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楸树优良无性系选择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楸树10个无性系及金丝楸(对照)测试林5年对比试验,选出速生型优良无性系8615。5年生胸径达9.4cm,年均1.88cm;树高5.2m,年均1.04m;立木材积0.01714m ̄3,年均0.00343m ̄3。与金丝楸相比,胸径、树高、立木材积分别增力027.0%、6.1%及102.8%。与全林均值相比,胸径、树高、立木材积分别增加25.3%、10.6%及92.2%。胸径重复力为54.71%,遗传增益13.86%;树高重复力35.05%,遗传增益3.73%;立木材积重复力61.37%,遗传增益56.55%。  相似文献   

2.
结果表明:采用55年生以下母树嫩枝扦插生根率达80~98%;扦插苗春季移栽成活率达97%;2年生扦插移栽苗平均高57.8cm,平均地径0.8cm,90%以上的苗木可用于造林。  相似文献   

3.
红松插穗的条件与生根能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红松穗条类型和着生部位、采条时期、插条粗细和长度、母树年龄等与生根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萌芽枝插穗比一般枝插条的生根率提高39.3%;节间的插穗生根率比节上、节下提高17%~60%;北方最佳的扦插时间为5月1日之前;5年生红松插穗适宜的规格是粗细为0.4cm~0.6cm,长短为3cm~5cm.  相似文献   

4.
西伯利亚落叶松扦插较难生根,1992~1993年在哈密林木良种基地进行了全光喷雾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以锯末为扦插基质,用1.5a生西伯利亚落叶松嫩枝扦插,平均生根率达到80.39%;平均生根数量5.86条,每穗平均根长1.781cm。初步认为,提高西伯利亚落叶松幼龄母树嫩枝扦插生根效果的最佳组合是:锯末(基质),扦插密度2cm×4cm,生根粉(ABT)500μg/g,插条长度8~10cm。  相似文献   

5.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试验地设在苇河林业局青山林木种子园母树区,其树种以红松、沙松、樟子松、紫杉、水曲柳、落叶松为主,试验地面积为16hm2(即16个母树区),铗日捕获率均在15%以上。 在试验地内进行人工设立猛禽栖息支架招引猛禽和人工堆石堆(均在4月初)招引蛇类两种试验,每种方法各占地 8 hm2(即 8个母树区),同时以不做任何防治区为对照样地。 人工设立猛禽栖息支架 在植株低矮的母树区内用带有2或3叉支杆两根,上绑长3~4m的横杆一根,绳捆后插入土中埋实,高度 4 m以上,按每付支架控制 0.5 hm2…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中所介绍的技术、龙眼扦插40天后即产生愈伤组织,愈合率达86.6%;60-90天大量生根,生根率达87.2%成活率达74.5%;90天后即可进行苗地移栽,成活率达90.5%,1年一苗高60-150cm,地径0.6-1.5cm,此时即可邮圃定植,2-3年挂果,4年进入丰产期,丰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试验证明,在吉林省东部林区浅山平谷地上营造“三北”一号杨,3年树高平均5.68m,为国家标准生长量的132%,是同龄小黑杨的127%;3年胸径平均为5.58cm,为国家标准的151%,是小黑杨的145%;每公顷平均蓄积量5.539m^3,是小黑杨的2.41倍,相当于国家标准第7年的生长水平。  相似文献   

8.
1 偏关县的自然条件与林业发展偏关地处晋西北黄土丘陵区,位于东径111°21′2″~112°0′48″,北纬39°12′56″~39°39′88″。土地总面积16.86万hm2,西北部为黄土丘陵缓坡风沙区;中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东部为土石山区,境内沟壑纵横,十年九旱,风沙危害及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0.6%,侵蚀模数13500t~18000t/km2,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0.5%。全县东高西低,海拔874.7m~1855.2m,属大陆性暖温带气候,年均气温5℃~8℃,最低气温…  相似文献   

9.
马尖相思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持续6年,面积达23.67hm ̄2的造林试验,初步探索出适于云南引种区采用的马尖相思育苗、造林技术。在普文引种试区马尖相思生长迅速,6年生树高年均生长量达2.31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2.9cm,活立木蓄积289.04145m ̄3/hm ̄2,年均生长量48.173575m ̄3/hm ̄2;4.5年生的马尖相思林,地上部分生物量达105.6t/hm ̄2,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雷林1号桉在贫瘠丘陵地造林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林1号桉在贫瘠丘陵地4种造林密度的林分,经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雷林1号桉林木的生长、产量与造林密度存在着密切相关,其中林木胸径、单株产量及保存率与造林密度呈负相关,单位面积生物量、蓄积量与密度呈正相关,4种密度中0.5m×1.0m密度的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最大(88.32t/hm2绝干重,下同),为其他密度林分的2.4倍~5.7倍,适于经营短轮伐期薪材林;1.0m×2.0m的造林密度的小径木占30%,中径木占64%,适于经营短轮伐期薪、材两用林;1.5×3.0m密度的中、大径木占84.5%,适于用材林;2.0m×4.0m密度林木稀疏、产量低,作为经营短轮伐期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1.
珍稀树种秃杉在南京中山陵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种结构表明,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立地条件,选用贵州剑河9号,5号和榕江5号种源2年生苗木造林,效果良好,造林2年时,秃杉平均树高1.14m,平均冠幅0.95m,当年新梢0.27m,若上层有林冠遮荫,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马尖相思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持续6年,面积达23.67hm^2的造林试验,初步探索出适于云南引种区采用的马尖相思育苗、造林技术。在普文引种试区马尖相思生长迅速,6年生树高年均生长量达2.31m,胸径年龄生长量为2.9cm,活立木蓄积289.04145m^3/hm^2,年均生长量48.173575m^3/hm^2;4.5年生的马尖相思林,地上部分生物量达105.6t/hm^2,有效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取室内高温裸种催芽、ABT1号生根粉处理种子、地膜覆盖、适时早播、土壤消毒、增施肥水等一系列配套技术,实现了银杏种子催芽时间由50d缩短为25d,出芽率达到90.5%,苗木成活率99%,当年生银杏苗平均高16cm,平均地径0.7cm,每公顷产优质壮苗150万株,每公顷产鲜叶15000kg,产值97.5万元,纯收入67.35万元。高生长比对照提高41.5%,径生长提高5%,优质苗提高20.5%,667m2产值提高430%。  相似文献   

14.
楸树无性系造林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9个无性系及对照金丝楸中,以8615表现最优。8615的5年生树高3.7m,年均0.74m,较金丝楸提高19.4%,较径全体均值提高8.8%,重复力(广义)47.78%,遗传增益4.22%;胸径4.5cm,年均0.9cm,较金丝楸提高40.6%,较全林均值提高25.0%,重复力73.76%,遗传增益18.44%;单株立木材积0.00273m ̄3,年均0.00055m ̄3,较金丝楸提高165.0%,较全林均值提高80.8%,重复力71.62%,遗传增益57.87%。代表干旱瘠薄丘陵地区。  相似文献   

15.
花岗岩黄红壤杉木幼林施肥连年生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1 ̄1995年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西分宜花岗岩残积物发育的黄红壤上,杉木幼林施N、P、K及配合处理,使树高、胸径、蓄积总生长量指标分别达到5.67 ̄6.59m、8.35 ̄9.28cm、67.922 ̄96.41m^3/hm^2,较对照增长5.6% ̄20.2%、7.4% ̄17.5%、21.6% ̄56.2%。在各种施肥处理中,以50kg/hm^2P2O5的效果最佳,其连年生长量效应显著持续到第5年;  相似文献   

16.
楸树造林密度及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楸树造林密度7年试验总结。在7种造林密度中,树高最高(平均5.13m)的密度为21m×1m、3m宽窄行,最低(平均4.40m)的密度为2m×2m,相差16.6%;最大胸径(平均7.4cm)和最大单株立木材积(平均0.00866m ̄3)的密度为3m×4m,最小胸径(平均5.7cm)和最小单株立木材积(平均0.00471m ̄3)的密度为2m×2m,胸径相差29.8%,材积相差84.9%;密度居中的2m×1m、6m宽窄行及3m×3m,对光照的利用较佳,冠下平均光照强度0.80—0.95万勒克司,冠下、株间、行间光照平均透过率分别为12.4—14.4%、16.0—21.2%、50.8—59.1%;2m×1m、6m宽窄行的光台强度较2m×2m增加20.1%;密度愈小,郁闭愈晚,径阶偏向大径阶分布,密度愈大,郁闭愈早,径阶偏向小径阶分布,并需较早的间伐。  相似文献   

17.
元宝枫引种育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进元宝枫种了4kg育苗600m^2,当年产苗1.5万余株,出圃苗高平均达71.5cm,地径平均0.76cm,场圃发芽率、成苗率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刺槐无性系营养钵插根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刺槐无性系进行了营养钵插根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粗根段(0.5~0.8cm)平均扦插成活率78%,平均苗高2.36m,平均地径2.26cm,分别比细根段(0.4cm以下),提高27.9%,28.3%,24.9%,(2)长根段(8~12cm)平均扦插成活率为83.3%,平均高2.48m平均地径2.28cm,分别比短根段(4~5cm)提高27.8%,15.1%,9.7%。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设计(L16(45)),研究了粘土地速生丰产林的栽培技术。3a的研究结果表明,741杨和抗虫榆比较适合在粘土地上生长;1354杨和中林115杨不适合在粘土地上生长,前者年均高生长率为后者的169.3%,年均胸高断面积生长率为后者的265.6%。粘土地的整地深度应达到50~70cm,这样可极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如,树高和胞高断面积年均生长率为对照(30cm)的125.1%~183.2%和136.3%~211.13%。穴施2.5~5.0kg未腐熟的秸杆,虽然对成活率、保存串没有明显影响,但生长率分别为对照(不施秸秆)的144.3%~129.4%和128.6%~145.6%。粘土地旱作丰产林,如选择适宜树种和造林技术,其幼林阶段年均胸径生长率可接近或超过沙地有灌溉条件的丰产林,但树高生长率仅及沙地的41.2%。  相似文献   

20.
水曲柳无性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种嫁接方法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劈接效果最好,成活率达到89.8%,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母树年龄是影响插穗生根的重要因素,4年生以下母树插穗生根率均达60%以上,5年以上母树插穗生根率显著下降,不同插址,不同地段塑料小棚,不同药剂处理对插穗生根的一定影响,但达不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