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帝陵古柏主要虫害及危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帝陵古柏的主要虫害有:侧柏大蚜、侧柏毒蛾、明纹侧柏松毛虫、柏肤小蠢和双条杉天牛。这5种害虫具有协同危害的特点,前3种害虫能造成古柏衰弱,但很难达到致死程度,而衰弱的古柏,正是后2种害虫的侵入条件,并能将古柏局部或整株致死。  相似文献   

2.
我国双条杉天牛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条杉天牛是国内森林植物检疫的重要害虫,是柏类树种的毁灭性害虫,近些年来,已对一些地区古柏保护构成威胁。本文系统综述了双条杉天牛在我国的分布与危害、生物学、生态学、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情况,对该虫今后在生物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对制定该虫综合防治策略和方案也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N.)属鞘翅目天牛科,是柏树的一种主要蛀干害虫,国外分布朝鲜、日本,国内从华北、华中直至华南等地。双条杉天牛危害的主要柏树有侧柏P1atvclatu s oγientalis(L.)Franco和桧柏Juniperus chinensis L两种,这两个树种由于适应性强,四季常青,树龄长,自古以来常用作庙宇、古建筑和城市园林绿化的珍贵树种,被称为活文物的古柏。最近我们调查了北京部分古柏的受害情况,严重者达30.77%,较为轻的也达15.46%,同时发现双条杉  相似文献   

4.
双条杉天牛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双条杉天牛是我国重要的蛀干害虫,严重威胁着一些地区的古柏和侧柏纯林。文章从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防治方法的作用效果,并提出了最佳的防治方案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正> 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Motsch)是我国北方桧柏、侧柏等树种的重要蛀干害虫,对公园、寺庙等游览地的古柏都有不同程度的为害。由于幼虫营隐蔽生活,给化学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近年来,发现春季移植的柏树常常受到该虫的严重为害,因此我们对饵木引诱双条杉天牛进行了初步观察。现总结如下: 生活史及习性双条杉天牛一年一代,以成虫在树干内越  相似文献   

6.
正柏树是北京十三陵风景区主要绿化树种,仅长陵就有侧柏4361株,其中有国家一、二级古树884株,双条杉天牛是危害柏树的主要害虫,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异常,该地区柏树受害日益严重。做好柏双条杉天牛的防治工作,是避免长陵古柏死亡和保护侧柏群生态安全的关键。十三陵林区管理处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通过对不同方位、温度、诱木直径等因子的监测,来分析双条杉天牛的产卵、蛀入、化蛹、成虫迁飞等习性,为做好防治工  相似文献   

7.
西山林场位于北京的西部,有侧柏林30780亩。80年代初,成片的柏树叶片枯黄,树干枯死。技术人员剖开树干时在韧皮部及木质部发现了侧柏双条杉天牛幼虫。据1983年虫情调查资料显示,全场侧柏受害株率为22.9%,当年死柏树3332株,其中古柏100多株,还在继续蔓延,并波及邻近的香山、八大处、颐和园等公园的古柏群。为了控制双条杉天牛的危害蔓延,林场对被害林分喷洒了化学农药。1984年虫情调查资料表明,双条杉天牛的危害仍呈加重之势。化学防治不能有效控制这种害虫且由于喷洒农药,林中鸟类及其它天敌数量在减少,影响生态。此外,由于…  相似文献   

8.
双条杉天牛是杉木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杉木林危害比较严重。双条杉天牛的卵孵化为幼虫后,一钻入树皮后就很难觉察,一但发现树干上出现羽化孔或树屑虫粪时,已经危害两年以上了,即使立即采取防治措施,也难于恢复树势。因此,尽早地识别被双条杉天牛危害的杉树,是挽救虫害木的关键,也是防治双条杉天牛的前提。一、双条杉天牛危害杉木早期症状通过我们一年多的观察,双条杉天牛的幼虫在6月中旬以前,大部分在杉木树皮内韧皮部蛀食,虫道小,对杉木生长影响  相似文献   

9.
双条杉天牛是我国柏类植物的主要害虫,其为害方式主要是以幼虫在树皮下串食为害.由于双条杉天牛的生活史具有发育周期长、羽化不集中的特点,致使该虫的防治难度加大,已成为为害城市园林绿化及北方山区造林的突出问题.文中就双条杉天牛检疫除害处理方法及防控措施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调查发现了几种为害铅笔柏的新的病虫鼠害,其中:病害有煤污病,害虫有柏肤小蠹、双条杉天牛、柏大蚜、小蓑蛾,鼠类有中华鼢鼠;柏肤小蠢、双条杉天牛对铅笔柏移植大苗为害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如皋市双条杉天牛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双条杉天牛从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危害率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双条杉天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1—2005年北京市密云县进行了管氏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技术的研究与推广,5 a放蜂1200万头,累计防治面积3000 hm^2。管氏肿腿蜂5 a平均寄生率达69.68%,寄生率随着放蜂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林内放蜂后侧柏的被害率由放蜂前22.78%下降到0.49%;被害木虫口密度由25.4头/株下降到3头/株,下降率88.2%;被害木管氏肿腿蜂密度由放蜂前的0.2头/株上升到2005年的2.5头/株,基本达到有虫不成灾。  相似文献   

13.
双条杉天牛 Semanotusbifasciatus Motschulsky主要以幼虫蛀食树干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危害 ,未蛀入木质部内的初龄幼虫期是防治的有利时机 ,根施呋喃丹杀虫效果可达 85 .1 9%。  相似文献   

14.
在柏木段内分别采用双条杉天牛和黄粉虫幼虫培育川硬皮肿腿蜂,观察其在室内搜索寄生能力的差异,并利用双筒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试图找出其外部形态和内部遗传的差异。结果表明:以黄粉虫幼虫为替代寄主长期繁殖的实验室蜂在搜索寄生双条杉天牛的能力上明显低于以双条杉天牛为寄主繁殖的野外蜂,两者除了触角的板型感器和坛型感器的分布有差异外,在外部形态上和同工酶图谱上均未发现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5.
双条杉天牛引诱剂林间引诱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3 a的诱捕试验结果表明,C号双条杉天牛引诱剂对双条杉天牛有较好的引诱效果,与诱木相比,引诱剂的引诱效果更佳,两者引诱效果差异显著。供试引诱剂在双条杉天牛监测与防治工作中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双条杉天牛综合治理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利用人工、生物、化学等方法对其实施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发生期预测预报研究,掌握了该虫成虫出孔期、产卵期、羽化期以及卵孵化期、化蛹期等,为准确预报与防治该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行为试验发现侧柏饵木对双条杉天牛有很强的引诱作用。采用顶空吸附采样方法林间采集侧柏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经热脱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发现侧柏释放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由脂肪族的绿叶成分和单萜烯组成。固相微萃取和水蒸汽蒸馏采集侧柏韧皮成分,分析发现其主要成分由单萜烯、倍半萜烯及其衍生物组成,两种采样方法的采样效果有一定的差异。触角电位研究表明,双条杉天牛触角对挥发性绿叶成分正戊醇、正己醇、2-乙基-1-己醇和1-辛烯-3-醇有很强的触角电位反应;对醛类化合物触角电位反应较弱;对单萜烯类化合物香桧烯、侧柏醇和(-)-柠檬烯有很强的触角电位反应。双条杉天牛对小蠹虫的信息素都有很强的触角电位反应,特别是对3-甲基-2-环己烯-1-醇及其酮类化合物。含6个碳或8个碳的醇类成分与马鞭草烯酮结合和侧柏挥发性的单萜烯类成分对双条杉天牛寻找寄主的行为可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