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厚群 《畜禽业》2001,(12):65-65
蚯蚓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生物之一,特别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上意义重大.在养殖业中,蚯蚓是畜禽和水产动物的优质天然饲料. 蚓体营养丰富,含蛋白质60.4%(绝干物质),仅次于秘鲁鱼粉(70.12%),而富于饲用酵母(56.7%)和豆饼(52.4%),为玉米的6倍.世界各国的畜禽饲养和水产养殖都因蛋白质饲料原料严重短缺受到制约,部分国家将开发蚯蚓生物饲料列为重点课题优先发展.同时蚯蚓的脂肪含量也高,每千克代谢能约13.23MJ,优于秘鲁鱼粉、饲用酵母、豆饼等.由此可见,蚯蚓的营养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2.
蚯蚓的养殖     
《水产科技情报》1979,(7):12-13
发展畜禽水产等饲养业需要大量的动、植物饲料,蚯蚓就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源之一。美、日两国用人工养殖蚯蚓,生产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已经获得成功。他们利用垃圾、活性污泥、食品加工业的下脚饲养蚯蚓,这样做既生产了蛋白质,又解决了部分公害源的利用,且蚯蚓的排泄物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3.
蚯蚓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成份比较全面,用作鱼类养殖的添加饲料,饲养效果相当或超过秘鲁鱼粉,是—种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利用蚯蚓或蚓粪喂鱼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4.
蚯蚓又名地龙,营养价值极高,其鲜体含蛋白质达12%~20%,干体含蛋白质50%~70%,其中有效氨基酸含量达58%~62%,可见蚯蚓是一种优质的动物蛋白补充饲料。一、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湿、喜温、喜静、怕光、怕盐。适宜温度15~25℃,湿度为60%~70%,pH值为6.5~7.5。蚯蚓为杂食性动物,喜吃甜、酸、咸的食物,它讨厌苦味的东西。蚯蚓为雌雄同体,异体交配,一般4~6个月龄性成熟,一年中可产卵3~4次,寿命1~3年。二、蚯蚓的饲料蚯蚓的饲料以粪草混合饲料最好,其中粪料占60%,草料占40%…  相似文献   

5.
蚯蚓又称地龙、蛐蟮,是属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陆栖无脊椎动物。蚯蚓富含蛋白质,据对赤子爱胜蚓分析,蚯蚓干体含粗蛋白质61.93%,粗脂肪7.9%,碳水化合物14.2%。养殖蚯蚓,可以作为畜、禽及一些水产动物的蛋白质饲料。同时,蚯蚓可作药用,蚓粪是优质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6.
能量和蛋白质是肉牛生长发育所必须的两大营养要素,传统的肉牛饲养中普遍只注意能量的供给,而忽视了蛋白质的补充,解决肉牛饲料中蛋白质供给不足,并使其有效利用,对肉牛的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肉牛蛋白质饲料可分为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非蛋白氮饲料和单细胞蛋  相似文献   

7.
邹叶茂  涂华军 《水产养殖》2010,31(11):21-22
<正>水蚯蚓又称红丝蚓,是环节动物门中水生寡毛类的总称,常见种类有丝蚓和颤蚓。水蚯蚓体细长,一般长度为5~60mm,最短约2mm,最长达100mm,一般个体粗约为0.1~1.2mm。干重蛋白质含量高达66%,是多种名贵鱼类的最佳开口饲料,常用于网箱养鳝的开口饲料或食物引诱剂,鳝种开口  相似文献   

8.
伍昭燕 《畜禽业》2002,(8):X024-X025
我国为解决饲料用粮短缺,确定了重点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家畜,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国家科委在"九五"期间已把"反刍动物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列为攻关计划,其中反刍动物营养与饲养技术研究是解决规模化饲养的关键.能量和蛋白质是反刍动物生长发育的两大营养,传统的饲养只注意能量的供给,而忽视蛋白质饲料的补充.解决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不足、并使其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人工孵化的同亲本史氏鲟鱼苗,用水蚯蚓饲养20天后,直接转入水簇箱内(水体100×25×40cm)进行配合饲料饲养试验。试验设3个不同蛋白质梯度的配合饲料组(1号料、2号料、3号料)和一个投喂水蚯蚓的对照组,每组放鱼100尾,试验期为30天,30天后试验各组幼鲟体重分别为5.01g、4.74g、4.91g和4.08g。存活率分别为82%、86%、75%和95%。试验结果表明:用活饵喂养一段时间的史氏鲟幼鱼仍可直接采用配合饲料喂养,无需进行过渡驯饲,同时指出适合于幼鲟营养平衡的配合饲料仍需进一步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杂交鳢(乌鳢Channa argus♂×斑鳢Channa maculata♀)生长及肉质的影响,在杂交鳢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0、5 %、7.5 %、10 %)的鲜赤子爱胜蚓浆进行饲养试验,试验时间为100 d。结果表明,基础饲料中添加7.5 %蚯蚓浆能显著促进杂交鳢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P<0.05),但对杂交鳢成活率没有影响;添加5 %、7.5 %的鲜蚯蚓浆,能显著提高杂交鳢肌肉中粗蛋白的含量(P<0.05),并能相应增加杂交鳢肌肉中总氨基酸(TAA)、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和丙氨酸Ala)、必需氨基酸(EAA)和半必需氨基酸(HEAA)的含量;添加7.5 %、10 %的鲜蚯蚓浆,能显著提高杂交鳢肌肉中粗脂肪的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鲜蚯蚓浆,均能显著降低杂交鳢肌肉中灰分的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1.
南美白对虾幼虾饲料蛋白质的需要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凯  王武  卢洁 《中国水产科学》2003,10(4):318-324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主要蛋白源,配制成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8%、33%、38%、43%和48%的5种精饲料,分别在盐度2和28的水体中,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幼虾进行49d的饲养试验。虾苗平均体重为(0 011±0 001)g,每天投喂4次。结果表明,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均随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南美白对虾幼虾肌肉游离氨基酸和肝胰腺胰蛋白酶的活性有显著的影响。在盐度2的水体中,26.7%饲料蛋白质水平最适宜;在盐度28的水体中,33.0%饲料蛋白质水平最适宜。说明在一定范围内,低蛋白高能量饲料可以取得更高的蛋白质利用率以及更好的对虾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翘嘴鲌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量,根据翘嘴鲌的体成分拟定饲料配方,设计了不同蛋白水平(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4.46 %、37.20 %、38.82 %、41.5 %、43.58 %)的5种饲料,用以进行饲养试验,分别饲喂体质量相近(约1.2 g)的翘嘴鲌幼鱼。60 d后,测定每组幼鱼的生长性能(全长、体长、湿重、肌肉水分、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翘嘴鲌的体长、全长、湿重随饲料蛋白水平的高低变化规律明显,蛋白水平为38.82 %的试验组,鱼的生长性能最佳。经回归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并结合翘嘴鲌的生长和体蛋白积累情况,认为翘嘴鲌幼鱼饲料的适宜蛋白水平为39 %~40 %。  相似文献   

13.
草金鱼幼鱼蛋白质需要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坤  张静  卢文轩 《水产养殖》2012,33(4):8-11
分别给初始体重为(19.56±1.78)g的金鱼幼鱼投喂蛋白质水平为26%、28%、30%、32%、36%、40%和42%的7种颗粒饲料,探讨草金鱼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38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36%时,草金鱼的增重率最大,显著高于蛋白质含量为26%、28%、30%和42%的饲料组(P<0.05),蛋白质含量为32%~40%的3个组间的增重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蛋白质含量为28%~44%饲料组的蛋白质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蛋白质含量为36%的饲料组饲料系数最低。通过对相对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两项指标的回归分析,确定草金鱼幼鱼配合饲料最适蛋白质含量为33.83%~35.31%。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青鱼天然饲料的不足,寻找新的饲沅,我们在1977年工作的基础上,1978年又以较大的规模在青浦县西岑公社养殖场,继续进行配合饲料饲养青鱼的试验。这次试验的目的:1.比较三种配合饲料的饲养效果;2.研究提高二令青鱼成活率的途径。一、三种饲料配方饲养效果的比较和评价Ⅰ号配方:鱼粉35%;豆并粉47.5%;大麦粉15%;酵母粉1%;矿物混合剂1.5%,卵磷脂100毫克/公斤饵料,维生素混合剂微量。  相似文献   

15.
不同饲料养殖一龄胭脂鱼种生长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采用水蚯蚓、人工配制的颗粒饲料和鳗用饲料分别养殖一龄胭脂鱼种,进行生长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水蚯蚓饵料,其生长速度最快,体长日生长率分别达1.16和1.06,鳗饲料次之,体长日生长率为0.51,颗粒饲料生长最慢,体长日生长率仅为0.10。从投喂饲料营养成分分析中看出,一龄胭脂鱼种对饲料的营养需求除蛋白质含量要求在50%左右,其脂肪含量也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6.
水蚯蚓又称红丝蚓,常见种类有丝蚓和颤蚓。水蚯蚓体细长,一般长度为5mm~60mm,最短约2mm,最长达100mm,一般个体粗约为0.1mm~1.2mm。其干重蛋白质含量高达66%,是多种名贵鱼类的最佳开口饲料,尤其是把它作为网箱养鳝的开口饲料或食物引诱剂,鳝种开口早,成活率高,病害少,效益好。  相似文献   

17.
彭福峰 《齐鲁渔业》2002,19(6):36-36
1.蛋白质 罗氏沼虾饲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王吉桥(1994)认为,是依发育阶段、环境条件和饲养方式等变化在14%~38.5%之间:在天然饵料较丰  相似文献   

18.
李跃 《科学养鱼》1987,(1):15-15
蚯蚓可作为高蛋白质饲料。日本太平二号蚯蚓适应性强,繁殖快,个体小、肉质比例高,人工养殖年内重量增长率达万倍以上,每立方米基料年产蚯蚓可达四十多公斤,每平方米基料年产蚯蚓可达十五公斤。人工养殖太平二号蚯蚓是提供鱼用蛋白质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19.
长吻Wei鱼种在室内分别用活饵料(水蚯蚓)、人工配合饲料和混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水蚯蚓)饲养了30天,测定和分析了各种饲料对其生长和成活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和组具有最佳效果:生长率最快,饲料利用和鱼种成活率都较好,其平均体重从0.52g增加到3.06g,每日生长率4.52%,成活率65%。而人工配合饲料组具有最好的成活率(80%),平均增重(1.66g)好于水蚯蚓组(1.45g)。水蚯蚓组饵料系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额尔齐斯河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对饲料蛋白质的适宜需要量,本试验配制了6种不同蛋白质水平(27%、31%、35%、39%、43%、47%)的实用配合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52.95±3.22)g额河银鲫8周,分析了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其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成分及血清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