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是个综合的多学科集合,它不但包括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还包括社会经济适宜性。文中借助GIS平台,系统的归纳了国内外人居环境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基于DEM数据、NDVI数据、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人口和GDP等要素的栅格数、以1km×1km的栅格尺度直接反映了南疆地区适宜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植被、地形、气温等各种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在空间上的适当结合分布对南疆人居环境的发展和分布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2)南疆地区大部分地区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人居环境适宜性中一级适宜区(最好适宜区)的面积最少,占全研究区的3.092%,二级适宜区占7.15%,三级区占8.39%,四级适宜区和五级适宜区的面积最广,占全研究区的81.17%,表明自然环境基础十分恶劣;3)研究区内除了现已开发利用的绿洲面积以外现未开发的交错带具有较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人居环境发展的潜能,但是此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在今后的发展规划当中需要大量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对汉唐之间敦煌地区由于过度开发所造成的环境生态问题及当地民众为应对生态环境问题加剧所采取的治理举措进行了梳理和研究,以期为今天敦煌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3.
传统人居环境是在儒释道“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指引下,不断适应地域气候并有限度利用地域自然资源构建而成的.以生态伦理学作为研究视角,从秉持“和合共生”的环境生态伦理观念、注重“经济实用”的建筑生态伦理观念和倡导“礼仪秩序”的文化生态伦理观念等方面对东北地区满族、汉族和朝鲜族传统民居的生态伦理内涵进行了深入解析,以便为当前该地区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内蒙古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km×1km栅格为基本单元,建立地形、气候、水文和地被等人居环境单要素评价模型和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模型,系统评估了内蒙古人居自然环境的适宜性与限制性,定量揭示了内蒙古人居环境的地域类型与空间格局。研究表明:内蒙古地形条件较好、气候偏寒、水文和植被条件较差,自然条件是影响内蒙古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内蒙古人居环境以限制性为主要特征,自治区人居环境由41.15%的不适宜区、37.07%的临界适宜区以及21.78%的适宜区组成,不适宜人类长年生活和居住的地区面积最大;内蒙古人居环境的限制性,决定了自治区人口"大集中、小分散"的基本分布格局,全区88.03%的人口集中在面积有限的25.75×104km2人居环境适宜地区,人居环境临界适宜地区占地43.84×104km2,人口不足全区的10%;人居环境不适宜地区占地48.66×104km2,人口仅占全区的2.24%。  相似文献   

5.
适宜的人居环境对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30 m×30 m的栅格为基本单元,运用RS和GIS技术,对原始影像数据进行解译、提取、运算和分析,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得到宁夏中部干旱带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模型(HEI),并对适宜性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 ① 宁夏中部干旱带人居环境适宜性指数介于16.05~84.90之间,整体生态适宜性较高。空间格局表现为:除东北角少数乡镇外,从西南方向到东北方向适宜性逐渐提高,从南到北适宜性逐渐提高。② 研究区发展受水资源限制较大,适宜性地区沿灌渠和水系呈带状分布。高度适宜区占7.64%,较适宜区占11.49%,一般适宜区占27.42%,临界适宜和不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3.45%。通过对宁夏中部干旱带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以期为宁夏境内生态移民区选址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关于新疆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区划工作中新疆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所依据的评价模型在权重和分级阈值的设置以及某些参评指数的设计和选择上尚存在不合理之处,因而导致评价结果与一些实际情况不符。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并特别指出评价应增加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自然灾害情况。  相似文献   

7.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被称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文中首先诠释了两汉时期敦煌郡文化空间体系是由军事防御体系、郡县乡里体系、邮驿体系和丝路古道构成的。然后,结合汉时期敦煌历史空间环境特征和成因,提出文化空间体系是历史环境作用下的产物,历史环境是文化空间体系生成的条件,从而阐明了文化空间体系与历史环境的整体性。这一研究不仅说明了文化空间与历史生成环境是紧密联系的,而且阐明了文化空间遗存保护中应当重视历史环境的推演和再生,应当探索文化空间遗存及其历史环境的整体性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陕西省关中地区977份样本数据,在考虑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利用SEM模型分析农户认知、制度环境对参与意愿的影响,验证信息信任对二者的中介效应,并利用多群组分析探究性别和地方依恋对农户认知和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认知和制度环境对农户参与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通过信息信任间接影响参与意愿;农户认知的不同维度...  相似文献   

9.
文中基于1753份农户调研问卷,综合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构建农户付费制度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提升效应及影响机制,并比较不同村庄、家庭的组群差异。研究表明,农户付费制度显著提高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绩效,且对近郊村、有补贴、务工距离近的农户家庭的影响效应更显著;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农户付费制度通过个体持续管护与集体持续管护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绩效。为此,逐步在有条件地区实现农户付费制度的全覆盖,依托付费构建政府与农户的联动机制,更好地促进环境整治工作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喀斯特地区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湖南和湖北8省5704户调查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探讨数字技术采纳对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采纳对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边际效应为0.1057;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中,社会网络和信息渠道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信息渠道的中介效应更大;东部喀斯特地区、家庭收入高的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可能性更大。因此,建议扩大农村数字技术覆盖,拓宽农户社会网络和增加信息渠道,激发中西部地区、家庭收入低农户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地方灾害史料记载,统计出唐代关中旱灾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唐代290年的时间内,共发生旱灾112年次,可以按照旱灾发生的频率将唐代划分为五个阶段。关中旱灾的连续性特征非常明显,连续三年以上的干旱链现象突出。旱灾在月份和季节中的分布极不均匀,季节性连续干旱偏多。唐代关中旱灾灾情较为严重。频繁的旱灾给唐代关中地区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沙尘天气史料的甄别,运用信息化处理方式,对唐代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发生特征进行了研究。检索到唐代西北地区沙尘天气记录40条,将其中记载序列较好的唐都长安沙尘记载进行了时间分布分析,发现唐代沙尘天气发生等级有着明显的增高趋势,探讨了这种变化的人文动因以及沙尘源因素。唐代后期以来,河西、新疆、内蒙古西部等沙尘源地战乱的增多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唐代后期河西走廊等地的沙漠化等因素均与之有很大的关系。研究历史上沙尘天气发生发展的特征,不仅能够复原此类天气发生的历史实况,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科学地认识沙尘天气的历史过程及其机制,做好预测预防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史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唐代关中地区水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唐代关中地区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该时期关中地区的降水规律和成因做了探讨。结果表明:唐代关中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唐中期(公元703~公元840)137年间,这一时期共有水涝灾害41次,平均3.34年就有一次,占唐代水涝灾害次数的68%;唐前、唐后降水较少,水涝灾害次数各占16%;唐代关中地区水涝灾害唐前、中、后期分布很不均匀,水涝灾害在时间上的分布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的态势,唐代关中地区水涝灾害在季节性上的特征也十分显著,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其中尤以农历八月份最为频繁,达16次之多;唐代关中地区气候整体上较湿润,降水丰沛。气候暖湿,年降水量较多,降水集中或持久是造成该时期水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导致植被遭到破坏也加剧了该时期水涝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唐代长安与洛阳都城水旱灾害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翔实的史实资料,对唐代都城长安与陪都洛阳水旱灾害的发生频率进行了统计,并从气候因素、地理位置及地形水系、都城建设等方面对唐代长安与洛阳地区水旱灾害频率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气候方面来看,在唐代,不论是长安,还是洛阳,都表现出水灾发生频率中间多、两头少;旱灾发生频率两头多、中间少的特征。说明唐代中期气候更为湿润,唐前期与后期气候则相对偏干。从地理位置与地形、水系的关系方面来看,正是由于地理位置及地形与水系特点,导致了唐代长安地区的水旱灾害以旱灾为主,而洛阳地区以水灾为主。因此,在气候较为湿润的唐代,洛阳比长安更易受到洪水的侵袭,且水灾危害程度远超过长安地区。此外,都城建设也与水旱灾害的发生频率有一定关系。作为都城或陪都,大量的宫殿建设及人口增长,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使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大。因此,从整个唐代发生的水旱灾害总量来看,长安地区的灾害频率比洛阳地区要高得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唐代都城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隋代大兴城的选址建设及唐末迁都洛阳的资源环境因素的深入分析,表明在隋代关中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下,为了规避不利的灾害风险而移址大兴城;唐朝末年,由于气候转向冷干,为了寻求更好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则迁都洛阳。  相似文献   

16.
敦煌市水资源及节水型城市建设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地处西北干旱地区的敦煌 ,水无疑是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 ,它不仅是绿洲形成、发展和稳定的基础 ,而且决定着敦煌绿洲的环境状况和环境质量。本文通过对敦煌水资源特征分析 ,论述敦煌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向 ,对建设敦煌节水型城市进行初步探讨 ,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S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本文以RS为信息源、GPS为空间定位手段,利用GIS技术对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在编制敦煌铁路沿线10km生态系统类型图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环境敏感性两方面,利用专家打分法结合数学模型进行评价,将铁路沿线地区划分为不同的保护级别,为铁路建设合理设计工程和施工场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化名城武威与敦煌的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武威和敦煌两目的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分析研究 ,得出两地的国内客源市场在空间上十分分散、吸引半径较大 ,而海外客源市场高度集中。具体而言 ,武威海外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较大 ,客源吸引半径较小 ;敦煌海外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适中 ,客源吸引半径大。本文还分析比较了两目的地客源市场空间分布格局对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市场促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敦煌盆地水环境特征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敦煌盆地有限的水资源既是绿洲和敦煌市存在的必要因素;又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论文分析了敦煌盆地水环境特征,认为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目的的水利建设活动,严重于预了敦煌盆地的水循环,造成了河水断流、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土地荒漠化加剧等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发挥敦煌的旅游优势,为了保证敦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应该合理调整用水产业结构,压缩农业用水,增加生态用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恢复地下水位,保证低耗水、高产出的旅游业用水需求,走水资源永续利用、经济稳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敦煌戈壁地区地气温差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敦煌双墩子戈壁试验站2008年12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塔站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地气温差的概率分布、日变化、日际变化、年变化和典型天气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地气温差变化幅度较地温和气温小,分布在-1度附近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峰值,观测期间出现的最小温差为-13.78℃,最大温差为35.59℃,平均温差为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