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011-2020年我国北方片小粒花生区域试验参试材料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小粒花生品种的改良和利用,以2011-2020年我国北方片小粒花生区域试验的141份参试材料为研究对象,按普通油酸花生和高油酸花生分类,对参试材料的荚果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比较与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参试材料中高油酸花生占比上升到50%,参试材料产量整体呈逐年增长趋势,普通油酸花生、高油酸花生的...  相似文献   

2.
珍珠豆型花生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花生珍珠豆型中、小粒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珍珠豆型花生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不同类型的回归关系,并根据分析结果指出品种选育和生产栽培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给辽宁省花生主产区新品种的选育和生产推广提供借鉴,利用2018-2021年辽宁省花生区域试验参试的69份品系(小粒组54份、大粒组15份)的产量性状及相关农艺性状的试验结果,分析各参试品系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小粒组花生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0.89%~19.62%,大粒组花生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86%~16.56%,差异均较大。进一步分析产量(Y)与各性状(X)的最优回归方程Y=222.478 + 0.760X7-3.296X10 + 1.406X11,得到决定产量的农艺性状顺序为籽仁产量(X11)>单株生产力(X7)>出仁率(X10)。在辽宁省花生主产区,提高单株生产力和出仁率是获得高产的主要途径,同时,育种过程中也要注意主茎和侧枝的高度与长度,选择株高适中且抗倒伏的品种更有利于实现稳产。  相似文献   

4.
花生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 13个花生品种 (系 )的田间试验 ,考察花生植株性状及经济性状 ,并分析性状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花生单株产量与百仁重、百果重、结果枝数、饱果数、侧枝长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与总分枝数、单株总果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 ,在花生品种提纯复壮工作中 ,花生单株选择应在同一品种中选择果大果重、饱果数多、结果枝多及侧枝发育好的株型。  相似文献   

5.
44份花生资源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利用SPSS软件对44份花生品种资源的蛋白质、油酸、亚油酸、油亚比(O/L)、硬脂酸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表明,将21个品质性状综合成为3个主成分因子,可代表花生品质80.069%的原始数据信息量;聚类分析表明,44个花生品种可划分为5类,各类别间品质和遗传距离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梨育种材料果实性状品种间相似度和遗传多样性,比较评价15个新疆梨品种果实性状,为梨种质创新和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法和Q型聚类,对梨果实进行比较及分类,基于果实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1)新疆地方梨品种多样性丰富,各数量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8.83% ~78.39%,果形指数变异...  相似文献   

7.
利用NY/T 2237—2012中31个测试性状对原阳分中心参与测试的119份花生品种(待测品种及其对应近似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PopGen 32软件对119参试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2个性状共检测到97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测试性状检测到4.41个,平均有效等位变异数为2.41,Shannon’s多样性指数(H’)为0.91。相关性分析表明,主茎高度与侧枝长度为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9。荚果长度和百仁重为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3,与出仁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5。针对该地区测试工作建议由侧枝长代替主茎高度,百仁重代替荚果长。UPGMA聚类分析显示,在阈值为0.65时可以将119份品种分为3个族群,但是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更直观地对119份材料的遗传相似性的判断。综合分析说明,参与测试的花生品种具有较丰富的形态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明确花生主要性状间及各性状与产量间的相互关系和遗传规律性。[方法]以"临花5号"的小区籽仁产量为依变量,以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米率为定量,对其主要经济性状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饱果数、出米率、百果重对花生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分别为0.952 8、0.832 6和0.826 3,而且其遗传力也高,通过这3个性状的选择能有效地提高花生产量。主茎高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为负值(-0.205 6),通过其他性状作用于产量的间接通径系数也均为负值,因此适当控制主茎高,选择主茎较低的品种对增加产量将非常有利。[结论]在花生品种选育中,应把选择主茎较低、分枝适中的疏枝型、结果较集中、单株饱果数较多、出米率较高作为品种选育和亲本选配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地方花生品种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84份来自山西不同地方的品种为材料,对其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考察的8个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抗旱性,为0.32,最小的是出米率,为0.05;多样性比较丰富的是主茎高、单株饱果数和出米率,分别为2.03,2.02,2.02,多样性最低的为抗旱性,为0.96。采用Ward法对地方品种进行了聚类,在平均欧式距离D2为5时将其分为了三大类群,其中,同一地理来源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并不是最近的,大粒品种与小粒品种在三大类群中交叉出现,表明山西省地方品种间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和籽粒大小关系不大;也不是同一类型的所有地方品种都能聚到一起,有个别品种聚到了不同类群中,说明并不是所有同一类型的品种的亲缘关系最近,表明山西省花生地方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江浙沪地区种植的65个甜瓜品种果实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甜瓜优质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江浙沪地区种植的65个甜瓜品种的5个质量性状和10个数量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甜瓜品种的单果鲜重、果实纵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度、果腔纵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边心差等6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52.33%、37.63%、51.80%、33.09%、42.84%和39.48%;15个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64,其中果皮底色和果肉颜色两个质量性状与单果鲜重、果腔纵径、果腔横径、果肉厚度、果实纵径、果实横径、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边心差等9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50,表明65个甜瓜品种果实性状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甜瓜品种果实多个性状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利用主成分分析可将所有品种划分为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两个类型,其中,薄皮甜瓜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厚皮甜瓜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结论]江浙沪地区种植的甜瓜品种果实性状遗传差异明显,其中厚皮甜瓜品种的遗传基础较狭窄,需引进新的种质资源拓宽其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全国北方片小粒花生育种现状和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2017年全国北方片小粒组13个参试花生品种的12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有11个参试品种的加权关联度值均比对照花育20号高,其中郑农花23号加权关联度值排名第一,属高油酸高产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品种;全国北方片小粒花生整体育种水平较高,其中郑农花23号、金华19号、冀5059、花育6802、商花5号和开农92,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全国北方片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直观地揭示苦荞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和类群农艺性状特点、并发掘其中的良好资源、避免杂交育种过程中选配亲本的盲目性,对来自全国11个荞麦育种单位的45个苦荞品种(系)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将6个性状简化为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3%。采用聚类分析,将45个苦荞品种(系)在2.76水平上聚为4大类:髙秆、中产、小粒型;中秆、高产、大粒型;中秆、低产、小粒型和髙秆、中产、中粒型。其中第2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是良好的品种或良好的育种材料。苦荞品种(系)间遗传差异与原产地和地理距离无任何必然的联系,杂交育种选配亲本时,除考虑性状互补、地理距离等因素外,还应考虑其遗传差异(不同类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分析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南片)46份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为黄淮海夏大豆(南片)资源利用以及优质种质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以2020年国家黄淮海夏大豆(南片)中间试验参试的46个大豆新品种(系)为材料,对9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并综合分析。【结果】不同材料间9个农艺性状指标表现出较大差异;有效分枝数、底荚高度变异系数最大;产量与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单株粒重与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分枝数呈显著负相关;分枝数与底荚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将9个性状转化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66.5%,并对46个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供试材料分成3个类群,其中类群Ⅰ株型较高大、分枝性较好、百粒重较大、丰产性好。类群Ⅱ百粒重最大、株型矮小、分枝数少、丰产性差。类群Ⅲ分枝数最多、百粒重最小、株型中等偏小、丰产性一般。【结论】黄淮海夏大豆(南片)种质资源多样水平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通过“产量因子”、“主茎因子”、“分枝因子”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选择优良亲本。得分最高的有5个品种(系),分别为郑1440、周豆34号、濮豆5110、恒豆6号、南农47,可作为优良亲本参考改良当地大豆品种。类群Ⅰ可作为多目标性状综合性状较好的优良亲本,类群Ⅱ可作为选育大粒品种的优良亲本,类群Ⅲ可作为选育多分枝品种的优良亲本。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相关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河南省小粒花生品种区试的15个参试品种(系)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及单株生产力进行统计分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系的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米率和单株生产力都有较大的变异幅度,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中只有单株饱果数与单株生产力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其他性状与单株生产力的相关性均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结果枝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其次是单株饱果数,两者是影响小粒花生产量的主要因素。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估测单株生产力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6.274+0.9X6,回归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对单株生产力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直观地揭示苦荞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和类群农艺性状特点、并发掘其中的良好资源、避免杂交育种过程中选配亲本的盲目性,对来自全国11个荞麦育种单位的45个苦荞品种(系)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将6个性状简化为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3%。采用聚类分析,将45个苦荞品种(系)在2.76水平上聚为4大类:髙秆、中产、小粒型;中秆、高产、大粒型;中秆、低产、小粒型和髙秆、中产、中粒型。其中第2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是良好的品种或良好的育种材料。苦荞品种(系)间遗传差异与原产地和地理距离无任何必然的联系,杂交育种选配亲本时,除考虑性状互补、地理距离等因素外,还应考虑其遗传差异(不同类群)。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黄淮海产区和北方产区上推广的53个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黄淮海产区品种的主要产量性状都明显优于北方产区的品种,但北方产区品种大都偏早成熟;我国上述2个产区大豆品种在单株英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等一些产量性状上与国外品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就2个产区材料分别所作的相关分析指出,大豆分枝数、主茎英数、分枝英数、单株英数均与单株粒重和粒数呈显著或非显著的正向相关;主茎节数与主茎英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显著或非显著的负向相关;株高与主茎节数、单株粒数与单株粒重正相关极显著;百粒重与主茎节数、主茎英数、单株英数、株粒一显著或非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北方花生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SPSS软件对我国北方地区15个花生品种的11个产量与品质性状进行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产量性状以单株饱果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品质性状以油酸亚油酸比值的变异系数最大。将11个性状综合成为4个主成分因子,可代表花生产量、品质性状87.6654%的原始数据信息量,通过各品种的主成分得分对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排名,并把15个品种聚为5个类群,各类群间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茄子品质性状遗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8个茄子品种为材料,对9个品质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7个性状差异显著。进一步对这些性状的遗传参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其广义遗传力为41.6-79.41%,遗传变异系数为29.03-94.83%,相对遗传时庶33.23-136.00%。  相似文献   

19.
采用遗传差异性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陕西汉中的25份水稻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性,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布在5.9%~19.62%;供试水稻品种按照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3大类群.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穗粒数,相关系数r=0.8099,其次是穗长、株高和千粒重,相关系数分别是0.5408、0.5053、0.4696,因此在水稻材料改良和品种选育上,重视大穗、大粒兼顾生育期、株高、有效穗等农艺性状,选择穗粒兼顾型水稻品种是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新疆引种花生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引种花生品种在新疆的农艺性状表现,研究影响新疆花生品种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方法]对24个新疆引种花生品种(系)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1)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88; ~39.77;;(2)主成分分析将主要农艺性状凝聚为3个主成分,分别为单株产量因子、果数因子和分枝因子,这3个主成分对总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40.348 1;,27.254 3;和14.881 9;,其累积贡献率达82.484 3;;(3)通径分析中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依次为:单株生物学产量(0.833 2)>单株结果数(0.240 3)>百果重(0.174 9)>主茎高(-0.181 0).[结论]花育33号丰产性最优.在新疆花生品种引进和选育中,应将单株生物学产量、单株结果数、百果重、主茎高作为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