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德化县地处闽中,是南方优质早熟梨基地之一,春季回暖快,夏秋昼夜温差>10℃,适宜南方早熟梨的生长发育.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进的新世纪、翠冠、西子绿、台农2号蜜雪梨等优质早熟梨品种,种植面积达2000hm2,年产鲜果2万t.  相似文献   

2.
王其创 《现代园艺》2011,(14):10-11,14
<正>萧山区浦阳镇蜜梨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以来,已有蜜梨栽培面积近100hm2,主要是2000年以后的10年时间内引进种植了早熟"翠冠"、"黄花"梨等,其中以早熟"翠冠"梨种植为主,蜜梨种植面积、产  相似文献   

3.
<正>1新余早熟梨发展的基本情况新余市早熟梨现有种植面积867hm2,年总产可达1.5万t以上。新余市早熟梨是江西省"南桔北梨"赣西示范区,被列入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是赣西部地区早熟梨最大的基地,在全省有一定的知名度,1997年在庐山参加全国优质南方早熟梨评比,江西只有新余市获银奖,2005年在首届江西·九江优质早熟梨评比中获金奖,为江西名牌产品,第五批国家无公害早熟  相似文献   

4.
建宁县地处闽西北,山地资源丰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 7℃,年降雨量1 83 0mm ,年均日照时数1 72 0 7h ,无霜期2 3 0~2 70d ,春季回暖快,夏秋昼夜温差>1 1℃,极适宜南方早熟梨的生长发育。全县现有早熟梨面积0 7万公顷,年产鲜果5万吨。但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暖冬现象的加剧、病虫源的积累以及果农盲目使用农药等,梨主要病虫为害日趋严重。为促进早熟梨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近年来以翠冠、清香、台农2号蜜雪梨、黄花等品种为对象,对其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措施,开展了较为系统的观察与试验,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预测预…  相似文献   

5.
保护地大棚种植的"吊"西瓜,管理方便,经济效益高,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1培育壮苗1.1选用良种:大棚"吊"西瓜要选瓜型较小、品质较好、耐低温和耐湿、抗病、早熟的优良品种。目前推广的有郑杂5号、郑杂7号、齐红等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6.
南方早熟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桂林市大力发展适宜本地的早熟梨优新品种,如丰水、翠冠、早蜜、黄蜜、清香、幸水、西子绿、新世纪、脆绿等。至2005年全市梨种植面积已达8200hm^2,产量7.4万t,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笔者从事南方早熟梨的技术推广工作多年,总结其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7.
‘早红蜜’、‘早黄蜜’是西安市园艺站1994年从日本国冈山县农业试验场引进的早熟姊妹品种,目前种植面积已超过67公顷。经过在陕西西安地区、汉中地区,四川南充,江苏丰县,河北昌黎,甘肃酒泉等地多年试验观察,与国内现有早熟桃品种比较,表现出极其罕见的优良性状,弥补了早熟品种着色差、果个小、风味劣、品质低下的缺陷。该姊妹品种外观极美,一红一黄,相得益彰,而且丰产性好、管理容易,填补了我国缺乏高档早熟桃品种的空白,是目前首选品种。现将两个品种的主要性状介绍如下:一、早红蜜该品种是日本国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用高…  相似文献   

8.
"新蜜62号"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2014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的早熟哈密瓜新品种。其果实耐贮运,经济价值高,适宜在新疆、甘肃和内蒙古西部哈密瓜产区栽培。现总结"新蜜62号"相配套的栽培关键技术,为提高哈密瓜产量、增加种植户经济效益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
颜慧 《北方果树》2012,(6):53-54
正‘伏脆蜜’是枣庄市果树科学研究所1996年选育的早熟枣新品种,具有成熟早、易丰产、品质优的特点,2002年9月通过枣庄市科技局鉴定,2006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业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继沾化冬枣以后又一个极有发展前景的早熟鲜食枣。2003年春,‘伏脆蜜’一经推出就在全国掀起了种植热潮,目前已被28  相似文献   

10.
早春小拱棚西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早春小拱棚西瓜种植在荆门市西瓜生产中占重要地位,是我市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为筛选出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强和品质佳的早熟西瓜品种,为早熟西瓜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组织了6个早熟西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参试品种共6个。京欣1号(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特早花(北京北农西甜瓜育种中心)、郑艺4号(郑州西甜瓜研究所)、春光(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原8号(湖北省荆门市大农种业)、春秋蜜(湖北省  相似文献   

11.
广西梨树主要病害特点及其防治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保雄 《广西园艺》2006,17(1):39-40
近几年,南方诸省都在大力发展早熟梨,进行果树品种结构调整,许多果农因此受益,增加了收入.在广西已发展梨1.95万hm2,仅桂林市就已发展了1万hm2.由广西果蔬研究所选育的早蜜梨、新九梨、桂花梨等品种已在广西迅速推广,尤其是桂花梨在被认为不宜种植梨的桂南地区如南宁、防城港、崇左等地区正常开花结果,使早熟梨更早熟更具有市场优势,将成为广西果树品种结构调整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属长江流域多雨潮湿地区,早春气温回升慢,且春夏两季雨水多,光照时间短,不利于厚皮甜瓜生长,病害重,尤其不利于早熟栽培。虽然湖南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了日本的伊丽莎白、西薄洛托,加拿大的枫叶二号,中国台湾的状元、蜜世界、新世纪,甘肃省的黄河蜜等品种,并在棚室内种植获得了成功,但由于品种本身的抗病耐湿能力不强以及湖南省早春低温多雨寡照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早熟五号大白菜是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选配的一个优良杂交组合,我地从1988年引入试种以来,该品种不仅早熟、优质、高产,而且耐热抗涝,适于周年生产。现将其丰产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丰产特性 早熟五号株高30cm左右,开展度40cm×45cm,球形,包心,心叶黄白,外叶绿色,中皱,在我地种植表现良好。 1.适播期长 早熟五号除正常作秋冬大白菜于7月底到9月下旬播种外,还可于5月中下旬播  相似文献   

14.
对台湾水蜜桃春蜜一号进行引种观察,结果表明,春蜜一号属早熟品种,果实于5月下旬成熟,果期约68d;果大。品质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1%~12%,产量高,适应性强,抗病虫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5.
早蜜梨是广西果蔬研究所选出的优质早熟梨,因其成熟早,酥脆可口甜如蜜,故得名"早蜜梨".龙胜县于2001年2月引进种植,至今全县已推广种植267hm2以上.经过几年的观察,早蜜梨在龙胜县表现出速生、早结、丰产、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以龙胜镇双河村下洞组的潘保忠果园为例,该户于2001年3月引进种植100株早蜜梨,2002年即开始试果,平均株产1.3kg,2003年正式投产,平均株产15.0 kg,2004年进入丰产期,平均株产45kg,2005年平均株产达到52 kg.现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吴平  龚佩珍  陶勤 《蔬菜》2011,(8):26-27
"东方蜜2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设施园艺研究所于2004年选育的哈密瓜型甜瓜新品种。2010年下半年,该新品种在平湖市钟埭街道沈家弄村果蔬种植户金健中的甜瓜大棚内进行了试种,表现优良,适合秋季设施种植,填补了平湖市秋季哈密瓜种植的空白。"东方蜜2号"哈密瓜每667m^2的产量在2000kg左右,以6~7元/kg的市场零售价计算,667m^2的产值在12000~14000元左右,经济效益高。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3):159-160
茭白新品种金茭1号的选育;无籽西瓜新品种新优38号的选育;西瓜新品种金蜜1号的选育;优质早熟小果型西瓜新品种新优42号的选育;早熟优质耐裂西瓜新品种京欣四号的选育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合在衡阳地区种植的蜜本南瓜品种,作者对源蜜1号、源蜜2号、利农蜜本、金川蜜本、汕研1号、珍蜜本南瓜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源蜜1号、源蜜2号、利农蜜本、金川蜜本、汕研1号、珍蜜本南瓜均属中早熟品种,对霜霉病、白粉病和病毒病的抗性较强,抗病性均优于衡阳蜜本(ck);除珍蜜本南瓜外,其余5个参试品种的产量和效益极显著高于衡阳蜜本(ck),其中源蜜2号的产量最高(增幅达72.9%)。由此可见,源蜜1号、源蜜2号、利农蜜本、金川蜜本、汕研1号蜜本南瓜的田间表现较好,具有产量高、抗性强、效益好、品质优等特点,可在衡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虹桥乡红春1队种植早熟冬瓜具有丰富的经验,多年来一直获得较好的收成。1992年种植18亩早熟冬瓜,又获得了亩产5000公斤,亩值2400元的好收成。他们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选用良种该队种植的品种为早熟优质的小青皮冬瓜。生  相似文献   

20.
焦作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葡萄的栽培一直以中熟品种巨峰为主,近几年又陆续引进、推广了晚熟葡萄品种红地球、瑞必尔等,而早熟葡萄的发展较为缓慢,面积不足10%。早熟品种主要为京亚、康拜尔、乍娜。优良的早熟品种几乎空白。为进一步调整我区的葡萄种植结构,增加早熟葡萄品种的种植比例,我们于2001年春从郑州果树所引进了兴华一号、京秀两个早熟葡萄品种,共6500株,定植于焦作林科所示范园,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