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GIS技术和分子遗传标记对不同地理种群麦蚜的遗传结构、空间分布和发生动态等进行研究,以VC 为开发平台,以MapX控件作为图形平台,开发研制麦蚜基因流地理信息系统。本研究将微观的分子生态学和宏观的空间生态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为研究麦蚜的迁飞与预测预报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这对于从理论上进一步揭示麦蚜的暴发机理和迁飞规律,从实践中有效地开展综合防治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80年代初开始,我们在研究麦长管蚜发生为害规律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探索了麦蚜调查及测报方法,取得一些进展,在实践应用中反映良好。1 改进调查方法,积累田间调查资料针对麦蚜测报资料积累不系统,调查时间不固定等问题,1985年以来,我们进行了“三改”:一改3d1查为2d1查,由于田间调查加密,麦蚜数量的消长过程更清楚了;二是建立麦蚜预测圃,规定测报田不许打药,为按蚜量标准划分发生程度提供了依据;三是定时系统调查与定时大面积普查相结合,大大方便了分析虫情。由此积累了十几年的麦蚜系统资料,为进行预报工…  相似文献   

3.
小麦吸浆虫预测预报的几个问题粘虫测报专家系统(AwFES)郭予元丁红建(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程登发李光博倪汉祥孙金如郭予元 孙京瑞(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回归诊断法在玉米螟一代卵块分布资料代换 中的应用研究初探关于我国现阶级发展计算机(器)辅助植保 测报技术的建议苹果炭疽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新技术研究北京市二代粘虫发生情况及测报依据初探麦长管蚜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天津地区麦蚜发生规律与预测预报技术研究陈薇金瑞华张家娴(北京农业大学)沈佐锐韩金声岳家庄吴仁杰陈晓文高粱蚜发生条件研究简而易行一一调查粘虫幼虫器二代粘虫在介休地区发…  相似文献   

4.
麦蚜远距离迁飞和传毒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围绕麦蚜及黄矮病毒在我国北部春麦区越冬及初侵染源问题,提出麦蚜凭借气流携带远距离迁飞传毒,从而使冬春麦区黄矮病发生流行具有联系的结论。文章着重从外来虫源迁飞入境所具有的特征、迁入翅蚜数量消长与天气形势的密切关联等加以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划分了翅蚜的迁出与迁入区域,并通过预测预报的实践,检验了这一发生流行规律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5.
连续两年在小麦拔节后通过田间模拟加温,研究变温条件下温度升高对麦蚜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区相比,加温处理区麦蚜和寄生性天敌的数量显著增加,麦蚜被寄生率降低,捕食性天敌数量的变化不明显。其次,加温处理区小麦的产量指标如穗重、穗粒重、穗粒数、平均粒重等相对空白对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本研究为构建麦蚜气候响应模型,模拟气候变暖形势下麦蚜的发生趋势,以及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麦蚜消长规律及防治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蚜消长规律及防治中的几个问题罗占忠刘江山马秀萍(宁夏吴忠市农技推广中心751100)麦蚜(混合种群,以下同)自70年代以来已成为宁夏春小麦常见多发害虫。我市麦蚜有6种,以麦长管蚜数量最大,占混合种群的68.9%;其次为麦二叉蚜,占31.1%;其它为...  相似文献   

7.
2010-2011年对不同播种期条件下麦蚜发生量及七星瓢虫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期播种田七星瓢虫迁入早,经控制蚜虫基数小,蚜量增长缓慢;晚播田七星瓢虫迁入晚,蚜虫基数大,蚜量增长迅速。2011年七星瓢虫在当地麦田大规模发生,麦蚜在扬花期已被七星瓢虫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氮肥对麦蚜种群密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耕作制度的变更和小麦施用氮肥量的增加,麦蚜发生日趋严重,各地对该虫的种群动态及防治方面研究较多,但麦田追施氮肥对麦蚜生长发育的影响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对该项目作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滨州市麦蚜天敌种类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03年对山东滨州市的麦蚜天敌种类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天敌种类33种,并对优势天敌类群进行了研究,评述了其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提出了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0.
麦蚜混合种群田间动态分布及空间分布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代玲  刘元美  赵秀春 《江西植保》2004,27(2):59-60,58
本文基于田间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麦蚜种群田间动态分布及空间分布型方面进行探讨,通过曲线图形象地显示麦蚜在麦株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的种群变化,并进一步用Lloyd提出的聚集指标m^*/m及lwao的m^*-m线性回归关系式法,测定麦蚜分布格局的内在结构,阐明了麦蚜种群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且个体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关系,为准确地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9月18—22日在吉林省农科院举行东北三省粘虫学术讨论会。会上首先报告论文,接着就当前粘虫发生规律研究中的东北地区大发生虫源和预测技术两个主要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会议充分地反映了东北三省一年来在粘虫研究协作上的新进展。东北地区粘虫大发生的虫源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麦蚜对小麦冠层光谱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田间不同程度麦蚜危害的小麦冠层反射光谱测量,研究了各波段反射光谱的变异特征,并对光谱反射曲线进行微分分析。结果表明:在麦蚜危害的初期,近红外反射率明显降低,即陡坡效应受到明显的削弱,随着麦蚜危害程度加重,小麦冠层的反射率在不同波段有明显下降,尤其在近红外区下降更为显著。利用光谱微分技术,对受麦蚜不同程度危害的小麦冠层反射率求一阶导数,得到红边斜率。结果表明,麦蚜危害后小麦冠层的红边斜率在近红外波段发生剧烈的变化,且随着危害程度的加重其值逐步下降。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别和百株蚜量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并对监测蚜虫敏感波段的选择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ab.)系北京麦田蚜虫的主要种群。近10余年,随着京郊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麦蚜危害日益猖獗,已上升为小麦的丰要害虫。但人们对麦蚜危害的认识不一,在制订防治指标和防治措施上缺乏科学依据。为了测定麦蚜危害造成的损失、制订科学的防治指标,我们对麦蚜危害产量损失进行了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旱粮害虫组     
参加旱粮害虫组26名代表,会上宣读了粘虫、玉米螟、麦蚜、高粱蚜、大豆蛴蜡及谷子害虫等14篇论文,并就有关研究结果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还对一些害虫的防治指标提出建议。今后对旱粮害虫的研究工作,应集中力量加强协作,迅速提高试验技术水平。现将讨论结果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搞好病虫测报缩短组建病虫预报模式的周期,我区于1985年探索用以空间取代时间的同步预测(Syhchro—prognosis)方法长期预报麦蚜发生程度。经我区三年实践和18年资料验证,与历年发生程度相吻合的有17年,历史符合率94.4%。现以德州地区和商河县麦蚜资料为例,用列联表(Contingency table)同步、预测分析。一.资料由于处在北纬37°26′,东经116°19′的德州和位于北纬37°20′,东经117°10′的商河县植保站,两地相距80公里。山两地资料看出穗期麦蚜高峰量与当地冬前11月平均气温,10—12月平均气温和当年3月降水量有一定相关性,其资料列表一  相似文献   

16.
陈兰广 《植物保护》1989,15(3):19-20
麦蚜县我省小麦的主要害虫,5月中、下旬集中小麦穗部危害;二代棉铃虫是棉花蕾、花期的主要害虫,6月大旬开始产卵,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从发生时间和为害作物上看,二者是毫无关系,但自70年代后期,麦蚜发生加重以来,麦蚜发生重的年份,二代棉铃虫发生也重,有一种相关关系。为此,作者以影响麦蚜发生的气象条件与二代棉铃虫发生的虫源基数(麦田一代幼虫量)  相似文献   

17.
小麦禾谷缢管蚜发生为害与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八十年代以来,我区麦蚜频繁成灾,减产2—3成的麦田较为普遍,研究证明:成灾的主要原因是优势种群已由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转变为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L.)。田间调查弄清了禾谷缢管蚜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早、中、晚播麦田的不同生育阶段,以及在植株各部位的分布。穗期禾谷缢管蚜发生轻重与3月中旬平均温度呈正相关,与3月下旬雨量呈负相关。由此建立了预测禾谷缢管蚜发生程度的多元回归方程式: Y=0.792 0.205X_1-0.015X_2用这个预测式回测8年田间实测值与预测值极近。  相似文献   

18.
七星瓢虫对两种麦蚜控制作用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七星瓢虫成虫、幼虫与两种麦蚜共存系统中瓢虫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捕食量模型。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对两种麦蚜的捕食量随着瓢虫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该种麦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七星瓢虫无选择性。七星瓢虫不同个体间的干扰作用对其捕食麦长管蚜数量有显著影响,两种麦蚜数交互作用对七星瓢虫捕食禾谷缢管蚜数量影响显著。该模型可用来预测田间蚜虫的变化.指导麦田蚜虫防治。  相似文献   

19.
小麦吸浆虫近年来在我区连续发生,为摸清它的消长发生规律,探索防治适期,制定防治策略和有效防治措施,根据全国植保总站和省植保总站的统一部署,按照全国小麦吸浆虫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协作方案的具体要求,在大面积防治区进行了全面地调查与考察,开展了比较系统的观测研究,现将1986—1987年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宁夏地区春小麦黄矮病流行趋势预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3年(1970—1993)的研究,初步明确了东南方冬麦区黄矮病情、春麦区拔节初期麦二叉蚜量和东南方冬麦区麦蚜迁出迟早等是影响宁夏春麦区黄矮病流行的关键因素,黄矮病历年流行程度与春小麦生长期间的主要气象因子相关不密切。针对麦蚜远距离迁飞所致春麦黄矮病,首次提出了以2个预测式为基础的黄矮病流行趋势预测办法,并据此进行了多次成功的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