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据2005年12月的调查统计,广东树木公园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66种,隶属32科55属。其中珍稀濒危植物有5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40种,有32种植物同时列为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33种为中国特有种。这些植物具有用途广泛、引种时间较长、生长良好、热带性强等特点。文章在阐述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这些资源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仲 《广东园林》2000,(3):47-48
广东树木公园是 1998年广州市政策“新增 2 0 0公顷公共绿地”计划的一部分 ,在省林科院树木园基础上改建而成。规划面积约30 0亩 ,开辟文作活动区、林下活动区、竹子区、速生树种区、珍贵树种区 ,兴建茶艺馆、森林博物馆、亭榭 ,修建小湖等。目前资金的投入 ,仅完成水泥主干道 ,林间小道 ,小景区绿化 ,亭榭、博物馆、厕所和林下活动区简易设施配置等 ,略具雏型。依惯例 ,公园日常维护管理开支 ,应由政府拨给经费。但在市场经济下 ,还要考虑自己组织经济收入 ,以维持公园良性发展 ,建立新的运作模式。据悉 ,公园自开业以来 ,三种效益均不理…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挖掘深圳公园绿地景观生态功能的新内涵,探索公园绿地的香化途径,对深圳22个公园的芳香植物种类、应用频度、配置方式、应用需求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芳香植物苗木生产供应情况进行摸底.结果表明,目前深圳公园应用的芳香植物约105种,存在芳香氛围弱、缺乏特色、功能性不明显等应用问题,但市民对公园应用芳香植物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广东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有芳香植物88科190属252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6属8种,裸子植物6科11属16种,被子植物76科173属228种,主要分布于菊科、樟科、木兰科、桃金娘科、芸香科、桑科和马鞭草科等;文章分析了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芳香植物的基本特性、主要经济用途和利用状况,并对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江西芳香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芳香植物具有净化空气、驱除蚊虫、美化环境、调节身心健康等功能,在公园绿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广州10个公园的芳香植物种类、生活型、芳香类型、香气来源、观赏期及应用频率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共出现芳香植物109种,隶属54科95属;乔木的种类最多,占比51%,其次为灌木;芳香类型覆盖芳香型、浓香型、淡香型、清香型和木香型5种;花是芳香植物主要的散香部位。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最优解法(TOPSIS)对芳香植物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最重要的准则层指标为康养性,其次为芳香性、观赏性;舒适性、愉悦感是芳香植物最重要的指标。根据评价结果,将109种芳香植物分为I级“很好”、II级“好”、III级“中等”3个等级,分别有31种、37种、41种。  相似文献   

7.
北京芳香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芳香植物是指含有芳香物质成分的植物类群。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北京地区主要的香草植物资源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应用部位和途径,并结合实例,为芳香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资料搜集整理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三都县木本芳香植物进行资源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三都县木本芳香植物资源共有74科166属376种。优势科有柏科(6种)、木兰科(19种)、樟科(49种)、蔷薇科(24种)、蝶形花科(12种)、芸香科(29种)。其中开发利用价值较大的是樟科、芸香科、蔷薇科、桃金娘科中部分属的木本芳香植物。  相似文献   

9.
芳香植物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内外有关芳香植物的研究成果, 概述芳香植物的概念、分类和开发利用现状, 总结影响芳香植物生长、发育及其精油产量和品质的环境因素, 分析温度、光照、营养、植物种植模式等对芳香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理, 介绍芳香植物在环境美化、香化、意境化以及杀菌、空气净化和身心保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目前国内外芳香植物的主要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10.
王莹  姚雷  金永哲  郭庆峰 《绿色科技》2020,(3):131-134,137
指出了芳香植物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食品、化妆、医药等行业应用广泛,延边地处长白山核心区域,对芳香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当地野生芳香植物资源丰富,蕴藏量大,开发利用十分必要,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广东茂名森林公园科普基地建设,介绍了森林公园建设中的植物品种选择原则和不同功能区的规划设计形式,并从生态、经济、社会等三大效益评价了茂名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湿地公园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湿地类型多样,湿地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湿地公园的良好条件,随着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开展,湿地公园建设成为生态建设的一个主要切入点,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对广东省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发展条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广东省湿地公园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凤凰山产5种广东省新记录植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报道了采自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凤凰山的5种广东省新记录植物,它们分别是刺叶高山栎(Quercus spinosaDavid exFranch)、紫茎京黄芩(Scutellaria pekinensisMaxi m.var.purpureicaulis(Migo)C.Y.Wu et H.W.Li)、狭叶蒲桃(Syzygiumtsoongii(Merr.)Merr.et Perry)、浙闽新木姜子(Neolitsea aurata(Hay.)Koidz.var.undulatulu Yang et P.H.Huang)和丛花柞木(Xylosma fascicnliflorumS.S.Lai)。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树木标本室(CANT)。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资源详细调查,对其科、属组成及分布区类型、区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湿地公园共有土著种子植物130科、467属、750种,其中湿地植物有59科、164属、241种。通过对该湿地公园种植植物130科的分析,表明该区域热带性成分较强,与本区系所处的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环境条件相符合。通过对种子植物467属的特征分析,热带性分布属稍强于温带性属,反应了该湿地公园植物区系中亚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15.
北京麇鹿苑户外生态博物馆具有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两大社会服务职能,作为原产地的麋鹿苑将植物按自然、人工、半自然方式进行配置和管理。结合生态学生境保护与恢复原理,营造富有生机和野趣的户外环境,实现湿地保护和环境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以云浮市东山森林公园14种主要造林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套种补植、人工造林2种造林方式和穴状抚育或全面割灌+穴状抚育的抚育方式组合,分析4种经营模式下14种阔叶树种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相同的造林方式时,各树种在全面割灌+穴状抚育的抚育方式下胸径生长较好,但对树高的生长影响不显著;采用相同的抚育方式时,采用套种补植造林的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木荷(Schima superba)、铁冬青(Ilex rotunda)、红苞木(Rhodoleia championii)、秋枫(Bischofia javanica)和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胸径和树高生长大于人工造林的,黄槐(Cassia surattensis)、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和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人工造林的胸径和树高生长大于套种补植的;云浮市东山森林公园建设的适宜基调树种为米老排、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木荷(Schima superba)、樟树、秋枫和降香黄檀,主题树种为铁冬青、黄槐、大叶紫薇(Lagetstroemia speciosa)和美丽异木棉(Ceiba speciosa),以及应用套种补植结合全面割灌+穴状抚育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4个广东省国家级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德尔菲法构建了自媒体平台下的森林公园网络影响力模型.通过对广东省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新浪微博、腾讯微信公众号进行分析,计算其网络影响力分值,得到了广东省国家级森林公园影响力排名,并讨论了网络影响力分值高的森林公园特征.结果表明:(1)森林公园网络影响力分值分布在29.82~1024.34之间,差异明显;(2)自媒体平台之间的网络影响力差异小;(3)与政府直接管理相比,企业运营的森林公园网络影响力较大;(4)"国家级森林公园"品牌形象推广欠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山公园实地调研,对园林植物种类、生活型、生态型和观赏特性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中山公园植物总共162种,隶属于69科129属;具有亚热带地域风味以及岭南风情,植物群落布设自然合理,既符合适地适树的科学原则,也具有外来树种与乡土树种相结合等特点;存在有乡土树种种类少,人类活动与行为对植物景观造成的影响较大,公园的养护管理不到位以及特色植物菊花的配置形式简单等问题;因此在探讨植物种类选取的科学性基础上,从科学性、艺术性、生态性等角度出发,提供了一些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