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阴市小麦“3414”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678-11679,11706
[目的]为了提出适宜华阴市小麦配方施肥方案.[方法]对小麦“3414”肥效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索氮磷钾不同与小麦产量的关系.[结果]确定适宜华阴市小麦最高产量和最佳产量的施肥模式和目标产量,同时确定单因子肥效效应方程.[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华阴市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主要选取了华阴市种子管理站2018-2019年间的98个冬小麦品种的产量、性状与气象资料,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华阴市气候变化的趋势,结合柱状图分析了不同冬小麦品种在华阴市产量、性状的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田98个小麦品种中厚德麦985以折合667 m产480.5 kg,相比对照试验组周麦18增产10.51%稳居产量第一名,该品种的分蘖能力强,抗寒能力较好,抗倒伏能力强,黑胚率低,容重高,其综合性状能力卓越,产量三要素较协调,667 m成穗33.5万,穗粒数28.5粒,千粒重54 g。同时还有丰德存麦23、淮麦1403和西农625小麦品种基于对照表现优异,适合在华阴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本研究为选择适合华阴市本地气候的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对小麦产量提升提供合理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2亿亩左右,生产商品小麦920亿kg左右,需小麦种子25.6亿kg,如何控制和提高小麦良种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经济收入.小麦种子生产单位要高度重视种子生产质量,为农业安全生产和农民增收做出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影响黑龙江省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为:小麦生育期间的水分供应不协调、小麦成本高以及比较效益差,造成了黑龙江省的小麦种植面积逐年下滑.认为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改善小麦的生态环境、加大科技及物化水平的投入和降低小麦生产的成本是解决小麦生产滑坡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倒伏是制约小麦生产的关键因素,提高小麦抗倒性有利于提高小麦机械化收获和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为了明确倒伏原因、机理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合前人的研究,总结了小麦倒伏的影响因素、茎秆倒伏机理、倒伏对产量以及籽粒品质的影响.最后,从小麦育种和栽培两个方面,指出提高小麦抗倒性的关键措施以及未来研究方...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湖北省最近15年小麦生产的状况,提出小麦生产不能放松,发展小麦生产 重点在北纬31以北麦区,引种育种相结合,加快优质专用小麦生产,通过机械化作业和简化栽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小麦生产的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7.
小麦是商丘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提高单产,改善品质,确保安全生产是当前小麦生产上的首要任务.麦田杂草是小麦生产的一大危害,既影响小麦生产,又吸收田间土壤中的养分,影响小麦产量.因此消除麦田杂草是提高小麦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麦田杂草的主要种类 麦田杂草主要有节节麦、看麦娘、野燕麦、狗尾草、播娘蒿、猪殃殃、刺儿菜等.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优质小麦生产发展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对农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和粮食优质优价政策的拉动,优质小麦生产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优质小麦的发展势必对小麦总体生产的现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将会出现小麦生产规模和布局的调整和重组.在此,对河北省优质小麦生产的发展谈几点自己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9.
小麦是清丰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在本县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主要研究了清丰县小麦生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清丰县小麦未来生产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清丰县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麦是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水平的日益增长,大力发展安全、优质、高效的农产品,既是满足消费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新趋势.在小麦生产过程中,提高小麦单产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行之有效的途径.近年来,由于农民氮肥使用不当,造成小麦倒伏导致小麦减产的情况经常发生,发生面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寻找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防止小麦倒伏,促进小麦增产,已成为我们农技推广工作者亟待研究、试验、示范的新课题.我镇从2008年开始探索、研究小麦拔节孕穗肥的施用,2009~2010年分别在多个村进行示范和逐步推广,并不断总结经验.目前,这项技术已基本成熟,以期在生产上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的不断发展,减少小麦倒伏面积,不断提高小麦单产和小麦品质,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小麦单产的逐年提高,小麦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日益突出.商丘市在小麦生产实现从低产向中高产跨越后,小麦倒状问题已成为实现超高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一、小麦倒伏的成因 小麦倒伏有2种类型,即根倒伏和茎倒伏.茎倒伏在生产上普遍存在.造成倒伏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正>农业要有较大的发展,夺取农业主产作物小麦增产增收是关键的一步.近几年来,蒙阴县的小麦“一二五”繁种体系建设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协助下,把建立和完善小麦良种繁供体系,小麦良种不断更新作为小麦生产的关键环节,并以此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小麦生产整体水平.良种繁供体系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小麦种子纯度,较好地解决了小麦品种的多、乱、杂和退化问题,而且促进了小麦均衡、连续增产.1993年以来,小麦生产连续五年获得丰收,单产由1992年的215公斤提高到1997年的326公斤,增长66%,年均递增13.2%.总产由1992年5926吨提高到1997年的75250吨,增长78.8%,年均递增15.76%.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高产典型和高产地块.1996年经市农业局、科委、财政局组织的高产竟赛因测产验收,蒙阴镇茶棚村500亩鲁麦14号小麦高产达到530.2公斤;坦埠镇诸夏村1300亩单产达到469.4公斤.由此可见,强化小麦“一二五”繁种体系建设,提高小麦统一供种率和良种化水平,确立当家品种是促进小麦生产稳定增长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小麦生产面临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质高产已成为小麦生产的主攻目标.为全面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大力推广"公司 农户"的订单种植,实现优质优价.2006年秋种重点以发展优质、专用、特色和无公害小麦生产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广品质保优、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节本增效、防灾减灾等新技术,以提高小麦生产的经济效益.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业科学水平提高,农业改革步伐加快,显著提升了小麦的质量和产量.小麦是我国主要农作物,在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生产过程易被病虫害干扰,造成减产.为了避免小麦病虫害扩散,保证防治效果,提升小麦商品性,实现优质小麦的高产、高效,要联系小麦种植产区特点,综合农业措施治理病虫害.本文根据山东无棣小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小麦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小麦产量的不断提高,采取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是小麦生产中增收增效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小麦生产水平的一项综合配套措施.因此,近几年来我们在小麦精量播种技术方面提出一系列实施方案,扩大精量播种面积,在大面积示范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小麦精量播种高产机理及一套精播高产栽培生产实用技术,供各地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6.
节本增效 迎接外麦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小麦生产成本逐年提高,小麦生产效益下降,中美小麦生产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阐述了加入WTO对我国小麦市场的影响,以及节本增效的3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前言:小麦是略阳山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主要细粮之一,进入市场经济后,由于种小麦投入大、周期长、效益低,小麦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视程度逐步弱化,人口稳定增长与小麦产量下降矛盾突现,小麦生产面临严峻挑战,直接影响到农村稳定繁荣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略阳小麦生产方式的转变、确保小麦产量和质量,对推进略阳城乡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和确保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小麦生产现状1.生产概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水肥条件的改善和小麦产量的不断提高,小麦纹枯病发生逐年加重,成为获磊县小麦的主要病害.目前,获嘉县种植的小麦品种尚无明显抗性.针对获嘉县小麦生产实际.几年来我们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其发病原因、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摸索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措施,应用于大田生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DEA-Malmquist方法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以来中国小麦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中国小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华北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小麦生产的优势地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战略的实施已显成效,相关地区应利用发展时机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确保中国小麦产业持久发展以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0.
1.优质小麦新品种产业化开发的必要性 符合国家利益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3 000万公顷左右,产量和消费量约占全国粮食总量的1/4.近年来,我国小麦生产连年丰收,然而优质专用优质小麦尤其是强筋优质小麦严重短缺.大量依赖进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逐渐向高档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对优质面粉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度增长,而我国加入WTO后,国外进口小麦依靠其品质和价格优势,必将对失去保护的我国小麦市场造成更大的冲击.因此,大力进行结构调整,迅速提高我国小麦品质并实现产业化生产是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