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耳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是临床抗癌常用药。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匮乏,人工家种面积逐渐增大,亟需推广规范化人工栽培技术。本文通过总结试验研究结果和浙西地区生产实践经验,从生物学特性、生态特性、生态分布、种子繁育、栽培模式、播种和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场地初加工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为浙西地区白花蛇舌草人工标准化栽培提供参考,对于获得合格、稳定、安全的药材,提高种植效益,促进药农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白花蛇舌草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车景超  辛宁  丰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62-6162,6167
对白花蛇舌草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具有免疫、抗肿瘤、抗菌、抗化学诱变、抗氧化、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狗舌草是菊科狗舌草属植物,近年来,国内、外对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其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等成分,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利水、杀虫、活血消肿以及抗癌活性。本文通过查阅和整理狗舌草的相关文献,综述了近年狗舌草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凉粉草,又称仙人草,用其加工出的食品属绿色保健品,常食具有清热解毒、降压抗癌等功效.用凉粉草加工美味豆腐,产量高、品质佳,深受市场青睐,且加工方法十分简易.  相似文献   

5.
艾草是一类多年生菊科蒿属植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艾草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论述了我国艾草的种类与分布、标准化人工栽培技术,结合国内外研究资料概述了艾草在临床药用、食用价值、畜禽饲喂、养生保健等领域的应用,探讨了艾草的加工利用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期为艾草资源更合理有效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了白花蛇舌草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共有13个共有峰,除栽培白花蛇舌草外,与对照图谱相比,各地野生白花蛇舌草相似度均在0.90以上,说明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可用来对白花蛇舌草进行定性及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Fernald)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浙江省诸暨市无除草剂使用历史的稻茬油菜田中草和其他常见杂草生态位宽度以及它们之间生态位重叠值的结果表明 ,看麦娘、草、早熟禾、春蓼、雀舌草、石龙芮、荠菜、碎米荠、通泉草、猪殃殃和稻槎菜等 1 2种主要杂草均具有较宽的生态位。草与雀舌草、看麦娘、牛繁缕、早熟禾、春蓼和稻槎菜等杂草的生态位重叠值比较大 ,说明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施肥对白花蛇舌草生长、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肥有效促进了白花蛇舌草生长,增加了其干物质积累,提高了产量和活性成分含量.N,P2O5,K2O,有机肥分别为150,105,45,450 kg·hm-2的处理与其它施肥处理相比,能显著提高白花蛇舌草产量和活性成分的含量,为白花蛇舌草较适宜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9.
研究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测定了总还原力及Fe2+螯合力、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研究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用95%乙醇与白花蛇舌草粉末按40∶1(m L∶g),在90℃下提取180 min,此时提取率最高,达(2.22±0.01)%。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总还原力,Fe2+螯合率最高为90%,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分别达79%、77%。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利用筛选出6对多态性较强的引物组合,构建了白花蛇舌草25份种质的AFLP指纹图谱.6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888条谱带,其中多态带661条,占7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来源地相同的白花蛇舌草居群多表现出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不同来源地的白花蛇舌草居群间遗传差异相对较大,其中海南白花蛇舌草独自呈类,与其它省份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1.
野生稻化感抗(耐)稗草种质资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筛选与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比较了亚洲栽培稻(Oryea sativa)近源种中尼瓦拉野生稻(O.nivara)、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非洲栽培稻(O.glaberrima)、短舌野生稻(O.barthii)和长雄野生稻(O.longistaminata)5个种120份单株材料对稗草的异株克生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拔节期较返青期有较强抑制作用;长雄野生稻(S37)对稗草发芽、株高具有抑制作用;短舌野生稻(S46)及普通野生稻(S72)对稗草的影响为距离稻株越近,对稗草的株高与干重抑制越大;野生稻的分蘖力与抑草作用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白花蛇舌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是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带根全草,又名蛇舌草、二叶葎、蛇利草等.白花蛇舌草性微寒,味微苦、微甘,归心、肝、脾经.本品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水消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乳腺小叶增生、尿路感染、盆腔炎、附件炎、湿疹、慢性胃炎等病症.现介绍以其为主药之治病验方六则. 1.治乳腺小叶增生方:白花蛇舌草、地龙、益母草、香附各12克,丹参、蒲公英、川芎、桃仁、红花、柴胡、枳壳、丝瓜络、夏枯草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相似文献   

13.
对云南省不同产地的白花蛇舌草进行红外指纹图谱分析鉴别研究,采用一维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光谱对云南省23个产地的白花蛇舌草和熊果酸、齐墩果酸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鉴别出云南白花蛇舌草的主要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在1 800~800 cm~(-1)范围内,不同产地的白花蛇舌草在1 619、1 421、1 318、1 256、1 154、1 247、1 073、896 cm~(-1)等处均有较强的振动吸收峰,说明不同产地的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组成结构相似,对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相关系数进行分组比较,发现不同产地的白花蛇舌草存在差异。结合一维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分析,可以为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的识别分析提供依据。红外光谱法快速、简便,能够反映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的整体化学成分信息,有助于白花蛇舌草的整体质量控制以及有效成分定性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曾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29-7330
[目的]为白花蛇舌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中药白花蛇舌草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水分检查、灰分检查和浸出物检查。[结果]建议白花蛇舌草的质量标准为:水分不得超过10.0%,总灰分不得超过16.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9.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低于11.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低于4.0%。[结论]该建议可以为白花蛇舌草质量标准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优化其提取工艺,对提取物的化学结构进行鉴定,为白花蛇舌草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方法]用正交试验优化白花蛇舌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对提取物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影响黄酮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0%,提取时间为40min,料液比为1∶40,提取温度为80℃,在此条件下白花蛇舌草中黄酮的提取率达2.86%。白花蛇舌草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黄酮醇类。[结论]该研究为白花蛇舌草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付瑾  刘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5,(11):111-112,115
[目的]总结维吾尔族药物牛舌草的研究和应用概况。[方法]查阅相关论文,对牛舌草的药材性状、化学成分、药用价值进行归纳。[结果]牛舌草的多种药用功效与其中丰富的黄酮、多糖、维生素和氨基酸等成分有关。[结论]牛舌草具有极大的潜在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防风草具有很好的医药治疗效果,全草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等物质,具祛风除湿解毒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腹痛呕吐,筋骨疼痛等。作为制药原材料发展种植前景广阔,而在梅州地区尚无防风草的栽培、开发与利用的相关报道。本试验以多种栽培模式进行适应性栽培,旨在研究梅州地区防风草的适应性情况,为梅州发展多种经济、充分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并比较白花蛇舌草野生植株及其组织培养物中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白花蛇舌草野生植株中的多糖含量为3.517%、试管苗中的多糖含量为3.041%、愈伤组织中的多糖含量为4.825%.白花蛇舌草野生植株与试管苗的多糖含量相当,愈伤组织中的多糖含量较野生植株的高.为通过细胞大量培养技术提取白花蛇舌草免疫多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白花蛇舌草人工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进行了白花蛇舌草的人工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白花蛇舌草在水分充足的菜园砂质土上生长良好,而在干旱的山地红壤土上不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0.
微波辅助萃取白花蛇舌草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符稳群  林雨婷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80-14681
[目的]确定微波法萃取白花蛇舌草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购自福建省漳州市白花蛇舌草(干燥)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乙醇浓度、微波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白花蛇舌草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然后采取L9(3^3)正交试验,优化微波法萃取白花蛇舌草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最佳乙醇浓度为60%,最佳料液比为1:30,最佳提取时间为60s。正交试验表明,影响白花蛇舌草黄酮微波提取的主要因素为乙醇浓度,其次为料液比和微波时间;在微波功率中低档的条件下,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80s,料液比1:25,总黄酮提取率可达4.052%。[结论]微波提取技术可用于快速分析白花蛇舌黄酮类化合物总含量,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