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讨不同播期对药用百合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药用百合卷丹为供试材料,研究在大田条件下,不同播种期的药用百合的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播期为9月15日和10月15日的产量较高,随着播期的延后,百合植株的株高、叶片数量、茎粗、叶绿素含量等农艺性状及产量呈下降趋势。所以药用百合卷丹在长沙地区8月至12月份均可播种,以9月和10月份为最佳播种时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珠芽发育进程中矢车菊素的积累动态,为卷丹百合珠芽中花青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卷丹百合珠芽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珠芽不同发育时期的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结果]卷丹百合珠芽发育从肉眼可见(2 mm)到成熟脱落大致经历91 d,在此期间大致可分成"鱼雷期""胎儿期"和"球形期"3个时期。测定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最佳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SB-C_(18)柱、流动相A(0.04%甲酸水溶液)∶B(乙腈)=95∶5、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520 nm、自动进样10μL、柱温35℃,采用梯度洗脱。珠芽中矢车菊素的积累伴随珠芽发育呈"双峰"递增趋势。第21天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达到第1个高峰;在91 d时达到第2个高峰,之后缓慢下降。[结论]91 d是采集珠芽提取矢车菊素的最佳时间,此时珠芽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达344.76 mg/kg。  相似文献   

3.
研究两个玉米品种春播、复播条件下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与春播相比,玉米夏播苗期阶段缩幅较大,达13天,穗期阶段基本不变,花粒期阶段有所延长5天,株高增加31~55 cm,穗位增加20~25.8 cm;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季节栽培时,产量表现不同,栽培优势也不同。新玉7号夏播、鲁丰1号春播产量较高,分别达1 538.8 kg/667m~2和1 340.9 kg/667m~2,生产中应根据时令选用品种。  相似文献   

4.
试验比较了不同播种量和行距对"黔育1号"——菊苣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0.4kg/667m~2,行距30cm时可实现高产。鲜草产量可达到103 407.4 kg/hm~2,同时比较了不同播种期,结果表明:春播最适在3月播种,秋播在8月底至10月中旬最为合适,适宜气候条件下,应提早播种更利于获得高产,秋播好于春播。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境下菜用大豆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分别对春播和秋播的30个菜用大豆的产量与品质等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季下影响农艺产量性状的4个累积贡献率>90%的主因子中,构成第1主因子的主要是荚粒产量,第3主因子的主要是结荚高度和茎粗,第4主因子的主要是株高和茎节数;而生育期和一次分枝数在不同播季中的表达不同,春播菜用大豆第2主因子主要是生育期,秋播菜用大豆第2主因子主要是一次分枝数.不同播季下影响荚粒品质性状的4个累积贡献率>90%的主因子中,均由籽粒蛋白含量与荚粒大小因子、籽粒糖含量与荚茸毛色因子、籽粒淀粉含量与种脐颜色因子、籽粒异黄酮含量与粒宽因子构成第1、2、3、4主因子,不同播季下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献博3A     
《农业科技通讯》2005,(7):56-57
属中讪中熟偏迟类型.播始历期南昌春播130d、秋播90d.海南春播91天、冬播94d。株高92cm,主茎叶片数春播16.5片、夏播16片、冬播14.5片,千粒重22g左右。尖呈紫色,株型松散适中.剑叶挺直,剑叶角度4.8度、倒二叶9.9度、倒三叶18.5度、叶片厚实,剑叶宽2.4cm。单本分蘖达7-8根,平均每穗总粒数215粒左右.属大穗型品种。抽穗10d后开始谷粒出现麻亮,但不影响籽粒充实。若在成熟期遇到高温天气,有3.5%~7.5%裂颖现象。开花习性好,包颈度一般。异交结实率86.5%.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生育期卷丹百合各器官中多酚类物质的积累规律及其抗氧化能力,分别采用福林–肖卡法、NaNO2–AlCl3法、香草醛比色法、pH示差法测定不同生育期(现蕾期、花期、半枯期、全枯期)卷丹百合各器官(基生根、鳞茎、茎生根、茎秆、叶片、株芽、花)中总酚、总黄酮、总黄烷醇和花色苷的含量,运用DPPH法、铜离子还原法和金属螯合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活性,分析其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卷丹百合各器官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卷丹百合植株在花期总酚含量最高,半枯期的次之,全枯期的最少;花期,花中总酚含量最高,达14.75 mg/g,叶片中的总酚含量次之,珠芽的最低,仅为3.12 mg/g;卷丹百合多酚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在花期最强,其次是半枯期;相关性分析表明,卷丹多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在各时期、各器官呈现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1.00~1.00,其中,花期和半枯期卷丹多酚类物质与铜离子还原力基本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市10个春大豆品种为材料,通过分季播种,研究了各主要农艺性状在春播、夏播和秋播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春大豆农艺性状如营养生长期、株高、主茎分枝数等在春播和夏播条件下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茎分枝数、单株产量、营养生长期、百粒重在春播和秋播条件下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表明在夏播、秋播条件下进行春大豆育种对这些主要农艺性状的选择效果较好,而对其他性状的选择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市10个春大豆品种为材料,通过分季播种,研究了各主要农艺性状在春播、夏播和秋播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春大豆农艺性状如营养生长期、株高、主茎分枝数等在春播和夏播条件下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茎分枝数、单株产量、营养生长期、百粒重在春播和秋播条件下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表明在夏播、秋播条件下进行春大豆育种对这些主要农艺性状的选择效果较好,而对其他性状的选择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0.
以35个春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各主要农艺性状春播和秋播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春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如株高、单株粒数、主茎节数、每荚粒数、有效分枝、总荚数、有效荚数、营养生长期和全生育期等性状在春播和秋播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表明秋播条件下对这些主要农艺性状的选择效果较好,而对单株产量、百粒重等性状的选择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1.
春大豆春播和秋播性状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35个春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各主要农艺性状春播和秋播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春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加如株高,单株粒数、主茎节数、每英粒数、有效分枝、总英数、有效荚数、营养生长期和全生育期等性状在春播和秋播间存在着显或极显的相关,表明秋播条件条对这些主要农艺性状的选择效果较好,而对单株产量、百粒重等性状的选择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用量有机肥作基肥施用对药用百合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药用百合品种卷丹为供试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施肥1 600 kg/亩、800 kg/亩、400 kg/亩、200 kg/亩、0 kg/亩共5个处理,测定各处理条件下百合的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和百合鳞叶产量;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有机肥用量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苗期和现蕾期,施用有机肥处理的百合植株的株高、叶数、叶长、叶宽、叶绿素等指标大于不施肥(CK)处理;有机肥处理2、3、4的产量与CK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由此可见,施用一定量有机肥,在苗期和现蕾期均有利于促发百合叶片数,促进百合植株和叶片生长,能显著提高百合产量;其中,以施肥200~800 kg/亩较适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桂西北玉米生态区春、秋季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该区域玉米的高产稳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近年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3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早熟品种青青700、中熟品种桂单0810和晚熟品种华优168)为试验材料,春播设6个播期处理:2月20日(T1)、2月27日(T2)、3月6日(T3)、3月13日(T4)、3月20日(T5)和3月27日(T6);秋播设5个播期处理:7月28日(T7)、8月4日(T8)、8月11日(T9)、8月18日(T10)和8月25日(T11).分别调查玉米的物候期、生长发育情况、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随播期推迟,春播玉米全生育期逐渐缩短,其缩短时间主要体现在播种至抽雄阶段,抽雄至成熟阶段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缩短;秋播玉米全生育期逐渐延长,其延长时间主要体现在出苗至抽雄阶段,平均延长天数占全生育期延长天数的59.6%.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在春播和秋播中随播期的推迟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播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春播对玉米穗长、穗粗、穗粒数和出籽率影响不显著(P>0.05),对早、中熟品种的百粒重和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下同),其最大值均出现在T2处理;对晚熟品种产量影响极显著,最大值出现在T3处理.秋播不同播期对早熟品种的穗粒数、百粒重、出籽率和产量影响显著或极显著,最大值出现在T8~T9处理;对中熟品种出籽率和产量影响极显著,最大值均为T8处理;对晚熟品种穗长、百粒重、出籽率和产量影响极显著,最大值出现在T7~T8处理.[结论]春播玉米随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早、中熟品种产量受播期影响程度大于晚熟品种;秋播玉米随播期推迟生育期延长,中熟品种的产量稳定性较早、晚熟品种强.百粒重是影响春播玉米产量的主要因子,出籽率是影响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秋播产量的共同因子.桂西北春播玉米早、中熟品种的适宜播期在2月下旬—3月上旬,晚熟品种可略为延迟,但最迟不宜超过3月中旬;秋播玉米的适宜播期在7月下旬—8月初.  相似文献   

14.
贾然然 《中国农资》2014,(38):22-22
<正>在北纬35度以南地区,冬季不寒冷,幼苗可以露地越冬,一般行秋播;北纬38度以北地区,冬季严寒,秋播幼苗易受冻害,宜早春播种;北纬,35-38度之间的地区,春秋播种均可。长江流域一般进行秋播,由于秋播生育期较长,产量明显高于春播。大蒜是喜好冷凉气候的蔬菜,通过休眠期的蒜瓣,在3-5℃的低温下便可以萌发。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6-20℃,30℃以上的高温对萌发起抑制作用,所以秋播大蒜播种过早时出苗慢。幼苗期的适宜温度为12-16℃,可耐短时间-10℃的低温。旱期保墒适期播种大蒜对气候条件适应性强,在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山东地区为秋播大蒜,一般在10月上、中旬播种,翌年5月下旬收  相似文献   

15.
1品种来源郁青1号是辽宁省铁岭市种子公司,以有858作母本、丹598作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2002年经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2特征特性该品种在朝阳地区春播生育期125~130d,平均株高275cm,穗位116cm,穗长21cm,穗行数16~18行,单穗粒数650~750粒,百粒重35g,且茎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水资源匮乏和劳动成本的增加,旱直播已成为目前宁夏水稻生产的主要方式,为选择引黄灌区适宜的旱直播模式,试验以宁粳47号为材料,设置了条播、穴播(行20 cm×穴8 cm)、穴播(行20 cm×穴12.5 cm)和匀播4种模式,采用10.4 kg/667 m~2、14.6 kg/667 m~2和18.8 kg/667 m~23种播量,比较分析了4种旱直播模式、不同播量对水稻分蘖动态、成穗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条播模式播量14.6 kg/667 m~2的苗、茎比例较小,为24%、30%,而穗的比例较高,为46%,从而可以确定条播模式下水稻有一个适宜的群体结构。条播模式的量18.8 kg/667 m~2在出苗后79 d总茎数达到最高,为72.0万株,其他3种模式在出苗后72 d总茎数达到最高。穴播(20 cm×12.5 cm)模式的播量10.4 kg/667 m~2在出苗后72 d总茎数最高,达到176.44万株,而匀播模式的播量14.6 kg/667 m~2的总茎数最低,仅为82.17万株。条播模式的分蘖成穗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旱直播模式,其中播量10.4kg/667m~2的分蘖成穗率最高,达到85.17%,穴播(20 cm×8 cm)模式的成穗率最低,其中播量10.4 kg/667 m~2的分蘖成穗率最低,仅为22.95%。匀播模式的播量10.4 kg/667 m~2的干物质量在出苗后121 d最高,为116.62 kg/667 m~2,穴播(20 cm×12.5 cm)模式的干物质量较低,播量14.6 kg/667 m~2的干物质量在出苗后135 d达到最高,但只达到50.16 kg/667 m~2。产量以匀播模式的产量高于其他3种模式,但各处理无显著差异,匀播播量14.6 kg/667 m~2的产量最高,为938.1 kg/667 m~2。不同播量下,低播量14.6 kg/667 m~2的产量高于高播量18.8 kg/667 m~2,3种播量之间无显著差异。穴播(20 cm×8 cm)模式播量10.4 kg/667 m~2的穗长最长,为18.3 cm。产量要素中,穴播(20 cm×8 cm)模式播量18.8 kg/667 m~2的穗数最高41.25万穗,条播模式播量14.6 kg/667 m~2和18.8 kg/667 m~2的穗实粒数最多117.5粒,匀播模式播量10.4 kg/667 m~2的千粒质量最高为25.06 g。  相似文献   

17.
试验于2017—2018年的春、秋季共4个播期比较了11个菜薹品种间的生物学特性差异,以期筛选出适宜山西北方地区生产的菜薹品种。结果表明,春播菜薹表现较好的有金秋红二号、九月鲜红菜薹和四九菜心等;其中,金秋红二号表现最好,叶长、叶宽和株高最大,分别为18.72、7.20、43.60 cm,单株质量为603.96 g,产量为11 777.25 kg/hm~2,但其生育期最长,高达57 d;四九菜心和九月鲜红菜薹等产量次之。秋播菜薹表现较好的有金秋红二号、正源LN菜场2号菜心和油青粗条菜心等;其中,金秋红二号的叶宽、株高最大,分别为16.24、56.02 cm,单株质量为735.33 g,产量最高,为14 338.95 kg/hm~2,生育期依然最长;正源LN菜场2号菜心和油青粗条菜心的产量次之,分别为11 613.00、11 483.70 kg/hm~2。大部分品种秋播的生育期、叶宽、叶柄长、叶柄宽、薹粗均要优于春播,其中,金秋红二号在春播和秋播中综合表现均优于其他品种,春播四九菜心和九月鲜红菜薹、秋季正源LN菜场2号菜心和油青粗条菜心表现也较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饲草玉米裕玉207在本试验条件下的密度研究表明:667m~2的密度以4000株的产量最高,为4439.1kg,比对照667m~2密度为3000株的667m~2的产量3427.6 kg增产1011.5 kg,增产29.5%,差异达显著水平,除处理B(667m~2栽3500株)与处理E(667m~2栽5000株)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建议在本试验条件下,大面积推广饲草玉米裕玉207时,以667m~2栽4000株为宜。  相似文献   

19.
晋杂36号是以自选不育系203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J758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淀粉早熟高粱新品种,其生育期125 d,株高165.8 cm,穗长29.1 cm,穗质量161.2 g,穗粒质量120.9 g,千粒质量27.2 g;2013—2014年参加山西省高粱早熟组区域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598.0 kg/hm~2,比对照晋杂15号增产13.7%;201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系统登记。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高粱春播早熟区春季种植或夏播区复播种植。  相似文献   

20.
以亚麻荠新品种延世一号为试材,通过调查其不同温度(5、10、15、20、25℃)下的发芽率,不同播种期(春播、秋播)下的生育期,测定不同株行距(30 cm×10 cm、30 cm×20 cm、45 cm×10 cm、45 cm×20 cm、60 cm×10cm、60 cm×20 cm)和不同穴密度(2、4、6株/穴)下的产量,不同施肥水平(不施肥、低肥(50 kg/hm2尿素+30 kg/hm2磷酸二铵)、高肥(80 kg/hm2尿素+50 kg/hm2磷酸二铵))下的产量以及品质(出油率、粗蛋白、粗脂肪、脂肪酸含量)等,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延世一号种子在5~25℃均可发芽,当恒温25℃时,发芽只需3 d,发芽率达90%;春播的生育期为86~98 d,秋播的生育期为209~244 d;延世一号在龙井市春播的最高产量为194.30 g/m2,在东营市秋播的最高产量为223.50 g/m2;不同株行距的试验结果表明,60 cm×20 cm的产量最低(148.10 g/m2),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30 cm×10 cm的产量最高(182.10 g/m2);不同穴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6株/穴的产量最低(137.10 g/m2),2株/穴的产量最高(187.60 g/m2);不同施肥水平的试验结果显示,在低肥处理下延世一号的产量最高(199.60 g/m2);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延世一号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和出油率分别高达37.80%、27.40%和36.22%,主要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含量分别为13.05%、21.8%和21.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