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荪北移驯化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虽不见有竹林,然而在松林或阔叶林地中也可以引种南方短裙竹荪。1988年7月我们从浙江农大引进短裙竹荪种在海拔350-450米的吉林省永吉县林地,经过零下27±2℃的越冬试验。1989年8~9月,南方的短裙竹荪终于在北国的吉林省长出了子实体,经人工驯化的南方短裙竹荪,子实体长23厘米,裙长10厘米,子实体全重129.25克。  相似文献   

2.
1985年6月7日,笔者在一位农民的带领下,仅不到1亩面积的竹林内采集到开裙竹荪412朵(8朵是长裙竹荪,其它均为短裙竹荪)、菌蛋98个,共计鲜重27.3斤。往后通过调查访问和典型考定,已发现500亩以上的竹林和上百亩被毁竹开垦的土地均有丰富的竹荪资源。  相似文献   

3.
在竹荪人工栽培中,竹荪菌丝的培育比较容易获得成功,但是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子实体原基形成较难或很慢,这是造成栽培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此,在原基形成前,我们分别对覆土的几个物理因素与竹荪子实体形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现初步将结果简报于后。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菌种为本所的短裙竹荪L_9号。培养料为竹块、玉米秆和二者的混合料,以及桦稿、蔗渣。(二)室内管理竹荪生长发育期间,温  相似文献   

4.
竹荪菌种易于老化,特别是培养时间稍长,或受到变温、光照,机械及干燥脱水等刺激后,菌丝变红衰退更为明显。目前,竹蒸菌种一般是采用斜面低温和液体石蜡保藏,我们改用原种封闭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述于后。(一)供试菌种①短裙竹荪L_9,由宜宾地区农科所从野竹荪子实体经分离提纯获得;②短裙竹荪ODd,由贵州生物所提供的栽培种经分离提纯获得.(二)试验方法设试管原种保藏和玻瓶原种保藏,以常规斜面低温保藏和液体石蜡保藏作对照。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多来,我们对竹荪的深层发酵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现已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主要报道短裙竹荪(Dictyophra dupli-cata)的深层培养及其糖蛋白的主要成分检测。一、深层培养方法(一)供试菌株LDd-9-01菌株,从栽培短裙竹荪种子中分离纯化获得。  相似文献   

6.
白鬼笔(Phallusimpudicus)是一种与竹荪非常相似的可食用真菌,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市场上常可见到白鬼笔冒充竹荪出售。笔者于1987年对白鬼笔进行了母种分离的试验,并与短裙竹荪进行了比较,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竹荪市场的需求,适应人工栽培能在高温季节出荪,笔者于1989年开始对高温型棘托竹荪进行栽培试验,取得了较高产量,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菌种来源棘托竹荪的母种于1988年从本县野生竹荪组织分离而得,按竹荪制种常规方法制原种和栽培种,于1989年4月28日播种栽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竹荪价格较高,从而推动了人工栽培竹荪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贵州省栽培竹荪户已近万家.竹荪菌种长期保存或经多次转管,不但降低菌丝中酶的活性,而且影响产量.用于生产的菌株,每年要复壮两次重新分离新的菌株.但竹荪组织分离成功率低,菌丝萌发和生长慢,因此在竹荪菌种生产上亟待解决上述难题.多年来,我们在王英杰老师的指导下,对竹荪组织分离材料和培养基的选择作了一些工作,已选出适宜的分离材料和培养基,并投入批量生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前人工栽培的短裙竹荪(Dictyoph-ora duplicata)、红托竹荪(Dictyophorarubrovolvata)和长裙竹荪(Dictyophoraindusiata)都属中低温型和中温型,子实体形成和分化适温范围为19~28℃,在一些气温较高的地区人工栽培很难越夏,且对环境条件、培养料和覆土要求苛刻,不易形成菌蛋。有的虽能形成菌蛋,但不能分化散裙,使许多栽培者遭受损失,影响了竹荪生产的发展。贵州高原生物示范厂的GD-710和D-8菌株,在26~38℃气温范围内能形成菌蛋和分化散裙,且栽培技术简便,适宜在竹木资源丰富的南方推广。但高温型竹荪菌丝在常用的竹荪培养基上不易成活或生长发育速度很慢,一般需60~80天才能长满试管斜面。因此,提高菌种分离和移植的成活率,加快菌丝的繁殖速度,已成为高温型竹荪栽培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广西、贵州的四  相似文献   

10.
罗凡 《食用菌》1994,16(5):32-32
室外栽培短裙竹荪,一次投资,可连续收获三年,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管理方便,效益高等特点。我县桥楼乡农民杨永良,去年利用房后坡地改梯地后,栽培短裙竹荪12厢36m~2,仅今年收干品11kg,经济收入4000余元。三年采收结束,估计产值可达8000元,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用优良菌种安排好栽培季节 在竹荪栽培品种中,以短裙竹荪品质最好,产量较高,市场前景好。优质短裙竹荪菌种,菌丝生长健壮,长势整齐,无中断,无杂菌斑块,培养基与瓶壁紧连无收缩脱节,无黄水。尤其要注意的是,竹荪菌种前期感染杂菌后,虽经培养竹荪菌丝可以覆盖料面,但是这种菌丝吃料慢,长势弱,产量也低,因此要注意鉴别,一旦发现坚决淘汰。 竹荪栽培分春播秋收和秋播夏收两季,春播以“春分”开始3~5月均适,秋播以秋末冬初9~11月最适。如果11~12月、1~2月栽培时,下种后必须覆盖薄膜,以便升温、保温,否则竹荪菌丝生长缓慢,第二年或当年难以出荪。  相似文献   

11.
长裙竹荪IDicty-ophora indusiata(Vent.ex Pers.)Fischer是著名的珍贵食用菌。菌体色彩美丽,香气浓郁,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并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对高血压、高胆固醇病患者有一定疗效,特别是有减少腹壁脂肪的效果。在国内外市场均享盛誉。近两年来,我们对长裙竹荪的生态环境、纯菌种分离培育及人工栽培进行了小规模的探索试验,获得成功并已通过鉴定。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 1.温度长裙竹荪子实体一般都在五、六月与八至十月发生,菌蕾开伞的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2.
陈世喜  张才贤 《食用菌》1993,15(4):37-37
(一)栽培季节根据地理条件和竹荪生长发育特性,以当地气温持续在8~28℃为栽培适时。一般可春、秋季栽培,春季2月下旬~4月下旬,秋季9~10月播种。(二)选良种和优质菌种目前生产栽培较多的是长、短裙竹荪,如D892、D886、D-古优1号、875等。优质菌必须具备:初期菌丝体浓白、粗壮、呈束状,有气生菌丝;成熟的长裙竹荪菌丝体多为粉红色,间有紫褐色,短裙竹荪菌丝体紫色较多,间有少量粉红色。老化菌种气生菌丝消失,有黄色水珠附于瓶壁,不能使用。  相似文献   

13.
镶巴县地处大巴山西部,有43个乡,总面积4792万米~2范围内均有野生竹荪生长(以短裙竹荪为主),但以海拔540—890米的巴山南坡嘉陵江永系为竹荪集中产区,从5月下旬菌蕾陆续大量发生,6月下旬开始采摘,7—9月是采摘高峰期,至10月中下旬结束.一般竹林都有生长,但以枯歇的老竹林及死竹蔸周围生长最盛.现将笔者从1987年春开始对巴山南坡野生竹荪集中产区的生态环境实地考察的结果简报如下:(一)营养:竹荪是生长在竹林地中,在竹叶腐殖质层厚处最多,可知其主要营养是纤维素、半纤维素、碳水化合物,有机氮、矿物元素和一些微量元素、无机盐.  相似文献   

14.
竹荪人工栽培技术(连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荪子实体分如下部份: (1)菌盖:短裙竹荪菌盖白色,长裙竹荪菌盖略带土黄色,表面有不规则的多角形网格,上有圆形或椭圆形小孔,2~4厘米高,子实层(孢体)附着在菌盖表面,暗绿色,初为肉质,由于吸湿能力强,在空气中裸露后迅速吸湿并液化为粘稠状物质。孢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短裙竹荪(Dityophora duplicata)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采用固体培养基皿培法培养短裙竹荪,研究不同固体培养基、不同碳源和氮源对短裙竹荪的生长、菌丝形态、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短裙竹荪在不同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尤其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短裙竹荪对所试的不同碳源均能利用,而在以甘露糖、木糖醇、木糖、果糖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时生物量最高。对所试的不同有机氮源均能利用,在以鱼蛋白胨、硫酸铵为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以亚硝酸钠和尿素为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未见肉眼可辨的菌丝体生长。  相似文献   

16.
竹荪遮阳网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荪形态优雅,菌柄顶端有一圈洁白的网状裙向下散开,被誉为"真菌之花"、"真菌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对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保健疗效;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可多日不变馊。竹荪有棘托、红托、长裙、短裙等品种,棘托竹荪属高温品种,易栽培、产量高、见效快,栽培模式有大豆套种、竹林套种、遮阳网大棚栽培等。遮阳网大棚栽培,加湿简单、采收方便,省工增效,为近年来常山棘托竹荪的主要  相似文献   

17.
药用真菌黄裙竹荪的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药用真菌黄裙竹荪资源调查、标本采集、菌种分离、培养基的筛选、生长温度、酸碱度、覆土土质以及覆土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一级菌种培养基以PDA培养基为主,添加松针浸出汁为黄裙竹荪的最佳培养基;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4℃;适宜pH值为6.5;栽培播种完成后,及时覆盖砂质黄壤土,是黄裙竹荪栽培的最佳方法和最佳土质。  相似文献   

18.
以湖州市毛竹林下栽培竹荪为试验原料,考察提取工艺中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对其子实体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nhnken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毛竹林下栽培竹荪子实体总黄酮提取的最优工艺。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毛竹林下栽培竹荪子实体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4.5℃,乙醇体积分数76.1%,液料比31.1∶1,此条件下的总黄酮提取量为42.79 mg·g-1。  相似文献   

19.
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在人工栽培技术方面,已有不少报告。我们于1988年作了秸秆发酵料栽培竹荪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菌种筛选①母种培养基筛选:设计六个母种培养基,以PDA 作对照。结果以配方六为最好,1988年4月4日接种,4月25日长满试管(20×200mm)斜面,共21天。②引自上海、广东、湖南、湖北及本厂自野生竹荪分离的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六个菌株中,经品种比较试验表明,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以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的长裙竹荪,菌丝生长最快、浓密,在23℃下避光培养,20天可长满斜面。因此,本试验菌种选用该菌株。(二)原种及栽培种制作①原种培养:配方是竹片10%(煮汁)、阔叶树木屑68%、麸皮20%、石膏1%、糖1%,另加蛋白胨5克,含水量65%。常规装瓶、培养、接种。每支母种接3瓶。在自然温度为23~29℃下避光培养,49天长满瓶。②栽培种培养:配方是竹片10%(煮汁)、阔叶树木屑68%、麸皮10%、玉米粉10%、石膏1%、糖1%,含水量65%。常规装瓶、灭菌、接种。每瓶原种接50瓶左右。在自然温度为25~29℃下避光培养,55天长满瓶。  相似文献   

20.
我州竹林面积3.93万亩,竹荪资源丰富.凡有竹林的地方,几乎都产竹荪.如利川市干荪最高年收购量达250kg.货值15万元以上,数量不算小.不少农户常年有竹荪收入数百元,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补充.但由于野生产量有限,难以成为大宗商品.为了加速发展,提高效益,以推进山区致富步伐,笔者根据目前竹荪研究现状,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开发丰产综合新技术.本技术是充分利用原有竹荪条件基础,改善菌源竹林的生态环境,以利继续发荪,并加入人工播种移菌措施,增强菌种实力,在这两者的作用下,快速形成强大的优势菌丝阵地,从而达到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