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小城镇土地定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将模糊综合评判分析的数学方法引入到城区土地定级中来,以其中一个评价单元为例介绍了利用两级模糊综合评判对齐河县城区土地进行分级的方法,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将齐河县城区土地分为4级。经实践检验,该方法确定的土地级别符合当地的实际,能够遵循城市土地质量变化的规律,说明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小城镇土地定级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渭南城市土地定级综合评定模型与评定指标及模糊综合评定计算模型。通过计算,评判出渭南城市土地分为5个级别,其结果反映出该市土地质量的实际差别(高低)程度。旨在为该市的土地开发利用及有偿转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江西省广昌县土地进行模糊综合评价,重点分析了水田类土地的评价因子量化、评价因子隶属函数的确定和适宜性级别计算。水田类土地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可以提高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渭南城市土地定级综合评定模型与评定指标及模糊综合评定计算模型。通过计算,评判出渭南城市土地分为5个级别,其结果反映出该市土地质量的实际差别(高低)程度。旨在为该市的土地开发利用及有偿转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投入强度、利用强度和利用效益等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值为0.4107,介于第二级和第三级之间,并接近第二级的指标值0.45。【结论】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大;对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起积极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工业、仓储用地所占比率和住宅用地比率、单位土地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土地工业产值以及单位土地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城市土地投入强度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指标;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和商品房空置率等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指标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具有较明显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投入强度、利用强度和利用效益等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值为0.4107,介于第二级和第三级之间,并接近第二级的指标值0.45。【结论】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大;对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起积极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工业、仓储用地所占比率和住宅用地比率、单位土地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土地工业产值以及单位土地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城市土地投入强度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指标;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和商品房空置率等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指标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具有较明显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状态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土地利用系统是由自然、经济、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复杂巨系统。本文以系统论为指导,在科学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合理界定指标权重和指标阈值的基础上.针对土地利用系统本身的多维性、复杂性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的抽象性与模糊性,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黄淮海平原4个县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状态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与县域实际基本相符。一级评判结果表明:黄淮海4个县域土地利用系统处于非持续状态,而经济子系统均处于可持续状态;二级综合评判结果表明,除禹城土地利用系统处于可持续状态外,其它3个县域的土地利用系统均处于非持续状态。其中,水土地资源的稀缺已成为各县域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评价结果也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由于抛弃了“是”与“非”的二值逻辑,为复杂系统的状态评价提供了规范化的数学框架,运用该方法进行县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状态评价是适宜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明确的导向性和科学的操作性是当前高校奖学金评定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以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为依据,联合高等教育专家和企业HR共同确定的奖学金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及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奖学金评定模型,在减小主观性的同时增加评定过程的科学性。最后,通过示例分析证明了评定模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将模糊综合评价法中改进的单层次综合评判算法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充分利用两种算法的优点,设计了一种能够给出更客观评价的方法。在评价区域环境质量时,选取了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壤质量、日照强弱等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评判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拟在对多种规划方案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分析基础上,选择最优规划方案。[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拟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以此确定项目的规划方案。[结果]新增耕地数量、耕地质量提高程度等指标是影响综合效益的主要因素,也是规划方案确定所需考虑的首要因素。[结论]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择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评价,应用农业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理论,将Delphi与AHP法相结合,构建了包括3层、18个指标的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隶属度为0.457 6,可持续隶属度最高的城市是沈阳,为0.742 3。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反映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状况。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拟在对多种规划方案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分析基础上,选择最优规划方案;【研究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拟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以此确定项目最优规划方案;【研究结果】新增耕地数量、耕地质量提高程度等指标是影响综合效益的主要因素,也是规划方案确定所需考虑的首要因素;【研究结论】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择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土地资源评价的方法,1987-1988年对余庆号小流域土地资源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与评价。对流域内生物、土壤、地文因素及其有关项目进行了分析与筛选,确定了评价的原则及标准。对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原理及方法进行了探讨。编绘了1/10000土地评价图。提出了不同等级土地的分布、数量、适宜性以及土地开发、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项晓敏 《江西农业学报》2014,(7):118-123,127
基于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目标及任务,将PSR分析框架引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中,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评价模型,以长沙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PSR分析框架的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具备较强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可依据评价目标有针对性地选取评价指标;(2)模糊综合评价法可有效弥补因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不足,体现了规划实施过程的模糊不确定性;(3)2006~2010年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总体实施情况较好,基本实现了规划的预期目标,但在土地整治、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及社会影响方面尚需加强。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从城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生态功能和协调度3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讨论了各指标体系标准值的确定方法.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并以郑州市为例进行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评价.  相似文献   

16.
农用地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农用土地资源的特点,从土壤特性了发,结合环境设施等因素,运用模糊列联表模拟参评因素与农用土地资源质量之间的关系;以模糊聚类法综合分析各参评因素的状态水平及各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综合协同效应,从质量方面对农用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准确地评定宗地的等级水平,从而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农用土地资源质量的模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城市火灾风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城市火灾风险的评价问题,提出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研究城市火灾风险的方法和步骤,并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理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科学地评价土地整理效益对于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宁阳县伏山土地整理项目和鹤山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构建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大指标组成的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评价指标对土地整理效益的影响建立模糊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得到两个土地整理项目效益的综合评价结果,均为"一般",其中伏山土地整理项目效益略高于鹤山。研究表明,所建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评价技术方法有效可行,对于定量化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土地属性差异性、空间关联性为约束开展城市土地利用空间集聚分析,将能更好地揭示城市土地利用的属性相似、空间邻近特征,为土地优化利用提供支持。以模糊综合评判法为理论基础,以ArcGIS9.0 软件、SPSS10.0 软件为技术手段,以武汉市汉口中心城区数据为实例,首先利用ArcGIS 软件空间分析功能将研究区进行规则格网空间划分;其次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样点数据指标属性值进行聚类,并利用SPSS 软件采用最短距离法获 得聚类等级;然后利用ArcGIS 空间数据融合技术将具有相同聚类等级的空间格网进行合并,进而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集聚分布图。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理是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针对当前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及应用需要,本文结合山东省宁阳县伏山土地整理项目,构建了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景观生态效益三大指标组成的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评价指标对土地整理效益的影响建立模糊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得到土地整理项目效益的综合评价结果.研究表明,所建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评价技术方法有效可行.该研究对于定量化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和实践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