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莲藕是柳州市重要的水生蔬菜之一,"九五"期间,柳州农技部门探索出莲藕双季栽培模式;"十五"期间,探索出双季莲藕套种慈姑栽培模式,常年种植面积4 000 hm2以上,形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双季莲藕、秋藕套种慈姑生产基地,成为当地农业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为了提高莲藕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综合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莲藕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技部门又探索出三季莲藕栽培技术,制定并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三季莲藕生产技术规程(柳州市地方标准DB 450200/T0041-2014)",实现同一块藕田一年内四种四收(莲藕种植和采收3次、慈姑种植和采收1次),即"春藕+夏藕+秋藕+慈姑"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
扬州市慈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扬州市慈姑的品种特性、种植状况、对环境的生长要求、在生产上表现以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为当地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双季莲藕是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最具市场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种植效益高。主要介绍建立柳州市柳江区“荷塘月色”双季莲藕产业(核心)示范区,推广应用春藕+秋藕+慈姑一年三熟生产技术模式和发展农业+文化+旅游休闲农业旅游业,促进经济增效,并分析了(核心)示范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杨启悦 《中国蔬菜》2007,(B08):117-118
湖北省天门市慈姑栽培历史悠久,天门慈姑以其个大、质优、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历史上,天门慈姑以春、夏栽培为主,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晚水种植的特色,即在7月中、下旬与早稻接茬,春节前采收上市。  相似文献   

5.
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探索出"早稻+再生稻+慈姑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既可满足口粮问题,又可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文章对早稻+再生稻+慈姑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慈姑(Chinese arrowhead),又称茨菰、慈菰、剪刀草、燕尾草等,为多年生宿根浅水草本植物,以地下球茎供食。其栽培种属泽泻科慈姑属慈姑种慈姑变种之华夏慈姑,是我国的特产蔬菜之一,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特别是太湖沿岸和珠江三角洲为主要栽培区。慈姑钻心虫(Phalonidia sp.)又名慈姑蛀虫、慈姑髓虫,属鳞翅目细卷蛾科,  相似文献   

7.
慈姑为我国特产蔬菜之一,营养价值高,药食两用。天门市九真镇慈姑种植历史悠久,规模大,通过对慈姑的整地、选种、藏芽、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关键点总结,集成了一套有利于九真慈姑种质资源保护和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莲藕属睡莲科,是多年生宿根性水生植物,其根茎粗壮,味道清香,鲜脆甘甜,可生食也可煮熟吃,具有健脾开胃、清热止泻和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慈姑是泽泻科多年生浅水性草本植物,属药食两用植物,具有凉血、清热、解毒、消肿和止血等功效.莲藕和慈姑都是人们日常食用的主要水生蔬菜作物.桂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光、水、热资源丰富,也是莲藕和慈姑种植的主产区之一,栽培管理技术成熟,通过莲藕和慈姑轮作,冬季干田采挖慈姑,翻耕冻垡,可以改善土壤长期淹水状态、减少越冬虫源、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土表覆盖水稻秸秆配合适量追肥对慈姑产量的影响,我们以建水慈姑为种植材料,分析比较覆盖秸秆和不覆盖秸秆慈姑植株株高、累计出叶量、产量以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秸秆处理慈姑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生长期内慈姑株高、累计出叶量及种植结束后土壤养分含量秸秆处理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慈姑(Chinese arrowhead),又称茨菰、慈菰、剪刀草、燕尾草等,为多年生宿根浅水草本植物,以地下球茎供食.其栽培种属泽泻科慈姑属慈姑种慈姑变种之华夏慈姑,是我国的特产蔬菜之一,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特别是太湖沿岸和珠江三角洲为主要栽培区.慈姑钻心虫(Phalonidia sp.)又名慈姑蛀虫、慈姑髓虫,属鳞翅目细卷蛾科,是慈姑的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在叶柄内蛀食为害,严重田块受害株率高达70%以上,严重影响慈姑生产,甚至造成绝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