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大部署。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最基础的就是要培训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要想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部门责任重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3月20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日报、中国农村杂志社联合在京举办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座谈会。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讲话时强调,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承接者和使用主体,是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力量源泉,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未来,就是培育农业现代化的未来,也是培育新农村的未来。张桃林指出,今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的重大部署。  相似文献   

3.
见闻 《北京农业》2012,(19):48-49
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而加拿大早已将培育职业农民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型武器",以教育培训作为培育职业农民的"抓手",通过职业教育保证农业后继有人,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4.
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分散的经营方式,提高了农业科技生产效率、使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等成为可能。本文通过认识新型职业农民,就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作为农业经济的主体,新型职业农民逐渐表现出迫切的农业科技需求。为此,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科技需求,从加强农业科技供给、培训及推广传播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旨在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科技需求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1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鼓励有文化、有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随后出台的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进一步提出培育职业农民的战略举措。3月20日,农业部、农民日报等单位主持召开了"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座谈。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最基础的就是要培育有科技素质、职业技能与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7.
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因素。我国传统农业基础薄弱、现代农业发展起步迟,农业从业人员情况参差不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重而道远,要保持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就要有一支与我国现代农业规模和水平相适应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就要正视问题,从现实出发,未雨绸缪,分类施策,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范围,提高培育质量,引水入渠,鼓励各类社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做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8.
从2016年至今,灯塔市已连续4年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灯塔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被灯塔市农业农村局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构。整个培训我们以新型职业农民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为主,主要参加生产技能、经营管理培训。所谓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这就意味着“农民”是一种自由选择的职业,而不再是一种被赋予的身份。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农业科技培训是广大农民与先进的科学技术间的桥梁和纽带,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地区经济以及农业发展,以海南省为背景,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与培育,介绍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对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培育的意义,明确其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三点影响因素,并从完善培训机制、针对性的落实相关政策、创新培育模式与思路、加大跟踪服务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促进海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2011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鼓励有文化、有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随后出台的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进一步提出培育职业农民的战略举措。3月20日,农业部、农民日报等单位主持召开了"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座谈。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最基础的就是要培育有科技素质、职业技能与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1.
对于现代化农业,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其中的主体自然非常重要,而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问题也就十分关键.在科技形成生产力的今天,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直接影响到了对于是否可以迎接现代化农业的到来,本文讲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和培育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生产领域的一支新兴力量,随着其农业技术的提升以及整体素质的加强,一定会成为农业未来发展的领军式人物,不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农民自身都应主动积极向新型职业农民靠拢。该文立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结合社会实际,就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包括: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外部环境机制;提高职业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吸引高素质大学生加入。  相似文献   

13.
<正>为巩固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成果,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和龙市农业科技教育中心联合各镇农业办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后续跟踪服务工作。后续跟踪服务工作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巩固培训效果、解决学员在农业生产中所遇实际困难的重要环节。2016年和龙市农业科技教育中心承担了150名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为了让学员成为真正的新型职  相似文献   

14.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是要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民职业分工、分业、分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近年来,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府做出了一系列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关的决策部署,并提出要深化农村改革,构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促进我国农村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顺应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不断探索培育途径。基于此,文章在深刻领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现状,以期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出几点具有方向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十九大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农民起着决定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强化人才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2017年,农业农村部编制了《"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发展绿色证书培训、建立农民培训长效机制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农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培育壮大"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解决将来"谁来种地"以及"怎样种地"问题的根本途径。南京市高淳区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本文针对高淳区近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加强宣传引导,引进优秀人才;完善培育体系,提高基层培训能力;探索农业准入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17,(1):167-168
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让越来越多有知识、懂科技、能创业的中青年劳动力重新回到广阔的农村来,真正发展成为有作为的新型职业农民,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业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后继乏人、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蓉 《云南农业》2013,(8):14-15
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新的形势下,作为有三十多年办学经验的农广校如何来完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一重要任务,是必须研究的问题,对此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发展,农村发生着深刻变化,农民正由自耕农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并逐渐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支撑。然而,在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认识不到位,培育目标模糊;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文化素质低;培育模式不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和机制不健全,等等。加速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应创新培育机制,构筑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环境;改革农职教育,增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服务能力;创新培育体系,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联系生产实际,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方向;完善扶持政策,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跟踪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