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20个杂交中籼稻新品种,采用钵苗机插的方式进行种植,以筛选出适合庐江县钵苗机插的杂交中籼稻品种。结果表明:全两优1号、荃优6868、荃9优106、全两优华占等4个品种在生育期、熟相、抗性等方面综合表现突出,平均产量达11010kg/hm2以上,适合在庐江县以及同一适宜生态区进行钵苗机插种植。  相似文献   

2.
以2018年安徽省优质食味品鉴表现优秀的15个水稻品种(5个优质粳稻和10个优质籼稻)作为供试品种,采用钵苗机插方式栽插,通过调查生育期、产量主要构成指标和田间实际产量等,探索适宜在安徽沿江地区及庐江县推广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为优质稻米产业储备品种资源。结果表明,优质粳稻皖垦粳2号、青香软粳、武运粳31,优质籼稻中禾优1号、兆优5455、荃优822、万象优111、桃优香占和粤农丝苗在当地综合表现好、产量潜力高、安全风险小,可作为当地优质稻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3.
选用18个杂交粳稻新品种,采用钵苗机插方式进行种植,通过调查分析其生育期、产量主要构成因素和田间实际产量等指标,遴选出适宜在庐江县及相近生态区域种植的杂交粳稻品种,以推动杂交粳稻的快速发展.结果表明,嘉优中科3号、嘉优中科6号、春优161这3个品种综合表现突出,适宜在庐江县及相近生态区域进行钵苗机插种植.  相似文献   

4.
盱眙县杂交籼稻毯苗机插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筛选出适合盱眙县麦茬机插的杂交籼稻品种,2017年在盱眙县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对13个杂交籼稻品种开展麦茬毯苗机插比较试验,并对各品种生育期、群体结构、产量、抗性等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宜盱眙县开展毯苗机插的杂交籼稻品种有10个,分别为深两优862、徽两优996、晶两优1212、徽两优001、两优867、科两优1号、徽两优丝苗、徽两优9810、晶两优534、荃两优丝苗。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在江苏宿迁地区麦茬种植的机插杂交水稻品种,本试验以韵两优隆王丝苗、晶香丝苗、荃两优532、金信丝苗、玖两优黄华占、晶两优黄莉占等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其田间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并综合生育期、抗病性、结实率和实收产量等因素进行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2个品种均适宜在宿迁地区麦茬机插种植,其中扬籼优903和润两优612表现较好,可以进一步试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安庆市适宜机插杂交中籼稻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6,(15):20-21
通过对机械化栽插条件下杂交中籼稻品种的生育期、茎蘖动态和产量结构的试验研究,筛选适宜安庆市机械化种植的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在安庆市机械化种植杂交中籼稻,适宜的品种应具有分蘖早生快发、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产量高的特性,如Y两优900、新两优6号、Y两优1998、荆两优1198等品种在机插条件下综合优势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7.
选择江淮地区典型生态点,通过对机械化栽插条件下杂交中籼稻品种的生育期、茎蘖动态和产量结构的试验研究,筛选确定适宜该区域机械化种植的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在江淮地区机械化种植杂交中籼稻,适宜的品种应具有分蘖早生快发、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产量高的特性,如徽两优996、徽两优6号等品种在机插条件下综合优势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双季稻适宜的种植模式,本研究于2021年对浙江省仙居县当前主要的种植模式开展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种植方式对早稻产量影响不明显;钵苗移栽对连作晚稻稳产增收效果显著,钵苗机插最优,667 m2产量达648 kg,机插产量优于人工手插,毯苗移栽产量显著低于相同移栽方式钵苗,直播由于生育期较短和抗灾能力弱等原因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毯苗机插、钵苗宽行机插、钵苗宽窄行机插、机械穴直播和人工撒播5种栽培模式在水稻生育期、穗粒结构、产量构成和实测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探寻沿江稻麦两熟地区最佳机械栽插模式。结果表明,钵苗宽窄行机插模式生育期适中、穗粒结构均衡、产量构成好、实测产量高,适宜在沿江稻麦两熟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机械穴直播和人工撒播模式虽然在生育期、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方面优势明显,但实测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10.
淮北地区麦茬钵苗机插水稻的增产优势及其形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钵苗机插技术在淮北稻区的适应性,本研究在淮北地区麦-稻两熟制条件下,以杂交粳稻(2640、1640)和常规粳稻(连粳7号、徐稻3号)为材料,设置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直播3种种植方式,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秧苗素质、光合物质生产、生育期、温光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的产量均表现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直播,且三者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而杂交粳稻在钵苗机插条件下的增产优势更为明显。成熟期光合物质生产表现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直播,且三者间达到了极显著差异。相比较钵苗机插水稻,毯苗机插水稻和直播水稻各生育期延长,成熟期分别推迟1~2 d和3~5 d;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的全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均表现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直播。表明钵苗机插稻向前扩张了生育期,增加了对温光资源的利用,熟期相对较早,更利于高产,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钵苗机插密度对不同穗型杂交籼稻光合物质生产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为推广水稻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大穗型品种超优1000和穗粒兼顾型品种徽两优630为材料,设置4个钵苗机插密度处理(D_1:33 cm×12 cm,D_2:33 cm×14 cm,D_3:33 cm×16 cm,D_4:33 cm×18 cm),分析不同机插密度对水稻群体茎蘖消长动态、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1)杂交籼稻主要生育期群体茎蘖数随栽插密度的降低而减少;与低密度处理相比,大穗型品种高密度处理的成穗率更高,穗粒兼顾型品种成穗率受机插密度影响较小。(2)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随栽插密度的降低而下降,但叶面积衰减率降低、粒叶比增加。(3)随着机插密度的降低,水稻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4)大穗型和穗粒兼顾型品种分别以D3处理和D2处理抽穗期群体质量较优,粒叶比大,叶面积衰减率低,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高,从而获得高产。(5)机插密度主要通过调控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影响产量。(6)水稻有效穗数随栽插密度的降低显著减少,而每穗粒数和着粒密度增加,结实率有所降低,千粒重受影响较小。【结论】钵苗机插配套栽培大穗型杂交籼稻品种宜适当降低栽插密度,在足穗基础上增加每穗粒数更有利于高产;穗粒兼顾型品种需协调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以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适宜贵州稻区机插的优质籼稻品种,建立适宜机插优质籼稻品种的评价关键指标体系,以近年选育的34个优质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进行机插试验,对各品种的秧苗素质以及机插条件下水稻分蘖生长、干物质积累、抗倒伏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机插条件下34个优质籼稻的产量变幅为6.1~10.5 t·hm-2,结合两步聚类算法,以产量为依据将参试品种划分为适宜机插和不适宜机插两类。适宜机插优质籼稻类型主要表现为产量均高于8.25 t·hm-2,其成苗率高、秧苗均匀性好、幼苗健壮;分蘖早生快发,易形成充足的有效穗数;植株能获得较高的花前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并重新分配到籽粒;茎秆粗壮,基部3个节间平均抗折力强,倒伏指数小。综合来看,F优498、晶两优534和蓉18优2348等15个优质籼稻品种适宜贵州地区机插,且适宜机插优质籼稻关键评价指标为:成苗率>85%,秧苗均匀性>1.5苗·cm-2;倒伏指数<150%,基部3个节间平均抗折力>1 500 g;产量>8.25 t·hm-2,有效穗数225×104~300×104 hm-2,每穗粒数>140粒,结实率>75%,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15 t·hm-2,收获指数>0.45。研究为机插专用优质籼稻品种选育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适宜贵州稻区机插的优质籼稻品种,建立适宜机插优质籼稻品种的评价关键指标体系,以近年选育的34个优质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进行机插试验,对各品种的秧苗素质以及机插条件下水稻分蘖生长、干物质积累、抗倒伏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机插条件下34个优质籼稻的产量变幅为6.1~10.5 t·hm-2,结合两步聚类算法,以产量为依据将参试品种划分为适宜机插和不适宜机插两类。适宜机插优质籼稻类型主要表现为产量均高于8.25 t·hm-2,其成苗率高、秧苗均匀性好、幼苗健壮;分蘖早生快发,易形成充足的有效穗数;植株能获得较高的花前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并重新分配到籽粒;茎秆粗壮,基部3个节间平均抗折力强,倒伏指数小。综合来看,F优498、晶两优534和蓉18优2348等15个优质籼稻品种适宜贵州地区机插,且适宜机插优质籼稻关键评价指标为:成苗率>85%,秧苗均匀性>1.5苗·cm-2;倒伏指数<150%,基部3个节间平均抗折力>1 500 g;产量>8.25 t·hm-2,有效穗数225×104~300×104 hm-2,每穗粒数>140粒,结实率>75%,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15 t·hm-2,收获指数>0.45。研究为机插专用优质籼稻品种选育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该试验采用了宁粳4号、连粳11号等18个在本地有一定推广应用面积的品种,采用不同的稻作方式进行栽培管理,对其产量水平及生育期、抗逆性进行考查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钵苗机插条件下,宁粳4号、连粳11号生育期适宜,株高适中,抗倒伏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较强,表现最好;毯苗机插条件下,连粳11号、宁粳4号综合表现最好;抛秧条件下,连粳6号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中早39为材料开展对比试验,记载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并分析其产量构成。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方式水稻的生育期表现没有明显差异,与传统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有效穗增加20.9%,产量增加达12.2%,其高产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有效穗增加。  相似文献   

16.
以盛泰优9712为试验材料,采取普通毯秧、钵秧、钵毯秧3种育秧方式及机插、机抛2种不同栽插方式,设普通毯秧机插(A1)、普通毯秧机抛(A2)、钵毯秧机插(A3)、钵毯秧机抛(A4)、钵秧机插(A5)、钵秧机抛(A6)6个处理,以习惯软盘抛秧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育、插秧组配方式对晚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毯秧机插与钵毯秧机插秧苗素质表现较强生长优势,生育期适中,分蘖能力强,产量高,育、插秧操作简易,可实现流水线模式作业,适宜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湖州市2011年开始引进杂交晚稻新品种"甬优538"试种,表现出综合性状好、生育期适宜、壮秆大穗、具有超高产潜力等特点,适宜在湖州市作单季晚稻机插种植。为促进该品种在湖州市进一步推广种植,总结了"甬优5 3 8"在湖州市机插种植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并提出了该品种在湖州市机插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1986—2015年由四川育种单位选育并通过四川省和农业部审定的总计436个杂交籼稻品种进行统计分析,明确产量构成因素演进与适应机插栽培的趋势,为今后四川杂交籼稻品种培育、栽培技术优化创新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来源于国家水稻数据中心的品种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产量构成因素和机插适应性的演进特点。【结果】近30年通过审定的四川杂交籼稻品种产量随年份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缓慢,增产幅度多为4%~6%,高产或超高产的品种少。年际间波动幅度大,其中共有12年未达平均值,2009年后波动减缓。每穗颖花数、千粒重、穗长、生育期随年份递进有所提高,而有效穗、结实率表现为下降趋势。以早熟高产为适宜机插,以迟熟高产为次适宜机插作为机插适应性筛选标准,筛选出适宜和次适宜机插的品种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并呈快速增加的趋势。【结论】四川杂交籼稻品种的演进趋势是大穗、高产,适应机插的能力越来越强,但需提高结实率,缩短生育期。  相似文献   

19.
以常规粳稻品种镇稻18和杂交粳稻品种春优284、甬优4550为供试材料,设置钵苗机插、毯状秧机插及传统塑盘旱育抛栽3种不同栽植模式,试图探索沿江地区双季晚稻北缘地区适宜的栽插方式及配套技术问题。结果表明,钵苗摆栽模式配合大龄壮秧培育技术可以提前2~3 d安全齐穗,提前3~6 d成熟;受机械性能限制钵苗机插基本苗数少于毯状秧机插和抛栽模式,但进入大田生长期后,单位面积茎蘖数差异逐渐缩小,钵苗机插模式表现出较好的群体弹性和成穗的稳定性;钵苗机栽在颖花数和结实率方面表现优异,实测产量较毯状秧机栽高5.2%。总之,钵苗机插模式应用于沿江双季稻北缘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是适应于本地区双季晚稻生产的机械化栽插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水稻钵苗机插与传统毯苗机插栽培方式,为进一步提高水稻机插水平和机插技术的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对新型钵苗育秧机插和传统毯苗育秧机插栽培技术在定远县水稻生产中的综合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传统毯苗育秧相比,钵苗育秧秧苗素质显著提高,株高、茎基宽、百株地上部干重和单株根数分别增加了17.3%、26.9%、124.2%和49.4%;机插后无缓苗期,茎蘖动态发展平缓,成穗率比传统毯苗提高19.9%,穗长明显增加,穗粒数提高17.4%,总颖花量增加5.2%,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所提高,最终产量增加9.4%。[结论]钵苗育秧机插技术有利于水稻品种尤其是大穗型品种高产潜力的发挥,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型机插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