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锦单20号是锦州农科院以自选系Tied1为母本,301为父本育成的中晚熟耐密型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抗性强、淀粉含量高,适合密植,增产潜力大。2009年经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高产制种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浚单658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浚58为母本、自选系浚G6Y6-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浚单658突出表现为株高穗位低、耐密抗倒性强、综合抗性强、淀粉含量高、籽粒品质好、丰产性强等特点,适宜在黄淮海夏播区域种植。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2021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西星红糯4号是以GN438-1-3为母本、华甜3189-22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甜糯型杂交种,具有口感好、品质优、出苗率高、综合抗性好等特点,2012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山东地区作为鲜食专用甜糯玉米品种种植。本文简述了该品种栽培与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龙作2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自交系"L201"为母本、自交系"L21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玉米单交种。黑龙江省玉米区域试验表明,龙作2号比对照品种"兴垦3号"平均增产13.6%;生产试验龙作2号较对照增产19.5%。该品种具有抗倒性极强,高产、稳产、籽粒品质好、出籽率高、制种产量高等优点。2013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5.
"长单529"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06-200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0 775.3 kg/hm2,比对照品种"龙单13号、吉单27"增产11.5%。2007年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9 840.5 kg/hm2,比对照品种吉单27增产7.1%。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淀粉含量高、抗病性较强等特点。2008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长单529"。该品种适宜在吉林省玉米中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织单5号"是以外引自交系SF5612作母本外引自交系7031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适宜贵州省黔西北特殊生态区种植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11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玉2011015号。本文根据近三年海南小面积生产情况,结合双亲的特征特性,对其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并单5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用美国玉米抗病种质与我国早熟、高淀粉种质选育而成的高产早熟抗病玉米单交种。2006年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陕科6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科6号是以自选系dx35为母本,用自选系dx32作父本组配育成的高淀粉玉米新品种。2010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约需≥10℃有效积温2 500℃左右,在陕西夏播生育期98d,适宜种植密度4 000-4 500株/667m2;适宜种植区域:陕西省关中夏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玉米新品种晋单55号特征特性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晋单55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玉米研究室以自交系运XL红作母本、自交系运98-2-1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200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粮饲兼用、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的特点,可以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丹大5号是辽丹种业科技有限公司2000年选育晚熟玉米杂交种,根据品比、省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品质分析、人工接种抗病鉴定的结果,该品种主要特点是抗病、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生育期适宜、制种产量高。2005年1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意推广。审定号[辽审玉2005-200号]。  相似文献   

11.
黔单10号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所用自交系93-63作母本、Q102作父本组配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紧凑型玉米杂交种,2000年已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其产量一般在7500kg/hm^2左右;能抗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等多种病害;其粗蛋白含量为11.27%,赖氨酸含量为0.37%,营养品质优。已列为2001年农业部丰收计划推荐推广品种,具有较大的推广和利用潜力。同时黔单10号制种难度小,制种产量高,推广和经营均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锦单10号是锦州农业科学院玉米所以97-54为母本,丹360为父本选育的中晚熟新杂交种。2006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玉[2005]244号)。该品种产量高平均产量在800㎏左右,品质也较好。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其粗蛋白含量为9.8%、总淀粉含量为75.02%,属高淀粉玉米品种。该品种还具有高抗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穗腐病及抗倒、活秆成熟、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合于辽宁、内蒙、河北、吉林南部等地种植,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3.
九单100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5071为母本,自选系549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稳、中晚熟、耐密玉米杂交种,2010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制种技术简单,制种产量高,适合吉林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一、伊犁地区玉米育种、生产现状 1、新品种的选育 2001年,通过伊犁州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玉米新品种达5个(伊单11~15号).伊单11号为早熟品种,其他为中熟或中早熟品种.其中伊单15号为高淀粉中早熟品种,改写了伊犁州玉米无品质育种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为选育适宜贵州生态区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杂交玉米新品种,毕节市七星关区惠农玉米育种科学研究所以外引系 B047作母本,自育系惠0901作父本组配育成惠农单2号(惠农试11)杂交玉米新品种。惠农单2号在2012-2013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单产682.9 kg/667m2,比对照(贵单8号)增产12.5%,生育期129 d,株高261 cm,穗位高116 cm,穗长19.6 cm,穗行数15.9行,千粒重385 g,容重784 g/L,粗蛋白质9.14%,粗脂肪5.06%,粗淀粉72.91%,赖氨酸0.28%。该品种品质优良,具有高抗茎腐病等优点,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玉2014006)。  相似文献   

16.
中熟玉米新品种苏玉26号栽培要点及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骈跃斌  刘虹  任丽萍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2):144-145,148
玉米杂交种苏玉26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于2003年以自交系ZH38为母本,自交系H36为父本杂交育成,201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商品品质好、中熟、半紧凑等特点,适宜种植密度67500株/hm2,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行比为1∶5。  相似文献   

17.
高产玉米杂交种晋单77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育高产、抗旱、抗倒伏、抗病玉米新品种,山西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采用传统育种方法与分子技术结合,利用美国玉米优良种质,以L3115作母本,以L0367作父本选育出'晋单77号'玉米杂交种,2010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单77号'具有高产、优质、多抗、耐密的优点,淀粉含量74.45%,属高淀粉品种,平均产量达11400 kg/hm2.该品种的种子生产技术简便,产量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在生产中结合科学管理,提高单产,带动总产增加,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基础,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8.
中熟耐旱高淀粉玉米杂交种新玉41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选育适宜新疆种植的中熟高淀粉玉米品种.[方法]选择中熟玉米自交系502作母本,588作父本,进行品种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新玉41号区试产量907.15 kg/667 m~2,比对照新玉13增产8.86;,生产试验产量860.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0.3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生育期126.6 d,比对照晚熟2.9 d,所需≥10℃有效积温2 600℃.耐旱指数1.39,超过1级耐旱水平,具有极强的耐旱性.籽粒容重730 g/L,淀粉含量75.96;,千粒重330 g,籽粒半马齿,金黄色.抗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和青枯病.适宜种植密度为4 500~5 000株/667 m~2.[结论]新玉41号中熟耐旱高产高淀粉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新审玉2007年31号).2008年9月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0080475.8).适宜新疆北疆地区春播、南疆地区套播种植.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玉米的种植业结构调整,近年来,我站加大玉米品种的引种力度,丰富品种类型.以发展优质饲料玉米为主,同时,也引种了淀粉工业用的高淀粉玉米在全市组织试验.2002年13个普通玉米品种经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籽粒客重大于或等于710 g/L的品种6个(正大9号、东单15、金海6号、金海601号、涿单18号、海禾14号);淀粉含量大于或接近75%的品种3个(京科15、东225、津玉60);淀粉含量大于或等于72%的品种6个(高优1号、涿单18号、海禾14号、强盛1号、金海6号、金海601号).新品种来源、产量、特征特性及适宜种植地区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杂交玉米新品种红单6号(红Q-2)是红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云南的生产、气候、生态实际,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人工多代选优汰劣育成地方种质一环系966-1-2与外引进的热带、亚热带强抗性CML172自交系杂交育成。经省、州历年的试验示范,表现出较强的抗性(有效解决云南穗粒腐病、灰斑病等多种病害),品质好,中稳产,适应性广。2006年通过省品种审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滇审玉米200601号)。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测试中心检测:容重757g/L,粗蛋白11.68%,粗脂肪4.16%,粗淀粉68.00%,赖氨酸0.3%。该品种标准化大田制种适宜密植,每亩可达5800~6000株,最高制种田块亩产可达534kg,大面积制种平均单产都在300~400kg之间,配合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是一个开发前景较大的优良品种。本文介绍了该品种标准化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