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不同饲养密度对米蛾的饲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滇西南优质大米品质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4.
中国食用优质米品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改善米蛾饲养配方为目的,通过对比四种饲料配方室内饲养米蛾的结果,得出结论:配方B(玉米面+豆粉+麦麸)饲养的米蛾平均蛹重0.055 g,单雌产卵量380.2粒,全世代为65 d,各项生物学指标优于其他三种配方。因此推荐配方B为大规模饲养米蛾的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6.
紫外线处理米蛾卵对赤眼蜂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紫外线处理米蛾卯时杀胚效果较好的照射时间、间距及紫外线处理米蛾卵对赤眼蜂繁殖的影响,明确缩短距离、延长时间照射米蛾卵对赤眼蜂繁殖是否有负面影响,研究了米蛾卵在距离单管40 W紫外灯10、20、30、40 cm处,分别照射10、20、30、40、50、60 min后米蛾的孵化率,以及照射后的米蛾卵上赤眼蜂的单雌平均寄生粒数、羽化率和性比的差异.结果显示,照射20 min以上的处理组孵化率为0%或极低,间距较大的处理组(30、40 cm)孵化率高于间距较小的处理组(10、20 cm).为保证杀胚效果,紫外线照射米蛾卵时应控制在间距10~20 cm,时间20~60 min;紫外线处理后,赤眼蜂单雌平均寄生粒数由对照(不经过紫外线处理)的39.33粒增加到50~60粒,羽化率由61.15%提高到70%~80%,两者与对照差异显著;缩短紫外灯和米蛾卵之间的距离至10、20 cm,或延长照射时间至50、60 min,对赤眼蜂的单雌平均寄生粒数、羽化率和性比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饲料配方对米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4种不同饲料配方(A.70%玉米面+20%麦麸+7%白砂糖+3%酵母;B.94%水稻米糠+3%白砂糖+3%酵母;C.94%水稻米糠+3%大豆粉+3%酵母;D.100%水稻米糠)对米蛾生长发育及产卵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A繁育的米蛾发育历期(34 d)明显短于饲料C和D,且平均出蛾量(1 169只)显著高于饲料B和C;而且饲料A繁育的雌蛾平均体质量达41.9 mg,明显高于其他饲料。饲料A繁育米蛾的产卵量最高(561.9粒),羽化后5 d内的累积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92.1%。在筛选出饲料A适合米蛾繁育的基础上,测试了其在不同接种密度下的繁殖量。结果表明:米蛾在接种密度为5,10,15粒/cm2时,始见蛾期、出蛾数量和雌雄比差异均不显著,但在10粒/cm2时的平均单蛾产卵量显著高于接种密度15粒/cm2,与接种密度5粒/cm2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米蛾在新疆的繁殖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进米蛾在新疆繁殖和利用,观察了米蛾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在温度为25~29℃,相对湿度60%~90%的条件下,米蛾发育历期为40~58d,随着温湿度的升高,米蛾发育历期缩短,在谷制品中添加营养物质,筛选出了质优价廉,饲养效果好的DM配方饲料,为米蛾的扩大繁殖提供了物质保障。米蛾卵的冷藏试验表明,在0~5℃变温条件下,米蛾卵的冷藏时间不宜超过3d,否则将影响赤眼蜂的产卵寄生。  相似文献   

9.
10.
以湖北省内5种稻谷为原料,制备4种不同加工精度的大米,探究加工精度对大米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工精度的升高,大米的水分、淀粉含量升高,灰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降低;同一种大米,随着加工精度的增加,米汤pH逐渐增大;吸水性、膨胀体积以及米汤干物质含量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碾磨90 s时最高。同一种大米,随着加工精度的增加,硬度、咀嚼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在碾磨90 s时最低;弹性、黏聚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碾磨90 s时最高。  相似文献   

11.
药效试验需要大量发育良好、虫龄一致的小菜蛾幼虫作供试虫源,而实验室内饲养的小菜蛾难以达到这一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4℃条件下对小菜蛾的卵、蛹进行不同时间的冷藏。结果表明,小菜蛾产卵量、卵的孵化率和蛹的羽化率都随着冷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小菜蛾卵冷藏10 d时,孵化率最高。因此,在4℃左右的条件下,小菜蛾卵和蛹的冷藏时间都应该控制在10~15 d。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栽插密度有利于产量和稻米品质的提高。栽插密度主要通过水稻的群体结构来影响产量,对其品质的影响,以垩白米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及蛋白质含量等影响较大,在试验范围内(7.5 ̄25.5万丛/hm2),栽插密度与垩白米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与整精米率呈倒二次曲线分布关系;与蛋白质含量接近线性正相关。从优质高产兼顾的角度考虑,在浙江地区的生态条件下,单季杂交籼稻的栽插密度以16.5 ̄21.0万丛/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对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水稻广两优47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稻群体质量以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株行距为13.3 cm×30.0 cm(D2)的种植密度,经济产量达到9.9 t/hm~2,产量分别较株行距16.7cm×30.0 cm(D4)和10.0 cm×30.0 cm(D1)处理的提高14.5%和7.3%;与D3无显著差异;D2具有较优的群体质量,主要表现为群体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LAI)适中,冠层功能叶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比叶重较大,群体透光性好,下部黄叶少。值得关注的是D3处理种植密度与D2相似,D3处理只是采取了宽窄行的种植规格(宽行40.0 cm、窄行20.0 cm),其群体质量也表现出与D2相似的规律。研究结果还表明,构建适当规模的群体,发挥杂交水稻个体分蘖能力强的优势,提高冠层的光合功能,是发掘杂交水稻生产潜力、取得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肥密因素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肥密群体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探讨了前期(基蘖)用氮量、穗肥用氮量、粒肥用氮量、调节肥施用时期及穴距等因素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前期用氮量增加,稻米蛋白质含量降低;粒肥用氮量对脂肪酸含量影响呈负相关;随着总氮量的增加,直链淀粉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施肥和密度对一季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施氮量、施钾量及栽插密度对一季稻两优培九的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栽插密度为每公顷25万穴的条件下,氮肥的适宜用量为225kg/hm2左右,钾肥的用量应在285kg/hm2左右;为了保证足够的穗数,施氮量在每公顷225kg的条件下,总株数应在33万穴左右。同时就超高产水稻的源库关系及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等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投饵密度对卤虫高密度养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永岩  夏营顺  何碧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149-16153,16179
[目的]探讨一种用卤虫生物量百分比投饵进行卤虫高密度养殖的方法。[方法]用酵母作饵料,按卤虫体重的5%、7.5%、10.0%、12.5%比例投饵进行不换水卤虫高密度(1×104/L)养殖试验,研究不同投饵密度对卤虫高密度养殖透明度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5.0%卤虫生物量饵料密度组卤虫仅存活13 d,7.5%卤虫生物量饵料密度组卤虫仅存活14 d,10.0%卤虫生物量饵料密度以上组卤虫能存活至试验结束(17 d)。各饵料密度组间卤虫存活率随饵料密度增加而逐渐增加(P〈0.01)。卤虫体长随饵料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P〈0.01)。随着饵料密度的增加,卤虫体重逐渐增加。10.0%、12.5%卤虫生物量的投饵量为不换水卤虫高密度养殖可行饵料密度,12.5%卤虫生物量组比10.0%卤虫生物量组效果较好,但最终存活率和饵料系数均比10.0%组差。[结论]该研究为卤虫高密度养殖提供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17.
种植密度对超级杂交中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超级稻两优0293、GDS/RB207为材料,研究了4种密度对水稻高产栽培产量、产量结构及其叶面积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密度下群体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迅速提高;由适宜密度达到最高点后,进一步增大密度,产量便开始下降.叶面积LAI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而有效、高效叶面积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其中两优0293、GDS/RB207适宜密度分别为8 000株/667m2(27 cm×25 cm)、10 000株/667m2(25 cm×26.5 cm)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8.
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稻米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南省新培育的优质粳稻新稻22为材料,设置0、240、262.5、285、307.5、330 kg/hm2纯氮6个施氮水平,22.2万、27.75万、33.3万穴/hm23种栽插密度,研究了施氮水平和栽插密度对水稻垩白和食味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稻米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先减小后增大,即27.75万穴/hm2种植密度下,稻米外观品质较好;其食味品质在低密度和中密度下较好,高密度下明显下降,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不同栽插密度间差异较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增加趋势(低密度下不施氮处理除外);食味值、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各施肥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合密度和氮肥二因素可知,栽插密度27.75万穴/hm2(行株距30 cm×12 cm)、施氮量为262.5 kg/hm2时水稻外观和食味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不同种养密度和投喂频率对鱼菜共生系统中鲫鱼生长及品质的影响,建立温室基质栽培式鱼菜共生系统(鲫鱼+生菜),设置种植密度分别为28(A1)、42(A2)、56(A3)株·m-2;养殖密度分别为8(B1)、10(B2)、12(B3)kg·m-3;饲料投喂频率分别为1(C1)、2(C2)、3(C3)次·d-1,以明确鱼...  相似文献   

20.
杂草稻密度对栽培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杂草稻wr04-12和栽培稻辽粳294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杂草稻密度对栽培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杂草稻密度的逐渐增加,栽培稻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最终导致栽培稻产量显著降低.从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来看,水稻有效穗数受杂草稻密度的影响最大,穗粒数和结实率受到的影响次之,千粒重受到的影响最小.因此,水稻有效穗数减少和十物质生产能力降低是杂草稻竞争造成栽培稻减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