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试验设通气栽培(Z1),密闭栽培(D1)和常规栽培(CK),研究在黄瓜全生育期内,根际CO2和O2浓度对基质酶活性、基质养分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Z1处理显著改善基质通气状况。与CK比较,基质CO2含量降低了48.21%,基质O2 含量提高了5.87%;Z1处理比D1和CK处理均提高了基质酶的活性,其中脲酶分别提高11.19%和7.67%、脱氢酶提高38.41%和22.52%、磷酸酶提高38.01%和18.3%、蔗糖酶提高34.81%和20.87%;并且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和黄瓜全株干物质积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表明通气栽培有助于提高基质酶活性、基质养分含量和促进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栽培床结构对基质通气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单元平衡原理,将通用气体扩散方程离散化,对四种典型栽培床(架空式、落地式、隔离式和缝隙式)的边界条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同时,对栽培床沥水层设置的方式和作用做了详尽的讨论,为无土栽培床的设计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际通气对基质气体、肥力及黄瓜伤流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根际气体环境,试验采用基质通气栽培方式,研究不同通气方式对基质气体、肥力及黄瓜伤流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底部通气和基质上部通气均显著改善根际二氧化碳和氧气体积分数,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比对照降低33.31%~98.02%,氧气体积分数比对照提高2.13%~12.22%。通气处理显著提高基质速效养分质量分数,碱解氮比对照提高12.95%~28.87%,速效磷比对照提高12.02%~20.46%。基质上部通气处理的伤流液流量、电导率值和伤流液氨基酸含量均最高,表明基质上部通气处理根系代谢旺盛,是较理想的基质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4.
宋修超  仇美华  郭德杰  马艳  严少华 《土壤》2019,51(2):284-289
探讨水肥耦合效应对基质栽培西瓜生长状况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基质栽培西瓜的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在田间温室条件下,基质栽培西瓜"苏蜜8号",通过设置3个水分梯度和4个施肥梯度,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西瓜产量、光合特性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中水处理(整季60L)下,施肥量为N-P_2O_5-K_2O (20g-10g-30g)的养分供应下,西瓜产量和植株生物量达最高值。水分、肥料及二者交互作用对西瓜产量和植株地下部生物量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且影响大小顺序为肥料作用水分作用交互作用。灌溉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溉量的增加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在同一水分条件下,适量增肥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水肥交互作用对西瓜不同生育期内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P0.05),但对叶片蒸腾速率只有在膨瓜期内影响较大,在苗期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是灌水量。  相似文献   

5.
栽培基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康红梅  张启翔  唐菁 《土壤通报》2005,36(1):124-127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园艺业与植物容器栽培的发展,基质市场迅速壮大,栽培基质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从基质材料的开发与再利用,基质的性质,基质分析方法的标准化,及基质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展望四个方面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培基质对菊花观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帆  林竹隐  陈林 《南方农业》2008,2(2):22-23
本研究以秋菊为试验材料,品种有"山城之光"和"白龙爪".通过不同的栽培基质进行对比试验,找出最能体现菊花观赏性状的栽培基质.研究结果表明:以菇渣混合土作为栽培基质,能有效降低菊花的株高,增加叶片数、节间数,能增大叶长、叶宽、花冠,延长花期.  相似文献   

7.
蔬菜废弃物栽培基质对番茄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有机生态型蔬菜栽培基质对番茄生长发育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为蔬菜废弃物微生物发酵物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然条件下室外堆肥、基质研制及温室盆栽试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有机生态型基质各配方处理对番茄的株高、展幅、主茎粗、结果数、产量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处理即配方为蔬菜废弃物∶玉米秸秆∶牛粪∶发酵菌剂,配比为100∶4∶2∶0.25的处理,其番茄的产量较对照增长了97%,该处理番茄的干物质、有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等营养品质指标,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41.9%,139.6%,36.8%和18.7%,特别是该处理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增加了57.1%。各配方处理番茄的亚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残留均低于对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结论]有机生态型基质各配方处理对番茄的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栽培基质对小叶榕块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对小叶榕(6个月苗龄)块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基质对小叶榕块根的生长影响差异显著.经过6个多月的种植试验, 6份沙子+2份椰糠+3份草炭+1份豆粕为栽培基质的小叶榕在块根生长上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9.
李丽  聂俊华  徐顺利 《土壤》2004,36(1):85-91
用砂、锯末和蛭石作为原料配制栽培基质,用压力膜装置测定了18个处理的水分含量,对各原料含量与基质水分含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分析了原料含量对基质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砂含量与基质水分含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锯末及蛭石含量与基质水分含量呈正相关。3种原料对基质水分含量有较高的正直接作用,原料中的任何一种通过另外两种对基质水分量都是负间接作用。各回归分析的决定系数值都>0.80000,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0.890000,说明建立的回归模型有效,可靠,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栽培基质与AM 真菌对园艺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珍珠岩、蛭石、木屑、草炭、河沙等栽培基质的特点入手,讨论了不同基质对园艺作物生长发育、丛枝菌根(AM)真菌侵染和功能的影响以及AM真菌在不同基质条件下对作物生长的效应。将多种基质按一定比例混配而成的复合基质能综合各基质的优良理化特性,更有利于作物及其菌根的生长发育,如以草炭、蛭石和河沙接不同比例配成的7种基质中对西瓜接种Glomus mosseae,发现4号基质中侵染率最高,达39.9%,而1号基质中的最低,为14.8%,前者处理的植株生长量增加1.5-3倍。复合基质在无土设施栽培中十分有效,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与开发。  相似文献   

11.
试验表明,在淮北地区,水、氮配合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效益,结果表现为灌溉比不灌溉增产10.9%,效益提高11.7%;施氮比不施氮增产77%~90%,效益提高82.8%~84.1%。同时,水、肥利用效率也明显提高,结果表现为水分利用率施氮比不施氮处理提高70%左右,灌溉比不灌溉处理提高5.8%;氮素当季相对利用率灌溉比不灌溉处理提高7.9%。通过数学模拟,给出灌溉与不灌溉两种水分条件下的氮肥效应方程。  相似文献   

12.
试验表明,在淮北地区,水、氮配合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效益,结果表现为灌溉比不灌溉增产10.9%,效益提高11.7%;施氮比不施氮增产77%~90%,效益提高82.8%~84.1%。同时,水、肥利用效率也明显提高,结果表现为水分利用率施氮比不施氮处理提高70%左右,灌溉比不灌溉处理提高5.8%;氮素当季相对利用率灌溉比不灌溉处理提高7.9%。通过数学模拟,给出灌溉与不灌溉两种水分条件下的氮肥效应方程。  相似文献   

13.
水肥管理对鄱阳湖流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水肥管理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CH4,CO2和N2O)的影响规律,以鄱阳湖流域赣抚平原灌区稻田为研究对象,考虑间歇灌溉(W1)和淹灌(W0)2种灌溉模式,不施氮(N0)、减量施氮(N1,135 kg/hm2)和常规施氮(N2,180 kg/hm2)3种施氮水平,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气体排放量,结合产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结果表明:稻田CH4和CO2排放通量全天内表现为单峰模式,CH4日排放峰值在14:00-15:00,CO2排放峰值提前约1~2 h,而N2O排放通量全天内则表现为上午、傍晚和深夜的三峰模式。08:00-11:00内3种气体校正系数和综合值均比较接近1,是进行田间观测的最佳时段。稻田CH4排放通量在生育前期迅速增长达到峰值,中后期相对平缓并伴有1~2个小峰值。间歇灌溉CH4排放通量较少。不同水肥处理下CO2排放的峰值出现次数一致,主要在分蘖前期、乳熟期和黄熟期。2种灌溉模式的CO2排放规律一致,但间歇灌溉下CO2排放量更多。稻田N2O的排放整体水平呈现较低状态,各处理的N2O排放峰值出现在抽穗开花期末。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增温潜势受灌溉模式的影响极显著。与W0相比,W1在N0、N1、N2水平下分别降低增温潜势 36.1%、33.9%和23.2%(P<0.05)。地温和气温是重要的环境影响因子,CH4和CO2对地温的敏感性高于气温,9月典型日的温度敏感系数更高。W1N1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低,从减排增产角度为鄱阳湖流域推荐的稻田水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华北平原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2012~2015年连续4年研究了有机肥替代部分无机肥对土壤中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3M处理(70%无机肥+3000 kg/hm2有机肥)和0.5 M处理(50%无机肥+6000 kg/hm2有机肥)与NPK处理(单施无机肥)相比都提高了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且0.5 M高于0.3 M,说明有机肥替代无机肥的比例越高,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就越高。2)土壤中脲酶活性大小顺序NPK>0.3 M>0.5 M>CK,蔗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为0.5 M>0.3 M>NPK,说明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3)小麦4年累计产量0.3 M处理比NPK处理提高5.95%,0.5 M处理比NPK处理降低0.94%,;玉米4年累计产量则是0.3 M比NPK处理降低1.27%,0.5 M处理比NPK处理降低2.00%。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有机肥替代30%无机肥处理能够保证粮食产量,有机肥替代50%无机肥处理更能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最为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中国作为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一大国家,实现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根本举措。该研究以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乡为研究区域,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为例,通过对不同灌溉技术、灌溉方法和灌溉制度下的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开展耕作试验,结合作物产量和土壤CO2、N2O排放通量的测定,分析在保证作物不减产的情况下不同耕作方式和水肥组合下土壤CO2、N2O排放通量变化特征及其规律。结果表明:1)在当地传统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大或减小,都会显著影响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2)耕作方式与灌水量、施肥量三者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共同影响土壤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与深耕相比,旋耕方式下的冬小麦-夏玉米土壤N2O排放通量依次降低21.19%、16.29%(P<0.05);土壤CO2排放通量依次降低15.33%、8.29%(P<0.05);3)优化水肥模式,适当减少灌水量和施肥量,可以在保证作物产量不低于当地传统产量的情况下兼顾节水与减排,从而降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为碳中和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设施芹菜水肥耦合效应模型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建立了设施芹菜水肥耦合效应模型,并通过模型优化求出最佳芹菜水肥组合为N肥525.9~572.1kg/hm2、P肥(P2O5)320.8~354.4kg/hm2、K肥(K2O)572.3~574.8kg/hm2和灌溉量636~677.3m3/hm2.次。  相似文献   

17.
施氮肥对新疆荒漠草原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了施肥对荒漠草原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野外试验方法了解施氮肥对新疆石河子3个不同降水量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和土壤中脲酶、蛋白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施氮肥可以明显增加荒漠草原地区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和6种土壤酶活性。施氮肥在高、中、低降水量地区的生物量增加比例分别为21.8%~31.2%,21.7%~39.3%,26.3%~31.4%。随着施肥后时间延长,施氮肥处理土壤脲酶、蛋白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逐渐增加趋势。多酚氧化酶活性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其他5种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脲酶、蛋白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随降水量的降低而下降,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降水量中等地区最大。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灌溉水磁化处理对引黄灌区水肥一体化滴灌滴头堵塞的影响,该研究针对内镶片式滴头,设置磁化强度为0.2、0.4和0.6 T,对照组为未磁化处理,并配置质量份数为2 %的硫酸钾肥、尿素和复合肥浑水(泥沙浓度为3.0 g/L),采用短周期间歇性灌水试验。结果表明:磁化极显著减缓滴头流量与灌水均匀度的下降趋势(P<0.01),不同肥料适合的最佳磁化强度不同,磁化强度为0.4 T时,对硫酸钾肥与复合肥混合液的灌水均匀度下降的减缓作用最大,磁化强度为0.2 T时,对尿素混合液的灌水均匀度下降的减缓作用最大;灌溉水磁化后,硫酸钾肥和复合肥处理毛管前段堵塞滴头的数量增加,尿素处理的减少;磁化处理显著影响滴头堵塞敏感粒径的沉降和运动,显著增加了硫酸钾肥与复合肥混合液在毛管中淤积泥沙的敏感粒径(<0.03 mm)占比,减少了滴头输出泥沙中敏感粒径占比,尿素则相反。研究结果可为引黄灌区水肥一体化滴灌滴头抗堵塞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肥耦合对温室盆栽黄瓜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采用一种负水头供水控水盆栽装置进行水分精确控制,通过设定装置的不同供水吸力控制不同的土壤含水量,研究不同水肥供应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水肥间的耦合效应。试验分别设3种供水吸力:3 kPa(W1)、5kPa(W2)和7 kPa(W3);3种施肥水平:N 600、P 300、K 300 kg/hm2(F1),N 900、P 450、K 450 kg/hm2(F2)和N 1200、P600、K 600 kg/hm2(F3)。试验结果表明,W1、W2、W3处理控制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6.25%、20.81%、15.35%。在F1、F2和F3的处理下,黄瓜的生长速率和产量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为W1W2W3;在W1与W2处理下,施肥水平越高,黄瓜生长速率、叶片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以及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越高,表现为F3F2F1;且增加施肥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并不以增加植株耗水量为代价。而在W3处理下,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叶片光合速率和产量的高低顺序为F2F1F3,F3过高的施肥量抑制了植株的生长。试验结果还表明,水肥互作效应对黄瓜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风化煤复合包裹控释肥对小麦产量、叶片净光合速率(Pn)、植株干重及养分和土壤速效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控释肥均较不施肥(CK)和氮磷钾配施(NPK)小麦产量提高,结构改善。与NPK相比成穗数降低,千粒重和穗粒数提高;等养分量控释肥增产6.69%~16.92%。控释肥使冬小麦中后期叶片Pn、植株干重、全N和全K含量提高;等养分量控释肥较NPK处理子粒蛋白质含量提高。与NPK处理相比,控释肥处理土壤速效养分在冬小麦生长发育前期低、中后期高,同时提高了土壤酶活性,有利于小麦养分吸收与运转,使得肥料利用率提高。供试控释肥中以水玻璃控释材料包裹的控释肥(WCRF)效果最好,明显激活了土壤酶活性,使土壤养分供应充足,小麦生长发育后期叶片Pn、干重及养分含量及子粒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