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究饲用麦类作物生物量积累和营养品质动态变化规律,2016-2018年在华北平原的河北衡水测定了黑麦、冬性饲用小黑麦、冬小麦、粮饲兼用型小黑麦、燕麦、青稞和春性饲用小黑麦7类麦类作物从拔节期至蜡熟期的生长发育进程、生物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黑麦、冬性饲用小黑麦、冬小麦和粮饲兼用型小黑麦一般在5月中下旬达到乳熟期,而燕麦、青稞和春性饲用小黑麦一般在6月上旬。7类麦类作物的平均生物量从拔节期的2.72×103 kg·hm-2增长到蜡熟期的10.19×103 kg·hm-2,其中冬性饲用小黑麦在各个生育期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P<0.05),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61.4%。7类麦类作物的粗蛋白含量随着生育期进程逐渐降低,淀粉含量逐渐升高,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开花期前逐渐升高,开花期后略有下降。采用Milk 2006综合评价7类麦类作物饲用品质显示,冬小麦从孕穗期后饲用品质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吨干物质产奶量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6.9%。综合生物量和饲用品质及生育期,冬性饲用小黑麦拔节期至蜡熟期hm2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P<0.05),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46.3%,综合表现好,适于在华北平原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各黑麦是世界上栽培很广的粮食作物兼饲料作物,在苏联栽培面积占麦类作物的第二位,美国、加拿大及共它西欧国家亦有栽培。我国引入栽培只有7—8年的历史,但推广很快,已在甘肃、青海、吉林、黑龙江等省大面积栽培。在我国北方冬季严寒的春麦区,冬黑麦作为饲料作物,其饲用价值高出任何麦类作物,成为唯一能安全越冬和最早提供青饲料的作物。在哈尔滨地区,春季4月上中旬冰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基因工程技术与饲用作物蛋白质、脂类的品质改良 ;基因工程技术与饲用酶类、饲用抗生素、饲用生物活性肽等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生产现状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新型饲料资源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筛选适于河北、内蒙古地区秋闲田生态条件下种植的一年生饲用作物品种,拓宽饲草生产、供应渠道,解决畜牧业冬春季节饲草不足的问题。采用随机区组试验,选择禾本科、豆科与十字花科的9个品种进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坝莜3号的产草量最高,鲜草重为57 502.50 kg/hm2、干草重为20 723.50kg/hm2,位居第一;饲谷K4697的产草量位列第二,青贮308第三,产草量均较高。河北省石家庄市最适品种为坝莜3号,其次为饲谷K4697与青贮308;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最适品种为坝莜3号,其次为饲谷5号与秣食豆。该研究确定了适于河北、内蒙古地区秋闲田种植的一年生饲用作物品种,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岑慧连  唐祈林 《草业科学》2016,33(3):535-539
为了解我国西南地区种养殖业与饲用作物种植的发展情况,本研究基于《中国农业年鉴数据库》,查阅了1981-2012年近30年的资料,结合资料和西南地区的实情,对西南四省农区近30年来种植业、农牧比例以及养殖业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该区发展饲用作物、调整种植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西南地区种植业仍是以粮食为主导,经济作物其次,饲用作物种植偏低,畜牧业仍是养猪为主,草食牲畜在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粮食作物和饲草作物生产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差异,识别潜在的减排热点,本研究基于2018—2021年在甘肃和宁夏获得的738份有效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以小麦、玉米、苜蓿和饲用玉米四种作物为研究对象,使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评估温室气体(CO2当量)排放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每公顷的小麦、玉米、苜蓿、饲用玉米干物质产出分别为:6.45,16.81,6.28,17.05 t;蛋白质产出分别为:0.52,1.08,0.79,1.22 t。四种作物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3.89,5.14,1.12,4.34 t·hm-2;但在每吨干物质和蛋白质产出基准下,苜蓿与饲用玉米均显示较低的排放强度,其中苜蓿的优势更为显著。敏感度分析表明,化肥和农机使用对排放结果的敏感度平均达到75.29%和11.51%。因此,建议研究区域使用优质饲草作物替代粮食作物支撑草食畜牧业,同时加强作物的田间施肥管理和提高机械使用效率,能有效地减少草食畜牧业在饲料生产端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相似文献   

7.
谢楠  赵海明  李源  刘贵波 《草原与草坪》2010,30(4):39-44,50
以饲用黑麦、饲用六倍体小黑麦、饲用八倍体小黑麦、冬小麦的12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去雄和授粉的方法,通过2年的试验,研究了4种麦类作物远缘杂交的结实率和籽粒饱满度。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和同一组合正交和反交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饲用小黑麦之间杂交结实率(53.86%)和籽粒饱满度(39.50%)相对较高,亲和性好;饲用黑麦和冬小麦杂交组合结实率(10.21%)低,亲和性差,但籽粒饱满度(41.20%)相对较高,远缘杂交结实率与籽粒饱满度之间相关关系不明显。试验所用12个品种按类别进行比较,同类不同品种之间的远缘杂交亲和性存在明显差异,并选择出4个亲和性相对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山西农科院土肥所最近研究成功一种饲草青贮新方法—草捆青贮。它是把夏秋茂盛的青绿鲜嫩牧草,以草捆形式青贮起来,为冬、春缺乏青饲料时饲用。用这种方法青贮的牧草,养分损失少,营养价值高,比传统的青贮方法简单、实用、经济、方便.研究证明,凡含水率在50—75%(以65%最好)适于饲用的野青草、种植的牧草、饲用树叶、作物秸秆等,均可作为草捆青贮原料。捆重以30公斤左右为好,人力或机械打捆均可,  相似文献   

9.
<正>高粱(Sorghum bicolor)是粮饲兼用作物,产量较高,且抗旱、耐盐碱和瘠薄,在我国西部干旱区种植面积较大,在发达国家主要用作饲料。本刊编辑部针对当前饲用高粱研究热点,将饲用高粱的"种植资源评价与新品种培育"、"栽培与利用"、"饲用价值与青贮方法"、"饲喂效果"等多方位研究成果成辑出版,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0.
印度泰米尔纳德大学培育出一种CO—27饲用高粱。该种作物在灌溉条件下生育期55~60天,每亩可收获青饲料2966.5(?)k左右,在旱作条件下,每亩可收1400kg。新品种高粱的粗蛋白含量较高,其糖浓度值为7.4,干物质含量是24.2%。它易被家畜消化,再生能力也很强。这种高粱用作再生作物,每亩能收1633kg。第一次收获后,再生高粱的生育期仅55天。已经发现,此种高粱不会感染最流行的  相似文献   

11.
苎麻属荨麻科苎麻属,是多年生草本作物,其营养成分结构合理,是一种理想、优质的植物蛋白饲料原料。饲用苎麻已经在多地推广应用,但其抗营养因子多,限制了苎麻在畜禽饲粮中的充分应用。本文综述了饲用苎麻的生物学特性与营养特性,我国饲用苎麻种质评价与品种选育,饲用苎麻的产量特性和营养成分,利用方式及抗营养因子研究现状,并对苎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饲用苎麻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青刈饲料是指人工播种的专供家畜饲用的青饲作物。这类饲料在贮存时要防止潮湿或霜冻。我国常用的青刈饲料作物有青刈玉米、雀麦、青刈高粱、燕麦、黑豆、蚕豆、饲用甘蓝和甜菜等。玉米是我国继大米之后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但是霉菌毒素对玉米的污染远远严重于对大米的污染。从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高达83.9%。动物食用了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玉米同样会受到危害,并且黄曲霉毒素会在动物体内富集,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健宝牧草是利用高粱与苏丹草杂交后选育而成的饲用作物新品种。它具有产草量高,再生和分蘖能力强,分枝多,可多次利用,适口性好,消化率高,饲用价值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青刈饲料是指人工播种的专供家畜饲用的青饲作物。这类饲料在贮存时要防止潮湿或霜冻。我国常用的青刈饲料作物有青刈玉米、雀麦、青刈高粱、燕麦、黑豆、蚕豆、饲用甘蓝和甜菜等。玉米是我国继大米之后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但是霉菌毒素对玉米的污染远远严重于对大米的污染。从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高达83.9%。动物食用了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玉米同样会受到危害,并且黄曲霉毒素会在动物体内富集,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天津地区饲用高粱属作物品种生长适应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天津地区种植的饲用高粱属作物品种,于2019年在天津市宁河区实验林场选择了21个饲用高粱属作物品种,进行物候期观测、农艺性状比较及在抽穗期收获后测定鲜草产量及干草产量.结果 表明:参试的饲用高粱属作物品种的物候期有显著差异,其中晋牧1号、晋牧3号的生育期最短,光明星、甘露400的生育期最长.辽甜13号的株高最...  相似文献   

16.
饲用小黑麦是小麦与黑麦的属间杂交种,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生物产量高、营养品质好、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饲用小黑麦作为新作物已在饲草工业和生态建设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很高的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多年的试验总结,研究油葵—饲用谷子复种栽培的要求,以及油葵栽培、饲用谷子栽培等技术要求,明确了该技术规程的具体措施与技术指标,旨在提供油葵—饲用谷子复种栽培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饲用小黑麦是小麦与黑麦的属间杂交种,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生物产量高、营养品质好、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饲用小黑麦作为新作物已在饲草工业和生态建设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很高的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多年的试验总结,研究油葵—饲用谷子复种栽培的要求,以及油葵栽培、饲用谷子栽培等技术要求,明确了该技术规程的具体措施与技术指标,旨在提供油葵—饲用谷子复种栽培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使秋闲田饲用高粱丰产丰收,探索播期与秋闲田饲用高粱生物产量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与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播期与饲用高粱生物产量的关系进行模拟和比较。[结果]播期对秋闲田饲用高粱生物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其生物产量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构建了播期与生物产量关系的回归模型,鲜草产量与播期的回归模型为y鲜=196.646-4.625x,干草产量与播期的回归模型为y干=58.253-1.423x。在7月23日—8月30日的播期每推迟1 d,饲用高粱的鲜草产量平均减少4.625 kg/20 m~2,干草产量平均减少1.423 kg/20 m~2。[结论]该研究构建的回归模型,为秋闲田饲用高粱生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