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检疫性疾病。近年来,小麦全蚀病在各地呈蔓延趋势,部分地块损失严重。本文作者综合阐述了小麦全蚀病的病原菌、侵染过程、症状、传播途径、影响因素等,并针对该病综述了一些防治措施,同时讨论了今后防治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小麦全蚀病发病规律及防治研究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落实毛主席关于“同病虫害作斗争”的伟大教导,保证农业大上快上,我们根据全国小麦全蚀病防治研究协作会议提出的1976~1978年试验计划,对小麦全蚀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麦全蚀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根部病害,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是河南省补充检疫对象,小麦全蚀病自2002年在内黄县首次发现,2009年达到侵染高峰,发生面积8.8万亩。一、症状特征1.分蘖期地上部无明显症状,病原菌主要侵染种子根、地下茎,使之变黑腐烂,部分次生根也受害,重病苗基部叶片黄化,心叶  相似文献   

4.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从小麦的播种到收获均可侵染。主要发病部位在小麦的根部及茎基部的1~2节。病菌侵染后引起根部变黑、腐烂,失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致使地上部分干枯死亡,造成白穗。  相似文献   

5.
根据近年来小麦全蚀病发生情况,全面阐述了小麦全蚀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发病条件,针对全蚀病的致病机理采取了先进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地控制了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和蔓延,减少因全蚀病对小麦产量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小麦全蚀病在宁晋县发生面积不断扩大,给小麦安全生产造成了一定威胁。针对该病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难以根除的特点,连续3a对该县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及危害状况进行了系统调查,了解该病的发病症状、规律、影响因素,并在综合防治技术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由于受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防治十分困难,是植物病害研究工作者公认的"癌症"。小麦全蚀病也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晋州市已有部分地块发生此病,并且发病面积不断扩大。此病发生后蔓延速度  相似文献   

9.
邵立侠 《河北农业》2009,(10):30-31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生产上一种重要的检疫性病害。小麦受全蚀病危害以后,主要表现为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后期形成枯孕穗、枯白穗。轻发生地块一般减产5—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造成绝收,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0.
<正> 1 田间症状诊断与识别 小麦全蚀病拔节前显病,因种子根、次生根和地下茎受病菌侵害腐解,导致病株早死。种子根和地下茎呈灰黑色,重病植株次生根也局部变黑。返青拔节期病株返青迟缓,黄叶增多。病株矮化,初生根和次生根大部分变黑,茎基部表面和叶鞘内侧生有较明显的灰黑色菌丝层。抽穗灌浆期是本病最易诊断、最易和其他根病区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一、主要症状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病。病菌仅侵染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2节。病株地上部矮化,变黄。重者枯死。造成白穗。  相似文献   

12.
根据近年我国小麦全蚀病发生实际情况 ,全面阐述了小麦全蚀病在各个生育期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发病规律 ,并总结出了较为完善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小麦全蚀病又称黑脚病,主要危害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是一种毁灭性较大的病害,被列为河南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小麦感病后,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发病愈早,减产幅度愈大,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扩展蔓延速度快,一般地块从零星发病到成片死亡,只需3年时间。因此,小麦全蚀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检疫性病害,由于近几年我区土壤处理及小麦拌种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   

14.
小麦全蚀病又称黑脚病,主要危害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是一种毁灭性较大的病害,被列为河南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小麦感病后,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发病愈早,减产幅度愈大,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扩展蔓延速度快,一般地块从零星发病到成片死亡,只需3年时间。了解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症状、规律、传播途径是我们发现和采取有效防治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正>全蚀病为蛇孢腔菌属,是典型的冬禾谷类作物根部基腐病害。近年来,由于受品种、肥水和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的影响,该病在我场发生较为普遍,被害植株生长衰弱,早熟,成穗率低,品质和粒重下降,轻则减产小麦15%~25%,重则减产达45%以上。 一、危害症状 病原菌以菌丝体穿入植株根茎基部1~2节组织内侵染致病,麦苗各生育阶段均能发病,其症状为:分蘖期,苗矮小细弱,叶片和根系发黄,分蘖和次生根少,苗势如缺肥、缺水状,生长缓慢;拔节期,植株长势不旺,比健株短3~5厘米,叶片褪绿发黄,根茎基部变灰褐色,苗易拔起;孕穗期,发病田块呈点片和成行或连片似缺水干旱,植株叶片变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小麦全蚀病以一种从小麦的麦苗期一直到成株期均有可能发病的一种病害。该病病菌适宜感染的温度为12~18℃,耕作制度、土壤肥力等都直接影响着病害发生的轻重程度。本文就病害发生的几点原因提出防控措施,主要为严禁从病区引种、平衡施肥以及对种子药剂进行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我国三大产粮农作物之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所以搞好小麦产业对于稳定我国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小麦全蚀病在豫南地区的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麦的安全生产。小麦全蚀病的危害性较大,并且传播的速度也非常快,难以根除,本文对小麦全蚀病的影响因素、发生规律以及发病症状等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在防治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