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茶属红山茶组内杂交亲和性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常规杂交育种的方法.以山茶属红山茶组内4个物种及22个品种为杂交亲本,设计51个组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2002、2003年物种间平均结实率分别为24.30%、27.99%、2002、2003年品种间平均结实率分别为12.41%和21.01%;相同亲本花粉对不同物种或品种杂交亲和性有明显的影响.不同亲本花粉对相同物种或品种杂交亲和性也有明显的影响;广宁红山茶4个单株的杂交结实率存在显著差异;红山茶组内适宜作杂交亲本材料的有宛田红山宠、广宁红山茶、浙江红山茶3个物种及17个红山茶品种。  相似文献   

2.
杜鹃红山茶嫁接砧木选择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阐述了采用3种山茶科一二年生苗木(大头茶、浙江红山茶、油茶)作为砧木嫁接杜鹃红山茶的试验过程。结果表明:山茶亚属山茶组的品种(浙江红山茶、油茶)在嫁接时能表现出更强的亲和性,成活率可达88%。  相似文献   

3.
中国野生杜鹃杂交结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映山红和锦绣杜鹃2个种为母本进行自交,以杜鹃亚属、常绿杜鹃亚属、马银花亚属以及映山红亚属的12个中国野生杜鹃种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结果表明,映山红作为母本杂交亲和性较好,锦绣杜鹃仅在自交及组内杂交时获得杂交后代.映山红亚属内杂交亲和性较好;与有鳞类杜鹃亚属杂交后获得膨大子房,但子房内种子数很少,杂交亲和性较差;与马银花亚属滇南杜鹃杂交后未获得膨大子房;与常绿杜鹃亚属种间的杂交亲和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耐冬山茶杂交育种亲和性,培育适宜中国北方地区生长的山茶新品种。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以耐冬山茶为母本,设计36个杂交组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28个杂交组合可以结实,不同杂交组合结果率存在一定差异,种间杂交结果率高于品种。浙江红山茶、多齿红山茶、南山茶、埃尔克西朱瑞、舞台新秀、公正评奖团、红荣耀、狂想曲与耐冬山茶有较高的亲和性。杂交果实结实指数及种子质量均低于对照耐冬种子。  相似文献   

5.
杜鹃红山茶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别名张氏红山茶、杜鹃叶山茶、杜鹃茶、四季茶,为山茶科山茶属红山茶组常绿灌木至小乔木。单叶互生或近轮生,革质,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全缘,无托叶;两性花,花单朵或对生于叶腋和枝顶,花色艳红,单瓣或重瓣,4-12月均有花开放,夏季和秋季为盛花期,花期之长是同种属植物所没有的;果期9-12月,是名贵的木本花卉。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金花茶新种质,以防城金花茶、凹脉金花茶、黄樽薄叶金花茶、普通金花茶等4种金花茶组植物,浙江红花油茶等3种油茶组植物,杜鹃红山茶、‘越南抱茎茶’、‘克瑞墨大牡丹’、‘烈香’、‘大美人’等7个山茶花品种或栽培品种为亲本,开展30个远缘杂交组合试验.试验筛选出具有一定亲和力的种间杂交组合8个,2年共获得杂交种子513粒.其中,黄樽薄叶金花茶♀与防城金花茶♂组合的成果率最高,达到19.0%~37.3%,杂交果形状、大小、颜色似母本,而当年生杂交苗叶片大小、形状、光泽度等性状均表现出父母本的中间性状.  相似文献   

7.
3种茶花叶片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鹃红山茶、金花茶和四季金花茶为材料,研究了其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全年的生长过程中,3种茶花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总体高于可溶性蛋白含量。3种山茶花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高低顺序为:杜鹃红山茶四季金花茶金花茶,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低顺序为:四季金花茶金花茶杜鹃红山茶。研究表明,3种山茶花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与其花期高度相关,花期时2种物质含量均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
杜鹃红山茶为山茶科山茶属中一种珍稀濒危植物,具有四季开花的优良性状,仅在广东省阳春市境内零星分布。从杜鹃红山茶分类、分布与濒危机制、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花粉活力、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学与分子遗传特性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杜鹃红山茶在栽培技术、新品种培育及基础研究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滇西4种山茶果实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腾冲红花油茶、五柱滇山茶、云南连蕊茶和怒江红山茶的果实性状变异及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腾冲红花油茶、五柱滇山茶、云南连蕊茶和怒江红山茶果实在种间及种内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4个物种果实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果重为53.94%,其次是果皮厚度为38.81%、果径为27.10%、果高为24.60%,最小的是果形指数为20.99%;物种变异丰富度分析可知:腾冲红花油茶的自然群落的变异最丰富;聚类分析表明腾冲红花油茶与五柱滇山茶果实性状较相似,怒江红山茶与云南连蕊茶果实性状较相似。单果重与果高、果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成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特有种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是属于山茶科、山茶属、山茶亚属、红山茶组、光果红山茶亚组,又名浙江红花油茶。在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等省均有分布。多生长于海拔600—1400米的高山,2—3月开大而美丽的红花,可供观赏。种子含油率较高,约达63.05%,可供食用。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全世界山茶属植物约200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原产地在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占90%以上的种。Sealy(1958)将该属分为12个组(Section),共82个公认种。张宏达先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属的区系分析,并统计了中国不同地区山茶科植物的分布情况,以测序完成的14个属14种山茶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系统比较基因组间的结构差异,分析4个IR边界扩张与收缩情况,并以近缘物种圆叶鹿蹄草为外类群,使用MEGA 4.0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山茶科植物共计15属,主要为热带亚热带成分的涉及9个属,占山茶科总分布包含属的60%。所分析的14种山茶科植物基因组长度各一,折柄茶属的心叶折柄茶叶绿体基因组最大,为158 450 bp,而最小的柃木属翅柃大小为155 179 bp,差异接近3.3 kb。以杜鹃目下鹿蹄草科的圆叶鹿蹄草为外类群,对14种山茶科植物构建了系统进化树,一共12个节点,支持率较高,山茶科14个种被分成2个大的进化枝,红皮紫茎和心叶折柄茶亲缘关系近,厚皮香属的厚皮香与山茶科的所属关系存在争议。结合植物区系分析与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进化分析方法,反映出山茶科植物的进化发育关系,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2.
以比利时杜鹃为母本,常绿杜鹃亚属、映山红亚属、杜鹃亚属、糙叶杜鹃亚属、羊踯躅亚属的11个野生种及1个栽培种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研究,对父本花粉活力进行测定,并对杂交坐果率、结实率和种子萌发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杜鹃属植物远缘杂交的亲和性。结果表明:比利时杜鹃与不同的杜鹃杂交,其坐果率、结实率及种子萌发率各不相同,反映出不同的杂交亲和性。其中露珠杜鹃、云上杜鹃、富源杜鹃、马缨杜鹃、基毛杜鹃作为父本杂交,未得到杂交种子,属于杂交不亲和;云锦杜鹃、映山红、羊踯躅、金踯躅作为父本杂交具有较高的坐果率、结实率及种子萌发率,杂交亲和性强;大白花杜鹃、高尚杜鹃及云南杜鹃作为父本杂交具有弱亲和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山茶属植物的研究提供孢粉学资料,验证花粉形态在植物识别与鉴定应用中的可行性,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山茶科山茶属4种植物的花粉表面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4种山茶属植物花粉在形状、大小、P/E值和外壁纹饰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其花粉外壁纹饰分属不同的类型: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网状,凹脉金花茶(Camellia impressinervis)近脑纹状(近蠕虫状纹饰),蒙自连蕊茶(Camellia forrestii)皱波状,贵州连蕊茶(Camellia costi)皱网状,其中,贵州连蕊茶的网脊上密布疣点(疣状突起),可能是一个进化特征;4种植物的P/E值和P值呈明显的正相关(r2=0.827 2),具有较大的P/E值和P值的两种连蕊茶组植物处于较高的进化地位,山茶属不同种植物花粉外壁纹饰和P/E值反映了物种间的差异,也反映出近缘物种间一定的进化和亲缘关系,可为组间分类及进化关系研究提供孢粉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花瓣色素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的花瓣色素研究历史、分析与鉴定方法、色素种类及其在存疑物种鉴定、系统分类、地理演化和花色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正杜鹃红山茶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原产我国的珍稀树种,目前只有广西、广东、云南等地有少量分布。因其树冠优美、枝叶青绿、花朵鲜艳,达到温度条件的地方可以四季开花,是优良的园林绿化苗木。杜鹃红山茶为常绿小乔木,生长速度缓慢,要想繁殖成大苗都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想型成具有观赏价值的大规格植株十分困难。近年来,我们苗圃技术人员利用各种规格的油茶树桩作砧木,嫁接杜鹃红山茶进行换冠,成功培育繁殖了部  相似文献   

16.
杜鹃红山茶是一种极其珍贵的山茶品种,观赏价值高,但其野生资源稀少,生态分布十分狭窄,目前野生资源仅见于广东省阳春县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杜鹃红山茶正濒临灭绝,对其生态分布和繁殖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杜鹃红山茶的生态分布和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繁殖技术包括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组织培养繁殖;同时根据杜鹃红山茶繁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以南宁市金花茶公园人工种植的12种山茶属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叶和小枝的功能性状,并进行变异系数、差异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黄金花茶的9个功能性状变异系数小于其余植物,最为稳定;越南抱茎茶的6个功能性状变异系数大于其余植物,性状可塑性高;黄抱茎金花茶功能性状变异程度与其他10种金花茶接近。主成分分析表明,可以利用“总叶面积、总叶片鲜重、总叶片干重、茎鲜重”性状组合进行山茶属植物分类。聚类分析显示,12种植物可分为两大类:黄抱茎金花茶1种为一类,其余11种植物为一类;显脉金花茶与越南抱茎茶聚为一类,其余9种金花茶植物为一类;崇左金花茶和柠檬黄金花茶为一类,余下的7种金花茶中,小花金花茶、凹脉金花茶、毛籽金花茶最易聚为一类。越南特有种黄抱茎金花茶与中国特有种、中越都有分布的共有种在功能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表型性状上,在叶干物质含量、茎干物质含量、茎组织密度、出叶强度、比叶面积性状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2个金花茶杂交新品种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花茶杂交新品种"潋滟佳人"和"娜月红颜"的选育进行研究,"潋滟佳人"和"娜月红颜"分别由崇左金花茶(Camellia perpet-ua)×杜鹃红山茶(C.azalea),"回归"×防城金花茶(C.nitidissima)杂交后代选育得到.结果表明,"潋滟佳人"为多季开花,与亲本的花期极为相似,花色表现双亲的中间性状."娜月红颜"为垂枝型灌木,花色为双色,兼具双亲的2种颜色,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油茶闽43与山茶属近缘物种间叶绿体基因组的差异以及进化关系,利用基因组学分析方法,对油茶闽43与其他近缘山茶属物种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9种山茶属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56 902~157 567 bp,有130~136个基因。REPuter分析发现,这9种山茶属物种的长重复序列类型均为P和F,通过MISA软件确定9种山茶属物种的SSR数量为52~71个,其中闽43的SSR数量为65个。通过IR边界分析,白毛茶和油茶闽43与其他3种属内物种的边界基因有较为明显差异,同时通过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检测出叶绿体基因组共有5个高变区,分别为psbK~atpA、rpoB~psbD、rps4~ndhJ、ycf1、ndhF~rps12~exon1。并从系统发育树的结果得出,油茶闽43与落瓣油茶的亲缘关系最近。该研究可为普通油茶种群遗传结构提供基础,为提高普通油茶的产油量以及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南宁市金花茶公园绿地人工植物群落物种特征,采用全面踏查法和样地调查法在全园布设290个样地,对金花茶公园进行人工植物群落物种调查与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金花茶公园共有植物397种,隶属92科238属(目标植物83科204属354种、非目标植物共26科40属43种);植物生活型齐全,观赏植物以木本植物为主;落叶植物:常绿植物=1:12.6,乡土植物:外来植物=1:2;植物分为花、叶、果、干、形、根、芳香7种观赏特性,其中,非山茶科植物分别有132、211、48、23、43、9、14种,以观花、观叶植物为主;山茶科植物共90种,以观花为主。进一步总结出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群落物种的特点:(1)公园藤本、竹类植物应用较少;(2)缺乏彩叶植物,季相变化不明显;(3)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对比悬殊;(4)公园花期安排合理,注重植物与文化融合等特点。提出丰富竹类、藤本植物竖向景观;增加乡土植物、彩叶植物、季相变化明显的植物种植;注重入侵目标植物的养护管理;营造健康的山茶植物群落与其伴生种的种间关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