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3.
4.
5.
以家兔近端结肠电的基本活动规律为指标,观察了电针足“三里”穴及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对近端结肠电的影响,同时对比观察了损毁部分PAG对电针效应的影响。结果:(1)在禁食、轻度麻醉状态下,近端结肠电慢波振幅为206±156μV,频率为14.9±1.7Hz,慢波上载有快波;(2)电针“足三里”穴对结肠电有抑制或兴奋效应,当有快渡活动时,主要呈现慢波振幅增加效应,有时也增加快波的振幅和幅度;而当没有快波活动时,电针主要减低慢波振幅。上述电针的作用可持续10~45min;(3)对44个pAG刺激点刺激的结果显示,16个点为结肠电兴奋点;13个为结肠电抑制点,而15个点为无效点。其中兴奋效应的潜伏期为1.1±0.95min,可持续2.45±1.4min;抑制效应的潜伏期为0.6±0.5min,可持续2.9±1.3min;(4)5只家兔损毁部分PAG后,电针效应减少23.8±16.6%。 相似文献
6.
7.
观察了5只健康成年母鸡腺胃粘膜上皮及其固有层腺体的亚显微结构。结果,粘膜表面散布许多隆起的乳头,其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顶端呈球状冠,表面布满球形微突;浅层单管腺上皮细胞形态与粘膜上皮细胞相似;深层复管腺的分泌导管开口于乳头顶端。复管腺由许多圆形或多形性小叶组成,每个腺小叶包括1个集合窦和许多围绕集合窦呈辐射状排列的腺小管。腺小管上皮细胞游离端呈椭球状冠。 相似文献
8.
采用尼氏小体染色、髓鞘染色、高尔基技术和透射电镜观察等多种方法,对30只成龄母鸡的中脑中央灰质结构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鸡的中脑中央灰质仅位于三角形导水管的两侧,由形状、大小及染色深度不一的小神经元按非均一分布方式组成。神经元可分为卵圆形、梭形、三角形及四边形四种类型。从中脑导水管壁向外侧推移,中脑中央灰质神经元的密度、大小、染色深度、神经纤维的直径和有髓化程度均逐渐增加,无内、外侧亚核的区分。神经元胞体的核质比值很高,神经网主要由无髓神经纤维和树突组成。有轴—树、轴—轴、树—树和轴—体四种突触类型。突触小泡包括清亮圆形小泡、扁平小泡及腰粒性小泡三种。同时还发现有突触小球、轴—轴—树、树—轴—树、轴—树—轴等突触串及神经元胞体间的直接连接。 相似文献
9.
鸡喉气管炎(ILT)是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侵害成年鸡和青年鸡,虽然病鸡死亡率不高(10%~25%),但是发病率较高(60%~100%),病鸡代谢障碍,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止,给鸡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主要的特征是结膜炎。 相似文献
10.
11.
为探究鹅个体发育过程中小肠绒毛形态发育情况,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鹅胚胎发育过程中和成体的小肠绒毛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鹅胚胎时期,小肠绒毛经历了由山脊状黏膜褶发育为“W”形板状黏膜嵴最后变为指状绒毛的过程;出雏后,鹅小肠绒毛形态由指状变回板状。其中,鹅胚胎发育18 d后(胚胎发育的60%阶段后),小肠表面黏膜由山脊状黏膜褶变为规则的“W”形板状黏膜嵴。发育25 d后(胚胎发育的83.3%阶段后),板状黏膜嵴均变为指状绒毛。鹅胚孵出8 d后小肠指状绒毛开始变扁,17 d龄鹅的小肠指状绒毛变成板状绒毛,成体鹅一直保持板状绒毛形态。 相似文献
12.
13.
牛肝片吸虫的成虫体表有环行排列的、呈“牛舌状”的棘,其顶部有?数个齿;迷走幼虫体表无体棘,仅有环状排列的、粗细不一的皱纹,其头锥较长,约为虫体的1/2,口腹吸盘是圆形,上有细皱纹和数个乳突。受损职管的大部分功能消失殆尽。而增生小胆管则功能旺盛。浸润的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功能较活跃。浸润的细胞中未见巨噬细胞。探讨了虫体与胆管损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对牛腹腔唇乳突丝虫雌性成虫及其感染蚴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成雌虫头端的口孔、角质围口环、侧唇、背腹唇、亚中乳突和头感器均清晰可见,体表为环行皮纹和纵行皱褶,尾部可见侧附肢、肛孔及尾端刺状突起物,仅极少数成雌虫尾端呈纯圆光滑样,没有突起物.感染蚴的头部基本具备了成虫头部的构造,但发育较原始,其乳交数量较成虫少,尾部可见肛孔、肛唇及一个侧乳突. 相似文献
16.
17.
东北梅花鹿血液有形成分的种类及基本结构与其他哺乳动物类似.其本身特点:红细胞形态除有圆饼状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所谓“圆口状”细胞,红细胞无核,胞质均质,电子密度较高;中性粒细胞的嗜中性颗粒有椭圆形、圆形和杆状等多种形态,而且电子密度低;嗜酸粒细胞的嗜酸性颗粒只有一种,颗粒为圆球状,不含有蛋白结晶体;嗜碱粒细胞数量极少,其颗粒的数量亦较少,颗粒内含有更微细的小颗粒;血小板无核,内含有两种颗粒,即①特殊颗粒,数量较多,基质电子密度较高,②致密颗粒,数量较少,含有致密芯,呈牛眼状;此外胞质还有少量的线粒体和大量的核糖体等. 相似文献
18.
Enamel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in 102 developing or erupted teeth of roe, fallow and red deer. Special attention was given to the topography of the forming enamel surface, the form, arrangement and course of enamel rods, its relation to interprismatic enamel and the occurrence of Hunter-Schreger-bands in the enamel. Discussed a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namel pattern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certain taxa and the adaptive value of Cervidean enamel structur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