、20%和25%.采用6×6拉丁方试验设计.每期持续时间8 d.其中前5 d为H粮适应期,第6天连续采集食糜24 h,以测定AID和采用PF法测定的内源氨基酸值计算回肠标准消化率(STID).第8天每头猪日喂1次高精氨酸饲粮,然后连续24 h采集回肠食糜,以便用HA法测定内源氨基酸值并计算回肠真消化率(RID).试验结果表明,采用REG法测定的内源氨基酸流量,除廿氨酸、脯氨酸外,都比PF法的测定的值低(P<0.1);PF法与HA法比较,在10%~25%日粮蛋白质浓度范围内,低估了内源氨基酸的损失(P<0.01).除苯丙氨酸、缬氨酸外,必需氨基酸AID随蛋白质水平增加呈二次性提高(P<0.05).必需氨基酸STID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和二次性降低(P<0.05).而RID在20%的饲粮粗蛋白水平内呈恒定平稳状态,完全不依赖于饲粮蛋白质水平(P>0.05).本试验可得出以下结论:REG法和PF法低估了饲粮内源氨基酸损失,HA法是估计内源氨基酸损失的较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肥育猪肠道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 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36头杜×长×大二三元杂交阉公猪,平均体重(55.6±7.0)kg,随机分为3个处理,分别饲喂13%(低蛋白质组)、16%(对照组)和19%(高蛋白质组)的蛋白质水平日粮,每个处理12个重复(单栏饲养).于饲喂后第45天,每组随机屠宰5头,分离肠道(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运用Real-Time PCR技术,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研究CAT1 mRNA相对于β-actin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饲喂高蛋白质日粮时,与对照组相比,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 mRNA相对于内参β-actin mRNA的表达量,在肥育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分别提高了58.4%、23.2%和24.5%,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饲喂低蛋白质日粮时,CAT1 mRNA相对表达量在肥育猪十二指肠和空肠中则分别提高93.1%和122.6%,差异显著(P<0.05),而在回肠中降低了14.3%,差异不显著(P>0.05).高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肥育猪肠道CAT1 mRNA相对表达最的影响不大,而低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肥育猪肠道CAT1 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空肠CA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添加不同种类合成氨基酸对培育品种鲁莱猪生长猪氮平衡及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用平均体重为(35.00±1.05)kg的健康鲁莱阉公猪4头,回肠末端手术安装简单T型瘘管。对照组饲喂高蛋白质水平(粗蛋白为16.50%,可消化赖氨酸为0.78%)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赖氨酸+蛋氨酸的低蛋白质水平(粗蛋白为13.50%,可消化赖氨酸为0.78%)日粮。结果表明:低蛋白添加3种合成氨基酸组粪氮排出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尿氮排出量显著低于高蛋白组(P0.05),与其他低蛋白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氮表观消化率、氮沉积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低蛋白日粮添加3种合成氨基酸组总氨基酸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采用低蛋白(粗蛋白为13.50%)并同时添加适量合成氨基酸日粮饲喂鲁莱猪,可以显著降低粪氮和尿氮的排出,对氮利用率和回肠末端总氨基酸消化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讨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内蒙古白绒山羊内源尿素氮循环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饲粮分为低(7.5%)、中(10.5%)和高(13.5%)3个蛋白质水平。选用9只体况良好,体重为(45.63±3.15)kg,装有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3组,即中蛋白质饲粮组(对照组)、变动低蛋白质饲粮组(2 d低蛋白质饲粮—2 d高蛋白质饲粮,循环饲喂)、变动高蛋白质饲粮组(2 d高蛋白质饲粮—2 d低蛋白质饲粮,循环饲喂)。预试期16 d,正试期12 d。通过全收粪尿法、嘌呤衍生物法和同位素灌注法测定山羊氮代谢、内源尿素氮循环以及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中蛋白质饲粮组与变动蛋白质饲粮组比较,瘤胃液氨氮(NH3-N)浓度显著增加(P<0.05),粪氮、尿氮排出量显著增加(P<0.05),沉积氮/摄入氮显著降低(P<0.05),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量显著降低(P<0.05);2)变动低蛋白质饲粮组与变动高蛋白质饲粮组比较,瘤胃液NH3-N浓度显著降低(P<0.05);3)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后,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肝脏合成的内源尿素氮显著增加(P<0.05),进入尿中的尿素氮/肝脏合成的内源尿素氮显著减少(P<0.05),返回鸟氨酸循环的尿素氮/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显著减少(P<0.05),用于再合成的尿素氮/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有利于提高内蒙古白绒山羊氮利用率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  相似文献   

15.
热应激可造成猪肠上皮细胞死亡增多,也就是说,可提高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内源性肠损失。本试验旨在分析热应激对猪肠道内源性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及氨基酸内源性肠损失的影响。本试验选用8头初始体重为25.2kg±1.2 kg的猪,在小肠末端植入T型瘘管。手术恢复后,随后7天,所有猪饲喂无氮和无氨基酸的饲粮,每天两次,饲喂量相同。在此期间,所有试猪均饲养在热中性区(22±2℃)条件下舍内。第2天,所有试猪仍饲养在热中性区范围内,并连续12小时收集回肠食糜;结束后,随后8天,所有试猪都暴露在自然热应激条件下(31-37℃)。分别在热应激第2天和第8天收集回肠食糜。另一组8头猪在两块肩胛骨之间的皮下植入一个小装置,以便在整个试验期间每隔15分钟测量和记录猪的体温。试验结果表明,热应激第2天的体温(39.6℃)显著高于(P0.05)热中性区条件下体温(38.6℃)和热应激第8天的体温(38.8℃),但是热中性区条件下体温和热应激第8天的体温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未影响肠道内源性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P0.05)。与热中性区条件相比,热应激第2天精氨酸和组氨酸的内源性肠损失显著提高(P0.05),苏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内源性肠损失有上升的趋势(P0.10);热应激第8天脯氨酸的内源性肠损失显著提高(P0.01)。热应激未影响其他氨基酸的内源性肠损失(P0.05)。尽管热应激前两天提高了精氨酸和组氨酸的内源性肠损失,但是正常内源性肠损失会很快恢复。这些数据表明,急性热应激不能影响生长猪肠道内源性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并且适应了环境高温后,生长猪的氨基酸内源性肠损失不是关键的。然而,热应激第2天精氨酸和组氨酸的内源性肠损失的提高表明暴露在环境高温下第1天热应激可能影响猪肠上皮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对成年大鼠生长性能、氮平衡和骨骼肌蛋白质周转的影响。试验选取35只初始体重为(238.6±2.3) g的成年SD雄性大鼠,根据体重相近原则分为5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大鼠。5组大鼠分别饲喂含有20%(20%C,此为AIN-93G标准饲粮)、15%(15%C)、10%(10%C)、5%(5%C)和0酪蛋白(0C)的5种试验饲粮,并根据AIN-93G推荐量补充各种必需氨基酸。试验期12 d,并在试验第6~11天收集大鼠粪尿以测定氮平衡。在试验第12天早晨对大鼠空腹称重,并一次性腹腔注射L-苯丙氨酸(注射剂量为1.50μmol/g BW,其中含有0.60μmol/g BW的L-[ring-2H5]苯丙氨酸),腹腔注射30 min后眼眶静脉采血,然后将大鼠处死,取后肢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结果显示:1)当酪蛋白含量从20%降至15%并添加各种合成氨基酸后,成年大鼠的平均日增重上升了42.2%(P <0.05),但进一步降低酪蛋白含量并添加各种合成氨基酸后,大鼠的生长受到抑制,体重呈线性下降(P<0.05)。2)大鼠的干物质采食量在酪蛋白含量低于10%时显著下降(P <0. 05),氮摄入量、氮排出量、氮沉积量以及氮沉积率也显著下降(P<0.05)。3)在腓肠肌中,与20%C组相比,10%C组、5%C组和0C组肌肉蛋白质合成速度分别下降了18.25%、33.65%和40.68%(P<0.05),蛋白质降解速度分别提高了17.54%、29.82%和35.09%(P<0.05);在比目鱼肌中,15%C组、10%C组、5%C组和0C组大鼠蛋白质合成速度均比20%C组显著下降(P<0.05),分别下降了9.00%、11.55%、29.15%和33.99%,5%C组和0C组蛋白质降解速度比20%C组显著增加(P<0.05),分别升高了27.66%和57.45%。由此可见,在按标准需要量逐级补充所有必需氨基酸的条件下,当成年大鼠饲粮酪蛋白含量低于10%时,大鼠生长受到抑制,体重下降,氮沉积量减少,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减少、降解增加。因此,在以酪蛋白为唯一氮源的情况下,成年大鼠饲粮中酪蛋白含量降低至15%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
血制品常常在断奶仔猪料中使用,但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加工工艺可导致不同血制品的氨基酸(AA)消化率也不相同。然而,关于不同血制品饲喂断奶仔猪的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SID)的差异比较,目前还未有数据。因此,本试验的目的是比较喷雾干燥血粉(SDAB)、喷雾干燥血球粉(SDBC)、喷雾干燥血浆蛋白(SDPP)、禽血粉(ABM)和猪血粉(PBM)分别饲喂断奶仔猪的粗蛋白质(CP)和氨基酸(AA)的标准回肠消化率(SID)。试验选用7头断奶阉公猪[初始体重(11.5±1.1)kg]在回肠末端安装一个T型瘘管,采用7×7拉丁方试验设计,每个拉丁方含有7种日粮和7个阶段(即7 d的试验期)两个因素。其中1种日粮以酪蛋白为基础日粮,5种日粮以酪蛋白和每一种血制品的混合物为基础日粮,使用无氮日粮测量氨基酸和粗蛋白质的基础内源性损失。SDAB、SDBC和SDPP的粗蛋白质标准回肠消化率高于ABM和PBM(分别为1.040、0.945、0.995、0.704和0.689)。SDAB(0.998)、SDBC(0.976)和SDPP(0.981)的赖氨酸的标准回肠消化率比ABM(0.740)和PBM(0.786)的标准回肠消化率高(P<0.01),但是,ABM和PBM的赖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没有差异(P>0.05)。SDAB、SDBC和SDPP的必需氨基酸平均标准回肠消化率比ABM和PBM的高(P<0.01)。SDAB、SDBC和SDPP的总氨基酸平均标准回肠消化率高于(P<0.01)ABM和PBM的总氨基酸平均标准回肠消化率。总之,SDAB、SDBC和SDPP的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比ABM和PBM的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高,这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喷雾干燥血制品优于添加血粉产品。禽血粉或猪血粉饲喂断奶仔猪的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研究了差量法和酶解酪蛋白法测定动物在采食正常含氮日粮条件下的内源氨基酸排泄量及饲料氨基酸真消化率的差异,并同时与无氮日粮法作比较。差量法以豆粕为唯一蛋白源,配制成15%和20%2种粗蛋白质水平的试粮;酶解酪蛋白法以酶解酪蛋白作为蛋白质来源,配制成17.5%粗蛋白质水平的试粮;无氮日粮用淀粉和纸纤维进行配制。每种方法选用7周龄、平均体重(2.77±0.16)kg天府肉公鸭64只,分为4组,分别饲喂4种不同日粮,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4只鸭,采用Sibbald的强饲法进行代谢试验,测定各试粮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内源氨基酸排泄量及真消化率。结果显示:差量法、酶解酪蛋白法和无氮日粮法测定的内源氨基酸排泄量分别为0.9946、1.2243和0.9297mg/gDMI;差量法测定的氨基酸真消化率(%)为88.93±4.43,用酶解酪蛋白法和无氮日粮法测定的内源氨基酸排泄量计算的15%和20%2个粗蛋白质水平日粮氨基酸真消化率(%)分别为91.15±4.33和91.97±4.16、88.55±4.29和88.82±4.61。以上结果表明,在15%~20%的日粮蛋白质水平范围,差量法测定的氨基酸真消化率和内源氨基酸排泄量较酶解酪蛋白法准确,酶解酪蛋白法可能高估了内源氨基酸排泄量和氨基酸真消化率。  相似文献   

19.
饲粮蛋白质水平与球虫(E.tenella)感染的相关已为 Britton 等人(1964)所发现。本试验的目的是要找出饲粮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与球虫病严重性之间的相关。第一试验是测验饲粮蛋白质水平在加或不加胰蛋白酶时对鸡抵抗球虫病的影响。蛋白质水平低时死亡和疾病的损害显著地减少。饲喂高蛋白质水平的鸡发生了球虫病病征。而且胰蛋白酶加入接种体后增加了死亡数,加剧了球虫病的发作。球虫病感染鸡较不感染鸡肠中胰蛋白酶活性高,血液学值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微粉碎和低蛋白质日粮中添加氨基酸对仔猪粪尿中氮磷排泄的影响。选用体重为(7.36±0.5)kg、(28±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个组,Ⅰ组饲喂蛋白质为19%日粮+原料为普通粉碎、Ⅱ组饲喂蛋白质为19%日粮+原料为微粉碎、Ⅲ组饲喂蛋白质为18%日粮+原料为微粉碎、Ⅳ组饲喂蛋白质为18%日粮+原料为普通粉碎,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期20 d。试验期间测定每组的料重比和日增重,并对每组的粪尿减排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粉碎粒度和蛋白质水平对仔猪平均日增重、日增重率均有影响,但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蛋白质水平条件下,普通粉碎组(Ⅰ组、Ⅳ组)料重比均显著高于微粉碎组(Ⅱ组、Ⅲ组)(P0.05);且原料在普通粉碎粒度下,随着蛋白质水平的下降料重比也有下降趋势(P0.05)。与Ⅰ组相比,其他各试验组均可显著提高氮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5.06%、5.58%、2.73%(P0.05),其中Ⅱ组与Ⅲ组间氮表观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Ⅰ组的氮、磷排出量为标准,Ⅱ组、Ⅲ组和Ⅳ组的粪尿氮减排率分别为26.79%、32.89%、19.36%,磷减排率分别为14.55%、32.73%、26.06%。由此可见,微粉碎和低蛋白质日粮添加氨基酸可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降低粪尿中氮磷排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