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既有研究与实践讨论了村民自治动力机制的发展趋势,二元经济结构下,村民自治对社会基础具有一些依赖性的条件限制,通过分析村民自治的成长历程,促进乡村社会稳定,助力乡村振兴。文章主要研究在广东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中动力机制失效的问题研究,从新时代党的领导、利益相关和基层法治建设能力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得出在一定的自治领域内,跟村民直接利益关联程度越高,村民自治就会更深入,这也是村民治理最根本、最重要、最关键的动力机制。S 相似文献
2.
对村民自治权力进行必要的监督与制约,是保证村民自治权力运行不偏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村庄公共利益轨道的基本途径。现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条文规定较为模糊,该制度的实际运行效果与文本设计有所偏离。应当以村民自治内涵为基础,以权力划分与制衡为思路,构建"村权三分、支部监督、村财共审、规范公开"的村民自治权力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是村民参与乡村事务治理最重要的平台,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驱动力,其机制运行成效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推进与实现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村民自治机制还存在领导决策主体自治能力较弱、自治过程缺乏民主协商及民主参与、监督机制不健全、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及矛盾调处机制薄弱等问题,要健全村民自治领导体制、完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与能力建设、健全民主协商机制、健全“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等,不断创新村民自治机制以适应乡村振兴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在我国推行已有20多a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建设道路,总结出大量宝贵的村民自治经验。但与此同时,我国的村民自治也暴露出大量问题。分析总结了当前村民自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用以推动我国村民自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6.
“三治融合”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对于中西部资源贫困型村庄更需要重点关注“三治融合”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实效的核心动力。以贵州省大多数资源贫困型村庄为例,“熟人社会”冲击了以地缘或血缘为纽带的共同体,“半熟人社会”使得原子化村庄呈现出“分裂”和“竞争”的状态,分析认为,群众共识(法治)和道德规范约束(德治)无法形成礼法兼具的共同体,因此村民自治成为了“三治融合”长效发展的核心动力。应让乡土社会中的自治“无为”变成自治“有为”,进一步激活村民内生动力、履行社会公共责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走好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7.
李培志 《农村.农业.农民》2005,(11):18-19
1998年.我国通过了农村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村民自治制度的雏形.广大农民可以用自己手中的选票去选择自己的当家人.他们第一次以如此近的距离触摸到“民主”这个遥远而又朦胧的词汇.略有惶恐而又真切地开始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内容的民主薪火迅速呈燎原之势.其辐射和传递的效应已经超越了乡村.其深远意义是记入了史册的。 相似文献
8.
陈衍东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
村民自治作为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一项制度安排,对中国的民主化进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村民自 治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制约因素和问题,阻碍了该进程的发展。本文拟对这些因素和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试图提 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在对这些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村民自治制度中村规民约的地位,指出作为村规民约发展的高级形态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一道构成了村民自治制度的总章程,是村庄的“小宪法”,在村民自治制度体系中中居于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村民自治章程的功能,研究表明,国家权力上浮、法律缺位、优秀传统资源的积淀以及村规民约内含民主契约精神必定催生村规民约的发展、促进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现状,认为我国村级民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确立了村级民主建设的原则和框架,村民的民主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实施村民自治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如何克服宗教和乡规民约的缺陷;如何真正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如何提高村民民主意识和自治能力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四个民主"的方式加强村民自治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13.
民主监督在村民自治中起着保障、整合、纠正和促进的作用,是村民自治的关键环节。同时,民主监督又是村民自治中最为复杂、最为脆弱的一个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探索民主监督的完善机制,将民主监督真正落到实处,是当前村民自治中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员的流动性使中国乡村社会逐步进入"无主体熟人社会",留守村民处于主体不完整的社会环境中,受自身文化程度低、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等因素影响,从而形成特定的村民群体心理,这种村民群体心理对村民自治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推动村民自治,应该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加快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村民文化素质等途径,引导村民树立积极的村民群体心理,激活村民主体意识,从而构建充满活力而有序的村民自治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村民合作能力是我国村民自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乡土资源。当前农村推行的各项政策规制着农民合作的限度,农民合作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村民自治的深化受制于农民合作难这一现实。为此,需要积极创设民主合作路径,来为村民自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6.
17.
18.
浅析村民自治中乡村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中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指导协助关系常常被领导控制关系所替代,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自治管理活动进行干预,使村民委员会行政化,成为其附属机构。作者在本文分析了乡村关系的现状及其成因,并从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制度完善方面提出了改善乡村关系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9.
浅谈村民自治下的贿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8):175-176
农村贿选问题的时常发生,对农村的和谐、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但因其隐晦性,复杂性,长期以来一直无法避免,无法彻底根除。近期云南通知的发布,明确了贿选了九种的表现形式。本文分析了产生贿选的原因:特权思想和官本位思想,经济利益的驱使,家族利益的驱使等,应该加大对村民和村干部的思想教育以及加大法律监管,完善司法程序,以确保把贿选这种不良现象的危害降到最小化。 相似文献
20.
刘永信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0(4):26-28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必然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本文通过对村民自治现状的分析,指出村民自治发展所遇到的双重制约,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完善村民会议制度是实现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及完善村民会议制度的相应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