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生态文明的新农村在生产、生活和环境等方面都有其特殊的建设要求,需要在新农村建设的理念、政策、措施和目标上作出新顺应。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农村,根本在于构建人与自然友好相处、共生共荣的新生活,关键在于对农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2.
白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48-450,457
阐述了武汉市江夏区的气候、地形及资源概况和建设生态家园的必要性,提出江夏区107国道沿线新农村建设、花卉苗木基地建设、花卉苗木展示交易中心建设、杉木丰产林基地建设、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建设和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等6大生态家园建设项目构想,以期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苏南在新农村建设物质条件基本具备的条件下,要以“农村现代集中居住区和城镇农民公寓居住区”为抓手,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编制新规划、谋划新政策、培育新动力,实现新农村物质、精神、政治、生态文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人类的文明形态之一,是伴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对文明的更高追求。生态文明具体体现为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当前阶段,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的一项巨大工程,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必须融入生态文明发展所要求的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等。生态文明与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只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相一致,才能尽早地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本文从生态文明和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联系切入,在生态文明发展的前提下,找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下的新农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苏南在新农村建设物质条件基本具备的条件下.要以“农村现代集中居住区和城镇农民公寓居住区”为抓手,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编制新规划、谋划新政策、培育新动力.实现新农村物质、精神、政治、生态文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态城镇的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融入生态理念,改善环境。园林在推动生态城镇建设的进程中,成为了保护和维护环境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分析园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阐明园林在生态城镇建设中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提出的一项与相关国家互利共赢、提升规划区域内整体发展水平的重大倡仪.云南省作为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双向开放重要门户,兼具国际区域合作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特殊生态系统的资源优势.在习总书记对云南的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依据现有的国家、省地资源、经济条件和未来的发展目标,云南省应科学谋划好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蓝图,为“建设生物多样性宝库、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云南”的总体部署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西部建设生态家园是一种不仅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同时又能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主要从必要性和条件、规划建设以及资金筹集三个方面对西部生态家园建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路径的研究的目的在于协调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贵阳市为例,在GIS栅格技术支持下,选取山区地形特征为阻力要素,对最小累计阻力模型进行修正,同时结合研究区城镇发展与规划,对贵阳市最小累积阻力值进行时空分析,划分生态适宜区,构建在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格局下,山地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最优路径.研究表明:2007年到2013年,建设用地扩展阻力逐年减小;根据阻力值将研究区分为禁止、限制、可、优化建设区;模拟出5条最佳路径.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角度,为城镇发展用地的合理布局和发展方向提供有益尝试和补充.  相似文献   

10.
胡平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8):116-118
通过对安徽省宿松县孚玉镇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孚玉镇森林城镇建设的不足,依据“让城市融入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的理念,提出了“一心两片,五纵四横、四廊多点”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及实现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城乡建设一体化的总体目标。从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保护建设3方面,提出了构建合理稳定的森林城镇生态系统,以期促进城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路径的研究的目的在于协调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贵阳市为例,在GIS栅格技术支持下,选取山区地形特征为阻力要素,对最小累计阻力模型进行修正,同时结合研究区城镇发展与规划,对贵阳市最小累积阻力值进行时空分析,划分生态适宜区,构建在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格局下,山地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最优路径.研究表明:2007年到2013年,建设用地扩展阻力逐年减小;根据阻力值将研究区分为禁止、限制、可、优化建设区;模拟出5条最佳路径.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角度,为城镇发展用地的合理布局和发展方向提供有益尝试和补充.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信息技术在农村生产、农民生活、城镇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新农村建设各个领域的支撑作用也充分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保护生态,和谐发展"的理念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临翔区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展生产力、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临翔区各级党委政府及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一系列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其中农村户用沼气池的推广应用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临翔区新农村建设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雍会 《甘肃农业》2008,(2):51-52
在新疆绿洲特殊地理、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新疆绿洲城镇建设现状与特征,并进一步分析、提出了影响新疆绿洲生态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苏建兰  林诗文  刘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33-2636,2722
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及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阐述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导入生态农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2点必要性:一是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形势的需要;二是为了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研究了生态农林业循环经济的具体特性、现有基础及面临的阻力。介绍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导入生态农林业循环经济模式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探讨了构建生态农林业循环发展模式所需要的支撑体系,包括完善的政府职能和监管机制、营销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生态农林业循环经济市场体系和人力资源等。以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为例,分析了华坪县创建的"919"生态农林业循环经济模式及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一个新阶段,是人类为保护生态环境形成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等的总和。由于城镇消耗了大部分能源资源,成为环境恶化的主要来源,城镇低碳化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成败的关键,城镇低碳化能够从技术、制度、思想观念等方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云南省新农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云南省发展乡村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基础配套设施落后、乡村自然景观破坏、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困境。从产业融合的角度进行探究,提出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治理融合、创新产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等发展路径。引导乡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加快乡村旅游协调、绿色、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引入创新产业机制来加快乡村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胡继民 《农技服务》2014,(1):9+12-9,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生态环境十分严峻的当代,要求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在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保护方面的潜能和实际价值。为此,本文基于这一点探讨了水利工程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并扼要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问题,以此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云南省特殊的自然、生态、气候条件和玉米生产现状,结合国家农业部对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对云南省玉米产业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今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GIS在乡村景观规划与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景观的规划和保护已经成为新的热点。在概述了乡村景观的概念和GIS软件的功能特点后,探讨了GIS在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与保护中的分析应用,探索性地提出在大尺度的景观规划和保护中引用GIS进行空间地形分析和数据库管理,以期利用其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功能弥补传统的二维园林设计软件中忽略竖向环境因子及其他复杂环境条件的缺陷,提高乡村景观规划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