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春雨  任国玉  王颖  严晓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251-14254
利用1961-2006年辽宁省50个气象站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大中城市站、小城市站、国家基本/基准站和乡村站的气温变化趋势特点,重点研究了城市化对城镇站和国家站气温记录的影响程度和相对贡献比例。结果表明:近46年辽宁省所有台站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都呈增温趋势,且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远大于平均最高气温;增温率大小依次为:大中城市站〉小城市站〉国家基本/基准站〉乡村站;城市热岛效应对气温的影响是显著的,尤其近20多年更加明显;由于热岛效应增强的影响,辽宁省各类城市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化影响。其中大中城市站、小城市站和国家站的年平均热岛增温分别为0.05 ℃/10 a、0.03 ℃/10 a和0.01 ℃/10 a,其热岛增温贡献率分别为14.9%、5%和3.3%。此外,城市热岛增温还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2.
刘树峰  苏轶  赵玉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74-10975,10983
[目的]分析近30年济南地区气温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济南市所辖6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的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近30年来济南地区的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近30年济南地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增温趋势最明显,倾向率达0.502℃/10a;年平均气温次之,倾向率为0.288℃/10a;年平均最高气温增温趋势最为缓慢,其倾向率仅为0.144℃/10a。章丘的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最为明显,倾向率达1.347℃/10a;说明济南地区年平均气温的上升主要在于年平均最低气温的贡献,章丘为单个站点中贡献最大。就单个站点而言,济南市区在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中,气温上升倾向率均较小,在济南地区整个气温变化中济南市区贡献最小。[结论]该研究为济南市开展气候变化监测、诊断、评估、预估以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章丘市近30年的气温变化特征。[方法]利用章丘国家气象观测基本站的1981~2010年30年的相关气温资料,分析了章丘市近30年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气温、年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章丘市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气温、年最低气温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增温趋势最明显,倾向率达到1.347℃/10a;年平均气温次之;年平均最高气温增温趋势最为缓慢,其倾向率为仅0.062℃/10a;章丘年平均气温的上升主要在于年平均最低气温的贡献。[结论]该研究为章丘市更好的开展变化监测、诊断、评估、预估以及决策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石河子莫索湾垦区气象观测站1981~2017年逐年平均气温资料,结果得出:莫索湾垦区近37年平均气温7.3℃,气候倾向率0.359℃/10a,年平均气温呈波动升高趋势;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均呈增加趋势,以秋季增温最显著;以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近37年均呈明显升高,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57℃/10a、0.631℃/10a及2.859℃/10a、1.74℃/10a,极端最高、最低气温上升幅度较大。气候变暖对农业等影响较大,应做好灾害天气预报预警,提升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合理利用热量资源。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滑动平均等方法,对新罗区1951—2016年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及平均最低气温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66年来,新罗区的年平均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97℃/10a,1987年以来增温明显,且秋季变暖趋势最为显著.年平均最高气温与年平均最低气温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利用塔吉克斯坦1901-2011年的逐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元线性回归、MannGKendall突变检验法以及小波分析法,分析了塔吉克斯坦的年、季平均极端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塔吉克斯坦年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增暖趋势,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07,0.15 ℃/10a,平均最低气温的增幅明显高于平均最高气温的增幅,最低气温的升温速率约为最高气温升温速率的2倍,气温升高受最低气温的影响更显著;塔吉克斯坦春、秋和冬季平均最高气温均呈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09,0.05,0.15 ℃/10a,夏季平均最高气温没有明显变化;而四季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春、夏、秋、冬季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15,0.08,0.14,0.19℃/10a;年平均最高气温在1994年发生了突变,存在27a的准变化周期,而年最低气温在研究时段没有突变,存在33a的准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7.
胡保昆  窦以文 《北京农业》2013,(27):141-142
利用1961-2010年北京平原地区12个台站的观测资料,对北京年、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气候特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北京的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趋于变暖。年最低气温增温率(0.42℃/10 a)高于年平均最高气温(0.22℃/10 a)。北京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冬季的增暖最为显著,它的增温对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变暖起到了重要作用,春季增暖作用次之。总之,年平均最低气温与年平均最高气温关系密切。不管是年还是季,北京平均最高气温都比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暖强度低。  相似文献   

8.
利用潍坊市潍坊站1951—2019年的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数据,研究近69年来潍坊市气温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近69年来潍坊市最低气温呈线性增温的趋势,倾向率为0.52℃/10 a,但最高气温却呈线性降温的趋势,倾向率为-0.10℃/10 a,二者的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变化特征,并且最低气温的上升趋势大于最高气温的下降趋势,但最低气温的标准差比较大,具有较大的年际波动变化。潍坊市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皆有上升的变动趋势,倾向率分别为0.32和0.14℃/10 a,二者存在着不完全同步变化的特征。平均气温表现为逐年升高的变化特征,倾向率为0.27℃/10 a;4个季节的平均气温皆是逐年上升的变化特征,春季平均气温升高趋势最显著,其次为冬季,夏季和秋季最不显著。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皆在某些年份存在气温突变。  相似文献   

9.
利用巴彦淖尔市1961~2010年气温序列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累计距平气候统计方法,分析各年、季和月平均气温以及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巴彦淖尔市年和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各月气温呈显著增温趋势,增温幅度为0.20~1.04℃/10a;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线性拟合的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339和0.758℃/10a;近50年来共出现严重的冷冬13次(其中异常6次)、暖冬2次(其中异常1次),严重/异常冷冬多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严重暖冬均出现在21世纪.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治多县1981-2018年近气温、降水量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近30年治多县气候变化特征:年平均气温-0.8℃,呈逐年明显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0.615℃/10a,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511℃/10a、0.909℃/10a,以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趋势最显著;年平均降水量419mm,总体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5.185mm/10a。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对农牧业生产有利,但同时易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趋利避害做好气候变化应对。  相似文献   

11.
选取1981—2018年治多县气温、降水量等观测数据,分析当地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年平均气温-0.8℃,呈逐年明显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0.615℃/10 a,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511、0.909℃/10 a,以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趋势最显著;年平均降水量419 mm,总体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5.185 mm/10 a。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对农牧业生产有利,但同时易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趋利避害做好气候变化应对。  相似文献   

12.
利用沽源县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40年的气温观测资料,运用线性气候倾向率分析方法得出,沽源县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年极端最高气温升幅最大,气温倾向率为0.458℃/10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升幅最小,气温倾向率为0.263℃/10年。年极端最低气温呈下降趋势,气温倾向率为-0.353℃/10年。一年当中,以夏季气温升高幅度最大,秋季最小。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辽宁省50个测站的1958~2007年50年的气温资料,应用线性倾向估计对辽宁省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日最低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了突变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日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285℃·10a~(-1)、0.199℃·10a~(-1)和0.395℃·10a~(-1);日最低气温的增温比平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更加显著.辽宁省冬季、夏季气温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冬季气温显著上升,而夏季增温趋势不明显.辽宁省年平均气温的突变点出现在1995年,年平均日最高气温突变点在1996年,年平均日最低气温在1989年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4.
利用塔城市1961~2007年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47年来温度、降水、日照和风速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气温变化速率达0.50℃/10a,47年平均气温上升了约2.4℃。四季季平均气温整体上都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最为明显,线性增长率达0.85℃/10a;秋季次之,线性增温速率为0.58℃/10a;夏季线性增长速率为0.39℃/10a;春季线性增温速率最小为0.34℃/10a,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呈波动式上升特征,增温率为0.37℃/10a。春、夏、秋、冬的线性增温率分别为0.217、0.266、0.488和0.540℃/10a。平均最低气温年代际变化与平均最高气温年代际变化比较相似。近47年来,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倾向率3.49 mm/10a,年降水量变化的波动较为明显,春、夏季降水量变化不太明显,秋季降水量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冬季降水量上升趋势最明显,对全年降水量上升趋势贡献最大,其次为春季。近47年来,平均日照时数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其变化速率为-21.1 h/10a。年平均风速呈较小的减弱趋势,减少速率仅为-0.08 m/s.10a。  相似文献   

15.
德钦县气候变暖趋势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选取德钦县气象站1971—2017年逐年气温观测资料,对近47年气温变化特点及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德钦县近47年平均气温为5.8℃,气候倾向率为0.507℃/10年,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夏季增温最显著,其次为春季,秋季增温相对较低;德钦县1—7月平均气温逐月上升,8—12月则逐月降低;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12.0、2.0℃,近47年均呈现明显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759、0.299℃/10年,年平均最高气温较最低气温上升幅度大。气候变暖对地方气候特点、工农业等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应加强气温变化特征研究,趋利避害,合理利用热量资源,增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额济纳旗气象站1981—2015年逐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资料,对额济纳旗近35a气温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额济纳旗近35a平均气温9.5℃,平均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0.546℃/10a;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均趋于逐增加,秋季和春季增温幅度最显著,冬季增温幅度较小;额济纳旗极端最高/低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586℃/10a和0.565℃/10a,均呈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利用黄河金三角地区1971—2015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低)气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距平及累积距平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该地区气温变化特征、突变特点以及气温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增高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86℃/10 a;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波动增高趋势,各季平均气温也呈显著增高趋势,其中,春季增温最明显,其次是冬季,夏季增温最少;最冷月的月平均气温持续增高,最热月的月平均气温20世纪80年代较低,90年代增温明显,2010—2011年间略有下降,2011年以后再次增温;20世纪80年代是全球性气候变暖最显著的10 a,而该地区则是相对较冷的时期,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都处于低值区,90年代增温明显,2011年以后气温相对稳定在较高水平。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多方位、多尺度、多层次的,利弊并存,总的来说是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明华  孙晓巍  李广霞  戴廷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69-1570,1670
利用沈阳市1951~2009年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对沈阳市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突变检测。结果表明,沈阳市年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231、0.181、0.218℃/10a;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增温态势十分明显;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比平均最高气温更加显著。沈阳市年平均气温的突变点出现在1982年,年平均最高气温在1994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在1978年。  相似文献   

19.
利用柴达木盆地1961 ~ 2010年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温度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来柴达木盆地年平均气温呈增加趋势,倾向率达0.55℃/10a;秋、冬季增温较显著,增温贡献率较大;近50年来≥0℃、≥5℃、≥10℃的积温均呈增加的趋势,≥0℃、≥5℃、≥10℃的初日呈提前趋势,终日逐年代呈推迟趋势;近50年来降水量略有增加趋势,增幅不明显,夏季降水的增加贡献率较大.柴达木盆地气候变暖,农作物生长季积温增多,使农作物生长季延长,利于农作物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将造成农业气象灾害、气候异常现象增加,作物病虫害增多,农业水分供需矛盾加剧,对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乌兰浩特气象站(区站号50838)1986—2015年的日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对研究区气温和降水进行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降水距平百分率分析。结果表明,近30a来,研究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温、年平均最低温均处于增温的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 247℃/10a、0. 143℃/10a、0. 315℃/10a。季节方面来看,春、夏、秋3个季节有升温的趋势;其中夏季升温幅度最大,变化倾向率为0. 618℃/10a,而冬季则有降温的趋势,变化倾向率为-0. 429℃/10a。年际降雨量有下降趋势,变化倾向率为-31. 114mm/10a;干旱年份逐渐增加,30a中有13a为干旱年。季节方面,春季和冬季的年平均降水量有上升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11. 238mm/10a和2. 557mm/10a;而夏季和秋季年平均降水量则有下降的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42. 057mm/10a和-2. 852mm/10a。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季节方面,夏季和冬季的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在0. 01水平上呈负相关关系;在13a干旱季节主要集中在秋季和夏季,其中秋季占31%,夏季占29%,春季和冬季分别占14%、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