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乐藻对污染水体中氮、磷的净化效果及其克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评价伊乐藻在水生态修复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模拟条件下初步研究了沉水植物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对污染水体中氮、磷的净化效果及其克藻效应.结果表明,伊乐藻对总氮、氨态氮、硝态氮和总磷均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并且水体中氮、磷起始浓度越高,其去除效果越明显;不同生物量伊乐藻对河水中其他藻类均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并且随着生物量增加,其克藻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3.
潘法康  魏成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25-22527
[目的]探讨悬浮藻类去除微污染水中氮和磷的效果。[方法]采用悬浮水藻处理人工配置模拟的3种不同的微污染水为试验水样,测定了不同水体中悬浮藻类的生长情况以及水藻对氨氮、总磷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及特性。[结果]在水样温度为(20±1)℃、光照强度为2000—2500lux、pH为6.5~7.5、悬浮水藻初期接种浓度为1.0×10。个/L的条件下,经过10d的反应,藻类生物量剧增,3种水样中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2%、83.3%和94.2%;总磷的去除率达到77.1%、96.1%和20.0%,有机污染物浓度有所降低。[结论]为微污染水处理和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改性高岭土对水体中氮 磷去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恒温振荡试验,研究了酸、碱、盐改性高岭土对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高岭土对水体中氮、磷的吸附速率均较快,在2 h内均能达到吸附平衡.由Freundlieh等温吸附方程模拟得出各处理高岭土对氮的吸附能力大小为Al处理>Ca处理>碱处理>Mg处理>原土>酸处理;对磷的则为Al处理>Mg处理>Ca处理>酸处理>原土>碱处理.南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方程得出各处理高岭土对氮的理论饱和吸附量顺序为Mg处理>Ca处理>碱处理>Al处理>原土>酸处理;对磷的则为Al处理>Ca处理>Mg处理>酸处理>原土>碱处理.各处理高岭土去除氮的适宜pH值为5.5~8.5,去除磷的适宜pH值为4~8.5.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以实验的形式对不同粘土矿物对磷污染水体的吸附净化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实验共选择凹凸棒石粘土、高岭土、膨润土以及蛭石四种类型的粘土矿物作为实验原材料,同时将这四种粘土矿物分别放入磷污染水体为V类和劣五类两种类型的水样中进行实验,最后根据磷污染水体的被净化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在磷污染V类水体中这四种粘土矿物的吸附净化能力从高到低排序为高岭土、膨润土和凹凸棒石粘土、蛭石,高岭土对磷污染V类水体的吸附净化性能比较强;在磷污染劣V类水体中这四种粘土矿物的吸附净化能力从高到低排序为膨润土、蛭石、高岭土和凹凸棒石粘土,高岭土对磷污染劣V类水体的吸附净化性能比较强。  相似文献   

7.
水生植物净化受污染水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刘松岩  何涛  周本翔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19-5021
综述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受污染水体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探讨水生植物的净化机理及净化效果,展望水生植物净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9.
灌溉条件下氮、磷、钾随水流失污染水体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铜峡县位于宁夏青铜峡灌区上游,自流灌排,是宁夏商品粮基地高产县之一。一九七九年以来,粮食总产每年增长2000—4000万斤左右,增施化肥无疑是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为了进一步科学施肥,合理灌溉,防止氮、磷、钾养分随水流失,污染水体,我们在1981、1982连续两年对河西七条沟的  相似文献   

10.
朱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63-10565,10616
以滇池水体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了天然状况下水体水质的基本特性后,以FeCl3,AlCl3,FeSO4和聚合氯化铝为絮凝剂,分别探讨了4种絮凝剂对滇池水体COD和总磷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剂量絮凝剂的加入对滇池水体COD和总磷去除的影响规律。该研究成果对滇池等湖泊水体的污染物去除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富营养化水体中芦苇和菖蒲浮床氮净化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小兴凯湖水为原水配制不同富营养化程度的污水,比较了芦苇和菖蒲浮床系统对TN的去除效果,分析了植物根系特征和植物吸收氮总量与氮去除效率和速率之间的关系,研究氮去除的主要途径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芦苇和菖蒲浮床对TN均有较强的净化能力,在TN浓度分别为9.63、4.58 mg·L-1的污水中,芦苇浮床对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5%和84.2%,菖蒲浮床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9.9%和82.8%,植物吸收对氮去除的贡献率为36.4%~77.1%。两种污水中,芦苇浮床在生长末期前2 d对TN的平均去除速率分别为4.20、1.77 mg·L-1·d-1,显著高于菖蒲浮床的1.75、1.04 mg·L-1·d-1。两种植物的根系总长度、表面积和体积3个指标均与TN去除速率呈正相关关系(R≥0.826,P<0.01),根系发达程度是影响TN去除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大型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作用和机理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屠晓翠  蔡妙珍  孙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843-2844,2867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有着积极作用,能通过物理的作用(如植物根系会分泌含特殊的功能团的有机物,吸附、过滤和沉淀水中的化合物),化学的作用(直接吸收和利用可利用态氮、磷,以及从周围环境中交换吸附重金属等),微生物的辅助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因此大型水生植物将成为很有前途的综合处理污水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13.
14.
用水培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挺水植物(再力花、常绿鸢尾、美人蕉)和浮水植物(黄花水龙、聚草、大漂)及其组合在15 d的培养期间对水中氮、磷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6种水生植物单独培养下,再力花和大漂的干重增量和吸氮、磷增量最高,对水中总氮、总磷去除率也最高.在挺水与浮水植物组合下,挺水植物的生物增量和去氮、去磷效率较其在单独培养下均有所提高,而浮水植物上述指标均有所下降,表明挺水植物与浮水植物在吸氮、磷方面存在竞争关系,且挺水植物去氮、磷能力强于浮水植物.研究还表明,大漂与再力花的组合对去除水中氮、磷效果均较好,15 d时去除效率分别达97.9%和90.7%.因此,二者可推荐为高效去除水体中氮、磷的植物及组合植物.  相似文献   

15.
张友元  陈振声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317-8318,8322
氮、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去除氮、磷一直是污水处理的重要任务.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转向利用水生植物去除氮、磷营养物质、净化水质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水生植物修复氮、磷污染水体的方法、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水生植物净化污染水体的机制.最后,对今后水生植物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态浮床技术对污染水体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鸢尾、旱伞草、莼菜、红掌对水体的氮、磷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对总氮的去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红掌、旱伞草、鸢尾、莼菜,对总磷的去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鸢尾、旱伞草、红掌、莼菜.进一步对不同植物搭配组合进行试验,发现对水体TN去除效果最好的组合是旱伞草+鸢尾,去除率为58.24%,对TP去除最好的组合是旱伞草+红掌,去除率为62.08%.  相似文献   

17.

选取10种水生植物水罂粟、黄花水龙、大聚藻、香菇草、水芹、大薸、凤眼莲、美人蕉、黄菖蒲和鸢尾等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2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室内静水条件下对其吸收氮、磷和净化水质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水生植物的净增生物量差异较大,变化范围为109.9~1 511.1 g·m-2,其中香菇草净增生物量最高,是黄花水龙(最低)的13.7倍;(2)不同水生植物的氮、磷含量差异较小,其氮、磷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3.67~26.38 mg·g-1和1.16~3.50 mg·g-1;(3)不同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能力差异较大,10种水生植物的水质氮、磷去除率范围分别为36.3%~91.8%和23.2%~94.0%,10种水生植物的氮、磷吸收贡献率分别占水质氮、磷去除率的46.3%~77.0%和54.3%~92.7%。水体氮、磷去除率与水生植物净增生物量存在较高相关性,而与植株氮、磷含量不存在相关性,因而氮、磷吸收量而不是植株氮、磷含量应作为水生植物筛选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19.
黄花鸢尾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利用黄花鸢尾(Irispseudoacorus)对含盐和氮磷较高的水体进行富营养化控制研究。结果表明,黄花鸢尾对于总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营养盐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水体中的硝酸盐变化趋势与溶解氧相同,氨氮变化趋势与溶解氧相反。黄花鸢尾可以有效地控制水中的叶绿素a,种植黄花鸢尾的水体中叶绿素a仅为对照的1/168,说明黄花鸢尾可以有效抑制藻类的繁殖生长。同时,种植黄花鸢尾能抑制水体pH值的提高,降低盐度,提高透明度,对改善水质有很好的效果。黄花鸢尾对营养盐的去除主要是通过植物根际微生物的作用。通过MPN(mostprobablenumber)法测定黄花鸢尾植物群落的分布可以看出,其根际的氮循环菌最为密集,由根际向外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20.
采用野外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芦苇、香蒲、菖蒲、睡莲、水葱、梭鱼草等6种大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水葱和菖蒲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最好。特别是水葱移栽后易于成活,且适应能力强,值得工程广泛推广。试验还发现,睡莲的生长速度很快,但茎叶脱落后会影响水质。此外,香蒲对藻类的抑制作用明显劣于其他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