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福建省樟树溃疡病的病原菌种类,对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三明市明溪县、南平市建阳区和顺昌县4个地区采集的樟树枝干溃疡样本进行分离、纯化和致病性分析,将病原菌进行系统形态学观察,并结合代表菌株的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翻译延伸因子(EF-1α)、RNA聚合酶Ⅱ大亚基(RPB2)和β-微管蛋白(BT)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进化树,最终确定病原菌种类。结果表明,在福建省不同地区内采集到的75份樟树溃疡样本,经过组织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检测,得到43个病原菌株,根据观察病原菌的菌丝生长状态和孢子特征,并结合系统进化树的结果,得到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假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和Lasiodiplodia iranensis 4种类型菌株。接种菌株后发病症状与野外发病症状相同,但致病程度不同,其中小新壳梭孢最强,可可毛色二孢次之,L.iranensis最弱。  相似文献   

2.
研究腐皮镰孢菌和可可毛色二孢菌对白木香的浸染结香效果,采用单一菌处理(1g/L、3 g/L)、混合菌处理(每个菌0.5 g/L、1 g/L、1.5 g/L),以输液方式浸染5个月后,对其木质部采用GC-MS联用仪开展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检测出的77种化学成分含有芳香族化合物、倍半萜类化合物、脂肪酸和其他物质;与单菌侵染相比,混合菌侵染白木香树更能促使沉香特征性成分产生,接菌量为3 g时效果最佳;可可毛色二孢菌结香效果稍好于腐皮镰孢菌;结香效果与侵染菌的量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桉树枝枯病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防治桉树枝枯病,对桉树枝枯病菌可可毛色二孢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30℃;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萌发率为93.20%;该菌在pH值3.0~12.0范围内均能生长,以pH值5.5生长最好;可以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对蔗糖和硝酸钠利用率最高;经过10 min的处理,菌丝体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分别是52℃和54℃。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在我国的多种树木上采集了56个溃疡病标本,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ISSR技术)研究病原菌.通过徒手切片和石腊切片观察,供试病原菌有性型为Botryosphaeria dothidea;无性型特征与国外所报道的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一致.根据ISSR技术得到的系统树显示,供试菌株与国外提供的F. aesculi (有性阶段为B. dothidea)菌株以100%相似性聚为一类.因此,实验采集的树木溃疡病菌是B. dothidea,其无性型不是Dothiorella gregaria,而是F. aesculi,故应使用F. aesculi作为B. dothidea的无性型名称.此外,通过国内的B. dothidea和国外已发表的B. ribis的特征对照,发现二者确实不同:B. ribis的分生孢子宽度大于8.0 μm,L/D值的平均值小于2.6;而本实验测量的B. dothidea的分生孢子宽度在6.2 ~7.6 μm之间,L/D值的平均值在2.9 ~3.6之间;ISSR所得系统树也显示二者属于不同的种.所以B. dothidea和B. ribis是两个不同的种,而不是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5.
2006 ~ 2008年,从苏鲁两省的严重变色杨木上分离筛选得到8株对杨木变色菌可可球二孢和弯孢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通过拮抗细菌的筛选,分析了该菌株的摇床液体发酵最适条件,建立了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19对可可球二孢和弯孢2种变色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最佳发酵条件是培养时间为46 h,pH值为6,培养温度为35℃,摇床转速为200 r/min,装液量为50 mL.在该参数下培养出的枯草芽孢杆菌B19细菌液对可可球二孢和弯孢的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在甘肃陇南油橄榄种植区发生一种叶部新病害,叶片感病后,产生褐色斑点,病斑不断扩大,后期渐变为纶纹状,叶部有单个病斑,也有多个病斑相连,叶背症状不明显。叶片受害部位周围渐失绿,后期变黄,大面积干枯,继而引起早期落叶。通过组织分离、菌株纯化,显微观察,记录了病原的载孢体为椭圆形,大小为286~504μm×132~375μm,产生2种分生孢子,甲型孢子多为椭圆形,具2个油球,大小为4.3~7.6×1.6~3.4μm,乙型分生孢子线状或端部成钩状,大小为13~24×0.4~1.2μm。对病原物r DNA-ITS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得出,菌株A1(a3、a4、a5、a7)与Diaporthe eres菌株遗传距离最近,与Phomopsis属的多个种及该属的有性型Diaporthe sp.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与同源率最高的Phomopsis amygdali遗传距离相对较远。通过对病原物分子生物学分析及形态学观察,确定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为一新种,初步定为拟茎点霉,经查文献,此病原菌在油橄榄上没有记载。  相似文献   

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条件下白僵菌菌株S1-7发酵液对桉树枝枯病菌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theobromae)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抑菌率最高的培养条件:温度为28℃,培养时间20 d,p H值7.0~8.0,培养基中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含量分别为40、20、20 g/L。此外,60℃以下高温处理发酵液4 h对抑制作用影响不大,温度高于60℃抑菌率显著降低;紫外线照射对发酵液的抑菌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撑×绿杂交竹梢枯病病原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离、接种、再分离首次证实杂交竹梢枯病的病原为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Corda)M.B.Ellis.该病菌以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病组织、病组织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其中病组织中菌丝体和子实体中的分生孢子为越冬的重要形式,是痛害发生主要的初侵染源;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通过伤口从节叉处侵入;病原菌主要通过孢子借助风力和雨水传播,从4月初开始释放孢子,6月为病原孢子释放的高峰期,并以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相似文献   

9.
对枣树焦叶病(又称炭疽病)的病原菌及其发病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的有性阶段为围小丛壳菌,无性阶段为胶孢炭疽菌。对病叶进行分离培养,有一菌株在其菌落上可产生黑色粒状菌核。在菌核上产生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椭圆形,略弯曲,一端稍尖。并有褐色分隔的刚毛。经鉴定确认是墨色刺盘孢菌。本病原以无性孢子在树上的枣吊上越冬,由风传播。病菌从气孔或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潜育期4~8天。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温、湿度的变化密切相关。一般以每年6月温度为23℃,相对湿度82%时开始发病;7月中旬至8月下旬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80~89%时为病害发生盛期;9月中旬后病害停止发生。  相似文献   

10.
龙柏叶枯病是近年来中国园林植物上出现的新病害,以小龙柏受害最为严重。本研究采用田间实地调查、室外试验分析研究了龙柏叶枯病的症状及发生特点,并结合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分析对分离纯化的龙柏叶枯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龙柏叶枯病受害植株鳞叶小枝从上向下迅速干枯为其典型症状,春季冷凉、多雨的气候条件及强度修剪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分析表明龙柏叶枯病菌的无性时期为链格孢,菌丝为有隔菌丝,分生孢子黄褐色,大小20.5~32.5μm×6.5~10μm,有纵横隔膜且分隔处明显缢缩,有性时期属于子囊菌。  相似文献   

11.
竹材主要变色菌霉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我国云南、广州、北京、湖南和安徽等省市采集变色霉变竹材标本,分离纯化得到78株真菌菌株,鉴定为木霉(Trichoderma spp.)、毛霉(Rhizomucor spp.)、曲霉(Aspergillu spp.)、镰刀菌(Fusarium spp.)、链格孢菌(Ahernariaspp.)、可可毛色二孢菌(Botryosphaeria rhodina)和稻球黑孢(Nigrospora oryzae)等.选取代表性的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营养因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均影响菌丝的生长及色素形成;温度条件对菌株的生长影响较大,对于大多数菌株而言,28℃是最适生长温度,5℃生长减缓甚至停滞,但未死亡,40℃以上菌株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但个别霉菌在50℃仍可生长,表明竹材霉菌对极端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竹材霉菌变色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pH值在4~11下皆能正常生长,最适pH值在5~8间;光照对菌株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正> 杨棒盘孢菌Coryneum PopulinumBres,属于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盘色多隔孢属。分生孢子盘碟形或垫状,初生于基质,后外露,坚实,黑色;分生孢子梗短,40×12.5 μm,淡褐色,不分枝;分生孢子镰刀形,两端渐窄,通常有隔膜3个并在此处稍缢缩,暗褐色,32~54×7~10μm(图1)。其有性世代为东北球腔菌Mycospherella mandshurica Miura  相似文献   

13.
选择8种不同的杀菌剂,用菌落生长速度法对桉树枝枯病主要病原菌可可毛色二孢、拟隐孢壳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对可可毛色二孢抑菌效果最好的是25%咪鲜胺,EC50值为0.03 mg/L,效果最差的是50%异菌脲,EC50值为11.49 mg/L;对拟隐孢壳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25%咪鲜胺,EC50值0.23 mg/L,效果最差的是25%苯醚甲环唑,EC50值为6.65 mg/L。  相似文献   

14.
2种木材蓝变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种木材蓝变菌松球壳孢(Sphaetopsis sapinea)和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种蓝变菌菌株适宜温度均为30℃;适应的酸碱度范围均为5.0~9.0;两者都属于喜光菌;松球壳孢生长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可可球二孢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膏。  相似文献   

15.
2008年4月~2011年6月,通过对I-107杨溃疡病病原分离、野外接种致病性测定试验、病原菌的形态观察及ITS序列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该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大孢不高双胞菌,在我国的杨树上属于首次报道,由它引起I-107杨溃疡病为杨树新病害。野外接种1年生I-107杨树幼苗,10天后的发病率为100%;该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为黑色,分生孢子梗缺;产孢细胞瓶梗状,无色,4.5~9.6μm×4.5—7.4μm;分生孢子圆柱形到长圆形,或窄卵圆形,成熟的分生孢子有2个细胞,无色,基部细胞窄,顶部细胞略宽,分隔处缢缩,2个细胞的分生孢子比单细胞的分生孢子更大,23.1—31.6Iμm×6.7~9.8μm,平均为27.7μm×8.9μm;未成熟的分生孢子为单细胞,16.5—26.1μm×6.2—8.5μm,平均为22.7μm×8.9μm。  相似文献   

16.
红叶石楠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叶石楠叶斑病是江苏地区红叶石楠的一种主要叶部病害,严重时叶片能形成大面积枯死斑,阻碍了红叶石楠的生长并降低其观赏价值。2011年6~9月通过对红叶石楠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室内外人工接种致病性测定试验、病原菌的形态观察及ITS序列分子鉴定,将该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小孢拟盘多毛孢。其室内接种130 h后,感病率和感病指数达到最高,接种叶片全部发病,感病指数达85,发病率100%;室外接种240 h时,病斑平均直径为7.8 mm,发病指数为50.7,发病率达94.28%。该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为黑色,分生孢子梗短,圆柱形,无色,长3.0~5.1μm;分生孢子4个隔膜5个细胞,纺锤形,直或稍弯曲,23~25μm×7~9μm;顶端细胞着生2~3根无色附属丝,不分枝,长31~32μm,宽1μm左右;尾胞上着生中生柄1根,长6~7μm。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白木香结香机理,采用可可毛色二孢与腐皮镰孢菌开展了白木香野外接菌结香试验,并对白木香树枝接菌前后木质部的显微构造进行观测,研究真菌接菌结香对白木香木质部构造的影响。结果表明,结香真菌侵染白木香引起组织局部坏死反应,进而促使胼胝质积累以应答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逆境胁迫,胼胝质参与了植物的生理防御反应以及沉香树脂的形成过程,糖在白木香沉香形成中或许具有重要作用。不同接菌处理白木香树枝5个月后,其导管、木射线薄壁细胞和内含韧皮部组织中均会形成沉香树脂。  相似文献   

18.
一、病状:泡桐炭疽病主要为害苗木的叶片、叶柄和茎部,大树仅为害嫩梢。幼苗2—4片真叶时开始发病,初期幼苗叶片变暗绿色,而后逐渐倒伏。苗木开始木质化后(6片真叶以上),在叶片、叶柄、茎基部发生黄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形成圆或椭圆形或棱形病斑,逐渐变褐色,病斑处凹陷,以后出现粉红色病菌分生孢子堆。幼苗被害严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离、接种、再分离首次证实杂交竹梢枯病的病原为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Corda)M.B.Ellis。该病菌以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病组织、病组织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其中病组织中菌丝体和子实体中的分生孢子为越冬的重要形式,是病害发生主要的初侵染源;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通过伤口从节叉处侵入;病原菌主要通过孢子借助风力和雨水传播,从4月初开始释放孢子,6月为病原孢子释放的高峰期,并以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离和鉴定非刚竹属5种竹子丛枝病病原菌,并分析其与麦角菌科其他真菌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竹子丛枝病病原菌的鉴定、病害的防控和麦角菌科物种间亲缘关系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非刚竹属5种竹子丛枝病样品上分离病原菌,利用显微镜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结构并测量分生孢子大小,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物种,基于ITS rDNA和LSU rDNA序列构建麦角菌科的系统发育树。【结果】中华业平竹、巴山木竹和薄箨茶竿竹丛枝病组织分离的病原菌形态结构与竹针孢座囊菌一致,分生孢子在PDA平板上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褶皱、略有光泽、边缘不整齐的浅黄色菌落,分生孢子针形,大小为(22.4~52.0)μm×(2.2~6.0)μm。黄麻竹和牡竹丛枝病组织分离的病原菌菌丝在PDA平板上形成表面平整、边缘整齐的圆形菌落,病原菌培养72天后产生短棒状分生孢子,大小为(5.4~10.5)μm×(1.2~2.8)μm。ITS rDNA和LSU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分离自中华业平竹、巴山木竹和薄箨茶竿竹丛枝病样品的病原菌与针孢座囊菌聚为一支,支持率为99%;分离自黄麻竹和牡竹丛枝病样品的病原菌与竹异香柱菌聚为一支,支持率为100%。【结论】中华业平竹、巴山木竹和薄箨茶竿竹丛枝病的病原菌为竹针孢座囊菌,该菌与麦角菌属的亲缘关系近。黄麻竹和牡竹丛枝病的病原菌为箣竹异香柱菌,该菌与肉瘤座菌属的亲缘关系近,与香柱菌属的亲缘关系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