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2007年以来山东省棉花进口的特点,结果发现,2007年以来,山东省棉花进口增加、出口乏力,进口来源国集中,进口棉花质量并不稳定且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导致山东省棉花大量进口的主要原因是:需求缺口大,国内棉花生产下滑且缺乏国际竞争力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东省棉花生产的应对策略:对国内棉花生产进行适当的补贴,推广棉花良种提高棉花质量,稳定棉花贸易环境、提高棉花国际竞争力,等等.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棉花生产分析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是山东省重要经济作物。自1985年以来,山东棉花生产长期处于徘徊滑坡状态。本文从棉花生产经济系统的核心(政策、科技、投入)出发,分析山东省棉花生产演变,理清面临主要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赴澳大利亚棉花科技生产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赴澳大利亚棉花科技生产考察报告@王留明¥山东省赴澳大利亚棉花考察组赴澳大利亚棉花科技生产考察报告王留明(山东省赴澳大利亚棉花考察组)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组团,1997年3月12日至4月2日赴澳大利亚进行了棉花科技生产考察。在澳期间主要参观考察了昆士兰大学、...  相似文献   

4.
基于全国棉花生产变化及生产格局变迁,通过对1949—2019年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单产、总产的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分析总结了山东省植棉业的历史发展变化、产业变迁及其影响要素;结合山东省植棉业态的滞后方式、产品质量结构实证分析及相关制度性安排,阐明山东省266. 7千公顷棉花生产保护区的重要作用及支撑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并从传统棉区种植业结构调整、植棉新业态创建、耕作制度变革、生产结构生态化区域化布局、高效高质量产业模式构建、棉花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提升以及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调整优化、目标价格保险金融支撑模式创新完善等方面,为棉花生产保护区科学规划及支撑体系构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山东省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近日在临清市举办全省棉花行业关键技术培训班。来自临清市、高唐县、夏津县、武城县四个产棉县(市)棉花生产与技术推广负责人和植棉大户、棉花科技带头人、家庭农场主、棉花专业合作组织成员、骨干棉农和部分贫困户200多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围绕全省棉花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推广应用,邀请了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主任董合忠研究员、聊城市农业科学院李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总结全国和山东省棉花产业发展现状,探究了山东省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着眼于全省农业产业发展实际,从提高棉农收入、稳定棉花生产基本层面对山东棉花生产潜力点进行了全方位研究,在确保粮食安全和特色优势农业竞争力稳定前提下,提出了棉花生产潜力及其转化实践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山东省博兴县棉花生产现状的调查,客观分析生产中存在的效益低、自然灾害重等问题,提出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力度,继续推进棉花高产创建活动,增加投入、建设高标准棉田,健全棉花生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棉花新型经营主体,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发展棉花生产的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棉花种植成本,棉花种植机械化,棉花种植与粮食种植、与其他经济作物种植的矛盾加剧和国际市场的影响等五个方面对山东省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从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土地集约化种植、实现棉花生产和采收机械化、培育与棉花生产机械化配套的棉花品种、科研单位加大对棉花规模化种植配套技术的研究、组建棉花生产-加工联盟,减少中间环节、努力解决棉花生产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矛盾等九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山东省武城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一红、两白、一牧”特色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食用菌和棉花产业优势更加凸显。武城县被农业部列为全国优质棉基地建设示范县、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先后被山东省农业厅命名为“食用菌生产十大基地县”、“山东省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山东省生态农业示范县”、“山东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相似文献   

10.
《油气储运》2009,(1):17-18
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 盐碱地是山东省宝贵的土地资源,也是发展棉花生产、提升棉花生产能力的潜力所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滨海盐碱地棉区的典型代表,提升该区棉花生产技术水平具有稳定山东棉花产量、缓解粮棉争地矛盾、并为全国盐碱地棉花节本增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和样板的作用。针对当前滨海盐碱地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雨涝、盐碱和土壤养分不平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鲁棉研18号是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最新培育的抗虫棉新品种,2000年获得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项目资助,是目前棉花生产上具有较高推广利用价值的抗虫棉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滨州市在发展棉花生产过程中,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着眼于产、供、销整体水平与综合效益的提高,明确棉花生产工作重  相似文献   

13.
<正>巨野县位于山东省菏泽市东部,种植棉花历史悠久,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和全国棉花生产先进县,也是山东省第一植棉大县。本县传统种植棉花是麦棉套种和蒜棉套种一年两熟这两种种植模式,主要以蒜棉套种模式为主。这两种套种模式都需要育苗移栽、整枝打杈等繁琐工作,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投入多,劳动强度大,一直制约着全县棉花生产的发展。2013年以来,在山东省和菏泽市有关专家的指导帮助下,本县连续开展了蒜后直播短季棉试验示范工作,通过蒜后直播短季棉不同品种、不同播期、  相似文献   

14.
以棉花主产省──山东省的棉花产出波动为对象,分析了我国棉花产出波动的特征,认为我国的棉花产出波动具有地区性特征,并且全国棉花产出波动与棉花主产省棉花产出波动具有协动关系,并提出进一步稳定我国棉花生产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于棉花生产成本过高、自然和市场风险防控复杂、植棉效益低等原因,山东省棉花产业发展受挫。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山东棉花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提出了山东棉花生产稳定发展的基本思路、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烟粉虱防治     
近年来,烟粉虱在山东省发生严重,严重威胁着蔬菜、棉花以及园艺作物的生产,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7.
王留明,男,汉族,1960年1月生,山东省莘县人.1982年1月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专业,分配到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工作至今.历任棉花遗传育种室副主任、棉花中心副主任、主任.现任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院机关党委委员,兼任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棉花分团团长、中国棉花学会常务理事、山东棉花学会副理事长、山东棉花协会副会长、山东省优质棉基地建设管理协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兼职教授等.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针对全省棉花生产上棉铃虫和黄萎病这两大难题,组织精干力量,进行转基因棉花抗虫、抗病育种攻关研究,经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培育出抗虫杂交棉、常规抗虫棉、抗虫短季棉三大系列十几个综合性状优良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德州市棉花生产因病虫害危害严重、产业结构调整、棉花价格下降、人工成本高、品质降低等众多因素影响,导致棉农种植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急剧下降,棉花产业严重萎缩,形势非常严峻。总结近年来德州市棉花产业发展方面特点及面临问题,并提出棉花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东省安丘棉花原种繁育基地简介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东省安丘棉花原种繁育基地,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与山东省安丘市棉麻总公司从1988年开始建立的。发展到具有一个良种棉加工厂、二个棉油加工、一处综合性宾馆(香江宾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