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类型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群落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并参考<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并对各个植被类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和描述.古田山森林植被从外貌、结构和种类组成上看,均具有我国典型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在中部亚热带低海拔地区较为罕见.植被的垂直分带现象明显,同时在同一海拔的不同地段植被类型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大木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先容  尚进  江波  刘玉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837-1839,1847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大木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按照《中国植被》的划分方法,该区自然植被有暖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落叶阔叶灌丛、草甸共8个植被型,计23个群系,均为人工植被和次生植被,其群落结构和组成具亚热带森林植被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就保护区植被的恢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主要有5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36个群系,根据组成植被的区系成分,地带性分布规律,论述了本区植被的性质和特点,并提出建议,以作为发展,保护和综合开发森林资源优势及提高森林三大效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取典型取样、线路调查和卫星影像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大崎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本底调查,按照《中国植被》的划分方法,对本底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大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7个植被类型26个群系;植被分布水平规律变化界限不明显,在垂直分布上,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形成垂直带谱;大崎山自然保护区丰富的植被类型、特殊的地理分布,使其具有重要的保护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由于地形复杂,水热条件充足,区内具有丰富的植被类型。据调查,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落叶灌丛和草丛。  相似文献   

6.
7.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的地形分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地形对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的影响,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取研究区域各地形因子和植被景观信息基础上,分析了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和地形的总体特征,揭示了植被分布在地形上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区内各植被类型面积分布不均,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是主要植被类型,占总面积的70.53%。在海拔的影响下,保护区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坡度和坡向对不同植被类型分布影响程度不同,只对中山草甸、阔叶矮曲林和人工植被等3种植被类型有较显著影响。从各植被类型在海拔、坡度和坡向上的变异系数看,海拔因子对植被类型的分布影响最大。图4表3参16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广东仁化高坪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样方调查,并对植被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可划分为8个植被型16个群系18个群丛,以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其优势科以壳斗科、山茶科、樟科、大戟科、漆树科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优势科为主;植被垂直分布较为明显,海拔由低到高依次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草丛。广东仁化高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群落整体向顶级群落阶段发展,对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后续应加强保护管理,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闫法领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1):175-177,204
为掌握广东龙川枫树坝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类型特征,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路线调查法、样方调查法等,对保护区的森林群落类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的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荒山灌丛草坡四大类,森林群落类型主要有6类。  相似文献   

10.
碧塔海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碧塔海自然保护区湿地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即分布海拔高并为森林生态系统所涵养,该湿地类型孕育了特殊的湿地植被和物种,并成为保护区主要的保护对象,根据考察结果,碧塔海湿地植被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组,4个植被类型及4个植被亚型和18个群系。  相似文献   

11.
以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杨次生林为研究区,研究区内近些年出现大面积非正常死亡的山杨林,在山杨林中分别设置倒木、枯立木与对照3类样地进行死亡后更新调查。研究发现,罕山自然保护区山杨林倒木样地、枯立木样地、对照样地更新树种主要以山杨为主,并且均为萌生更新,更新密度总体呈枯立木样地>对照样地>倒木样地,平均更新苗密度分别为3 158.33、2 466.66、2 308.33株/hm2,郁闭度、林分密度、年均温度和海拔与山杨更新密度呈负相关(P<0.05),枯落物厚度与山杨更新密度呈正相关(P<0.05),年累计降水量未达到显著水平。并且发现山杨林非正常大面积死亡后根系仍然具有萌蘖的活力,在死亡后萌蘖更新得到快速释放,且具有形成新一代森林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区,植被构成以森林植被为主,通过调查和分析,将本区植被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12个植被型,36个群系.本区植被种子植物的主要组成种类和森林植被类型和分布等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过渡特征.  相似文献   

13.
青崖寨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太行山脉南段。据样方调查,该区植被共包括5个植被型,24个群系,其群落结构和组成具暖温带森林植被的特点,在太行山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典型植被类型的主要组成种类约有162种,隶属于46科,115属,优势科有菊科、豆科、禾本科、蔷薇科等,优势属有蒿属、委陵菜属、苔草属等;该区系具明显的温带性质,中国特有分布、东亚分布和温带亚洲分布种在该区植被组成及群落特征形成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植被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高位芽植物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4.
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东部低海拔沟谷地带的典型代表,以壳斗科树种为主要建群种,组成成分中还有樟科、木兰科、山茶科、冬青科、山矾科等种类,区系成分复杂,层次分明,植物种类丰富。通过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该保护区植被可划分为5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12个群系组和20个群系,该文较详细分析和阐述了各个植被类型的代表群丛。  相似文献   

15.
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土壤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鹏  朱军  陈骏  姜霞 《贵州农业科学》2012,(2):95-97,101
为揭示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与土壤特性的关系,为该保护区或类似森林土壤资源的科学评价与管理,森林植被的恢复与更新提供参考依据和基础数据,对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内海拔高度基本相同的5种典型森林植被类型下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林下的土壤表层容重最小,孔隙度、持水量、初渗和稳渗速率表现最高,土壤平均有机质、氮素、磷素、速效钾的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最高。说明,该森林植被类型下土壤较疏松、通气性能好,具有较高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土壤的肥力状况最好。丝栗栲-山矾林(Castanopsis fargesii-Symplocossumuntia)在土壤的理化性状方面综合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保护区监测需求,充分发挥GF-1 WFV影像的宽幅特点和面向对象、机器学习算法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优势,提高保护区植被类型遥感监测的精度,为保护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以甘肃省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主要数据源包括GF-1 WFV多光谱数据、Landsat-8 OLI遥感数据、DEM数据、野外调查数据等。首先,对GF-1 WFV数据进行多尺度分割,将研究区划分为诸多区域性的分割对象;然后,以分割对象为基本单元,研究光谱特征、几何特征、纹理特征不同组合情况下,基于CART决策树分类的结果;最后,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基于TTA的精度检验,并基于混淆矩阵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多尺度分割过程中,形状因子、紧致度分别设置为0.2和0.5时地物边界显示较好;当形状因子和紧致度固定时,研究区最佳分割尺度为40。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基于CART决策树的保护区植被类型分类结果整体精度均在83%以上,Kappa系数在0.80以上,优于最邻近分类法和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其中基于光谱特征、几何特征、纹理特征的CART决策树分类结果精度最高,总体精度为85.18%,Kappa系数为0.832 2,优于光谱特征分类、光谱特征结合几何特征分类的方法。结论基于CART决策树算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的GF-1遥感影像分类方法适用于保护区植被类型分布研究,可有效辅助保护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特点、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植被类型丰富,具明显的垂直带结构,优势种以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依据生态外貌和群落特征,将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划分为6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16个植被亚型,28个群系,并对各主要典型植被类型及其分布进行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陕西省宝鸡市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碳氮分布特征,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  以保护区内壤土类型(槲栎Quercus aliena林、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林)和砂质土类型(锐齿栎Q. aliena var. acuteserrata林、栓皮栎Q. variabilis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不同土层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比较5种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土壤碳氮密度和土壤碳氮储量及碳氮比的差异,分析土壤有机碳、全氮、碳氮比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结果  ①壤土区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土壤碳氮密度及土壤碳氮储量显著高于砂质土区(P<0.05),其中壤土区各土层从大到小表现为槲栎林、华山松林,砂质土区各土层从大到小表现为白桦林、锐齿栎林、栓皮栎林。②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土壤碳氮密度及土壤碳氮储量在0~30 cm土层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③各植被类型不同土层的土壤碳氮比分布无明显规律且差异不显著,碳氮比为9.94~16.23,有机质的矿化能力较强。④土壤含水量、容重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质量分数的主要因子,土壤含水量、pH是影响碳氮比的主要因子。  结论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土壤碳氮密度及土壤碳氮储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碳氮比的关键因子。图4表5参36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科技》2016,(17):116-119
通过对江西省安福铁丝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植被类型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安福铁丝岭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区系组成成分多源、植被类型多样群落结构复杂。  相似文献   

20.
西天目山森林植被的研究:南坡的森林植被分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是对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植被进行系统分类。用二维极点排序方法,结合现场绘制植被的二维空间结构图,初步将保护区范围内植被分为3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35个群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