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国内外合作发展我国向日葵种子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向日葵种植面积2002年为2600万hm^2,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为俄罗斯420万hm^2、乌克兰250万hm^2、阿根廷230万hm^2、美国120万hm^2、中国107万hm^2。主要为油葵,食葵面积不到10%,主要在中国。我国食葵占向日葵播种面积70%,美国食葵面积占美国向日葵面积25%。  相似文献   

2.
1我国向日葵发展概况 我国向日葵播种面积居世界第5位,位于俄罗斯、乌克兰、阿根廷、印度之后。1949年我国向日葵播种面积2020hm^2。20世纪70年代初期8.1万hm^2,均为零星种植,用于嗑食。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家大力发展油料,引进派列多维克油葵,油葵面积逐步扩大。1980年达到80.4万hm^2,2003年达到117.3万hm^2。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促进威宁种薯生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雷尊国 《种子》2008,27(11)
马铃薯作为一种主要农作物,已发展成为贵州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从1995年到2008年,我省马铃薯种植面积从35.6万hm^2扩大到59.28万hm^2,增长66.5%;总产量从452.5万t(鲜薯)增加到772.8万t,增长70.8%。近几年,我省已成为全国马铃薯面积增加最快的省份,到2005年,种植面积已居全国第1位。在本省粮食作物中,马铃薯面积、产量仅次于水稻和玉米,居第3位,2006年种植面积已占粮食播种面积310.85万hm^2的19.1%,  相似文献   

4.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在我省也曾位居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之首,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尤其是我省小麦退出国家定购以来,因受品质和种植效益等因素困扰,我省的小麦播种面积一直呈下降趋势,已由我省第一大作物降为目前的第五大作物,种植面积已由原来的133.33万hm^2降至不足33.33万hm^2。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属于茄科一年生革本植物,适宜在冷凉气候条件下生长,是我国七大主要农作物之一,仅位于水稻、玉米、小麦之后。贵州马铃薯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世界马铃薯种植历史仅400多年),马铃薯资源丰富,是国第二大马铃薯生产省,常年播种面积在46.7万hm^2以上;年产马铃薯700万t;2004年种植面积54.7万hm^2,仅比排名第一的内蒙古自治区少6660hm^2。[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天台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8.4%。天台县水稻生产以单季稻为主,单季稻年播种面积稳定在1万hm^2左右。2010年天台县种子管理站引进多个单季稻新品种,通过大区对比试验,鉴定引进品种在本地的适应性、产量等,从而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2007年江西省水稻种子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省是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是我国粮食主产省之一,水稻面积在全国居第2位,水稻产量居全国第3位。每年水稻播种面积在313万hm^2以上,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5%以上.其中约有267万hm^2是杂交水稻。据江西省农业厅统计,2006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30万hm^2.其中早稻种植面积141万hm^2,平均产量355.9kg/hm^2;  相似文献   

8.
王启养 《种子世界》2002,(10):15-16
我省得益于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市场经济,冬种瓜菜生产经逐年发展已成为我省热带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2002年度冬种瓜菜播种面积近11万hm2,外销668.33万t,产值36.43亿元。用种是冬种生产的重要一环,了解并分析生产用种情况对促进我省冬种瓜菜生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冬种瓜菜用种现状 1.1 用种量 我省冬种瓜菜,年种植面积11万hm2左右,年需种量约为45万kg左右。以2001~2002年度冬种瓜菜为例,种植10.92万hm2。具体种植种类、种植面积和……  相似文献   

9.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大豆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大豆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200万hm^2以上。2000年种植面积为280万hm^2,2001年种植面积为240万hm^2,2002年种植面积为220万hm^2,约占全国大豆面积的30%。大豆在我省大宗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有较大份额,最高年份出口达15万t,占全国的80%。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大省,玉米生产与消费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玉米是河南省第二大种植作物,播种面积已达250.83万hm~2;产量131.63亿kg,占我省粮食总产的28.73%,可见玉米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几年来,玉米生产也出现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人工作实际提出一些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桂华 《种子》2004,23(7):63-64
1 现状与问题 马铃薯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在省内仅次于水稻、玉米居第三位,在全国仅次于内蒙居第二位.近几年来面积逐年增加,仍处于增长期.在生产上以秋(冬)种夏收为主,少数高海拔山区是春种秋收.2003年全省种植面积51.94万hm2,其中夏收面积45.7万hm2.  相似文献   

12.
胡麻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我国胡麻生产明显下滑 (1)胡庥种植面积据国家农业部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胡麻的播种面积为55.1万hm^2,本世纪我国胡麻种植面积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呈明显下降走势,年平均近45万hm^2,比“九五”期间年平均59.8万hm^2减少近15万hm^2,下降近30%。其原因:一是胡麻的主要产区是高寒、干旱、土壤瘠薄的山旱地,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使得这类地区的作物种植面积下降;  相似文献   

13.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杂2号选育及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日葵是黑龙江省主要经济作物,每年播种面积25万hm2,居全国第2位.向日葵具有抗旱、耐瘠薄、耐盐碱的特点,种植向日葵投入低,经济效益高,黑龙江省向日葵种植面积正逐年扩大.但目前黑龙江省种植的向日葵多为常规种和地方品种,这些品种植株高大、单产低、抗病性差,影响了向日葵产业的发展.为满足黑龙江省生产对向日葵品种的需求,确定了优质、高产、抗病向日葵杂交种选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林波  陈惠兰  何思勇  廖淑琴  冯浪 《种子》2006,25(6):102-103
玉米是贵州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常年播种面积67万hm^2左右,约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5,占全省夏粮总播面积的1/3,常年总产300万t左右,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1/4左右。据省统计局资料,1999年玉米播种面积约72万hm^2,总产量334.79万kg,分别占当年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23.14%和29.75%。平均单产4614kg/hm^2。仅为水稻单产的75.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临近省区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农十师垦区是新疆主要的向日葵种植区之一,每年种植向日葵面积在1.2万hm^2左右,因其独特的气候资源,生产出来的向日葵品质优良,但向日葵菌核病严重威胁着垦区向日葵的生产,据农十师农业部门不完全统计,每年田间发病率都在50%以上,造成食葵平均减产达30%,最高减产可达50%以上,油葵平均减产达20%,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本地实际,提出可行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我市主要的高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40万hm^2左右,占总播种面积1/4,产量占总产量一半以上,在农业生产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用种量为1200万kg,其中自繁自用种子仅为400万kg左右,仅占用种量的33%。  相似文献   

17.
甘南县是全国向日葵之乡,同时也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向日葵生产基地,常年播种面积占全省向日葵播种面积的25%以上,2000年甘南县向日葵播种面积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5,而向日葵生产的经济效益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3/5,向日葵生产总产值达2亿元.所以,甘南县县委、县政府把向日葵生产确定为"朝阳产业"并提出"向日葵经济"这个概念,来探讨向日葵产业化,提高其经济效益问题.为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富民强县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春小麦产区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33万hm2左右,现在从最高年份的227万hm2已降到1997年的110万hm2。小麦面积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种麦成本高,商品麦品质较差,不符合市场需求,导致外来小麦及面粉进入我省市场,致使我省小……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约260万hm^2。其中基本是玉米杂交种。因此,玉米杂交种的质量对我省玉米生产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既是玉米遗传育种科学成果的最终体现,也是杂种优势利用的继续和发展,又是种子产业中的主要环节,同时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农业生产效益的高低。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是我国蔬菜大省之一,全省蔬菜播种面积41.85万hm^2,总产量2143.05万t,产值达到173.8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几年来,辽宁省设施农业不断发展,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1年辽宁省播种面积增幅位居全国第一,总产量增幅位居第三,出口量居第7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