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小麦施肥效应与土壤养分含量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42组安徽沿淮淮北地区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土壤氮素、速效钾含量与最高产量、地力产量、地力依存率和相应的缺素区产量、土壤养分依存率正相关,与相应的施肥效应负相关;缺素区产量与最高产量、地力产量、地力依存率和相应的土壤养分依存率正相关,与相应的施肥效应负相关;设计测土配方施肥方案应以土壤氮素养分含量及其相应参数为主.  相似文献   

2.
为在粳稻上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笔者对"3414"肥料试验的处理2、处理4、处理8进行分析研究,寻求土壤养分校正系数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以便针对粳稻更好的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果表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其校正系数之间关系用二次多项式表示最佳,它们之间相关性极显著。其中土壤碱解氮校正系数y与土壤碱解氮含量x的回归方程为y=1.331 16-0.008 11x+0.000 02x~2;土壤速效磷校正系数y与土壤速效磷含量x的回归方程为y=8.228 58-0.443 11x+0.006 52x~2;土壤速效钾校正系数y与土壤速效钾含量x的回归方程为y=2.527 86-0.022 23x+0.000 06x~2。  相似文献   

3.
免耕秋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晓舟  唐创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35-5537
[目的]应用电脑专家系统,对免耕秋玉米进行测土诊断、配方施肥试验,探讨其施肥效果。[方法]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配方施肥(按施肥建议卡施)、常规施肥(按往年常规施)和不施肥3个处理。[结果]测土配方施肥产量高于不施肥和常规施肥,分别高65.39%和20.81%;果穗性状和株高、苞位高也优于不施肥和常规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比不施肥增效634.44元/hm2,常规施肥比不施肥亏损1160.56元/hm2。免耕秋玉米产量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为73.05%,配方施肥与目标产量的吻合度为86.14%。[结论]免耕秋玉米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和不施肥产量高、效益好、性状优;产量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检测值、土壤养分校正系数、肥料利用率、马铃薯经济产量需肥量等施肥技术指标体系,以及马铃薯的目标产量和吸肥特性,施用不同的肥料品种有不同的制定方法,最终形成符合该区域施用的30%含量的马铃薯专用配方肥(N∶P2O5∶K2O=10∶6∶14),技物结合,直接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  相似文献   

5.
<正>本报讯湖南省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专家系统软件,是全国首创的真正意义上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手机智能应用系统。该系统开拓了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及成果应用的新途径。目前该系统已涵盖湖南省早稻、中稻、晚稻、玉米、油菜、棉花、烤烟、红薯等8个主要农作物。该系统通过科学分析分别获得了各个作物的肥料利用率、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农作物产量对土壤依存率、百公斤经济产量吸收量、最佳经济施肥量等技术参数,建立了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张家港沿江地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稻麦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于2014—2021年建立长期测土配方施肥定位观测试验。处理包括常规施肥处理、测土配方施肥处理和无肥处理,分析并测定稻麦产量、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指标。结果表明,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年均降低氮磷施用量分别为135和46.5 kg·hm-2,且稻麦产量并未显著降低,稻麦平均产量分别可达8 490和6 480 kg·hm-2。同时,通过稻季增施钾肥24 kg·hm-2,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高于常规施肥,进一步降低了钾元素亏缺导致的减产风险。  相似文献   

7.
土壤养分测定,特别是土壤速效养分的测定是测土配方的前提,只有快速、准确地分析出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才能做出正确的施肥决策。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在作物播种前做出施肥技术方案,所以高效快速地测定出土壤养分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寒地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验证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效果,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进行了田间校正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推荐施肥处理较习惯施肥处理每公顷增产159kg,增产比5.97%,每公顷增加效益570.75元。大豆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为78.3%,推荐施肥处理的产量比目标产量低178.5kg/hm2,与目标产量的吻合度为94.1%。  相似文献   

9.
根据"3414"试验结果,初步摸清了水稻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养分,土地依存率与土壤有效养分之间的关系,以及测土值与水稻养分吸收关系,并根据有效养分含量与校正系数的函数关系,建立了水稻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推算表。  相似文献   

10.
普洱市水稻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建设及推荐施肥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普洱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水稻"3414"试验结果,在分析水稻相对产量与土壤养分测试值的关系基础上,用水稻相对产量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进行方程拟合,初步建立了普洱市水稻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得出不同级别的土壤肥力对应的不同含量的土壤碱解氮。  相似文献   

11.
施肥和激素对水稻不育系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幼穗分化 5期前施尿素 ,“九二○”不同用量 ,喷施花调灵 ,施用KH2 PO4 和硼砂等试验 ,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水稻不育系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幼穗分化 5期是柱头生长的敏感期 ,追施氮肥能显著提高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 ;适当增加“九二○”用量 ,喷施花调灵可提高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 ;施用KH2 PO4 和硼砂也可提高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 ,但提高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2.
播种期对荞麦结实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以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提供的北早生、蒙0206、品89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和品种对荞麦结实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荞麦品种其产量与结实率随播种期的延迟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适期早播,有利于荞麦高产,同时降低被霜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为通过杂交育种解决南日鲍种质退化问题以促进鲍养殖效益,分别选取2012年10月份开展的南日鲍(♀)与皱纹盘鲍大连群体(♂)、盘鲍日本群体(♂)杂交所得的苗种以及南日鲍自交所得的3种苗种,于2013年3月份在海区水质情况良好的同一渔排吊笼养殖进行对比试验,试验分为3组,每组2 500个鲍苗,试验390d左右,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测定鲍的体长、体重,分别统计每组鲍的数量。结果表明:分苗前,杂交鲍苗的生长速度、度夏养殖成活率均显著高于自交所得鲍苗(P0.05);而南日鲍(♀)×盘鲍(♂)杂交所得鲍苗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活率略高于南日鲍(♀)×皱纹盘鲍(♂),但差异不显著(P0.05);当年秋季分苗后,养殖鲍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活率依次为:南日鲍(♀)×盘鲍(♂)南日鲍(♀)×皱纹盘鲍(♂)南日鲍(♀)×南日鲍(♂),且3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鲍养殖生产中,采用杂交育种改良和优化鲍种质是切实可行的,可显著提高鲍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播种期对波斯菊结实和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不同播种期对早熟、中熟、晚熟等3个波斯菊类型采种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采种栽培,中熟品种的最佳播种期为6月29日前后,平均产量为495 kg/hm2左右,晚熟品种的最佳播种期为6月13日前后,平均产量为525 kg/hm2左右,而早熟品种不适宜在长江流域采种栽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大量试验结果表明,DJS造林法与普通浇水造林法对比,山杏、刺槐、大枣和大扁杏4个树种的造林成的造林成活率平均提高25—28个百分点,造林保存率平均提高34.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提高高温卤蛋出品率和完好率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原料和煮蛋工艺对高温卤蛋破损率的影响,以及烘烤工序与高温卤蛋成品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剥壳破损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鲜蛋来源。最大限度降低鲜蛋煮后剥壳破损率的最佳卤蛋工艺是选择养殖场鲜蛋,贮存温度为0~4℃,贮存时间为7~10 d,采用2.0%的盐水煮蛋。在加热温度为50℃,烘烤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烘烤后的卤蛋成品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单倍体玉米不同方式加倍后的散粉率与结实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7):780-782
以NDG5,GY5598,ND108,ZD958,GY115,1145×Y331为供试材料,探讨在玉米单倍体育种过程中,自然加倍及化学加倍条件下,玉米散粉率与结实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供试材料的散粉率和结实率均较低,对芽苗期的供试材料施以秋水仙素处理,可明显提高供试材料的散粉率和结实率,且随着喷施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单倍体玉米的散粉率和结实率有显著增加的趋势。供试材料的散粉率与结实率之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苏靖  宣文良  王希春 《现代农业科技》2013,(18):249-250,253
为探讨不同输精持续时间对长白后备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影响,选择大白后备母猪75头,根据发情时间的不同分为A组、B组、C组、D组和E组,每组15头。每组母猪的输精持续时间分别为23、33、34、44、45、55、56、66、67 min,每头母猪输精3次。配种后统一管理,统计每组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结果显示,输精持续时间在47 min,每头母猪输精3次。配种后统一管理,统计每组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结果显示,输精持续时间在45 min以上(含45 min以上(含45 min),长白后备母猪C组、D组和E组3组之间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均差异不明显,并且C组、D组、E组之间的受胎率和产仔数明显高于输精持续时间低于45 min),长白后备母猪C组、D组和E组3组之间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均差异不明显,并且C组、D组、E组之间的受胎率和产仔数明显高于输精持续时间低于45 min的A组和B组。试验表明,输精持续时间控制在45 min的A组和B组。试验表明,输精持续时间控制在45 min时,后备母猪能够获得较高的受胎率和产仔率,为最佳的输精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9.
朴忠万  金志民  刘铸  李殿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411+6432-6411,6432
[目的]研究温度对花鼠心率及呼吸频率的影响。[方法]在0~30℃之间设6个温度梯度,测定花鼠心率及呼吸频率。[结果]花鼠心率总体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呼吸频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心率及呼吸频率与温度呈显著的线形回归关系。[结论]温度对花鼠心率及呼吸频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树脂包衣尿素氮溶出率与包衣率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树脂包衣尿素氯素释放原理,探讨了树脂包衣尿素在不同包衣率的情况下氯素养分的释放特征,以探明其释放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包衣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包衣率与树脂包衣尿素的氯释放速率成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