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控失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控失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本试验设置普通复合肥(农民习惯施肥)、控失肥常量施用和控失肥减量施用3个处理,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控失肥不同用量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失肥常量处理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水稻增产11.11%(通过提高水稻产量构成中的穗实粒数来提高产量)、纯收益增加13.27%,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控失肥减量处理产量较农民习惯处理增产1.45%、纯收益增加4.28%,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本试验条件下,在水稻生产上施用控失肥料能够节本增效,以控失肥常量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炭基长效肥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习惯施肥(对照)、稳定性肥料常量施用和稳定性肥料减量施用3个处理,研究了炭基长效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基长效肥常量和减量施用处理水稻产量分别较农民习惯施肥增加10.75%和10.74%,增产显著,主要通过提高水稻产量构成中的有效穗数来提高产量;炭基长效肥减量施用处理水稻产量低于常量施用处理,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合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性,炭基长效肥常量和减量处理纯收入分别较农民习惯施肥增加12.42%、14.40%,炭基长效肥减量施用较常量施用投入少、产投比高。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水稻生产上施用炭基长效肥料能够实现节本增效,且以减量基施炭基长效肥(450 kg/hm2)节本增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施用控失尿素对土壤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施用常规复合肥(T1)、普通尿素配方肥(T2)、控失尿素配方肥(T3)3个处理并采用基追结合的施肥方式探讨施用控失尿素对土壤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以期为控失尿素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T1、T2处理相比,施用控失尿素配方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施用控失尿素配方肥能够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进而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增幅分别达到15.26%、9.91%;施用控失尿素配方肥能够显著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增幅分别达到8.75%、9.92%。综上,控失尿素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氮肥偏生产力,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具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稳定性肥料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设置普通复合肥(农民习惯)、稳定性肥料常量施用和稳定性肥料减量施用3个处理,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稳定性肥料用量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性肥料常量处理较农民习惯施肥水稻显著增产6.46%,其是通过提高水稻产量构成中的穗实粒数来提高产量;稳定性肥料减量处理产量略低于农民习惯施肥,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纯收益稳定性肥料常量和减量处理较农民习惯施肥分别增加9.33%和2.99%。由此表明,水稻施用稳定性肥料能够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控失复合肥基肥减量侧深施用对机插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习惯施肥(CF)、控失复合肥同步侧深施基肥一次性施用(LCF100%)、控失复合肥同步侧深施基肥减施15%(LCF85%)和控失复合肥同步侧深施基肥减施30%(LCF70%)。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控失复合肥基肥减施对机插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失复合肥基肥侧深施用较农民习惯均能延长水稻齐穗期和成熟期。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控失复合肥基肥侧深施用均能一定量增加分蘖数,以LCF85%增幅最高。控失复合肥基肥同步侧深施肥较农民习惯水稻显著增产7.27%~13.96%,通过提高水稻产量构成中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来提高水稻产量,且以控失复合肥减施15%增幅最高。本试验条件下,机插水稻生产上控失复合肥基肥减施15%侧深施用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活性糖肽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本试验设置低量活性糖肽肥、高量活性糖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3个处理。通过在安徽省水稻主产区布置田间试验,同田对比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要素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低量活性糖肽肥在水稻种植上施用肥效最好;其次是高量活性糖肽肥处理;农民习惯施肥效果最次。低量活性糖肽肥处理下水稻产量、收益和产投比相比较于农民习惯施肥显著增加11.8%、16.2%和52.6%。活性糖肽肥是一种节本增效的优良肥料。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活性糖肽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本试验设置了低量活性糖肽肥、高量活性糖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3个处理,在安徽省水稻主产区布置田间试验,同田对比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要素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低量活性糖肽肥在水稻种植上施用肥效最好,其次是高量活性糖肽肥处理,农民习惯施肥效果最差;低量活性糖肽肥处理下水稻产量、收益和产投比相较于农民习惯施肥显著增加11.8%、16.2%和52.6%。由此表明,活性糖肽肥是一种节本增效的水稻种植优良肥料。  相似文献   

8.
该试验研究了控缓释配方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客观评价简化施肥效益,同时验证新型肥料在水稻生产中的节肥潜力及增产效果,探索水稻简化栽培的施肥技术模式。结果表明,在水稻上施用控缓释配方肥作基肥,可比常规施肥减少氮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群体合理,成穗率高,改善了水稻穗粒结构,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比习惯施肥有所增加。各处理中以施用20∶10∶15控缓释配方肥处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9.
不同专用配方肥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水稻专用配方肥及配套施肥技术对水稻生长、产量、养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水稻专用配方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在湖北省3个水稻主产县(市)布置田间试验,设不施肥(CK)、经验推荐施肥(ERF)以及湖北省农业推广部门推荐的3个品牌水稻专用配方肥,共计5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的水稻增产15.6%~119.9%;地上部N、P_2O_5和K_2O的吸收量分别增加了31.7~86.6 kg/hm~2、3.5~27.4 kg/hm~2和65.6~152.8 kg/hm~2;产值增加2 354~15 729元/hm~2,增幅为15.6%~119.9%。与经验推荐施肥(ERF)处理相比,配方肥1(RSF1)处理水稻产量在3个试验点分别增加14.8%、21.6%和-3.6%;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0.6%、0.7%和-22.8%;纯收入均有降低的趋势,降幅为4.7%~46.4%。配方肥2(RSF2)处理水稻在3个试验点均有增产,增幅为9.9%~43.2%;肥料偏生产力提高11.4%~28.8%;纯收入增加9.3%~55.6%。配方肥3(RSF3)处理水稻产量在3个试验点分别增产26.3%、-31.4%和18.3%;肥料偏生产力降低3.5%~15.1%;纯收入分别增加-2.3%、15.3%和-82.1%。可见,不同水稻专用配方肥在不同区域的施用效果差异显著,配方肥2的效果较好,配方肥1(RSF1)和配方肥3(RSF3)的配方及配套施用技术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0.
为科学评价新型肥料增效控失肥在减肥增产、提质增效、省工省时方面的效果,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开展了控失肥与习惯施肥处理对玉米生物学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新型肥料增效控失肥具有一定的节肥节本、省工省时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3种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状况、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施用配方肥料、缓控释肥的产量均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的产量高,增幅达极显著,具有较好的节本增效作用;在扣除施肥成本的经济效益上,施配方肥的最高、施缓控释肥的次之,均高于习惯施肥,同时施缓控释肥的用肥量减少,生态效益显著。因此,水稻施用配方肥料、缓控释肥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值得继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对番茄产量、品质及氮素在土壤中累积和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肥料用量较高的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大幅减少肥料施用的不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均能保证番茄产量稳定,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平均增收19 127元·hm-2,其中(3/4)化肥N+(1/4)猪粪N模式处理经济效益最高.(2)施用有机肥的3个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处理可降低番茄果实中的硝酸盐含量,较全部施用化肥处理和习惯施肥处理的分别降低5.4%和7.0%;施用有机肥的3个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模式处理可提高番茄果实中Vc的含量,较全部施用化肥处理的提高9.4%.(3)与番茄种植前相比,番茄收获后土壤硝态氮含量总体上表现出表层增加、深层降低的趋势;大幅减施肥料的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处理各土层硝态氮含量均低于习惯施肥处理相应土层硝态氮含量.(4)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可显著降低渗漏水中硝态氮渗漏量,较全部施用化肥处理和习惯施肥处理的平均分别降低35.5%和55.1%.在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适宜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模式为(3/4)化肥N+(1/4)猪粪N模式处理.  相似文献   

13.
控失复合肥侧深施对机插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控失复合肥侧深施技术对机插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习惯施肥、控失复合肥同步侧深施基肥一次性施用、控失复合肥基肥同步侧深施配施分蘖肥和控失复合肥基肥同步侧深施配施穗肥4个处理。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控失复合肥同步侧深施施肥技术对机插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失复合肥基肥侧深施配施分蘖肥或穗肥均能延长水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其中配施穗肥高于配施分蘖肥。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控失复合肥基肥一次性施用较分蘖数降低。控失复合肥基肥同步侧深施配施穗肥较农民习惯水稻增产7.27%,其通过提高成穗率和产量构成中的有效穗数、穗实粒数来提高产量。本试验条件下,机插水稻生产上控失复合肥基肥同步侧深施配合穗肥施用水稻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以华南水稻品种香粘米为供试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研究缓释肥、专用配方肥、农户习惯施肥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减肥增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和专用配方肥水稻的穗长、有效穗数、株高、分蘖数均较不施肥及习惯施肥处理呈显著差异。施用缓释肥比习惯施肥处理水稻产量增长23.9%~29.2%,与专业配方肥处理产量基本持平,但施用缓释肥较习惯施肥节省总养分8.9%,较专用配方肥节省总养分20%,科学施肥既增产也节肥。一次性施用缓释肥水稻产量略低于缓释肥分2次施用,意味着在缓释肥施用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活性增效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设置普通复合肥(农民习惯)、低量活性增效肥和高量活性增效肥3个处理,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活性增效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低量活性增效肥处理和高量活性增效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较农民习惯施肥分别增产1 500、700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6.4%、7.7%。经济效益上,低量活性增效肥处理的产值、收益和产投比较农民习惯施肥分别提高了16.4%、21.0%和54.7%;高量活性增效肥处理的产值、收益和产投比较农民习惯施肥分别提高了7.7%、9.6%和18.8%。由此表明,水稻施用活性增效肥能够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6.
氮肥优化管理对稻花香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质水稻品种稻花香2号易倒伏,通过改善栽培措施提高其抗倒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设置习惯施肥、氮肥综合管理和控释掺混肥等处理,研究氮肥管理模式对稻花香2号抗倒伏能力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氮肥综合管理处理增加茎秆含钾量,显著提高水稻茎秆抗折力,水稻田间倒伏较少或未倒伏,而习惯施肥处理倒伏比例为4.5%~8.7%(P0.05);氮肥综合管理和控释掺混肥处理比习惯施肥水稻产量提高7.0%和9.2%(P0.05);施用控释掺混肥处理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基部第二节间充实度和茎秆抗折力等与氮肥综合管理处理无显著差异,但田间倒伏比例显著高于氮肥综合管理和习惯施肥,原因是施用控释肥掺混肥处理在整地时控释肥漂浮导致肥料分布不匀。氮肥综合管理可提高稻花香抗倒伏能力,提高水稻产量及稳产性。  相似文献   

17.
38%控失肥作茄子基肥具有明显的增产量效果.667m2产达到2880.33kg,比等量非控失肥的、习惯施肥的分别增产21.59%、16.72%.产量增产呈极显著.从经济效益分析,施用38%控失复合肥667m2比习惯施肥节约成本53.29元,增加效益1290.80元,提高9个投产比,因此建议在茄子生产上可进行推广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大量元素水溶肥(膨果肥)在番茄上的施用效果,本试验以番茄为研究对象,设置开花坐果期根浇不同膨果肥处理,研究其对番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种植上施用膨果肥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番茄产量,且金正大膨果肥较其他膨果肥显著增产6.5%。施用膨果肥虽然一定程度增加了番茄种植人工肥料成本,但施用膨果肥处理的收益仍高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施用金正大膨果肥较其他膨果肥收益增加16 755元/hm~2。本试验条件下,综合番茄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番茄种植上施用金正大膨果肥可增产增效,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不同缓控释肥对水稻甬优1540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不同类型缓控释肥料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产量、经济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的田间大区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甬优1540产量为脲甲醛缓释肥处理>稳定性肥料处理>常规习惯施肥处理>水稻配方肥处理>木质素缓释肥处理,脲甲醛缓释肥处理和稳定性肥料处理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2.1%和1.2%。水稻株高以常规习惯施肥处理最高,有效穗以脲甲醛缓释肥处理最多,每穗实粒数以木质素缓释肥处理最多,千粒重以稳定性肥料处理最高。经济效益以稳定性肥料处理最高,667 m2效益可达465.6元。不同缓控释肥的施用对水稻生产有省时省工的作用,施氮量和缓控释肥氮素前期(水稻分蘖期)释放量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缓控释肥价格是限制其推广的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20.
水稻施用金正大控释肥肥效明显高于配方肥和习惯施肥,产量分别增加20.7%和30.3%,扣除肥料成本后,经济效益分别增加2929元/hm2、3 691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