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海北部鲐鲹中心渔场形成机制的统计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苗振清 《水产学报》2003,27(2):143-150
鲐、蓝圆鲹是东海北部主要中上层鱼类,其渔场的形成、时空变化受海洋环境因子变化的制约.研究其中心渔场的形成机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掌握鲐鲹鱼洄游、分布规律、合理利用及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7-1990年在29~32°N、124.5°E以西海域的海洋环境调查资料和鲐鲹渔场资料,在GIS平台上,运用稳健统计方法分析海洋环境若干因子和中心渔场的相互关系及其时空变化,确定形成渔场的制约因素,并研究中心渔场的形成机制,构建基于模糊聚类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试验确定以75%的隶属度作为判断依据,将得出的结果用1987-1990年及1997年的资料进行验证,发现用于指导生产能取得良好效果.研究表明,中心渔场的特征参数为,底层温度介于19.0~21.0℃,中心为20.0℃,盐度为33.0~34.5,中心为33.75,饵料生物量介于137~409mg@m-3之间.而且中心渔场的位置和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底温和底盐,其相关系数平方最大分别可达0.9935和0.9988.构建数学模型用于东海北部鲐鲹中心渔场形成机制的研究,实现对中心渔场时空预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定性分析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黄、东海鲐鲹鱼渔场环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张晶  韩士鑫 《海洋渔业》2004,26(4):321-325
本文利用围网作来资料、卫星遥感图像以及东、黄海海况速报资料,通过研究海水的温度、冷暖水系分布态势、流隔、涡漩与锋面的稳定程度、冷水块范围大小、冷暖推进的速度等,分析海况变化与黄、东海鲐鲹鱼的中心渔场的关系,并预测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对夏秋季黄海南部、东海北部海域的小黄鱼和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秋季节,黄海南部、东海北部小黄鱼主要出现在大沙、江外、吕四和沙外渔场,夏季最高生物量分布区出现在长江口和江外渔场交界处的31°30′N、125°00′E海域,秋季最高生物量分布区出现在大沙和沙外渔场交界处的32°30′N、125°00′E海域。2个季节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组成主要以浮游甲壳动物、浮游幼体以及毛颚类动物为主。浮游动物有2个密集分布区:一个在近岸一侧123°00′E经度线附近,夏季呈南北方向分布,秋季呈西北-东南走向;另一个在32°00′N、125°00′E附近海域。从夏季到秋季,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组成有了较大的更替,优势种的范围更加扩大;夏季占绝对优势的中华哲水蚤到秋季已经不在优势种之列。夏秋季小黄鱼主要分布区与浮游动物的高密度分布区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夏季小黄鱼和其他浮游食性鱼类的强烈的摄食影响可能造成了秋季浮游动物丰度的急剧下降。小黄鱼主要分布区内饵料浮游动物优势种的季节变化可能对其食物选择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鲐鱼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刘勇  严利平  胡芬  程家骅 《海洋渔业》2005,27(2):133-138
本研究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8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海域(30°~34°N、126°E以西)所获取的鲐鱼渔获样品,合计采集777ind,通过对鲐鱼耳石生长轮的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鲐鱼的年龄和生长。结果表明叉长与体重的关系雌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所鉴定鲐鱼年龄组成为1~3龄鱼,共3个年龄序列,并补充20世纪80年代4~5龄鱼对鲐鱼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采用Walford方法拟合,其生长参数K、L∞、t0分别为0.31993、451.3514和-1.20307;鲐鱼的生长拐点年龄为2.7yr,拐点体重为450g,拐点叉长为320mm。比较分析东海群系鲐鱼的渔业生物学历史状况,在目前所能观察得到的鲐鱼年龄段内(1~3龄),东海区鲐鱼个体平均叉长比20世纪80年代的都要小;与闽南、粤东近海地方群系的相比,东海群系的平均叉长在鲐鱼的整个生长阶段都明显的大。  相似文献   

5.
浮游动物在海洋食物链中占据中间环节,它们以浮游植物或小型浮游动物为食,而它们本身又是很多经济鱼类的食料生物。作者分析了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竹笑鱼(Trachurus japonicus)。  相似文献   

6.
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鲐鱼生长特性及合理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8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区域(30°~34°N、126°E以西范围)所获取的鲐鱼(Scomberjaponicus)样品,通过观察鲐鱼耳石生长轮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鲐鱼的年龄和生长;再依据不完全β函数渔获量方程,计算、分析在不同开捕年龄和不同捕捞强度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w/R)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Walford方法拟合的鲐鱼生长方程,其生长参数K、L∞、t0分别为0.320、451.4和-1.203。比较不同时期鲐鱼的生长情况显示,20世纪60、80年代和21世纪初期鲐鱼的生长较接近,而20世纪70年代的鲐鱼生长情况与其他3个时期的鲐鱼生长相差较大。比较不同海域鲐鱼的生长情况显示,随着纬度的增加,鲐鱼的个体有增大的趋势,经分析很可能与海水温度有关。根据历史资料推算出鲐鱼的最大年龄(tλ)为9龄;根据最近的采样,推算出鲐鱼的开捕年龄和补充年龄都为0.4年,鲐鱼的自然死亡率为0.355,捕捞死亡率为2.27。利用上述参数,动态综合模型模拟的结果显示,该资源过度捕捞已很严重。若保持当前捕捞强度,则必须把开捕年龄限制在2.9龄;若能同时改变捕捞强度和开捕年龄,则可以把当前的开捕年龄限制在2.0龄,捕捞死亡率降到1.3,这样鲐鱼资源才能够得到保护与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7.
机轮围网开发东海南部渔场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近海底层渔业资源的衰退,国有渔业公司在近海作业结构调整中逐步放弃底拖网作业,转向开发中上层鱼类资源为主,因此,探讨开发机轮围网的新渔场十分必要。1机轮围网开发新渔场的必要性 80年代中期至今,全国机轮渔业规模一直维持在30余组船组左右,分属6家国有渔业公司。随着近海作业方式的调整,围网渔业产量在近海捕捞产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近几年机轮围网年捕捞产量10万吨左右。机轮围网主要渔场曾经有:1)黄海中西部渔场,主捕鲐鱼,渔期在9月-次年1月;2)东海中南部渔场,主捕鲐鱼,渔期8月一次年1月;3)对马…  相似文献   

8.
夏季东海水团变动特征及对鲐鲹渔场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红 《水产学报》2001,25(3):209-214
应用模糊聚类方法,采集东海30个站表层及底层1996-1998年夏季的水温(T)、盐度(S)、溶解氧(DO)、磷(P)、三态氮(N)、硅(Si)、pH值等九个指标的测样数据,对东海水团进行划分,其表层水团配置为大陆沿岸冲淡水(I),黄东海混合水团(Ⅱ)台湾暖流水(Ⅲ),黑潮表层水(Ⅳ)等水团,底层水团配置为黑潮次表层水团(Ⅴ),黄海冷水团(Ⅵ),台湾暖流水(Ⅲ)等水团,并分析了1996-1998年夏季由大陆径流和外海水团热力强弱影响所致的东海水团变动特征及沿岸冲淡水转向问题,同时讨论了东海水团分布与鲐Sheng渔场关系。  相似文献   

9.
北太平洋柔鱼渔场浮游动物数量分布及与渔场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徐兆礼 《水产学报》2004,28(5):515-521
根据2001年6-7月在北太平洋152°E~171°W、39°~42°N水域生态环境和资源综合调查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水域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均值为92.12mg·m-3(0.81~1035.68 mg·m-3),其中中部(160°~180°E、39°~42°N)及西经水域(170°~178°W、40°~41°N)为113.51mg·m-3,西部水域(152°~157°E、41°~43°N)为22.89mg·m-3;桡足类丰度居首(42.11%),其次为海樽类(30.91%);伪细真哲水蚤(Eucalanus pseudattenuatus)、太平洋哲水蚤(Calanus pacifica)和软拟海樽(Dolioletta gegenbauri)为主要优势种.甲壳类的分布与柔鱼中心渔场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中心渔场位于浮游动物总生物量高密集区(250~500mg·m-3)和甲壳类的最高丰度区(50~100 ind·m-3)内或边缘区;头足类幼体分布于磷虾类和端足类的高丰度区(10~25ind·m-3)内或边缘水域.  相似文献   

10.
以2003-2008年夏秋季大型机轮围网在东海南部和中部外海的生产数据为基础,对澳洲鲐(Scomber australasicus)的集群开始时间、渔汛持续时间、渔场和渔获产量的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渔汛开始和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以及渔场和渔获产量的年际变化因为.结果表明,夏秋季东海中南部澳洲鲐的平均渔汛开始时间平均为7月12日,即7月中旬开始;渔汛持续时间近2个月,一般在9月上中旬结束,个别年份可延迟到9月下旬;渔获产量的高峰期主要在7月下旬和8月份.渔场范围以2005、2006和2008年较大,而其余3年相对较小;中心渔场集中程度以2003、2004和2008年较高.年产量具有较大的波动性,最高产年份(2005年)的渔获量是最低产年份(2007年)的近5倍;而在高产渔区的产量方面,年间差异则更加突出.夏季澳洲鲐渔汛开始的时间和水温的上升速度有关,升温速度快的年份渔汛开始的时间也较早;渔汛持续时间和海水的高温持续时间基本一致.中心渔场的年间变动除了和等温线的年间变动有关外,也可能与黑潮在东海的流向有密切的关系.年产量的剧烈波动除了与澳洲鲐本身的资源量有关外,也与海洋环境的变化和捕捞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东海中南部鲐Shen渔场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连福 《海洋渔业》1998,20(2):72-75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0~2004年7~12月东、黄海鲐碜鱼生产统计以及表层温度和盐度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数理统计方法,对鲐碜鱼产量分布及作业渔场与表层温度、盐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鲐碜鱼高产(20000区域主要在122~125°E、26~28°N和123~125°E、32~38°N之间的海域。整个渔场的产量分布呈南部和北部高而中部低的态势。南北渔场汛期差异明显,南部渔场高产期集中在8~9月份,北部渔场高产期集中在10~11月份,且北部渔场高产期的产量比南部渔场高出22.7%。鲐碜鱼适温范围为9.5~29.5℃,最适范围为28.5~29.5℃;适盐范围为30.9~34.4,最适范围为32.8~34.2。经非参数统计K—S检验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前言鲐鱼 Pneumatophorus japonicus(Hout-tuyn)和蓝圆鯵 Decapterus maruadsi(Tem-minck et Schlegel)均系大洋暖水性中上层集群的洄游性鱼类,是我国东、黄海主要经济鱼类之一。浙江省1984年产量已上升到83.3万吨,仅次于带鱼、马面鲀。鲐、鯵鱼营养价值可与鲣、鲔、沙丁鱼媲美。据文献记载,鲐鱼肉还可以治疗慢性胃肠病和肺痨虚损等症。在加工利用方面,目前我国大多以原条鱼鲜销为主,市场上仅有少量鲭鱼罐头。我们于1984年上半年开始从事鲐鱼和蓝圆鯵鱼加工、保鲜试验,选用中、小条为原  相似文献   

14.
黄海南部和东海的日本鲐鱼和蓝圆鲹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并兼食鯷鱼等小型鱼类。因此浮游动物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同鲐、鲹渔场的关系密切。本文报导了1972—1975年间,对黄海南部和东海浮游生物组成和数量分布的调查结果,并据此对鲐、鲹渔场的位置、渔期、渔获量以及洄游路线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不同季节,鲐鲹鱼类的产卵群、索饵群和越冬群形成的渔场位置及其变迁,都和浮动动物的分布、数量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 鲐鱼是大洋性涸游鱼类,我国沿岸诸海均有分布,尤以黄海与东海的产量较高。每年春季鲐鱼从东海外海和日本九州西部海域越冬场游向黄海产卵与索饵,形成黄海春、夏季鲐鱼汛。我国从1951年机轮围捕鲐鱼成功后,从威烟近海扩大到黄海许多海域。1974年后黄海鲐鱼每年产量在3~5万吨,其中相当部分产量是靠捕捞起水鱼群所获,现正值夏季捕鲐季节,就如何侦察黄海起水鲐鱼鱼群试作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万瑞景 《水产学报》2002,26(4):321-330
1999年夏季鳀鱼卵和仔稚幼鱼主要分布于黄海南部,122°00′~123°45′E、34°00′~35°15′N与122°15′E以西海域分别为鳀鱼卵与鳀鱼仔稚幼鱼的密集分布中心,其表层水温和盐度分别为25.5~26.9℃和27.11~31.81与26.4~27.0℃和31.31~32.05。鳀鱼卵和仔稚幼鱼分布的最适表层水温分别为25.5~26.4℃和25.9~27.0℃;全长为20mm以上的鳀鱼稚鱼已初步形成广盐性分布的习性,鳀鱼卵和仔稚幼鱼的分布对盐度的要求并不非常严格,水温是影响鱼卵和仔稚幼鱼分布的主要原因之一。鳀鱼卵和仔稚幼鱼的分布与叶绿素a的分布也有密切的关系,鳀鱼卵和仔稚幼鱼的密集分布中心正是叶绿素a的高值区。随着季节的变化,黄海南部鳀鱼产卵场由青岛外海逐渐向深水区转移。黄海南部鳀鱼活卵所占的比例为45.76%,胚胎发育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7.
闽中、闽东渔场春汛鲐鱼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闽中、闽东渔场的鲐鱼(Pneumatophorusjapoicus Houttuyn)为东海群系。每年3~5月春汛期间,自彭佳屿和台湾海峡南部越冬场到达闽中、闽东近海作生殖洄游。本文就1982年4~7月在闽中、闽东渔场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81年2、5、8和11月4个航次的海洋调查资料,对黄海南部及东海(28°00′~34°00′N、121°00′~127°00′E)水域中、小型浮游桡足类隆剑水蚤科(Oncaeidea)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水域共出现隆剑水蚤9种,其中等刺隆剑水蚤(Oncaeamediterranea)、背突隆剑水蚤(Oncaeaclevei)和角突隆剑水蚤(On caeaconifera)为主要优势种。夏季丰度最高(60.38ind·m-3),秋季次之(15.16ind·m-3),冬季最低(2.34ind·m-3)。通过对同步温度和盐度资料分析后发现,隆剑水蚤主要分布在受台湾暖流和黑潮暖流影响的高温、高盐区域,其中等次隆剑水蚤可作为暖流的指示种。  相似文献   

19.
根据统计资料,利用剩余产量模型专家系统(CLIMPROD)对东海鲐鲹鱼类最大持续产量(MSY)作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东海鲐鲹鱼类合计分析时的MSY在34.5~44.2万吨之间,接种类分别评估时,鲐鱼的MSY为16.1万吨,蓝圆鲹为22.2万吨;按区域分析时,鲐鲹鱼东海北部群的MSY为12.5~13.2万吨,福建沿海群为20.1万吨。  相似文献   

20.
薄治礼 《水产学报》2005,29(5):676-681
方头鱼属暖水性底层鱼类,据记载中国有4种。本文报导的是1998年8月-2004年6月在27°00′~34°00′N、128°00′E以西海域深水流网作业捕捞的日本方头鱼(Branchiostegus japonious)和白方头鱼(Branchiostegusalbus)混合群体的生物学特性和资源状况。本海域方头鱼捕捞群体体长范围100~390mm,平均体长223.9mm。体重范围30~1470g,平均体重231.5g,捕捞群体1~9龄,以1~3龄为主,体长与体重关系呈幂函数曲线增长,雄鱼平均体长、体重比同龄雌鱼大,但肥满度雌鱼略高。捕捞群体雌、雄比例接近1∶1.2。浙江近海有产卵场,主要产卵期在4-8月。方头鱼属广食性肉食性鱼类,在繁殖期间不停食。本海域的日本方头鱼主群分布在126°00′E以东海域,白方头鱼主群分布在124°00′E以西海域,124°00′~126°00′E为混栖区域。方头鱼在深水流网作业渔获总重量中约占30%,居其它种类之首。目前方头鱼资源虽未见明显衰败,但与早期比较,其产量占深水流网总渔获量比重已明显下降。因此,必须合理利用,保护该种资源维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