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四化”同步,从农业园区化、装备化、生态化、标准化、产业化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吴江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并提出今后的重点工作,以期全面推进吴江区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四化同步"是推动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引擎。福娃模式是福娃集团以产业发展带动新沟镇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模式。总结了福娃模式的内涵和特征,探讨了在龙头企业引领四化同步发展中,新型工业化是突破口,农业现代化是切入点,新型城镇化是枢纽站,信息化是助推器等启示。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指出今后的发展应在四化协调发展中稳步推进,在此背景下,以贵州省为分析对象,定量分析四化对同步小康的影响机制,为同步四化发展、促进同步小康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在“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的宏观环境下,探讨浙江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问题。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客观要求,推进农业信息化关键要把握战略机遇,确立发展意识。提出当前应重点突破的农业信息化建设领域,拓展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强化农民信箱运行绩效管理,发展全省农业电子政务,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应用和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蓉  杜赟 《安徽农业科学》2015,(26):283-285
农业现代化不加快,势必导致工业化、城镇化受阻,从而影响“四化同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该研究以湖北为例,提出通过构建以适度规模化、生产设施化、全程信息化等13个方面为主要内涵的现代农业体系,来解决农业现代化发展短板问题,从而加快“四化同步”建设.  相似文献   

6.
“四化”同步与中国小农经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小农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概括;从理论与中国基本国情角度,探寻了中国小农经济发生的根源;结合\"四化\"同步讨论了中国小农经济的出路问题。研究发现:当前小农经济困境是中国\"人多地少\"的刚性资源禀赋约束的自然结果;未来改造传统小农经济的关键,不在于改革现有农村基本经济制度,而应该寄希望于通过减少农民数量来缓解紧张的人地关系。\"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的提出为破解小农经济难题指明了方向,只有\"四化\"在互动中实现同步才是中国小农经济的根本出路。今后小农经济发展的战略途径,应重点围绕\"地、人、钱\"等资源要素,创新发展思路,努力实现工农、城乡间合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农村人口向工业、城镇合理有序转移,以及工农、城乡合理协调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7.
李济平 《农家致富》2005,(12):43-43
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家居温暖清新化、生活环境舒适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这种农民盼望多年的好日子,今年在沛县可以看到它的雏形。据了解,该县将投入2500万元,实施农村“三清四化”工程,受益农户1万余户,年底建成江苏省内最大的“三清四化”工程示范县。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农区是中原经济区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地区。文章论述了"四化"的内涵及其相互间的辩证联系,剖析了社旗县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实践及成效,提出了辩证看待发展模式、发挥科技带动作用、制订好产业发展规划、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等促进河南省农区"四化同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四化)同步发展的道路。文章阐述了四化同步发展的科学内涵,并对四化之间的相关系系做了论证,在对我国四化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信息化进程,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800亩日光温室栽植早熟黄蜜油桃建设项目是河南丰鑫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优质林果进行“四化”发展的有益探索,用以促进河南省内黄县现代设施农业快速发展。 项目区所产果品将借助内黄县果蔬贸易城平台,实行分级包装,冷链运输,北出口俄罗斯,南出口东南亚,实现“大棚蔬菜看山东寿光,大棚水果看河南内黄”的宏伟目标。 文章从项目的实施背景、实施内容及启示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实施日光温室栽植黄蜜油桃项目的优势在于见效快、效益高,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早,推动内黄县“四优四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静  吴昊  顿涛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135-136
概述了农民利益的内涵和"三化"的内在联系,分析了"三化"对农民利益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与农产品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阎柳娟  汪涛  李军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178-14179
通过分析现阶段农产品生产、食品生产以及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现状,提出通过农产品产业化避免或减少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观点。即:政府应在继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监察体系的构建和职能,加大全民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力度的同时,加快农产品产业化的步伐,引导建立具有承担相关法律、经济责任能力的规模化农、工一体,或农、工、商一体化企业,规范和监控相关企业在使用农药、化肥、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行为,组织农民和农产品个体商贩加盟相关的企业生产或销售,逐步取缔农贸市场,建立相关的农产品超市,或委托,或指定具有承担相关法律、经济责任能力的规模超市或商场销售农产品或食品。  相似文献   

13.
李莲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4,(8):2495-2497,2515
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的发展水平是当前河南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该研究首先对"三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研究了国内外对"三化"发展的理论,探讨了河南省"三化"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为构建美丽河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化协调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三化协调的总背景,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提出了新型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路径,即着力建立粮食生产长效机制、奠定坚实基础与良好前提,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助推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升级,着力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15.
在对山西S县B村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村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崔凯  冯献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6):201-206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并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是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思路。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有鲜明的历史特色和阶段特征,"四化"同步的演变随政府策略变化而发展。"四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关系表明,"四化"的同步协调发展具有规律性、阶段性和趋势性,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过程。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指出河南"三化"协调发展面临着工业化水平不高、城镇化总体水平低、农业基础薄弱以及诸多制度性障碍等问题。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目标就是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基于此,提出了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措施选择:坚持走有河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发展加快方式转变;坚持走有河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坚持走有河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0 ~2012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对省域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空间计量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表明省域“两化”融合水平显著空间正相关,且地域分异明显,高水平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低水平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一部分省份随时间在高、低水平间发生着跃迁.在“四化”同步背景下,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对“两化”融合的促进作用展开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全国范围“两化”融合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滞后效应,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对“两化”融合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东、中、西部的分析表明,东部“两化”融合的正向空间滞后效应显著,中、西部则不明显;东、西部城镇化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农业现代化则不明显,中部与此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四化同步”的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即"四化同步"。"四化同步"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同步",根本问题是解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发展的诸多"不同步"的突出问题。在正确认识"四化同步"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明确了河北省"四化同步"中存在较低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水平,带动农业现代化动力不足;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缺乏联系;信息化尚没有装备农业;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等的"不同步"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要强化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培育拓展多功能农业产业,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农业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经营与组织方式创新、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培训现代农民,切实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逐步推进"四化同步"。  相似文献   

20.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分析了“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标志,据此诊断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