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是全用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稻谷产量全国排名第9.2009年,得益于新技术推广和较女,气候条件,广东稻谷产量大幅提高、达到1 058.1万t,稻谷单产创近年新高、达到5 398 kg/hm2.全省稻谷的总消费需求量为1 811万t,呈下滑趋势,自给率由 2008年的52.9%提高到2010年时58.4%,但预计未来两年稻谷的供需缺口仍将达到800多万t.广东水稻产业的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其贡献率达到46.78%,且科技进步的作用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2.
2012 年广东稻谷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新高,稻谷播种面积小幅增长,农民种粮收益继续大幅提升,水稻 保险试点进一步扩大。科技进步对广东水稻产业的贡献率继续提升,物质投入贡献相对降低,科研院所已成为水稻 新品种创新的中坚力量。但“镉大米”事件对广东稻米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针对目前广东水稻产业发展新形势新变 化,提出了“继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切实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切实加强行业道德与监督管控;尽快建立流通环 节的分类指导与差别定价政策;继续推进水稻保险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0年,广东稻谷总产达1 060.60万t、比2009年略增0.24%,稻谷单产创近年新高、达5 431 kg/hm2.全省稻谷的总消费需求量为1810.37万t,比上年略有下降,自给率则由2009年的58.4%提高到59.67%,预计未来两年稻谷的供需缺口仍将达700多万t.2010年广东水稻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7.75%,科技交撑作用显著.但水稻产业对物质投入的依赖仍然较高,亟待生产方式的进一步转变.  相似文献   

4.
2014 年广东水稻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受不利天气、病虫害损失等综合因素影响,广东水稻产业发展形势下滑,在稻谷播种面积微幅下降的情况下,水稻总产和单产均出现滑坡现象,水稻生产成本虽略有增长,农民种粮收益依然有较大提高。2014年广东籼稻谷价格波动下降,籼米价格波动上升,预测2015年稻米整体价格将先扬后抑,整体和2014年价格水平相当。广东水稻科技进步贡献趋于稳定,物质投入贡献再度上升,而劳动投入和播种面积的贡献份额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5.
广东2011年稻谷总产和单产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水稻生产成本略有提高,农民种粮收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水稻保险试点开始扩大。科技进步对广东省水稻产业的贡献率逐步趋于稳定,农户选择物质投入较高和劳动力投入较少的品种和技术的倾向逐渐明显。水稻种业市场分布比较集中,涌现了一批具有较高技术经济效益的的水稻新品种(如黄华占),以稻米价格、物质成本、总粒数和米质方面的优势在广东和湖南推广面积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1996年水稻种植面积约3140.6万hm2,占全国谷物种植面积的34%,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1.0%;稻谷总产19510.2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3%,世界稻谷总产的35.7%,居世界第1位;稻谷平均单产6.212t.hm2,是我国粮食作物中单产最高的作物,高于世界稻谷平均单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1979年以来东北三省稻谷生产情况指标及水稻种植生产效益数据进行全面比较剖析,为今后东北三省水稻生产事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东北三省稻谷种植面积、稻谷总产量总体上均出现逐年增长趋势;稻谷单产波动变化较大,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未达到稻谷播种面积及总产量的增长幅度。东北三省粳稻谷每亩地利润、物质和服务投入、人工成本、化肥投入等指标总体上逐年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1996—2000年期间水稻年均插种面积3112.9万公顷,占世界水稻播种面积的20%,稻谷年均总产19619万吨,占世界稻谷总产33%,居世界第一位。由于我国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较少,为了解决温饱问题,长期以来水稻生产一直以高产为目标,无论是品种选育,还是栽培技术研究,都以高产为主攻方向。2001年全国水稻平均单产6350公斤/公顷,比同期世界稻谷平均单产高64.85%。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水稻生产概况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湖南省农业的主导产业,稻谷总产量历年居全国首位,为进一步促进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全省水稻产业的发展,对2000~2009年湖南省早、中、晚稻的生产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期间,湖南省的早稻与双季晚稻播种面积都有所减少,而中稻和一季晚稻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但2009年水稻的总产和单产分别比2003年提高了24.56%和4.94%,总播种面积也增加了63.72万hm2.为了保障湖南省粮食安全,特从政策支持、科技支撑、病虫防治、培肥地力、水利建设、机械化生产、规模经营等方面提出发展湖南省水稻生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水稻是世界上生产最为广泛的农作物,90%的水稻产于亚洲,在世界上水稻生产处于首要地位。水稻是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超过5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农作物,其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均居粮食作物首位。但我国还存在着稻谷干燥工艺造成稻谷干燥品质不均一、稻谷储藏期间保质保鲜难且易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2009—2018年中国水稻生产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情况,利用国家统计局2009—2018年水稻产量和播种面积数据,分析了全国水稻生产主力省(区)10年间播种面积和产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并量化了播种面积和单产对水稻产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水稻生产主力省(区)中,黑龙江省稻作面积波动较大,年平均波动幅度为4.70%;产量波动较大的是黑龙江省和湖北省,年平均波动幅度分别为3.24%、3.49%;在产量变化贡献上,全国产量变化以单产水平提升为主,但各主力省(区)主导因素有差别,在保持全国各地区单产水平持续提升的情况下,应控制稻作面积缩减,扬长补短,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度广东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产业足广东省粮食产业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广东水稻产量年均减少2.8%,呈现波动中下降趋势,在水稻生产方面,由于良种没有良法配套,优质耕地的减少和小农经济的制约造成水稻单产持续下降并低于全国水平,年均减少2.09%;在稻米消费市场方面,广东省稻米自给率不足40%,2006年以来稻米价格持续上涨,于2008年7-8月达到最高点,经预测,2009年广东一级批发市场主要大米价格将维持一个波动下跌的态势,粳米很有可能跌至2600元/t以下,籼米很可维持能在2500-2600元/t左右;从经营效率来看,广东省水稻产业的土地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均一直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经预测,广东省2008~2010年每667 m2土地生产率预测值分别为:491.32、493.45、495.52 kg,每工日劳动生产率预测值分别为:62.7、66.3、74.6 kg,通过C-D生产甬数进行系数调整后,得出水稻产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2.5%.未来稳定种粮面积、全力支持良种推广和促进水稻产业产业化是广东省水稻产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高粱生产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粱是我省重要粮食作物。1986~1989年平均播种面积660.1万亩。占全省粮谷播种面积的16.3%;总产161.6万吨,占粮谷总产的13.5%。产量的高低对全省总产有巨大影响。辽宁是我国高粱主要产区之一。播种面积占全国高粱播种面积的24.6%,总产占全国高粱总产的31.3%,均居全国第一。平均单产240公斤/亩,比全国高12.3%,其单产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辽宁高粱单产与美国1987年单产292.4公斤/亩相比低18.0%,距先进的高粱生产国生产水平尚有差距。随着农业产业结构和粮食收购政策的变化,近年来我省高粱生产出现了新特点:高粱种植面积减少,1952年全省高粱播种面积2302万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42%;1962年尚有1435万亩;1972年降至1281万亩;1982年降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16,(2)
正2015年,粮食政策继续稳定扶持农民生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各种补贴资金仍然是农民生产的有力保障。从全年生产状况看,作物栽培面积、单产及总产等状况良好。播种面积增加2015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3 340.5千公顷(170 010.7万亩),比2014年增长0.5%。其中谷物(主要包括玉米、稻谷、小麦、大麦、高粱、荞麦、燕麦等)播种面积95 648.9千公顷(143 473.4万亩),比2014年增长1.1%。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以来,针对新时期水稻发展战略需求,广东省采取多举措有力推动了我国水稻的优质化发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简称“广东水稻所”)作为广东省水稻产业的主力军,育成了一大批水稻品种和材料,正推动广东乃至全国各地水稻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我国水稻生产提质增效。以2003—2020年广东省水稻播种面积数据为基础,通过结合广东水稻所在此时间阶段的品种推广情况,分析研究广东省水稻播种面积和广东水稻所培育的水稻品种在省内播种面积的变化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为客观认识广东省水稻种植结构变化趋势和水稻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保证了广东省水稻总产量的稳定,其中广东水稻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水稻新品种不断涌现,且品种播种面积每年占全省水稻播种面积的50%左右,如吉丰优1002、广8优金占、广8优165、美香占2号、粤禾丝苗和五山丝苗等拥有较大的播种面积。广东在众多优质稻品种的带动下提高了全省的稻米优质率。水稻育种的创新发展能推动广东乃至全国各地水稻产业的转型升级,确保了我国的口粮安全。在今后育种目标上,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分析未来中国耕地数量和粮食增产潜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1980/1996-2013年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系列数据为样本,应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基于中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预测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面积比、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并从“高产示范区单产水平”、“品种区试单产水平”、趋势单产等多视角分析未来全国粮食增产潜力。【结果】到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32×108 hm2,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面积占比为66﹕3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2×108 hm2;从“高产示范区单产水平”看全国粮食总产有68.9%的增产潜力,从“品种区试单产水平”看全国粮食总产有35.5%的增产潜力,从趋势单产看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潜力为6.34×108-6.53×108 t,与2013年相比增产5.3%-8.5%。【结论】未来中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小幅减少之势,但在粮食作物单产不断提高的拉动下,未来中国粮食总生产能力继续呈上升之势。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广东水稻生产种植形势较2013年有所好转,在水稻播种面积微幅下滑的情况下,稻谷总产量有较大提升,单位面积产量普遍高于上年,科技进步对水稻产量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2015年,稻米价格较2014年有所上升,波动幅度不大,预计2016年稻米价格将维持总体不变,但下半年价格出现波动的情况.此外,针对水稻产业的机械化水平、种粮农民收入水平、科技贡献水平以及社会化服务程度等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1949~1993年的45年中,广东省水稻种植面积减少了36%,人口增加1.16倍,而人均占有口粮仍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单产的提高。化肥投入和作物结构比例是广东水稻单产提高的决定因素。自1984年以来,由于水稻面积减少过多,总产明显下降。为了提高广东口粮的自给率,必须确保水稻种植面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单产。当前,最根本的是要增加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合理的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新疆水稻生产持续发展的研究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世界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大多数人民的主要食品,也是新疆各民族人民喜爱的主食之一.据1980~1989年的统计,我国每年平均生产稻谷1.66×108 t,占世界稻谷总产的36.9%,为世界第一,水稻播种面积3 267×104 hm2,占世界播种面积的22.8%,仅次于印度.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稻谷总产量占我国粮食作物总产的43.7%,均居我国粮食作物之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豆生产与需求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照新 《农业展望》2006,2(3):13-17
从大豆种植区域、播种面积、品种和品质、总产和单产方等面对中国大豆生产作了分析.入世后,随着单产水平的提高和播种面积的增加,2005年中国大豆总产达到1780万t,创历史最高产量.分析了中国大豆需求. 1990~2005年,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对豆油需求的增加和养殖业发展对豆粕需求的增加,国内大豆需求量猛增到4475万t,年均递增10.7%.随着国内养殖业的发展和植物油消费需求的增加,油用大豆在国内大豆需求中的比例逐步提高.展望中国大豆生产和需求未来的趋势,从中长期看,中国大豆平均单产有可能提高到180kg,总产达到3000万t以上.在未来5~10年国内市场对于大豆的消费数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