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省七十年代以来开始杂交桑利用的试验示范和逐步推广,最先由北-×伦540,北-×伦109等组合,随后又选出塘10×伦109和沙2×伦109两组合取而代之。为了配合杂交桑的推广,也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建立采种子园,从事杂交桑的种子生产,但如何提高种子生产的经验报导不多。苏挺锋(1984)曾报导其沙2×伦109种子园(部份二年生桑,部份三年生桑)亩产种子41.8公斤(当时是最高产的),并认为只要进一步改善管理技术,要突破理论产量亩产50.50公斤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现在推广的杂交桑,是广东省农科院蚕研所等单位,从广东荆桑中选用优良品种桑作亲本,经过杂交而育成的一代杂交种。杂交组合主要有塘10×伦109、沙2×伦109、北1×伦540等杂交桑种。广东杂交桑与嫁接湖桑相比,具有发芽  相似文献   

3.
七十年代以来,我省先后选育出北-×伦_(540)、圹_(10)×伦_(109)、沙=×伦_(109)等一批优良杂交组合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由于采用种子繁殖,省工,成本低,繁殖快,适合我省速成高产密植桑园的栽培技术要求,受到广大蚕区蚕农的欢迎,对我省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七五”期间,我们又选育出69×851新杂交组合。其在叶质、产量、抗性等方面均比现行推广的圹_(10)×伦_(109)有所提高。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一、育成经过 1986年从150多个材料中评选出杂交性  相似文献   

4.
《蚕桑茶叶通讯》1990年第2期、第3期刊登了彭蔚文、徐红玳、杜明衍等同志阐述广东杂交桑塘10×伦109(沙_2×伦109)的性状、生产技术、经济效益、推广体会的文章。我参考他们的意见,结合个人的体会,从生产的角度出发,谈谈广东杂交桑塘10×伦109比湖桑类具有的“五个优势”。从而我认为它是一个值得推广的优良杂交桑种。  相似文献   

5.
<正>1992年我校引进试栽塘10×伦109杂交桑2000余株,栽于普7区,面积1亩多,目的在于了解杂交桑在本地栽培的适应性。通过三年调查观察,尤其对抗寒性与抗旱性进行了调查,现将所得体会简报如下: 一、塘10×伦109抗寒性弱。1993、1994年本地因受晚霜为害,约有50—70%的桑树受害,枝条上的桑芽冻死,后有部分副芽萌发,这样“早生桑变成了晚生桑”。1994年初冬暖和,冬芽萌发后又受低温影响,冻害严重,1995年春期,100%桑树枝条不萌芽而枯死,春叶几无收获。  相似文献   

6.
<正>大面积拓植湖桑,如何确保近期收入不减,又能促进新桑的管理和使养蚕尽快上路,这是多年来我们蚕业工作者一直思考并力求解决的问题。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找到了一条较好的途径。即新拓桑园以湖桑作为主栽品种,广东杂交桑间栽在行间。广东杂交桑(塘10×伦109或沙2×伦109)繁殖容易,成本低廉,生长迅速,叶质优良,产量高。4月下旬采用营养钵温床育苗(与棉花育苗极相似),5月底6月初待上茬作物(如麦子、油菜)收割后移栽,只要及时摘芯,大肥大水管理,当年每亩可养中秋蚕0.5张,晚秋蚕1张;第2年春蚕可饲养1张以上;第3年湖桑丰产骨架形成后,即可放弃广东杂交桑。每亩广东杂交桑种子费只需5~6元,因此,我们认为湖桑行间间栽广东杂交桑是目前新桑拓植较为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桐乡青与塘_(10)×伦_(109)的比较试验刘道行,岳北荣,涂奇辉(江西省全南县蚕桑中心341800)全南县是江西省栽培广东杂交桑的主要县之一,现有杂交桑面积!162.7公顷。为适应蚕桑工程建设需要,从1991~1993年弓I进浙江桐乡青品种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8.
利用杂交优势,使动植物在农业生产上稳产高产,已日益得到广泛发展。桑树方面我们六十年代初已开始进行一代杂种利用研究,自一九七三年提出北一×伦540一代杂种,可比当家品种普通桑(占生产面积70%以上)增产10%左右,经多点试验,深受群众欢迎,从而推动了我省桑树一代杂种(群众简称杂交桑)的研究和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1990年春蚕、1991年夏蚕、1992年春蚕进行了杂交桑("沙_2×伦教_(109)"占多数,"塘_(10)×伦教_(109)"小部分)、湖桑(桐乡青、荷叶白等品种混栽园)育蚕成绩对比试验;与此同时,对1992年春蚕茧进行了缫丝成绩对比试验.现将3年来的试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地点和方法1.调查地点江西省遂川县的瑶下乡、五斗江乡(井冈山南麓,属杭州市蚕桑基地县).  相似文献   

10.
卢德  苏红梅 《广西蚕业》2000,37(1):31-32
本文阐述了建立沙二×伦109杂交桑制种园、制种园的管理以及桑籽的采收和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蚕业科技咨询1怎样识别杂交实生桑“沙2×伦109”的种、苗?杂交实生桑“沙2×伦109”是我区当前主要推广良种。(以下简称杂交桑)杂交桑成熟种子呈椭园形,籽粒比钦州荆桑大而均匀,无角或少角,每公斤种约60万粒,钦州荆桑种较小,大小不均匀,种有多角,每...  相似文献   

12.
<正> 杂交桑品种产叶量及叶质接近一般良桑,苗木繁育比较简便,故近几年在各地得以迅速推广。镇江蚕业所培育的丰驰,广东省顺德县农科所培育的沙二×伦109。先后引入我省。1989年初,宝鸡县首次购进沙二×伦109杂交桑籽7.5公斤,育苗19亩,当年出圃桑苗26.4万株。育苗及苗期生长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从1989年开始,我县连续三年外调沙2×伦109杂交桑籽共125公斤,大面积培育杂交桑苗,累计栽植杂交桑约1000亩,90多万株。由于去冬今春气候反常,加上碰到多年不遇的低温(1991年12月29日达-15.4℃)以及桑  相似文献   

14.
70年代广西桑树的主要栽培品种是钦州荆桑,该群系品种适应性强、发条多,耐采耐伐,但叶片小,产量低,采叶费工.80年代引进广东杂交桑“沙二×伦109”、“塘10×伦109”逐步取代了钦州荆桑,但栽培品种单一,无论丝茧育用桑,种茧育用桑都用单一品种,已不适应广西不同气候类型地区蚕桑生产发展对桑品种的要求.70年代中期我们选用鲁桑品种与广东桑品种杂交的方法,十多年来经过选配亲本,人工杂文选择培育,进行品系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性试验,选出发芽早、生长快、叶片大、叶肉厚、产量高、叶质好、适应本区栽培的桑树新品种“7625”.目前正在繁殖试种.现将该品种选育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杂交桑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俊  陆学军 《蚕桑通报》1992,23(1):33-36
1988年冬我市从广东引进“沙2×伦教109”和“塘10×伦教109”两个杂交桑组合,组织开展了“杂交桑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试验课题,对杂交桑的适应性及栽培技术进行了多次试验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应本地条件的杂交桑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1990年至1991年,垫江县从广东引进沙_2×伦_(109)桑育品种苗栽桑,两年间全县累计栽桑面积达10万亩。到1993年,一些同行纷纷建议:沙_2×伦_(109)品种枝细条短、叶小叶薄、产叶量低、叶质差、养蚕成绩不好,必须迅速改造。于是当年在全县进行改造试点,1994年全面推开。 一、1994冬桑树嫁接概况 1994年12月4日,垫江县召开全县蚕桑生产工作会议,总结了1993年改造沙_2×伦_(109)品种的试点经验,下达了全县当年改造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四川到广东、广西购买“沙_2×伦109”F_1代杂交桑种的有:重庆、涪陵、万县、达县、南充等80多个地(市)、县,其调种数量,仅1987~1988年约占全省两年实际桑种用量的11.9%。每公斤杂交桑种价格由30元直线上升达120元,  相似文献   

18.
<正>吴江市震泽镇于2001年4月引进广东杂交桑塘10×伦109播植,取得了较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但在部分业务干部及蚕农中仍存在着对杂交桑桑叶饲养家蚕方面的种种忧虑。为了扭转不利局面,使基层干部更好  相似文献   

19.
广西杂交桑的推广与“二高一优”的栽培实践朱方容,雷扶生,胡乐山,白景彰,陈恩文(广西蚕业指导所)我区蚕桑生产1994年已遍及八个地区60多个县、市。全区各地推广应用“沙二×伦109”、“塘10×伦109”等杂交桑面积已达1.514公顷,占全区总桑园面...  相似文献   

20.
<正>四川引进广东的塘10×伦109和沙二×伦109等二倍体杂交桑种,主要用于早春育苗,夏季移栽、秋末成园的栽桑技术途径。由于杂交桑叶肉较薄,鲜叶萎凋快,产叶量不及四川现行无性系桑品种,故生产上大多作为砧木品种使用,少数作为草本化密植栽培品种应用。近年来,广东和广西还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