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的野生食用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我们在调查山西真菌资源过程中发现了92种食用真菌,其中包括著名的“台蘑”一部分,其种类如下: 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盘菌目Pezizales马鞍菌科Helvellaceae 皱马鞍菌Helvella crispa(Scop.)Fr.,分布于太原市、管涔山、霍山、关帝山、中阳。马鞍菌H.elastica Bull.ex Fr.,分布于太原市、关帝山、霍山。棱柄马鞍菌H.lacuncsa Afz.ex Fr.,  相似文献   

2.
16.云芝拉丁学名 Trametes versicolor(Fr.)Pil.[异名:Coriolus versicolor(L.ex Fr.)Quel., Polystictus versicolor(L.)Fr.] 分类地位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地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二个自然地理带、地形复杂,雨量充沛,适宜多种菌类的生长。福建民间历来有应用真菌防病治病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解放后有关单位对真菌资源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次全省中药资源普查对药用真菌进行了调查,整理出有药用价值的真菌计7纲14目31科90种,其中有抗癌作用的32种。 1.紫红曲Monascus purpureus Went.,分布:全省各县,系人工培养。 2.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 P. Henn.,分布:南平地区、三明市、龙岩地区、泉州市。 3.麦角菌Claviceps purprsueo(Fr.)Tul.,分布: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4.稻曲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  相似文献   

4.
幕仙菇 (商品名 ) ,意指本品幼小菌盖边缘有一层膜质菌幕 ,其中文名裂皮侧耳《中国的真菌》、栎侧耳《中国食用菌志》、膜环侧耳 (ツバヒラタケ )《日本菌类志》(伊藤诚哉.1961)。学名 :Pleurotus dryinus (Pers.ex Fr.) Quél.,P. corticatus (Fr.) Quél.,Agaricus corticatus (Fr.)Quél.,P.corticatus Quél.,Armillaria corticata Karst.Hattsv,A. dryina Karst.,A. dimidiata Schroet.,A.dryina Karst.Krit.Oefv. Finl.Basidsv.,A. corticataKarst.Krit.,Dendrosarcus dimidiatus O.Kuntze.,Pleurotus dimidiatus Murr.…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载了西安市内、南五台山、翠花山等西安地区所产的担子菌植物59种。其中省内新记录种33种,它们隶属于14科,31个属。在59种中,可食用的21种,药用的15种,食药兼用的9种,有毒的6种。每种中文名字后面列有有效学名,并附有生境分布,生长状况及用途的文字说明。可供本地区进行真菌资源调查发展真菌生产参考。 1.胶角耳(胶角菌) Calocera cornea(Bat-sch)Fr.*朽木上群生。西安市,南五台山。 2.黑耳(黑胶菌)Exidia glandulosa(Ball.)Fr.阔叶树的腐木上群生。有毒。南五台山。 3.日本黑耳(白点黑胶菌)Exidia japoinicaLloyd*朽枝上。南五台山。 4.短黑耳(黑胶碟)Exidia recisa(Ditm.)Fr.朽枝上。南五台山。  相似文献   

6.
以大型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踏样调查的方式,对云南省屏边县内大型真菌物种资源进行调查,以期为该地区大型真菌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319种大型真菌,隶属于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的6纲17目50科114属,发现云南新记录3种,分别为半血红丝膜菌(Cortinarius semisanguineus(Fr.) Gillet)、赤杨木层孔菌(Phellinus alni(L.) Quél.)和西伯利亚干酪菌(Tyromyces sibiricus(Penzina&Ryvarden) Spirin)。在科属组成上,优势科为红菇科(Russulaceae)、牛肝菌科(Bolet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等共9科,含186种,占总种数的58.31%;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鹅膏菌属(Amanita)、乳菇属(Lactarius)等共17属,含166种,占总种数的52.04%。经研究分析,屏边县大型真菌经济类型丰富,有食用菌82种,药用菌34种,毒菌29种和食药兼用菌10种,其中食用菌种类高达总种数的25.71%。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边陲,西接呼伦贝尔大草原,北临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较短,年降水量400mm左右。春季干旱多风,雨季多集中在每年7、8月。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树种主要以兴安落叶松、樟子松为主,次之是山杨、白华、栎属,为野生食药用菌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作者在指导学生野外教学实习过程中,对野生真菌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和鉴定,共收集食、药用菌72种,现择主要的报道如下: 1.纵棱柄马鞍菌Helvella lacunosa Afzel.:Fr.生针叶或阔叶林地或朽木上,食用。 2.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Hook.)Underw.生多种阔叶树的木头上,食、药用。 3.胶质刺银耳Pseudohydnum gelatinosum(Fr.)Karst.生针叶林朽木或木桩上,食用。 4.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edes(Stop.)PeFs.常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铁岭地区的东部,是清王朝皇宫贵族的狩猎区,该地区山峦起伏,延绵不断,植被茂盛,菌类较多。这里至今还保持着以旗为名的寨子。我们于1977年对该地区的食用蘑菇进行了考察和鉴定,现分述如下: 1.红菇蜡伞Hygrophorus russula(Schaeff.ex Fr.)Quel.,秋季生于混交林中地上,群生或近似蘑菇圈。该菌产量  相似文献   

9.
110.毛柄鳞伞(毛腿环锈伞、库恩菇)Ph.mutabilis(Schaeff.ex Fr.)Quél.,生于白桦倒木上。额尔古纳右旗。可食。111.红环锈伞(红环锈伞)Ph.spectabilis(Ft.)Gill.,生于林中地上。额尔古纳左旗。可食。112.翘鳞伞(翘鳞环锈伞)Ph.squarrosa(Mull.ex Fr.)Quél.,生于兴安落叶松树桩上。额尔古纳左旗。可食。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南的蜜环菌属真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蜜环菌属Armillaria(Fr.:Fr.)Staude真菌分布广泛,具有多种经济价值,但是由于各个种的担子果外部形态变化多样,因此不易正确地识别。本文报道了我国西南的4种蜜环菌属真菌:黄小蜜环菌A.cepistipes Velen、蜜环菌A.mellea(Vahl:Fr)P.Kumm.、奥氏蜜环菌A.ostoyae(Romagn.)Herink及假蜜环菌A.tabescens(Scop.)Emel,对其进行了简要描述和显微绘图,并编制了检索表,以帮助读者准确识别上述真菌。  相似文献   

11.
白参菌(中文名裂褶菌、白花,拉丁学名Schizophyllum com- mune Fr),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菇菌。其菇体质韧、味道清香、鲜美爽口,营养丰富。据云南农科院测试中心对人工栽培的白参菌分析,含人体需要的8种氨基酸总量达17.04%,并富含锌、铁、钾、钙、磷、硒、锗;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药用真菌》等籍记  相似文献   

12.
61.红柄牛肝菌 Boletus erythropus Pers Fr.,林内地上。62.灰环粘盖牛肝菌 Suillus aeruginascens(Secr)Snell,针阔混交林地上。63.粘盖牛肝菌 Suillus bovinus(L.:Fr.)Kuntze,针阔混交林地上。64.厚环粘盖牛肝菌 Suillus grevillei(Klo—tzsch)Sing.,针阔混交林地上。65.点柄粘盖牛肝菌 Suillus granulatus(L:Fr.)Kuntze),针阔混交林地上。66.褐环粘益牛肝菌 Suillus tutauz(L.:Fr.)  相似文献   

13.
攀西地区牛肝菌资源及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西地区以山为主,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笔者近几年对该区食、药用真菌资源进行了调查,经济价值较高的16种牛肝菌类及其生态特性和经济意义,包括外生菌根菌与树种的记录(见*号)报道如下: 1松林小牛肝Boletinus pinetorum,夏秋群生或丛生于针叶林地上,松属,可食。  相似文献   

14.
王俊燕 《食用菌》2002,24(3):3-3
阿尔泰山的哈纳斯湖是中国的一颗明珠 ,可以和地球上最美丽的湖泊媲美 ,源哈那期湖而出的哈那斯河畔 ,镶嵌着一种美丽而当地人喜食的食用菌——堇紫乳菇。1 形态特征 堇紫乳菇 L actarius violascens(Otto:Fr.) Fr.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红菇目、红菇科、乳菇属。菌盖直径  相似文献   

15.
1985年7月和9月我们在粤北的始兴县樟栋水自然保护区以及阳山县秤架区太平洞又发现两种国内未见报道的可食红菇。 1.尖褶红菇Russula acrifolia Romagn.(Bull.Soc.Mycol.Fr.59:61,1943)。菌盖宽3—11厘米,平展中凹形至近漏斗形,  相似文献   

16.
从1984年至1985年春秋两季,我们对粤北山区的十多个市县进行了大型真菌资源调查。1985年秋季分别在两个县才发现了两种不常见而可食的大环柄菇。它们是高大环柄菇 Macrolepiota procera(Scop.ex Fr。)sing.(见图5—8)和粗鳞大环柄菇 Macrolepio—ta rhacodes(vitt.)Sing.(见图1—4),前者发生于南雄县油山区探地村,后者则在仁化县科委县内采到。这两种野生食用菌的菇体均比较高大粗壮,菌盖宽达25厘米,柄长  相似文献   

17.
中条山横卧于山西境内的最南端,接近北亚热带,水热条件优越,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植物类群,同时也为不同生态习性和不同区系来源的野生食用菌提供了极好的生长条件,这些食用菌大都分布在海拔1850m左右的植被覆盖好,高山密林内。共鉴定了75种野生食用菌,其中菌根菌和可食用真菌,择其31种列下: 1白林地菇Agaricus sylvicola Sacc.路旁草丛中。 2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Vahl.:Fr.)Karat.针叶树或阔叶树树干基部或伐桩、朽木上。为美味野生食用并可兼药用。  相似文献   

18.
正蜜环菌[A rmillariella mellea(Vahl:Fr.)Karst.]的子实体,俗称榛蘑、栎蘑、草蘑、蜜蘑、根索蕈根腐蕈等。种系较多,分布较广,是一种兼性寄生性真菌。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蜜环菌属。榛蘑是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夏秋季采收的滑嫩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药用菌,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堪称名副其实的"山珍",被人们誉为"东北第四宝"。榛蘑生长在  相似文献   

19.
秦岭山区是我国食用菌的主要产区之一,食药用菌资源丰富。作者于1988年以来对该区食药用真菌进行了调查,截止目前已采集到45种,其中14种属陕西省首次报道。现仅以重要种的名录于下: 1.小顶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ceps Peck. 2.小羊肚菌M.deliciosa Fr. 3.尖顶羊肚菌(圆锥羊肚菌)M.conica Pers.为陕西省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0.
何显 《中国食用菌》1991,10(6):19-19
羊肚菌属(Morchella Dill.: Pers. )中有许多种都是美味的食用菌并因此而久已广为人知,但与它同样的另一近缘属——钟菌属(Verpa Swartz: Fr)则至今尚鲜为人知。笔者1990年5月在吉林省左家地区发现属于钟菌属的一种双孢钟菌[V. bohemica(Krombh)Schroet],数量很多,而国内对此种乃至此属的报道极少,据记载仅见于陕西和新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我国的野生食用菌资源,特对该种作一报道和介绍。双孢钟菌属钟菌属,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盘菌目(Pezizales)。这个属和羊肚菌属一样,含有许多可食的种类,但目前国内只报道有两种,均可食。这两种一是指状钟菌(V. diqitaliformis Pers.),另一种即本文介绍的双孢钟菌(亦称波地钟菌)。后者在吉林省为首次发现。其主要形态特征是:菌盖1~3cm宽,斗笠形或园锥形,边缘与菌柄完全游离;表面烟灰色,有纵行网状棱纹,初期色较淡,老熟后棱脊烟黑色,内面白色。菌柄中生,0.8~1.6cm粗,10~25cm长,上下同粗或向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