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凉山区由于日照少、温度低、湿度大等特点,其水稻产量低,质量也不高。本文从分析制约冷凉山区水稻生产的因素入手,提出改善冷凉山区生产条件,提高冷凉山区水稻高产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新形势下福建省水稻稳定生产的有效途径,2022~2023年在不同生态区域及不同生产类型的县(市、区)开展水稻生产实地调研,了解早稻、中晚稻的成本收益情况。通过对调研数据分析发现:生产成本高、种稻亩均纯效益低制约了水稻面积扩大;种稻农民年龄大、应用科技水平低影响了水稻单产提高;财政补贴在种稻农民收入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据此提出通过加大政策扶持、推广水稻“五新”、提高稻谷销售收益等措施,稳定福建省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3.
丘陵地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相比于机耕、机收机械化率要低很多,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文章对丘陵地区机插秧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有效磷缺乏是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磷效率不同的水稻基因型选育磷高效水稻品种,是解决水稻磷营养问题的一种更为经济、环保的途径.简要论述了水稻耐低磷胁迫的机理及磷高效基因型筛选体系,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水稻磷效率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结果,以期为水稻耐低磷研究及磷高效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省属寒地稻作区,水稻生产常常受到早春温度低、回暖慢及倒春寒等不利因素的制约,水稻生产安全系数低,而且由于生育日数有限,一些优质中晚熟水稻品种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质量效益农业的发展。水稻大中棚钵体旱育苗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它是综合现代水稻栽培理论与高产栽培技术的新体系,是我省水稻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新发展和新突破,是继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以来的又一次技术跨越,也是实现我省水稻再高产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措施。此项技术足以应用中早熟优质品种,稀播旱育壮秧,通过合理超稀植培育并形成以健壮个体为基础的高产群体,以促进穗大粒多和增力。粒重;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型水稻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水稻生产增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目前辽宁省水稻生产现状和水稻增产制约因素,从水稻生产现状、生产制约因素等方面对辽宁省水稻的增产潜力进行分析,提出了推广超级稻品种、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民素质、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等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7.
全球水稻生产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47,自引:3,他引:47  
【目的】分析全球水稻生产现状及其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子,探讨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途径。【方法】采用全球水稻生产资料定量分析水稻面积和单产变化及其对总产贡献,及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结果】全球水稻生产自1961年至2006年,由于复种指数提高,面积增长32%,年均增长0.61%。单产提高1.21倍,年均增长1.82%,单产提高主要依靠矮杆品种和杂交稻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灌溉设施改善和化肥施用。总产增长1.92倍,年均增长2.46%。水稻总产增长中,由面积增长贡献27%,由单产提高贡献73%。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水稻面积年增长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近年来水稻单产的增长率逐年变小,20世纪80、90年代和2000年以来分别为2.58%、0.98%和1.16%。面积下降和单产增长率变小导致总产增长率下降,20世纪80、90年代和2000年以来总产年均增产率分别为2.73%、1.48%和0.88%。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子是,水稻生产技术对单产提高的贡献率下降,病虫草危害及自然灾害频繁,多熟制生产系统水稻单产下降,水稻生产效益低。【结论】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技术对策是改良水稻品种和扩大杂交稻应用,在非洲推进非洲新水稻应用,推广水稻集成栽培技术弥合水稻产量差异,发展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及政府加大对水稻生产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推进江苏省南通市沿海滩涂水稻生产的发展,对南通市沿海滩涂水稻种植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制约沿海滩涂水稻生产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淡水来源不足、养分含量低、基础设施薄弱、品种选择困难、病虫草害复杂等,针对这些问题,从筛选出耐盐水稻品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滩涂种稻技术集成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淮安市水稻生产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安水稻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6.7万hm2以上,占粮食种植面积的45%左右,总产稳定在200万t以上,占粮食总产的55%左右。淮安市水稻生产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但也存在着缺少与高产优质多抗相协调的品种,生产规模化程度低、产业化经营不发达、专业化服务不配套等问题,制约了淮安市水稻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将淮安建成国家级水稻生产基地和优质稻米基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微量元素在水稻上的应用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尤其硅肥对于提高茎秆韧性、改善水稻品质、提高出米率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作用。但固态硅含量低、用量大、施肥不便等因素制约了其在生产上的应用。该试验验证速效硅在水稻上最佳应用时期与方法,为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淮安市楚州区水稻生产现状,分析了制约水稻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该区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几内亚比绍水稻生产现状,包括水稻面积与分布、水稻种植方式、水稻品种、中国水稻品种表现,分析了当地水稻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保山市隆阳区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分析了该区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以期为该地区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省属寒地稻作区,水稻生产常常受到早春温度低、回暖慢及倒春寒等不利因素的制约,水稻生产安全系数低,而且由于生育日数有限,一些优质中晚熟水稻品种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质量效益农业的发展。水稻大中棚钵体旱育苗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它是综合现代水稻栽培理论与高产栽培技术的新体系,是我省水稻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新发展和新突破,是继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以来的又一次技术跨越,也是实现我省水稻再高产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措施。此项技术是以应用中早熟优质品种,稀播旱育壮秧,通过合理超稀植培育并形成以健壮个体为基础的高产群体,以促进穗大粒多和增加粒重,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型水稻栽培技术体系。其技术优点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吴素芬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152-153
机插秧是水稻生产关键技术,也是制约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瓶颈。介绍了西溪南镇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技术优势、制约因素等,并就如何促进推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水稻优质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户是技术采用的主体。研究农户采用优质无公害水稻新技术的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制定有效的技术推广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农户采用水稻生产新技术的行为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对新技术的采用率越高;农户对新技术的采用率随户主年龄的高低呈"低-高-低"的趋势;对于新技术本身而言,预期经济效益与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技术的可操作性和技术掌握的难易程度是制约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关键因素;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优农惠农政策,能够促进农户的种粮积极性;试验示范和他人的示范能够引导农户采用优质无公害新技术,农户的种植习惯对农户采用优质无公害水稻生产新技术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水稻在农作物中是比较容易高产稳产的作物,在吉林省安图县,水稻又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11年全县水稻栽植面积4239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0%.水稻生产的稳定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安图县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较为缓慢,特别是栽植和收获两个环节,一直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发挥机械化优势,实现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几年,安图县农机局大力推广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在亮兵、石门两镇推广了近百顷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喜温、喜光的沼生类植物,适宜的光照与温度能使水稻发挥其生产潜力;相反,过高过低的温度都会制约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通过近11年的气象资料与水稻品种定点示范生产的产量和米质的对应分析,证实在非正常气温胁迫下水稻生产量与品质出现下降的事实,从而在水稻品种选育与栽培措施方面给出因应气候因素变化而获得水稻较高产量与较好米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水稻稻瘟病是祥云县水稻生产的一大病害,严重制约高产、优质、高效水稻生产的发展。文章针对祥云县水稻稻瘟病发生的情况,分析探讨了稻瘟病在水稻生产上的发生原因,提出了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供生产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喜温、喜光的沼生类植物,适宜的光照与温度能使水稻发挥其生产潜力;相反,过高过低的温度都会制约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通过近11年的气象资料与水稻品种定点示范生产的产量和米质的对应分析,证实在非正常气温胁迫下水稻生产量与品质出现下降的事实,从而在水稻品种选育与栽培措施方面给出因应气候因素变化而获得水稻较高产量与较好米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