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优18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优188是安徽省荃银禾丰种业有限公司2002年采用新星A×YR188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2007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上杭县南阳镇引进作双季早稻种植,在南阳村罗屋坝及沙下坪等地试种,  相似文献   

2.
"红优五号"2005年12月通过徐州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审定编号为徐审菜200501.  相似文献   

3.
"常优一号"是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杂粳新组合,2001年1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探索"常优一号"的适宜播种期,寻找最佳播种期对产量的效应,我们进行了"常优一号"分期播种试验.  相似文献   

4.
杂交籼稻"粤优938"是由江苏省农科院原子能所以不育系"粤泰"与恢复系"R935"配组,经8年选育而成的优质籼稻新品种,2000年通过江苏省新品种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5.
"天丰优269"(原名"盐优26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广东省农科院育成的"天丰A"与自育强优恢复系"盐恢269"杂交配组,于2002年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多年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具有米质较优、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同年申报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6.
"粤优938"由江苏省农科院用不育系"粤泰"与恢复系"R938"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0年5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引入我市作单季晚稻种植.2001~2002年两年试种表现为省肥好种、米质优、产量高,深受欢迎.  相似文献   

7.
新优188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早熟、优质、高产杂交晚籼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好、米质优,适宜在江西、湖南、浙江、湖北和安徽长江以南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在广西的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8.
"常优1号"系常熟市农科所1998年配置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0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生育期160天左右,稻米理化性状达国家优质米三级标准,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宜、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华优桂99"是广西藤县种子公司1998年早季利用优质不育系"华农A"与优质恢复系"桂99"杂交配组而成,属优质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通过广西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200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同年通过国家审定.该组合1999年由龙海市种子站引进、试验试种,2002年、2003年参加漳州市早稻新品种(组合)区试和生产试验,2003年底作为区域性品种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常优一号"是由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01年12月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联合产业化开发,表现为优质、高产、抗性强、熟相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但在"常优一号"历年示范试种过程中,每年均有一定比例的杂株发生,3年平均发生率为3.154%.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常优一号"制繁种的纯度,现对杂株发生原因、危害及防杂保纯途径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1 组合来源 "两优培九"由培矮64S与扬稻6号配组而成,是湖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研究选育的两系高产优质杂交中稻新组合,199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杂交籼稻品种新优188和粳稻品种华粳295不同移栽秧龄对其产量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裂区试验和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新优188和华粳295两种水稻的实际产量均随着秧龄的增加而下降;在相同秧龄的情况下,晚籼品种新优188的实际产量均高于华粳295。[结论]以产量为指标,新优188比较适宜在京山地种植,其最佳秧龄为15 d,在此条件下,水稻新优188的实际产量可以达到8 289.0 kg/hm2。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8个晚杂新组合比较试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农丰优909、中9优288、丰源优272、皖稻109、丰优188综合表现较好,适合太湖县种植,奥两优28、岳优712、新优188有待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4.
汕油188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2001年秋季以汕油21为母本、湛油55为父本组配杂交,于2006年育成的多抗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并于2008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揭西县五云、南山、凤江等乡镇的种植示范表明,汕油188生育期适中、农艺性状好、主要经济性状优、抗逆性强.针对该品种的主要栽培技术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川香优2号系四川省农科院和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自育香不育系和自育恢复系组配而成的优质杂交香稻.2002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2002年参加全国区试,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新优188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水稻品种新优188筛选最适宜的栽插密度,通过不同密度处理,研究大田条件下栽插密度对新优188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新优188产量随密度(18.0万~30.0万穴/hm2)逐渐增加,在30.0万穴/hm2密度下产量最高,但在33.0万穴/hm2产量又下降,各密度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产量构成中有效穗数受影响最大。新优188较为适宜的栽插密度在30.0万穴/hm2左右,各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可发挥最大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7.
<正>1、特征特性桂桑优12(原名:桂杂优12)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承担自治区"九五"攻关项目选育成的桑树新杂交组合(杂交桑),2000年通过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组合)群体整  相似文献   

18.
"武运粳七号A"系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粳型不育系,该不育系于2001年9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用其配置的组合"常优1号"(武运粳七号A/R254)在苏南、浙江等地已种植2万多亩,该组合不仅表现高产,而且优质、抗性好,现已成为苏州市主要推广的组合,现就其不育系的特性及高产繁殖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武运粳七号A"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0年育成的BT型不育系,2001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小组的育性鉴定,2002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武运粳七号A"1999年开始应用于测交配组,2000~2002年对配组育成的"常优1号"进行大田制种实践,表现出栽培农艺操作简单、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高的特点,受到制种单位欢迎.  相似文献   

20.
《农家顾问》2007,(5):19-19
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7年3月审(认)定通过了15种作物48个新品种。其中水稻新审定品种有21个:两优42、两优25、两优17、两优1号、嘉育60、培两优537、培两优1108、培两优986、福e优6981、D优202、e福丰优11、天优8号、中9优89、屯优6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