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阙金华 《农家致富》2007,(17):26-26
徐豆15号 审定编号:苏审豆200705。品种来源与类型:原名“徐9416”。属淮北中早熟夏大豆品种,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徐842-79-1/徐豆9号杂交,于2003年育成。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高油夏大豆徐豆1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豆11号是高油、高产、适应性广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子粒含油率为22.7%,比目前江苏省大面积种植的品种徐豆9号和泗阳288分别高6.3和5.1个百分点,增幅分别为38.41%和28.61%。该品种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试,两年试验结果平均产量3039.6kg/hm^2,比对照泗阳288增产2.44%,试点中最高产量达3802.5kg/hm^2。  相似文献   

3.
徐豆8号及其栽培要点蒋小平,王宗标,孙石(江苏省种子站南京210008)(徐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徐豆8号是徐州市农科所育成的中熟夏大豆新品种,适于淮北一年两熟制地区种植。199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水平1993-19g4年参加...  相似文献   

4.
吉建安 《农家致富》2005,(13):24-26
徐豆13号 一、审定编号 苏审豆200501 二、品种来源与类型 原名徐9302—1A.属淮北中早熟夏大豆品种,南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以徐豆9号/徐8618—4//徐豆1号///泗豆11杂交,于1999年育成。三、适应范围 适宜我省淮北地区作夏大豆栽培。  相似文献   

5.
徐豆13号是由江苏省徐州农科所以徐豆9号/徐8618—4//徐豆7号///泗豆11杂交,于1999年育成,适宜江苏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全生育期106天,株高84.4cm,主茎16.4节,结荚高度12.3cm,有效分枝1.25个,亚有限结荚习性,白花,棕毛,叶片卵圆形。单株结荚36.5个,每荚粒数1.98个,百粒重21.5g。田间花叶病毒病发生较轻,抗倒伏性较好。种皮黄色,微有光泽,种脐褐色,子叶黄色,籽粒扁椭圆形。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灌云县大豆原种场选育的大豆新品种灌豆2号,原名“灌99—13”,由灌云县大豆原种场以泗豆4号经系统选育,于2003年育成,属淮北中熟夏大豆品种,今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豆200801,适宜淮河流域及淮北地区作中晚熟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7.
“周豆11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豫豆24号”为受体、“豫豆11号”为供体采用花粉管通道法育成的高油、高产与多抗大豆新品种,2003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徐豆8号”(原系号为“徐8402”)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1984年以“徐豆7号”为母本、“徐751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并经过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1996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998年7月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确定为黄淮地区主要推广品种之一。徐豆8号1999年在苏鲁豫皖等地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2.75×105hm2,2000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9.
徐豆7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在1974年用徐豆1号作母本,美国品种克拉克63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1986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确定为淮北地区夏大豆推广良种。 (一)产量表现 1979~1982年所内连续四年鉴定结果,亩产149.5~168.8公斤,平均157.9公斤,比对照徐豆1号增产13.1~46.6%,平均24%,每年均居首位。  相似文献   

10.
苏种 《农家致富》2013,(8):24-25
一、淮豆11审定编号:苏审豆201104。品种来源与类型:原名"淮03-03",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豆4号/泗95132,于2007年育成,属淮北中晚熟夏大豆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08~2009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97.5公斤,较对照徐豆13增产6.0%,两年增产均极显著。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0.4公斤,较对照增产5.9%。出苗势强,叶片卵圆形。植株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实践分析灌云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情况,为灌云县玉米及大豆稳产高产种植提供参考帮助。【方法】选择经国家审定的种植区域包含江苏省内或者江苏省审定的大豆品种,其中夏大豆种植区选用灌豆系列、瑞豆1号、中黄301、齐黄34、徐豆13和徐豆18等,其中春播鲜食大豆可以选用苏新6号、台湾292和苏奎3号等,夏播鲜食大豆可以选用苏豆18号和通豆6号等品种。鲜食玉米可选择苏科糯1505、苏玉糯11号,青贮和籽粒玉米选用江玉898、苏玉29等兼用型品种。以2行玉米间作4行大豆为一个完整带,玉米宽窄行种植,窄行为2行玉米,宽行内种植4行大豆的模式进行种植生产。【结果】本次实践种植统计中玉米产量与单独玉米种植所获产量相当,大豆每公顷的多收产量达到1864.2kg,每公顷效益比单作玉米高出6123.84元,增收效益达到39.27%。【结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的创建有效提升了耕地的利用效率,能够更高效的实现对于空间资源、光照资源以及水肥资源的利用,有助于玉米和大豆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2.
南京绿领种业有限公司(邮编:210042,电话:025-85420825)选育的大豆新品种“绿领1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濮豆6018”大豆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豫审豆2004003号),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豆2005004号)。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灌云县大豆原种场(邮编:222200,电话:0518-8809861)选育的中熟夏大豆新品种“灌豆2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宜灌云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本试验选用10个大豆品种为供试材料,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进行种植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之间的差异,并从中筛选出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结果表明,徐豆18、灌豆1号这2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较好,徐豆18产量最高,达148.23 kg/亩,分枝多,荚数多,单株粒数多,单株产量高,田间表现好,无倒伏现象,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灌豆1号产量次之,达139.98 kg/亩,分枝较多,籽粒较大,百粒重大。徐豆18、灌豆1号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均表现较好,适宜在灌云县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条件下作为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东辛3号大豆(原名东辛2002)是东辛农场农业科学研究所1996年用A95-10×泗豆11有性杂交,采用系圃选育法于2001年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经过江苏省2年区试、1年生产试验,2006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1.1高产、稳产东辛3号大豆2002年参加本所评比试验,  相似文献   

17.
苏豆6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苏审豆200803)。该品种适宜在我省及周边省份作鲜食夏大豆栽培,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等优点,可作为外贸出口优质品种加以推广。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奎丰1号”大豆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豆2008020)。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品种来源:豫豆14号原代号商丘225,是商丘地区农科所用76064—0—1—0-0—H作母本,辽宁大白眉作父本,通过杂交,采用系谱法并经南繁加代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于1993年4月经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命名为豫豆14号。二、产量表现:1988—1990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共63点次,平均亩产155.2kg,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5.2%。1992年河南省大豆品种生产示范,11个点亩  相似文献   

20.
“通豆5号”通过审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沿江地区农科所(邮编:226541,电话:0513-87571132)选育的夏播迟热鲜食大豆新品种“通豆5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