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临床常用酵母菌制剂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及抗腹泻能力的影响,筛选增免促长有效药物。[方法]选取体重相近的断奶羔羊40只,随机分为4组,即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通过拌料方式分别在日粮中添加福邦酵母、百利可和增速乐,正常饲喂,连续用药30 d,对各组羔羊的平均日增重、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各组羔羊腹泻率进行统计。[结果]福邦酵母组断奶羔羊的平均日增重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福邦酵母组断奶羔羊的白细胞数目与红细胞数目均高于其他组,且与对照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福邦酵母组谷丙转氨酶(ALT)最高,与其他组差异极显著(P<0.01);福邦酵母组白蛋白(ALB)与百利可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福邦酵母组和百利可组的葡萄糖(GLU)均与增速乐组和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对各组断奶羔羊抗腹泻能力的检测发现,福邦酵母组断奶羔羊腹泻率最低。[结论]3种药物中福邦酵母在羔羊增免促长方面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凝结芽孢杆菌对黔北麻羊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腹泻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12kg)断奶羔羊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试羊放牧后分别补饲不添加和添加凝结芽孢杆菌精料200 g。每日准确计量精料饲喂量,记录羔羊腹泻数,于试验1 d、15 d和30 d空腹称量体重,计算体增重和日均增重。试验最后7 d,全粪法收集粪样,测定养分消化率。t-检验结果表明:凝结芽孢杆菌可促进羔羊生长,提高0~30 d日均增重18.10%(P0.05),日粮CP和NDF消化率的改善分别为3.98%(P0.05)和11.10%(P0.05)。试验期间,饲喂凝结芽孢杆菌羔羊未出现腹泻。结论:添加凝结芽孢杆菌有提高养分消化率,降低羔羊断奶腹泻率,促进羔羊增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生物发酵中药对围产期母羊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发酵中药试验组比对照组在提高母羊泌乳性能、健康程度、羔羊成活率、生长速度、降低初生羔羊腹泻率方面效果均显著,试验证明生物发酵中药对提高母羊繁殖性能和羔羊健康程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酶对断奶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素酶对断奶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5%纤维素酶能提高断奶羔羊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尤其对控制断奶羔羊腹泻效果较好,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5.
在崇明白山羊羔羊早期对其诱食代乳粉料,进行30日龄、45日龄和60日龄的断奶试验,测定其体重和血清生化指标,探讨不同断奶时间对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会引起羔羊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血脂指标的显著变化(P 0. 05),而白蛋白指标则无显著变化(P 0. 05)。45日龄断奶组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增长稳定,断奶后第21天超过了60日龄断奶组。初步判断羔羊45日龄断奶所引起的断奶应激最小,更有利于促进羔羊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王峰 《农家致富》2012,(17):36-37
一、哺乳羔羊育肥哺乳羔羊的育肥主要利用羔羊早期生长速度快的特点进行育肥。其优势是不断奶育肥可减少断奶造成的应激,保持羔羊稳定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早期断奶对巴音布鲁克羊母羊血清生长类及生殖激素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胎次一致,产羔日期接近,所产羔羊初生重差异不显著的健康巴音布鲁克羊母羊15只,分别于40和60 d实施早期断奶.试验分为:试验组母羊(Ⅰ组:羔羊40日断奶、Ⅱ组:羔羊60日断奶)和对照组(即自然条件下哺乳母羊).测定指标包括:IGF-Ⅰ、INS、T3、T4、FSH、LH、E2.[结果]1.试验组母羊血清中IGF-Ⅰ、INS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T3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T4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生殖激素:试验组母羊E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FSH、L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试验组母羊血清中T4、E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早期断奶更利于母羊正常生理机能的维持,对卵巢周期恢复和生殖功能重建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羔羊补饲料中添加酸化剂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添加酸化剂的羔羊补饲料对羔羊消化率的影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超早期断奶羔羊补饲料中添加酸化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超早期断奶羔羊补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可以显著提高羔羊的生产性能,改善羔羊对饲料的消化率。但不同酸化剂产品对羔羊的作用效果存在一定差异。酸化剂产品Ⅰ提高羔羊的增重速度、饲料转化效率和饲料主要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作用效果均优于酸化剂产品Ⅱ,但酸化剂产品Ⅱ降低腹泻率的效果优于酸化剂产品Ⅰ,这可能与不同产品中酸的种类、组成不同有关,其机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酸化剂能否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尚不能下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9.
目前,奶牛、生猪的早期断奶技术已成熟,并广泛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而对羔羊早期断奶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且没有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本文就羔羊早期断奶技术的重要性、理论依据、技术进展、存在问题等进行综述。1羔羊早期断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羔羊早期断奶是指将羔羊哺乳期缩短到40~60d,利用羔羊在4月龄内生长速度最快这一特性,将早期断奶后的羔羊进行强度育肥,充分发挥其优势,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预期育肥目标。  相似文献   

10.
羔羊超早期断奶新技术,指的是将羔羊传统断奶时间由2月龄提前到3~7日龄.由于断奶超前,既避免了羔羊对母乳的留恋,又不会影响羔羊的正常生长,而且能使母羊生理快速恢复、配种,从而实现母羊尤其是良种母羊一年多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和甜菜碱对羔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胍基乙酸和甜菜碱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用48只体重相近(22.03±1.30)kg、3月龄左右的杜泊×小尾寒羊杂种公羔,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试验因素为胍基乙酸(guanidineacetic acid,GAA)(0或900 mg·kg-1)和甜菜碱(betaine,BT)(0或5 g·d-1)。试验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GAA组、BT组和GAA+BT组。试验期共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正试期第1天晨饲前称量体重作为初始体重(IBW),正试期内记录每只羊的日采食量、剩料量;正试期结束当日晨饲前先采血后空腹称重,作为终末体重(finwal body eight,FBW),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饲料效率(FE);血清用于肌酸代谢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乳酸含量测定。试验结束当天正常饲喂试验羊,3h后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消化酶活性以及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复方中草药泰山磐石散加减方(TSPSS)对妊娠不同阶段英纯血母马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妊娠7个月的英纯血马19匹,体重480~550 kg,以妊娠阶段分组,分别于妊娠的第210、240、270和300 d 4个阶段连续5 d补喂TSPSS,在喂药前、喂药结束后12 h采集血液,检测血液常规、血液生化及孕酮和雌激素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比5个阶段纯血马血液指标差异性。【结果】 WBC在第三阶段显著高于用药前(P<0.05),但在正常范围内;MID和LYMPH在第四阶段显著低于用药前和其他各阶段(P<0.05);LYM比例在第四阶段极显著低于用药前和其他各阶段(P<0.01);GRAN及GRAN比例在4个阶段中呈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第四阶段极显著高于第一阶段(P<0.01)。ALB含量在第三阶段、第四阶段显著低于用药前(P<0.05);TBIL含量第二阶段显著高于用药前和其他各阶段(P<0.05);Ca2+第四阶段显著高于第二阶段(P<0.05)。E2在第四阶段显著低于用药前(P<0.05),4个阶段与用药前相比呈降低趋势。【结论】 妊娠7~10月龄英纯血马补饲中草药TSPSS散加减方对肝肾功能无影响,能够有效增强孕马后期机体的免疫力及代谢水平,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具有保胎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饲粮中添加发酵饲料对京红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参数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480只54周龄的京红蛋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蛋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30 g/kg发酵饲料。试验预试期为10 d,正试期为56 d。【结果】 (1)在生产性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蛋率显著升高4.56%(P<0.05)。(2)在蛋品质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蛋壳强度极显著提高了17.18%(P<0.01);蛋黄比例极显著提高了7.48%(P<0.01);蛋白比例极显著降低了3.69%(P<0.01);蛋黄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降低了24.90%(P<0.01)。(3)在血清生化指标和繁殖激素方面,试验组血清钙离子含量显著升高了11.99%(P<0.05);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分别显著升高了24.55%(P<0.05)和12.88%(P<0.05)。(4)血清和肝脏总胆固醇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8.86%(P<0.05)和18.54%(P<0.05),肝脏高密度脂蛋白极显著升高17.69%(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在饲粮中添加30 g/kg的发酵饲料,对京红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以及蛋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伊犁马赛前安静状态心率变异性(HRV),研究马匹运动能力,为选择优秀运动性能马匹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4岁伊犁马22匹,进行3 600 m比赛,在赛前采集马匹静态心率变异性指标,将参赛伊犁马按照竞赛用时分为优秀组、中等组、普通组三组,进行不同运动性能赛前HRV差异性分析,分析各项指标与成绩的相关性和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时域指标中,中等组pNN50显著高于优秀组(P<0.05);频域指标中HF、LFnu、HFnu优秀组显著优于中等组(P<0.05),极显著优于普通组(P<0.01);LF/HF优秀组极显著低于普通组(P<0.01),中等组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TP优秀组极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赛前伊犁马频域指标LF/HF与竞赛用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LFnu与成绩呈显著正相关(P<0.05);HF、TP、HFnu与成绩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参加3 600 m速度赛的马匹副交感神经占主导地位,且交感-副交感神经均衡调节的马匹竞赛成绩较好。通过对赛前静态HRV的分析能够有效的选择竞技状态良好的马匹。  相似文献   

15.
代乳粉水平对羔羊血液指标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代乳粉的合理利用对于提高羔羊健康和成活率具有重要意义,但代乳粉饲喂水平对羔羊免疫功能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仍不清楚,羔羊免疫功能发育和肠道健康发育所需的最佳代乳粉饲喂水平仍无定论。【目的】从羔羊血液学指标动态变化规律、回肠和结肠组织形态、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以及肠道屏障功能相关基因表达量的角度分析代乳粉饲喂水平对羔羊免疫功能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6只初生重接近的初生湖羊公羔,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CON,代乳粉每日饲喂量为羔羊体重的2%)和高饲喂水平组(H,代乳粉每日饲喂量为羔羊体重的4%)。所有羔羊从7日龄开始断母乳饲喂代乳粉,49日龄时屠宰。【结果】代乳粉饲喂水平对羔羊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21—49d羔羊淋巴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随日龄逐渐增加,49日龄时显著较高(P<0.05),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49日龄时显著较低(P<0.05)。H组羔羊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CON组(P<0.05),回肠和结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CON组(P<0.05)。回肠和结肠丙二醛(MDA)含量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结肠Claudin4表达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回肠和结肠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量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结论】高代乳粉饲喂水平可以降低肠道组织氧化损伤,促进肠绒毛发育,降低肠道物理屏障损伤进而减少肠道免疫反应。生产中可以通过提高早期羔羊代乳粉饲喂水平促进羔羊肠道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存活及繁殖力等生命参数的影响。【方法】 利用喷雾塔进行定量喷雾,测定不同浓度环氧虫啶处理24 h后多异瓢虫成虫的存活情况,计算LC20及LC50。利用这2个浓度处理多异瓢虫成虫,逐日记录成虫的存活情况以及产卵量、卵孵化率。【结果】 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的LC20及LC50分别为2.29和12.51 mg/L。经这2个浓度环氧虫啶处理后,多异瓢虫雌雄成虫寿命均显著缩短(P<0.05),产卵前期显著延长(P<0.05);对照组与LC20处理组的产卵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LC50处理组产卵量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卵孵化率显著高于2个处理组(P<0.05)。【结论】 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与亚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羔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方面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 )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0—2月龄羔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体重为(3.82±0.46)kg的新生湖羊羔羊120只,分为4个处理组:正常断奶组(CON组,49 d断奶)、早期断奶组(EW组,21 d断奶)、白藜芦醇组(RSV组,饲喂10 mg·kg -1 BW白藜芦醇,21 d断奶)和地衣芽孢杆菌组(BL组,饲喂60 mg·kg -1 BW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数≥2×10 9cfu/g,21 d断奶)。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羔羊。从4日龄开始,RSV组和BL组分别通过口腔灌服白藜芦醇和地衣芽孢杆菌。羔羊于56—63日龄期间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并在63日龄时采集血液样品。试验期共63 d。 【结果】羔羊21 d体重(BW)和0—21日龄开食料采食量及平均日增重(ADG)在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EW组、RSV组和BL组羔羊的49 d和63 d体重均显著低于CON组(P<0.01),开食料采食量在21—49日龄期间显著升增加(P<0.01)。试验全期(0—63 d),EW组、RSV组和BL组羔羊ADG显著低于CON组(P<0.01),分别降低了18.5%、15.1%和20.5%。CON组和EW组羔羊干物质(DM)和有机物(OM)的消化率显著高于RSV组(P<0.05),并且EW组OM消化率显著高于RSV 组(P<0.05)。CP、EE、Ca、P的表观消化率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EW组NDF和ADF的消化率显著高于RSV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NDF和ADF的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处理对羔羊血清抗氧化、免疫及炎症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21日龄断母乳直接转为采食固体饲料的饲喂方式,会造成羔羊生长受阻,早期饲喂地衣芽孢杆菌和白藜芦醇对湖羊羔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等方面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脂肪是动物日粮中一种重要的营养元素,也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在动物生产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断奶湖羊公羔羊在断奶前饲喂高脂肪日粮对其断奶前后生长性能、能量代谢和屠宰性能的影响,为早期断奶羔羊健康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试验采用配对试验设计,选用出生日龄相似、体重接近、健康的湖羊双胞胎公羔30对,在7日龄断母乳,随后每对双胞胎随机分为两个处理,即高脂肪日粮组(high fat记为HF:饲喂代乳粉和开食料的脂肪水平为26.89%和5.07%)和正常脂肪日粮组(normal fat 记为NF:饲喂代乳粉和开食料的脂肪水平为15.15%和2.80%),每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饲喂在同一个圈舍。在7—60日龄期间,两组羔羊饲喂不同脂肪水平的代乳粉及颗粒料,饲喂至60日龄断代乳粉。60—120日龄期间两组羔羊饲喂相同颗粒料。羔羊分别于50—60、110—120日龄按平均体重随机选择9对双胞胎羔羊采用全收粪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用于评估断奶前饲喂不同脂肪水平日粮的羔羊断奶前后两阶段能量代谢情况,60及120日龄分别按照试验羊平均体重随机屠宰9对双胞胎羔羊,测定羔羊断奶前后的屠宰性能、器官指数及胃肠道发育情况。【结果】在断代乳粉前,两组羔羊的每日总干物质采食量(DMI),摄入总能(GE)、粪能(FE)、尿能(UE)、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总能代谢率(ME/GE),空体重(EBW)、屠宰率、GR值,及除蹄重外各器官、各胃室和各肠道占宰前活重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60日龄HF组羔羊体重,DE、ME、DE/ME,宰前活重(LBW)、头重、心重、蹄重及蹄重占宰前活重的比例、瓣胃重及小肠重有高于NF组羔羊的趋势(0.05<P<0.1),眼肌面积及皱胃重显著高于NF组(P<0.05)。断代乳粉后,所有羔羊饲喂同一种颗粒料至120日龄,前期饲喂高脂肪日粮组的羔羊61—120阶段的DMI和120日龄时羔羊BW,LBW、EBW、HCW、皮+毛重、心重、蹄重占宰前活重的比例及瘤胃重显著高于NF组羔羊(P<0.05),脾、肾重有高于NF组羔羊的趋势(0.05<P<0.1);断代乳粉前饲喂高脂肪日粮不影响断奶后羔羊的能量代谢、其他器官指数及胃肠道发育(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断奶前饲喂高脂肪日粮可提高羔羊断奶前体重、消化能和代谢能,改善胴体重及眼肌面积。哺乳期饲喂高脂肪日粮显著提高羔羊断奶后采食量、体重、宰前活重和胴体重。总之,断奶前提高日粮的脂肪含量可对湖羊双胞胎公羔断奶前后的能量代谢和屠宰性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探究白头翁皂苷B4对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选取60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分别饲喂0(C组)、15(A1组)、30(A2组)、45(A3组)mg·d-1的白头翁皂苷B4。试验周期为56d。在犊牛14、28、42和56日龄晨饲前称量体重,并在28、42和56日龄晨饲后2 h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分别在42和63日龄进行两期消化代谢试验,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能氮代谢指标。【结果】(1)白头翁皂苷B4对哺乳期犊牛体重和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犊牛14—28日龄的平均日增重与白头翁皂苷B4呈显著正相关(P<0.05),饲料转化比与添加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中A3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组(P<0.05),饲料转化比显著低于C组(P<0.05)。(2)A3组犊牛7—56日龄和7—14日龄的粪便评分和腹泻率显著低于C组(P<0.05),A2组犊牛15—28日龄的粪便评分和腹泻率显著低于C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伊犁马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肉质性状的影响,为专门化肉用马选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41匹成年伊犁马为研究对象,采集颈静脉血液样本及其三角肌、背阔肌、臂三头肌、腹外斜肌和臀中肌5个部位肌肉样本,提取伊犁马DNA样本并测定肉质性状,利用PCR测序法筛选LPL基因突变位点并进行多态性分析,结合伊犁马肉质性状数据与LPL基因多态性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所选马匹中共检测出2个突变位点(g.715T>C和g.12074C>A),均为内含子突变,2个位点均只检测出2种基因型,为低度多态位点。g.715T>C位点TT基因型马匹背阔肌和臀中肌失水率显著高于TC基因型马匹(P<0.05),背阔肌剪切力极显著大于TC基因型马匹(P<0.01),腹外斜肌剪切力极显著小于TC基因型马匹(P<0.05),三角肌和臀中肌剪切力显著大于TC基因型马匹(P<0.05);g.12074C>A突变位点CC基因型马匹臂三头肌和臀中肌失水率极显著低于CA基因型马匹(P<0.01),背阔肌和腹外斜肌失水率显著低于CA基因型马匹(P<0.05),臂三头肌熟肉率极显著高于CA基因型马匹(P<0.01),三角肌和腹外斜肌熟肉率与CA基因型马匹呈显著差异(P<0.05),臂三头肌和腹外斜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CA基因型马匹(P<0.01)。【结论】LPL基因g.715T>C和g.12074C>A位点是影响伊犁马肉质性状的潜在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