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生物药肥(含有微量元素)和化学农药在水稻生产上使用,并做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药肥防治次数比普通农药的防治次数减少,单产明显提高,每667 m2 可节约农药和劳动力成本共计80元/667 m2,田间增效150 元以上,共计节本增效230 元以上。用生物药肥防治可以减少农药的残留,提高农产品的安全。通过试验,金稻佳生物药肥在水稻生产中,可以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林柏杉 《新农业》2011,(10):33-34
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生物控效肥、微生物抗重茬专用肥和重茬360等新型肥料,在生产上通过几年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通过生物药肥(含有微量元素)和化学农药在水稻生产上使用,并做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药肥防治次数比普通农药的防治次数减少,单产明显提高,每667 m~2可节约农药和劳动力成本共计80元/667 m~2,田间增效150元以上,共计节本增效230元以上。用生物药肥防治可以减少农药的残留,提高农产品的安全。通过试验,金稻佳生物药肥在水稻生产中,可以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稻田养蟹效益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生 《新农业》2004,(6):38-38
稻田养蟹就是在同一块稻田地,在同一个季节,既种稻又养河蟹,是—项种养巧妙结合的童体模式。由于稻田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和生物肥,喷洒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安全农药,因此减轻了农业污染,可使稻蟹在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共生互利,从而能获取稻丰蟹肥的良好效果。这项种养结合新技术,为发展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减肥、减药,不减粮食产量和品质"是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药肥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施用,达到减量增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施肥打药、合二为一、全程防控、防胜于杀",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下,药肥已然是实现"双减"目标的重要途径。现阶段,如广西田园、广东中讯、广西多得乐、贵州道元生物、山东金秋园田等企业已成为药肥"主力军",同时一批农药、肥料企业纷纷布局药肥市场,药肥成为农资行业"新蓝海"。  相似文献   

6.
病虫害严重威胁了农作物生长发育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但长期滥用不仅加速了病虫害的抗药性,也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合理用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农药联合复配是提升现有农药对靶标病虫害防治效率的最直接方式,同时通过复配可以减少药用量,也能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农药联合复配是农药合理优化利用研究的热点。本文按化学-化学农药复配、生物-生物农药复配和生物-化学农药复配3种常规形式进行汇总归类,系统梳理近年国内外有关这3种形式的农药联合复配在常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的研究状况及典型应用实例;并就复配形式及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特别对农药联合复配未来如何迈向更高效、更安全、更绿色的发展道路以及在探索过程中潜在的技术瓶颈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应对策略,同时也对农药复配在应用过程中所暴露的可能叠加危害生态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等问题表达关注;旨在为推进农药创新利用提供最新参考资料和潜在启发思路。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药肥、二铵、TBS生物菌肥和S-H肥对重茬大豆产量的影响,得出药肥、TBS生物菌以对重茬大豆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提高了百粒重,并较好地克服重茬障碍,是具有应用前途的适合于重茬大豆地的两种专用复合肥。  相似文献   

8.
一、生物农药的概念生物农药是指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以及人工合成的与天然化合物结构相同的农药。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和天敌生物等。生物农药具有生产原料来源广泛、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毒副作用小、对环境兼容性好等特点,已成为全球农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并逐渐渗入到生物农药生产中,生物农药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生物农药的优越特性(高防效、低残留)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二、生物农药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在猕猴桃生产中,果农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度比较高,施用量过大,利用率低,生产成本显著增加;传统的药械和农药施用技术比较普遍。在以优选品种,测土配肥、平衡施肥,利用农业、生物、物理技术进行绿色防控,机械化高效生产为核心技术的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下生产的猕猴桃,平均产量增加了\{8.4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提高了果实的品质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10.
农药学教学实践与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农药的新发展向农药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效无公害农药的创制是农药学发展的重点,以新农药的分子设计、天然活性物质模板、生物合理设计等为主要内容进行课堂和实验教学,并通过专题讨论的形式了解学科的新动态和成果,是可行的教学方法。本还对增加教学参考书和应用CAI课件,采用辩论式教学,加强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以及建立校外教学基地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施用楝素生物复合肥,每公顷1 500 kg为最佳施用量;在同样氮、磷、钾含量的情况下,楝素生物复合肥同常规三元肥、配方肥相比有一定增产效果,但效果不十分明显,不过施用复合肥能提高玉米的抗病虫能力、降解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是生产绿色玉米的理想肥料。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生物有机肥,了解生物有机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河南省滑县安排了生物有机肥与小麦种肥同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生物有机肥,有利于促进小麦分蘖和根系生长,增加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3.
自国家提出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以来,助剂的使用成为药肥减量增效途径的热门探索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好评。安融乐是一款来自南非的生物助剂,因其特有的包裹、携带、运输、上下传导的作用方式,为药肥增效提供了一条生态的应用方向。随着近几年的应用推广,安融乐在常规喷雾、土壤冲施和飞防等多种使用方式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相似文献   

14.
正8月13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药肥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在河南郑州举行。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锦州硕丰农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等农药、化肥行业在内的40多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药肥行业发展大计。药肥专业委员会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和市场化原则,自愿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是辽宁省庄河市的主要农作物,持续推进玉米种植产业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制种玉米成为当地农业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产业。1不同施肥方式对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制种玉米常见施肥方式有习惯施肥、玉米长效肥+普通施肥、玉米长效肥+水溶肥、玉米长效肥+水溶肥+黄腐酸生物有机肥、玉米长效肥+水溶肥+黄腐酸生物菌剂,共5种施肥方式[1]。  相似文献   

16.
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剂是国内率先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农业的高科技产品,已通过两项科技成果鉴定,经全国10多家科研单位试验和用户使用结果表明,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剂能提高水、肥、农药的能量,活化生物组织,改善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生物的抗逆性,并能减少化肥,农药用量的三分之一。用于动植物的各个阶段,可普遍增长二到五成,可显著提高作物品质。  相似文献   

17.
谢松  易卿  刘晓东  赵洁 《河南农业》2012,(24):54-55
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人们通常使用化肥和有机肥来培育浮游生物,长期使用会造成渔业养殖水体环境的污染。生物鱼肥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技术产品。论述了生物鱼肥与传统水产用肥不同的应用功效以及生物鱼肥的生产原料、工艺流程、施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生物鱼肥在各地池塘、湖泊、水库等养殖水面中的推广使用,表明生物鱼肥具有调节水质、预防鱼类疾病、促进鱼类生长等作用,对水生动物和环境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肥复合型种衣剂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中国药肥复合型种衣剂的研制及应用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李健强,李金玉,沈其益种衣剂是用于作物或其他植物种子和苗木包衣,使其标准化、丸粒化、商品化的具有成膜特性的农药新剂型(SeedCoatingFormulation)。它是国际上新近发展的良种包衣、产前...  相似文献   

19.
菠萝叶渣生产有机肥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菠萝叶渣有机肥的应用前景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合成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既能向农作物提供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有机肥料大量应用是有机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作物秸秆、畜禽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和有机废弃物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作物轮作以及各种物理、生物和生态措施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药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肥是将农药和肥料按一定的比例配方相混合,并通过一定的工艺而生产的农药与肥料的复合剂。是通过对药肥的优缺点、药肥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药肥的混配原则和生产方法、各种农药和肥料的互作效应进行了阐述,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