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筛选防治大型蜜瓜白粉病的高效、低毒、安全植物免疫剂,对 JM-1号原液、JM-1号稀释十倍、粉巧、 清水四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粉巧化学药剂处理的防效较高,JM-1号稀释十倍植物免疫剂处理防效较差。未发病植株JM-1号植物免疫剂病指防效分别为18.54%和21.51% ;未发病植株JM-1号稀释十倍植物免疫剂病指防效分别为 5.34%和7.49%;未发病植株粉巧化学药剂病指防效分别为79.98%和70.51% ;发病植株JM-1号植物免疫剂病指防效分别为18.78%、19.37% 和21.36%。发病植株JM-1号稀释十倍植物免疫剂病指防效分别为24.38%、17.86%和12.65%。发病植株粉巧化学药剂病指防效分别为77.56%、78.36%和78.84%。  相似文献   

2.
利用2种植物免疫剂对绿豆晕疫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免疫剂JM2号原液和稀释液(2倍稀释)对绿豆晕疫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phaseolicola)菌落生长的抑制率高达100%,JM1号植物免疫剂无抑制作用.在盆栽植株上进一步研究了2种植物免疫剂对绿豆晕疫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感病的绿豆植株第一次喷JM1和JM2号植物免疫剂,第一次喷药14 d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26.67%和39.82%;第二次喷药14 d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21.43%和15.35%.随着感病天数增加,植物免疫剂JM1和JM2号的防治效果均降低.由此可见,植物免疫剂JM1号和JM2号原液对绿豆晕疫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与其他药剂配合使用,可在农业生产上对防治绿豆晕疫病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新宁县柑橘粉虱暴发原因调查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防治新宁县的柑橘粉虱,通过实地考察,查明新宁县柑橘粉虱的暴发主要是由于当地长期滥用农药,杀伤天敌,削弱了天敌对柑橘粉虱的控制作用,柑橘粉虱有很好的饲料条件,再加上防治方法不当等造成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8%乐斯本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都是防治柑橘粉虱的有效药剂.这3种药剂都不能直接杀卵.48%乐斯本乳油能杀死各龄期若虫,但持效期短;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仅对1龄若虫高效,但持效期长.阿克泰持效期最长,乐斯本持效期最短.阿克泰的持效期可达20d以上.最佳施药方法是在卵孵化盛期用48%乐斯本1000倍液和10%吡虫啉2000倍液(或25%阿克泰3000倍液)混用喷雾,既能有较好的防效,又能保持较长的持效期.  相似文献   

4.
棉粉虱是一种多食性昆虫,其寄生范围广、危害程度大,是棉花、蔬菜及花卉等多种植物生长期的重要害虫。为寻找防治棉粉虱效果较好的药剂,2018年在棉花作物上开展了8种不同药剂防治棉粉虱田间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防治棉粉虱效果较好的药剂。结果表明,药后1~14 d速效性强、持效性长、防治效果好的农药首选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其次是10%烯啶虫胺水剂1 500倍液;药后7~14 d防治效果达80%以上的农药还有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和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5.
郑波 《吉林农业》2003,(6):23-23
1、黄瓜白粉病 叶发病、粉状斑,白粉多,似圆形,片白霜,斑连片,粉变灰,再变褐,叶枯黄,不脱落。 防治:25%粉锈宁10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75%百菌清500~700倍液喷洒。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择西州密17号和25号作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药剂处理,每隔10天处理1次,共处理3次,研究对白粉病的防治。结果表明:西州密17号处理30天后,15%粉锈宁可湿粉剂500倍液,用量为50克/亩处理效果最好,防效率达到了70.9%。西州密25号处理30天后,15%粉锈宁可湿粉剂500倍液,用量为70克/亩处理效果最好,防效率达到了82.4%。另外对比发现西州密25号抗性强于西州密17号。  相似文献   

7.
进行43%戊唑醇悬浮剂、0.5%大黄素甲醚水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种药剂防治奶油南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3%戊唑醇悬浮剂4 000倍液的防效较好,且持效期较长;其次为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具有戊唑醇与肟菌酯的综合作用机理、杀菌谱广的特点,持效期也较长;0.5%大黄素甲醚水剂250倍液的防效较低,但其为植物源杀菌剂,产品安全性较化学农药高,也具有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大棚草莓白粉病防治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粉病是大棚草莓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常用三唑类农药防治,由于多年连续使用,其防效下降。为此,对翠贝、赛高、菌必克、15%粉锈宁、75%百菌清这几种防治白粉病的主要药剂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翠贝3000倍液处理防治草莓白粉病效果最好、持效期较长,相对防效达92.1%;75%百菌清600倍液、15%粉锈宁1000倍液、赛高3000倍液 菌必克1200倍液处理对草莓白粉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分别为75.4%,72.9%,73.0%。  相似文献   

9.
不同药剂防治番茄白粉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乙嘧酚、正佳、升势等3种药剂进行番茄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防治番茄白粉病都有明显效果,但以乙嘧酚500倍液和乙嘧酚600倍液田间防效的持效性最强,药后15 d防效仍在60%以上,其次是正佳1 500倍液,药后15 d相对防效达56.54%。  相似文献   

10.
Ts-86提取液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测试了中草药Ts-86提取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作用,并对其稳定性、持效期及抑菌谱等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Ts-86提取液的200倍液防效达93.35%,优于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的防效;其酸碱稳定性与热稳定性较差,只在中性或微酸微碱条件下活性较高,且经100℃处理的活性最高;经100℃处理后,其500倍液防治作用的持效期可达6 d:抑菌谱相对广泛。  相似文献   

11.
以水和50%乙醇做为溶剂,提取9种植物的活性物质,通过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试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9种植物50%乙醇提取液都能抑制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仅有山苍子和辣椒的水提取液对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因此,可尝试以上述植物为原料研制植物源农药来防治小麦白粉病。9种植物提取物对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与提取物成分、浓度相关,将大蒜、女贞子(烘干)、辣椒和烟皮的乙醇提取液稀释11.00倍,辣椒水提液稀释2.25倍仍然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不同提取液中抑制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活性物质的种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防治柑橘木虱是有效控制柑橘黄龙病疫情扩散蔓延的重要举措。为筛选高效安全药剂,进行了不同药剂及其组合混用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源农药5%d-柠檬烯可溶水剂对柑橘木虱具有较好的速效性,较强的持效性,药后14 d的防效仍高达93.7%。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50%烯啶虫胺可溶粉剂、20%呋虫胺可溶粒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柑橘木虱都具有很好的速效性,药后1 d的防效在96.8%~99.6%。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50%烯啶虫胺可溶粉剂的持效性较好,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91.3%和90.3%,而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的防效下降明显。5%d-柠檬烯可溶水剂与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混用对柑橘木虱具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7、14 d的防效在94.1%~97.7%;而5%d-柠檬烯可溶水剂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混用防治柑橘木虱的速效性好,但持效性不够理想。生产上防治柑橘木虱,可选用植物源农药5%d-柠檬烯可溶水剂250倍液(200 mg·kg~(-1)),或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5 000倍液(46.7 mg·kg~(-1)),或5%d-柠檬烯可溶水剂500倍液(100 mg·kg~(-1))+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5 000倍液(46.7 mg·kg~(-1)),或50%烯啶虫胺可溶粉剂3 000倍液(166.7 mg·kg~(-1))进行喷雾处理,可有效控制柑橘木虱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用48%乐斯本乳油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混合液(混剂)、48%乐斯本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圣手可湿性粉剂、10%福可多可湿性粉剂等5种药剂防治白粉虱,田间用1000倍液(混剂用1 000倍乐斯本 1 500倍吡虫啉)防治,混剂、乐斯本、圣手和吡虫啉防效都达到90%以上,混剂效果最好且持效期长,白粉虱猖獗时连用2~3次即可控制其为害。  相似文献   

14.
5种药剂对设施栽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 200倍液、50%醚菌酯干悬乳剂3 000倍液对草莓白粉病,无论是从速效性和持效期来看防效均优异,尤其是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对草莓白粉病防效最优。药剂使用剂量范围内对草莓安全无药害,对非靶标动物蜜蜂安全,是生产上理想的应急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植物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BKL1)对浙贝母的生长性状以及抗病性的影响,本研究以狭叶浙贝母为材料,分别用100倍液、200倍液、300倍液、400倍液、500倍液浓度BKL1以及清水对照进行处理,测定浙贝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产量和植株农艺性状等指标。结果表明:在200~400倍液BKL1浓度处理后能明显增加浙贝母的叶色值、植株直径和产量。此外,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显著增加,同时灰霉病、黑斑病发病率有所降低,说明BKL1处理能够通过提高浙贝母光合作用,促进其生长,增加产量,提高抗病性。  相似文献   

16.
<正> 1 吡虫啉 又叫扑虱蚜。它属硝基亚甲基杂环类杀虫剂,是90年代开发的新杀虫剂。它具有高效、速效、广谱、低毒、强内吸作用,以及持效期(残效期)长的特性。制剂类型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和25%吡虫啉可湿性粉两种。 使用方法。以10%吡虫啉可湿性粉为例。使用1000倍液喷雾,可防治棉蚜;使用1500倍液喷雾,可防治菜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43%氟菌·肟菌酯SC 2 000倍液药后对黄瓜白粉病相对防效为81.26%~85.72%,防治速效性及持效性均较好,防效显著,对大棚黄瓜生产安全无药害,建议在黄瓜发病初期及发病盛期用药防治效果较好,可作为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首选药剂;3%多抗霉素WP 100倍液药后对黄瓜白粉病相对防效为51.93%~75.99%,与其它药剂处理比较也有很好的防控效果,对黄瓜安全无药害,可在黄瓜白粉病防治用药时推荐替代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引起黄芪白粉病的病原菌种类,探讨黄芪白粉病在承德的发生规律,并筛选出高效低毒的药剂及肥料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展。该试验通过田间实地观察记载黄芪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并根据形态学方法进行病原鉴定;结合不同肥料、不同药剂对黄芪白粉病进行防治。得出河北省承德地区黄芪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荚,施用尿素有利于发病,喷施全能胖墩及锌硼二氢钾、复合能均可减轻白粉病的发生。初步鉴定该病原菌为白粉菌属豌豆白粉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防效较高的杀菌剂有30%金瑞驰(醚菌酯+啶酰菌)SC1 000倍液处理、枯草芽孢杆菌FG300处理,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200倍液处理,这3种药剂防效均75%,能有效地控制白粉病的发展。另外,秋季及时清除病残体也是减少白粉病的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乙蒜.暗罗素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发的植物源类复配制剂,通过与几种植物源杀菌剂室内生测和田间防治试验表明,对草莓白粉病菌抑制作用从高到低为:乙蒜.暗罗素>暗罗素>蛇床子素>乙蒜素>细辛提取物,以乙蒜.暗罗素复配剂病情指数最低,防效最好。室内生物测定,乙蒜.暗罗素复配剂有效浓度2 000~4 000倍液,防效85.64%~88.72%,2 000倍高于4 000倍防效,但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几种植物源药剂防效差异均为极显著;田间防治草莓白粉病,25%乙蒜.暗罗素WP200倍和400倍浓度,7 d防效82.03%~83.43%,10 d防效72.69%~73.56%,两浓度间差异也不显著,而极显著于其他几种植物源农药单剂。  相似文献   

20.
硫蒸发器应用于大棚设施栽培瓜类防治白粉病的研究结果表明,硫磺升华熏蒸处理、硫磺粉与99%粉锈宁熏蒸处理、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喷雾处理,药后10d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25%、66.97%和81.77%;药后30 d的防效分别为78.35%、87.40%和72.57%;喷雾处理的速效性较好、持效性欠缺;熏蒸处理速效性欠缺、持效性较好.熏蒸处理对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效,在白粉病防治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