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玉米秸秆为试验原料,以小麦秸秆为对照,设计了四个原料配方,进行了双孢蘑菇的栽培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规律符合逻辑斯第曲线,子实体生长规律符合指数增长曲线,菌丝生长速度优于麦秸培养料,子实体生长的高峰期比麦秸培养料提前,出菇期比麦秸培养料集中。玉米秸秆和牛粪以1:1的比例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物学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以烟草秸秆为试材,利用烟秸秆替代玉米秸秆、玉米芯等原料栽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对比了3种不同原料对双孢菇产量及单品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烟秸秆栽培的双孢蘑菇出菇集中,第一潮菇占总产量的60%以上;前三潮菇产量达18 kg/m2以上;与玉米秸秆相比,用烟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总产量和平均单品重显著增加;与玉米芯相比较,用烟草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总产量和平均单品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正>双孢菇是栽培较广、产量较高的一种食用菌,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因此享有"植物肉"的美称。我国目前栽培双孢蘑菇仍以稻草、麦秸等为主料,限制了双孢蘑菇在玉米产区的发展,而玉米秸秆大部分被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自2005年以来,陇南市农业技术学校利用玉米秸杆栽培双孢蘑菇,经4a的试验,形成了一套玉米秸栽培双孢蘑菇的实用技术,其生物转化率在33%以上。  相似文献   

4.
玉米秸秆不同配方栽培双孢蘑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规律符合逻辑斯第曲线,子实体生长规律符合指数增长曲线,菌丝生长速率优于麦秸栽培料,子实体生长的高峰期比麦秸培养料提前,出菇期比麦秸培养料集中。玉米秸秆与麦秸秆以1∶1的比例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度快,生物学效率与麦秸培养料相近,可达到50%以上,产量可达10kg/m2以上。  相似文献   

5.
利用甜玉米秸秆为原料栽培双孢蘑菇研究示范表明:甜玉米秸秆栽培蘑菇,出菇早,产量高,质量好。效益转化率最高,产量多5~10kg/m2,效益多15~20元/m2,采菇期长25d。  相似文献   

6.
正河南省夏邑县自1999年从福建漳州引进利用菇房发展立体棚架栽培草菇和双孢蘑菇技术以来,结合当地气候、资源等特点,在生产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栽培技术,形成独具夏邑特色的"一料双菇"栽培模式,即利用稻草/麦秸种植草菇,草菇废料结合麦秸发酵后再种植双孢蘑菇。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节约原料成本和提高种植效益。一、栽培季节根据夏邑县当地气候条件,栽培草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玉米秸秆种植双孢蘑菇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孢蘑菇 ,俗称蘑菇 ,又称白蘑菇、洋蘑菇。其色质白嫩 ,肉质细美 ,营养丰富 ,是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食用菌 ,也是我国目前出口量最大、创汇率最高的食用菌产品。我国目前栽培双孢菇的主要原料还局限于稻草、麦秸等 ,限制了双孢菇在玉米产区的发展。河南省是玉米生产大省 ,大量的玉米秸秆因得不到利用 ,秋天大量焚烧 ,既浪费了资源 ,又污染了环境。近年来 ,我们在食用菌产业开发中 ,对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从菌种选育、原料加工发酵、出菇场所选用、出菇管理和出菇模式的选用都进行了反复的试验摸索 ,建立了一条北方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的…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生产双孢蘑菇配方优化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7,(5):759-763
为确定玉米秸秆专用隧道发酵技术的改进以及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的优化,对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过程中与产量相关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针对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高产配方及高产关键因子,选择小麦秸秆、玉米秸秆为栽培主料,鸡粪、牛粪为辅料,利用正交设计,采用L_(16)(4~5)正交表进行优化设计,并检测秸秆发酵过程中碳氮比、有机质、水分等指标,计算产量,分析各个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配方为:小麦秸秆100 kg,玉米秸秆30 kg,鸡粪20 kg,牛粪20 kg;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因素为最终碳氮比,且最终碳氮比为20.29∶1时,产量最高;有机碳、有机质、粗蛋白、初始碳氮比相互显著相关,检测过程中可以用初始碳氮比代替此类指标;pH值、含水量与其他各因子没有显著相关性。检测基质发酵堆内中外3层,前期、中期、后期的温度变化并与产量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所有温度指标与产量无显著相关,不影响双孢蘑菇产量。  相似文献   

9.
麦秸栽培双孢蘑菇可有效构建生态农业循环模式,解决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双孢蘑菇品种As2796为试验材料,选用稻草为主的培养料为对照,设置了麦秸加尿素、麦秸加不同比例的牛粪共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的一次发酵温度变化、不同发酵阶段的pH变化、C/N变化、总糖含量变化等,并对各处理双孢菇栽培过程中菌丝生长情况、鲜菇产量情况等作了观察和统计,初步确定每1 000 kg原料的麦秸培养料的配方为:麦秸秆70%、牛粪26%、过磷酸钙2%、石灰1%、石膏1%.  相似文献   

10.
正1.技术原理概述该技术是以麦秸、稻草等禾本科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通过与其它原料混合或经高温发酵,配制成草腐菌栽培基质,食用菌采收结束后,菌糠再经高温堆肥处理后还田,是一种多级循环利用技术。以作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为例,每2.5千克秸秆可产鲜菇1千克左右,经济效益好。秸秆种植食用菌技术,既可适于一般农户,也可运用于工厂化、产业化规模生产,操作方便。2.技术流程食用菌栽培按其基质处理方法不同分为生料、  相似文献   

11.
利用小麦秸秆栽培双孢蘑菇高产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秸秆为主料栽培双孢蘑菇,可使小麦秸秆变废为宝,拓宽双孢蘑菇生产原材料的来源渠道。以双孢蘑菇菌株AS2796为试材,选用稻草为主的培养料为对照,以小麦秸秆不同添加量设置了3个配方处理,研究了不同麦秸比例对菌丝生长情况、满袋时间以及鲜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Ⅱ菌丝生长速度快,满袋时间仅为22.7 d,鲜菇产量高达10.5 kg/m2,为最佳培养料配方,即麦秸47.6%、牛粪35.7%、鸡粪11.9%、饼肥1.2%、尿素0.2%、石膏1.2%、过磷酸钙1.2%和石灰1.0%。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续建军 《甘肃农业》2005,(11):214-214
本试验以苜蓿草、玉米秸秆、麦草的不同配比,制成不同培养料来栽培双孢蘑菇,探讨在合成堆肥中添加苜蓿草、玉米秸秆;改变培养料配比对蘑菇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30%的苜蓿草和70%的麦草为主料栽培双孢蘑菇生物效率最高,其次是30%的玉米秸秆和70%的麦草,以10%玉米秸秆和90%麦草最差。试验表明,苜蓿草和玉米秸秆是双孢蘑菇优质培养料;但是苜蓿草和玉米秸秆混合堆肥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3.
棉秆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棉秆能否用于栽培双孢蘑菇,不同类型菇房(砖砌房和简易草棚房)栽培双孢蘑菇对其产量影响为目的。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棉秆做原料,麦秸为对照,设计了8个原料配方试验,在砖砌和简易草棚两种菇房中栽培双孢蘑菇。结果表明:用棉秆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率快,子实体生长的高峰期提前,出菇期集中,且当棉秆用量一定时,牛粪和鸡粪同时施用对双孢蘑菇产量的提高比单纯施用牛粪效果更好。棉秆和粪肥以1∶1的比例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物学效率较高。棉秆是双孢蘑菇的优质栽培料且在砖砌房比简易草棚房中的产量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豫北地区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状,采用麦秸、稻草、杏鲍菇菌糠与牛粪为原料,进行双孢蘑菇新型栽培基质筛选试验研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杏鲍菇菌糠利用,寻求双孢蘑菇新型栽培基质材料,为双孢蘑菇生产提供新的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15.
双孢蘑菇洁白细腻,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不仅是餐桌上的佳肴,而且具有保健作用,深受消费者喜爱.笔者经过多次试验,利用玉米秸秆作为主要原料,总结出一套适合北方地区的简易双孢蘑菇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栽培季节 根据双孢蘑菇生产特点和对温度的要求,在北方地区可安排在2月中旬至3月初,秋季8月末至9月初生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泥炭土添加比例覆土栽培双孢蘑菇对其产量的影响,并首次对泥炭土覆土栽培双孢蘑菇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功能氨基酸含量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用泥炭土覆土栽培双孢蘑菇可以提高其产量及相对净收益.增加子实体中的粗蛋白、总糖含量,提高其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用1份泥炭土、2份红壤土进行覆土栽培,对提高双孢蘑菇的产量、品质和生产效益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7.
对稻麦秸秆还田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肥力与防止秸秆焚烧的一个十分重要途径,同时,秸秆也是宝贵的再生资源,多级利用可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益,这是否意味着稻麦秸秆能长期连续全量还田?或秸秆可以全部收集离地?本文以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通过探讨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对产量和土地持续生产力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对稻麦秸秆最大还田量进行了分析,同时讨论了基于维持土地生产力的稻麦秸秆最低还田量问题,旨在为稻麦秸秆还田或收集利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为维持土壤地力的持续提高,一定量的秸秆还田是必要的;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对稻麦有增产作用,可减少农田氮、磷径流损失,并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水平,但麦秸还田会增加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在条件允许下,应避免或减少麦秸还田。  相似文献   

18.
秸秆直接还田对当季作物产量效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麦秸和玉米秸等农作物秸秆还田及应用秸秆速腐剂还田秸秆对当季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未经处理的作物秸杆对当季小麦产量影响不大。施麦秸量为 3 0 0 0和 6 0 0 0kg/hm2 时 ,当季小麦产量分别为对照的92 .8%和 96 .0 %,减产 7.16 %和 4.0 0 %,减产不显著。用玉米秸秆代替麦秸时 ,小麦产量为对照的 99.1%和 10 3 .2 %,与对照产量持平或略有增加。施用秸秆速腐剂后 ,小麦产量相对提高 3 .6 0 %和 1.45 %,是不施秸秆的 (对照 ) 99.5 %和 10 3 .2 %。玉米秸秆较麦秸腐解快 ,效果好 ,粉碎后可直接还田  相似文献   

19.
双孢菇也称蘑菇,又称白蘑菇、洋蘑菇。其质白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世界第一大宗食用菌。双孢菇属于草腐菌。目前我国栽培双孢菇的原料在北方地区主要是木质化程度低的稻草、麦秸、玉米秸秆。我国盛产棉花,棉花产量约占世界的1/4,年产棉秆的数量很大,因其木质化程度较高,无法还田,所以只能被堆弃燃掉,  相似文献   

20.
正双孢蘑菇味道鲜美,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双孢蘑菇中的粗蛋白含量比水果和蔬菜中都高,而且富含海藻糖、甘露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口感细腻,药用价值高,市场上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但经调查,双孢蘑菇生产经济效益较低,主要原因是成本高、产量低。本文就影响双孢蘑菇产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广大菇农提供依据。一、原料选择与配比双孢蘑菇的培养料以玉米、小麦、水稻秸秆和动物粪便为主,添加一些如饼肥、棉粕、石膏粉、石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