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宝天曼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33  
对宝天曼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在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明显高于乔木层和灌木层 ,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最大 ,灌木层次之 ,乔木层最小。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 ,草本层和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程度明显大于灌木层。灌木层物种均匀度指数大于乔木层和草本层 ,草本层和乔木层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程度大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较大值出现在高海拔和低海拔群落 ,较小值多出现在中等海拔群落。物种均匀度指数的较小值多出现在中等海拔群落 ,但其较大值在各海拔群落都有分布。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较高值多分布在低海拔群落 ,较小值多分布在中等海拔群落 ;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各种指数以及草本层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六盘山自然保护区3个植被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的顺序为: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各项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总体趋势表现为:多样性指数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均匀度指数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各群落多样性指数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规律呈单峰曲线变化,即中等海拔高度上的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而高海拔和低海拔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典型样带调查法,在卧龙自然保护区邓生阴坡的岷江冷杉天然林内设置不同海拔梯度的样带,分析岷江冷杉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岷江冷杉天然林乔木和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均优丰多样性指数随着海拔升高呈下降趋势,而生态优势度指数呈上升趋势;灌木种随着海拔梯度上升物种丰富度下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均优丰多样性指数则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生态优势度指数的变化与之相反;群落所有植物的α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与乔木层一致。从β多样性变化来看:随着海拔上升,岷江冷杉林内乔木、草本和所有群落所有植物的相异系数CD和Cody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灌木层因为物种数和优势种的改变形成β多样性的双峰变化,这与灌木植物的实际分布是相符的。群落整体的物种差异和更替速率受物种数较多的植被类型影响较大,随海拔升高呈逐渐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变化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NERN)的监测数据,分析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随纬度、经度和海拔的空间变化格局。植物多样性指标包括物种丰富度指数(Patrick指数)、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和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结果表明:沿纬度梯度(从南向北),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中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呈下降趋势,草本层无明显的变化趋势;乔木层多样性指数先下降后升高。沿经度梯度(自西向东),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呈下降趋势;乔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灌木层的变化趋势与乔木层相反,草本层的变化趋势不明显;3个层次的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在海拔垂直梯度上,随着海拔的升高,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峰值偏向于低海拔;乔木层多样性指数与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相似,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新疆阿尔泰山小东沟北坡植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分布格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新疆阿尔泰山小东沟北坡植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东沟山区总体上物种种类简单,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沿海拔上升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的单峰趋势,即中间高度膨胀,且多样性峰值均出现在海拔1600~1800m处;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沿海拔升高,略微有所上升,变化不明显;乔、灌、草总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沿海拔上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趋势。针阔叶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从而使海拔1600~1700m处出现乔木层、灌木层及总的物种多样性峰值。随海拔升高,林分郁闭度减少,从而使得林下草本多样性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植被特征与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特征与植物多样研究表明:1)植物种类贫乏,有明显的重点科;并以的豆科Leguminosae、菊科Compositae、蔷薇科Rosaceae和禾本科Graminea等被子植物种类较大。2)对阴、阳坡不同海拔灌丛植被α多样性的的测度表明,各样地灌丛群落灌木和草本的物种多样性H与丰富度S、均匀度E成正相关关系,而与优势度D呈相反关系;植物群落物种α多样性指标在阴坡随海拔升高表现出明显的直线上升增加趋势,阳坡呈现出中间低两边高近似“U”型的海拔梯度格局;草本具有和灌木多样性指数相似的海拔梯度格局。3)低海拔梯度和高海拔梯度的灌丛植物种类和群落生境有较大的差异;随着海拔的升高,相似性减小,物种更替速率增大,灌丛群落的β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对大兴安岭松岭林业局所辖的古源林场和绿水林场不同年代落叶松白桦林火烧迹地的植被恢复情况进行了调查,用α多样性对火烧后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火烧后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然后急速增加,在火烧20a后除草本层多样性指数继续增加外,乔木层和灌木层逐渐趋于稳定状态;在火烧后4a之内乔木层物种均匀度指数降低,灌木层和草本层均升高;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在火烧后变化较大,乔木层和灌木层由于受物种基数低而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银瓶山森林公园润楠属植物的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海拔因子的关系,对森林公园内不同海拔的12块样地进行调查研究,计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群落物种多样性与海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银瓶山润楠属群落中共有70种植物,隶属于41科58属.各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优势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整体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E)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不同群落的乔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模式,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下降的规律;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未呈现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9.
粗糠树是果材兼用的多用途树种。采用典型样地调查、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等方法对粗糠树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粗糠树群落乔木层树种构成复杂,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的特点。均匀度变化呈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优势度呈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各层次物种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海拔梯度中的变化趋势不同:乔木层表现为随着海拔升高“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横“S”形变化趋势;灌木层的不同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不同;草本层表现为随着海拔升高先下降后升高的“V”形变化趋势。落种发芽困难导致自然更新受阻、人为砍伐过度导致存量不断减少、存活率下降是粗糠树处于低危边缘状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不同林龄桉树林下植被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信宜市中部山区不同林龄(3 a 生和 5 a 生)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 统计和分析了桉树林下植被结构特征(种类组成、结构与分布)和物种多样性(Margale 丰富度指数、 Simpson 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 指数和 Pielou 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1)3 a 生桉树林下植被共 记录维管束植物23 科 31 属 33 种,5 a 生桉树林林下植被共记录维管束植物 24 科 32 属 35 种,不同林龄 桉树林下植被结构与分布特征差异较大,乔木幼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均明显不同;(2)林龄对 桉树林下植被丰富度影响相对较小,但对优势度和均匀度影响较大;随着林龄的增加,桉树林下灌木层 和草本层植被物种多样性均明显下降,其中灌木层下降幅度大于草本层。总体而言,林龄对林下植被的 种类组成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林下植被的结构与分布以及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雾灵山植物多样性与植被分布状况,采用样方法(乔木层和灌木层的样方大小是10 m×10 m,草本层样方是1 m×1 m),对雾灵山植被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物种多样性与分布状况受不同的坡向、坡位、坡度、海拔、温度、水热等因素的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特点,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取决于草本层多样性的大小。低山农田、果林,低山落叶阔叶林,中山针叶林,高山草甸4个带谱随海拔的上升呈垂直分布。对雾灵山地区物种多样性及物种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利于生态恢复,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2.
The species richness of herb layer was investigated among 43 plots of forest vegetation in the eastern Zhongtiao Mountain, in southern Shanxi Province, China. The forest vegetation was divided into two major vegetation types such as the deciduous forest and the coniferous forest by the 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 (TWINSPAN). The species richness of herb layer was fitted in the topographic and soil feature factors, as well as the topographic relative moisture index (TRMI) by the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 (GL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nopy cover and altitude 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Soil pH value and soil nutrients index such as total N, organic matter content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 factors on species richness of herb layer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egetation types. For the broad-leaved forest, litter depth and TRMI were the important environment factors. For the coniferous forest, soil clay content was another important environment factor. The range of environmental gradient such as altitude may contribute to the difference.  相似文献   

13.
根据松华坝水库天然林群落的不同海拔梯度以及不同坡向设置36个典型样方进行调查。对松华坝水库物种组成、种子植物区系、群落各层次物种的重要值以及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到维管植物300种;乔木层云南松种群占绝对优势;水库天然林从乔木到灌木再到草本,植物多样性水平递增;随着海拔的上升,植物多样性水平先升高再降低;从阳坡到半阴坡再到阴坡,植被多样性水平先升高再降低。  相似文献   

14.
佳木斯市杏林湖公园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佳木斯市杏林湖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并进行群落数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公园内共有维管植物46科105属124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裸子植物2科3属5种,被子植物42科100属117种。多样性分析表明物种丰富度指数(S)和多样性指数(H’)表现一致,均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生态优势度指数(C)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均匀度指数(J)表现相反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建议今后在公园维护过程中加强抚育,加大灌木种类的引进力度,促进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甜槠林是我国中亚热带地区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鹰咀界天然林保护区内代表性植被。我们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统计计算分析将区内的甜槠林分成3大类别8种群落类型。并分别用物种丰富度指数(Dg1)、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Alatalo均匀度指数(E)对各群落类型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研究,结论为:群落多样性乔木层、灌木层(不包括乔木幼树、幼苗)〉草本层,但乔木层多样性不一定大于灌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分布均匀度较乔木层高,变异系数小。  相似文献   

16.
利用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以及重要值,对松树山主要森林群落(油松)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群落结构方面,松树山油松天然林垂直结构层次分明,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油松胸径大部分集中在15 ~25 cm,占全部油松的56.50%;(2)从各层植物组成特征来看...  相似文献   

17.
通过植物群落学的调查方法,对位于冀北山地河北省围场县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天然次生林的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及物种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内共记录到乔木树种1种,灌木6种,草本30种。灌木层和草本层的α多样性指数在一定海拔梯度下所呈现的趋势大致相同,都是比较典型的双峰曲线。随着海拔差的增大,群落间β多样性指数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灌木层中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 Turcz.)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草本层中披针苔草(Carex lanceolata Boott)、林地早熟禾(Poa nemoralis Linn.)和小红菊[(Dendranthema chanetii(Lvl.)Shih)]的生态位宽度最大。海拔1125m地段生态位重叠度最大的种群为照山白(Rhododendron micranthum Turcz.)和女娄菜(Melandrium apricum(Turcz.)Rohrb.),海拔1250m地段生态位重叠度最大的种群为细裂叶蒿(Artemisia tanace-tifolia Linn.)和阴地蒿(Artemisia sylvatica Maxim.),海拔1325m地段生态位重叠度最大的种群为披针苔草和隐子草(Cleistogenes caespitosa Keng)。  相似文献   

18.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天然恢复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宏图林场3个不同火烧恢复时期森林植被恢复的调查,以火烧迹地内生物多样性为研究对象,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调查区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火烧迹地各层物种数随火烧后恢复时间的推移,乔木层与灌木层的变化不是很明显,而草本层变化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种数逐渐降低;各层的物种多样性随火后恢复时间的推移先增加后减少,之后逐渐处于平稳;各层的物种均匀度随火后恢复时间的推移也是先增加后下降,之后逐渐处于平稳,其中波动变化最大的是灌木层,说明火干扰对灌木层空间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以广东省信宜市池洞镇和水口镇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统计和分析了不同坡 位(上坡位和下坡位)和不同密度(低密度 1 350~1 700 株 /ha、高密度 1 950~2 475 株 /ha)桉树林个体生 长量(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量及其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Margale 丰富度指数、Simpson 优 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 指数和 Pielou 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1)坡位显著影响桉树林生产力和林 下植被多样性,下坡位桉树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和林下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上坡 位,但下坡位林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低于上坡位;(2)密度对胸径和单株材积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树高 和林分蓄积量,高密度桉树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均明显低于低密度桉树林。总体而言,肥力条 件更好的下坡位更利于桉树生长,产量更高,坡位对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有所不同;高 密度(1 950~2 475 株 /ha)造林时,增产效果不明显,但存在林下植被多样性下降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