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报讯近日,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卫计委等五部委联合部署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计划于2020年底前摸清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状况。针对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存在的污染底数不清、监测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此轮土壤污染详查将在现有调查基础上,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  相似文献   

2.
<正>从国家环境保护部获悉,我国首次发布《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办法提出,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实行终身责任制。当前,我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问题突出,部分地区污染地块类型复杂,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严重,对  相似文献   

3.
速览     
<正>我国将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从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日前联合召开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传出消息,针对目前存在的污染底数不清、监测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我国将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要在2018年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污染地块的分布及其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进行调查,摸清土壤环境的污染状况,是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前提。本文从污染场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的目标出发,对土壤初步调查点位布设、采样方法及现场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调查提供有代表性的样品,为监测结果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方法]以西部矿业城市金昌为对象,调查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和特征,并用富集系数法和Nemero综合指数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区重金属总体污染程度为Ni>Co>Cu>Cd>As。7种利用类型的土壤综合污染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水域、绿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居住用地均达到重污染,公共设施用地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为中污染。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的浓度以冶炼厂为中心呈扇形分布。污染程度与研究区气象条件、气候状况、污染途径、城市规划布局和工业生产活动有关。[结论]该研究为我国西北矿区城市受污染土壤评估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探析   总被引:19,自引:28,他引:19  
土壤污染数据的解读对于土壤污染的判断、土壤修复方法的选择、土壤管理的策略乃至土壤污染立法都有巨大的影响。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公布之后,人们普遍对我国的土壤污染现状有了初步了解,但公众也惊讶于其污染程度,也有不少人对污染程度的划分、点位超标率的判断不甚了解。本文从镉的特性、标准和时间、空间、粮食超标率等角度做一些解读,旨在帮助人们对这些静态的调查结果产生动态的理解,客观看待土壤污染,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同时期待目前在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能在污染源削减问题上得到加强,整个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不仅需要注意土壤重金属量的减少或者固定,更应该重视土壤环境质量的概念,以土壤健康为目标,构建土壤污染的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某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企业地块为例,从危险废物污染识别、地块生产产污分析、地块生产环境污染识别和地块拆迁过程污染识别4个方面对地块进行污染识别,确定地块的潜在污染物,确保调查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污染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上海建设用地土壤指导限值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指导限值是基于健康风险的土壤污染物浓度的指示值或警告值,可用于污染土地的风险管理和修复决策。根据上海城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和土地利用特征,利用英国的污染土地暴露评价(CLEA-UK)模型,针对住宅、娱乐、商业和工业用地等4种土地利用类型,制定了上海建设用地15种典型土壤污染指标的指导限值,阐述了土壤指导限值在上海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管理和修复中的应用,也为建立和健全我国建设用地土壤环境标准体系,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目的是在保证污染土地再利用的前提下,使受到较为严重污染的土壤中污染物降低或削减到不足以导致较大的生态损害和健康危害。但污染土壤修复措施及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的缺乏已成为限制污染土壤工程修复的关键。本文在对潼关县某铅锌冶炼厂区及周边受重金属污染农田的土壤污染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修复目标,综合考虑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作物种植特点、土壤重金属的淋溶特性和污染生态毒理学评价等因素,提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案的选择依据和不同修复方案修复效果评价方法,最后通过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对污染土壤修复方案的选择和修复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修复方案选择依据及修复效果评价方法在实际污染土壤修复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该研究结果可为污染场地治理、农田土壤修复及保障农产品安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本报讯近日,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按照此方案,辽宁省将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同时,统一规划、整合优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2017年年底前完成全省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2020年年底前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覆盖所有县(市、区)。辽宁省将全面强化监管执法,重点监测土壤中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石  相似文献   

11.
对兴化市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依据农田土壤污染物检测结果,对土壤污染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农田污染程度和污染因子。结果表明:兴化市农田土壤耕层中6种重金属及六六六和DDT污染指数值均小于1,属于未被污染的土壤,土壤环境质量为一级农田。  相似文献   

12.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中需描述地块内污染物分布范围及确定土壤修复区域,目前不同的修复公司对此无统一的技术规定,不同案例使用的方法不同.文中主要是利用Surfer软件和Auto CAD结合使用生成等值线图件,据此确定污染土壤修复范围的方法,同时基于实际的土壤调查案例介绍该操作步骤及使用技巧,为土壤修复污染方量提供一种便捷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城市规划及产业布局的调整,原有工业用地性质变更的地块越来越多,因土壤污染原因造成规划项目选址矛盾的问题日渐显现。为避免招拍挂取得的土地无法直接开发利用,防止矛盾纠纷及经济损失,维护各方权益,应在土地出让前进行土壤环境影响预评价。该文在分析城市工业用地土壤污染成因的基础上,选择南京某关停企业原址用地,对其土壤进行采样与污染因子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评价地块再次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说明土地出让前进行土壤环境预评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今天,土地的污染退化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已经到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进行改善的紧迫时期。回顾几组数据: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数据显示,耕地土壤污染堪忧,全国土壤总超标率16.1%,其中重度污染点位比例为1.1%;土壤镉超标率7.0%,其中镉重度污染点位比例为0.5%;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土壤超标点位占36.3%;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地土壤超标点位占21.3%;污水灌溉区土壤超标点位占26.4%。农田土壤整体质量低,耕地  相似文献   

15.
临沂市农用地膜残留系数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地膜作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残膜污染越来越引起重视,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和定位点采样,对主要覆膜作物及典型覆膜农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对3种主要覆膜作物、不同土壤类型设立定位监测点进行采样分析,初步摸清了影响地膜残留的主要因素和变化规律。从本次研究发现,所有监测地块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均低于20世纪90年代农业部在全国17个省(市)调查的平均残留60 kg/hm2的水平,也没有超过GB/T 25413-2010《农田地膜残留量限值及测室》中地膜污染的一级标准;同种种植制度不同年限当季地膜残留系数差异不明显,而年均地膜残留量呈上升趋势;种植制度、覆膜年限、土壤类型、回收习惯和地膜质量对地膜残留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土壤、地下水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和地下水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关心的首要问题,也是目前亟待解  相似文献   

17.
土壤是人们的衣食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迄今为止,在大陆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只有涉及土壤污染防治的零星分散的规定,还没有专门防治土壤污染的立法与明晰的土壤污染法律责任,不能综合控制当前土壤污染的客观要求。该文阐述了台湾地区土壤污染调查、台湾地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演进、台湾地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主要内容,分析台湾地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启示、大陆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紧迫性;提出借鉴台湾经验,明晰大陆土壤污染法律责任,完善防治土壤污染法律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为从流域尺度上探讨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土地利用对流域土壤重金属的影响及重金属来源等,以东江流域为研究区,采集全流域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表层土壤(0~30 cm)测定Zn、Cr、Pb、Cu和As含量,运用数理统计、地统计学、污染指数和风险指数法,分析全流域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特征,评价其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运用克里金插值法进行重金属含量及污染风险空间分布研究;同时探讨了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与“七五”背景值相比,东江流域表层土壤重金属呈现不同程度累积上升趋势。不同用地类型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但均属于中等变异性,总体上中上游各类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其中龙门及和平-龙川-寻乌一带尤为突出。东江流域各重金属均值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GB 15618—2018),单因子指数评价显示污染水平均为安全,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显示污染水平为安全且接近轻污染,流域平均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55.6,属于低风险。东江流域土壤重金属主要有人为源和自然源两个来源,Pb、Zn及As可能同时受到工业污水排放、农药化肥、采矿、交通运输等人为源及自然源影响,而Cr、Cu可能主要受以土壤母质、大气沉降为主的自然源影响。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重金属呈不同程度累积上升趋势,但总体污染风险为低风险;不同用地类型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中上游较高;土壤重金属主要有人为源和自然源两个来源,部分重金属存在相似的来源途径。  相似文献   

19.
日前,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向媒体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严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化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  相似文献   

20.
土壤样品库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土壤环境保护和土壤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形成了《2011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方案》,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粮棉油产区和蔬菜基地土壤质量例行监测,部分省市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其中,土壤样品库的建设与管理是土壤监测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对样品完整保存,而且对调查工作信息完整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济源市土壤样品库建设的实际经验,探讨样品的流转和保存,建立样品库管理软件,实现对数据和相关资料的快速查询,使得样品库的建设与管理规范化、高效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