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沂地区花生生长期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临沂地区花生生长期黄曲霉毒素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污染水平不同,同一区域不同年份污染程度也存在差异。对此提出控制污染的建议和措施,对确保花生质量安全和扩大花生出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验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主持.辽宁大连市农科院等15家花生育种单位承试,对5个春播大粒花生新品种在北方区域大田生产情况下的丰产性、稳定性和抗逆性、适应地区进行初步鉴定,从而加快花生新品种的推广速度,扩大推广面积,服务生产,增加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我国原始农业起源最早的区域之一。花生是河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历史上年种植面积200万亩左右,单产不足50公斤,一直是低而不稳的状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实,花生生产恢复迅速,品种不断更新,栽培技术不断改善,全省花生生产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全国14个省269个农户的调查问卷对花生收获损失率进行分析,发现全国各省及四大区域的花生损失率存在差异。基于以上分析,运用Tobit模型对花生收获损失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家庭劳动力数量、机械收获、收获时是否成熟对花生收获损失具有正向影响,农户转入土地意愿、是否赶种下一季、收获时的虫害程度、装运工具及脱果方式对花生收获损失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湖南花生优势及生产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花生具有优质、高产、高效、养地、加工增值等综合经济优势,发展前景广阔。花生也是湖南发展最快的农作物之一,但市场、单产与面积的潜力依然巨大。抓住入世后国内外花生市场需求双旺的机遇和湖南推进工业化的契机,瞄准新兴市场,培育潜在特色市场,选育优质专用型品种,改革栽培技术,大力开展花生加工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推进产业化经营,可望将花生培植成湖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日趋严峻的粮油安全形势,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调整:“生产上重点是保口粮,油料重点发展油菜和花生;东北地区扩种大豆杂粮薯类和饲草作物,构建合理轮作制度;黄淮海地区重点是扩种花生、大豆和饲草作物”。以豆科作物为主体的北方现代农业种植制度对保障粮油安全生产、饲草的供应以及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从生产布局看,北方区域(东北、西北及黄淮海)是油料作物大豆、花生、杂豆以及饲草作物苜蓿主要产区。其中,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约占全国68%和66%、花生分别占全国的63%和70%。其次,从豆科作物的生态效益来看,可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充分利用生态位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目前,北方豆科作物种植模式主要有:单作、间套作(玉米‖大豆、花生,玉米‖蚕豆、玉米‖豌豆等)、 轮作(大豆-冬小麦,夏花生-冬小麦,绿豆-冬小麦等)等生态友好型耕作制度。其中,玉米‖大豆、花生宽幅间作是农业部在黄淮海区域主要推广模式,具有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能有效缓解“粮油争地、人畜争粮”矛盾,大幅提高 粮油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加大国家农业政策调控,培育和推广大豆和花生耐阴、抗旱、高产及玉米矮秆、抗旱、高产 新品种,提高农业全程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服务效率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强化豆科作物在北方现代农业结构中的比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花生用地结构优化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 《花生学报》2006,35(4):15-19
以市场需求结合用地现状,对福建花生用地规模与布局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015年福建省春花生用地需求为147.6 khm2,秋花生用地需求为36.9 khm2。优化后的花生用地形成闽东南沿海春花生用地区与闽东南沿海、闽西秋花生用地区域布局。并提出了福建省花生用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量水平花生群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花生增产途径,本文以“日花2号”花生品种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比较了一般产量(FY)、区域高产(RHY)和试验高产(EHY)三个不同产量水平下的花生群体特征,结果表明,与两高产水平相比,一般产量水平(FY)花生群体的叶面积系数(LAI)、叶片氮浓度和粒叶比均较低,结荚后干物质累积比例小;生育后期营养体干重降低快,荚果增重慢,成熟期的单位面积果数和双仁果数低,因此群体源库数量不足是低产花生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增大源强度是由一般产量水平提升到区域高产的主要途径;而两高产田花生群体特征相比,区域高产田(RHY)的最大LAI和试验高产田花生相当,但区域高产田LAI高值持续期短,饱果期氮累积和荚果增长速率慢,成熟期双仁果率低,加强生育中后期的营养调控,延长LAI高值持续期是区域高产变试验高产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9.
华南地区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引导和深化华南地区花生生产的区域分工,高效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提升花生产品的质量,基于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该区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花生种植规模与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产区相对集中,单产水平较低,增产潜力较大,花生用途区域差异明显,深加工已见雏形。受生态条件所限,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是珍珠豆型花生,其品质属食用高蛋白、油用高脂肪,且O/L比值普遍较高,有利于增强花生制品的稳定性。在空间分布上,花生蛋白质含量分布趋势不明显,而脂肪含量由西向东逐渐降低,花生O/L比值呈现由北向南增加的趋势。海南岛地区花生O/L比值偏低,这与生育期降雨量偏低有关。气候与土壤肥力条件是影响花生蛋白质、脂肪含量及O/L比值高低和空间分布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0.
地膜覆盖在促进花生生长的同时,具有较好的保墒作用;采用滴灌的灌水方式能够为花生生长创造良好的水分环境,水分利用效率较高,但是其投资较多,生产成本较高,推广难度较大。通过本次试验研究认为,相对于覆膜滴灌和裸地沟灌,覆膜沟灌在目前花生生产中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是一种较为适应我国当前农业经济生产水平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花生种植简要历史,生产区域和花生类型,种植面积和产量,种植技术(包括播种、收获和病虫害防治),花生消费和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介绍了美国花生生产的概况。通过对2010至2012年美国花生研究和教育协会举办的花生年会上文章的统计,简要分析了美国在花生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花生遗传与生物技术,花生生产技术以及病虫害抗性等方面的研究动态,旨为我国花生的科研与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产花生氮磷钾适宜用量和配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花生是我省主要油料作物。近年来,随着产量的不断提高,科学施肥,经济用肥愈来愈被人们重视。但从以往肥料研究角度看,磷肥研究资料较多,氮素化肥研究也有一些报导,钾肥研究资料较少,特别对氮磷钾三要素间比例搭配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方面的资料迄今未见报导,而探讨解决以上问题对花生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1987年起采用池栽、田间试验等方式进行了这方面研究,为花生经济施肥科学用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花育41号是采用花生不亲和野生种育成的第二个花生属区组间杂交新品种。在吉林省2010年和2011年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432.9kg/hm2,比对照品种白沙1016增产24.5%。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品种登记(吉登花生2012005)。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咸酥花生产业向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区域优势产业,在分析咸酥花生产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咸酥花生加工型品种标准、种子生产技术、种植的自然条件和配套栽培技术,以保证咸酥花生产品质量,拓展市场。  相似文献   

15.
79266 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利用鲁花1 号作母本,混巨5 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花生品种。1988~1990 年在全国(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荚果和籽仁比对照分别增产2280% 和1711% ,居参试品种之首。该品种具有苗期长势强,光合性能好,干物质积累多,单株结实率高,果柄短,结果集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杨大俐  董秀英  李振胜 《花生学报》2003,32(Z1):429-433
花生是河北省冀东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因其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所产花生以质优、含油率高享誉国内外,具有发展优质地膜花生的生态、技术条件,并有较高的技术推广经验和群众基础.本文结合2001~2002两年农业部"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丰收计划项目执行情况,在现有高产品种的基础上,选用既高产又优质的品种,逐步引进专用花生品种,按照产业化要求,组织生产;围绕高产优质相配套的要求,走增加亩穴数高产途径,制定合理的栽培技术指标和肥水运筹措施;拓展种植区域,实行轮作倒茬;综合运用病虫草等综合防灾减灾措施.推行"一优、二适、三推、四防"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经中国种子公司推荐,由山东省蓬莱县培育的6个花生新品种,近日漂洋过海,出口到西班牙,参加该国的花生良种区域种植。蓬莱是我国的重要花生产  相似文献   

18.
花生新品种桂花30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花生新品种桂花30系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油料室1988年利用贺粤1号×A.monticola(四倍体野生种)F5代品系作母本,粤油92(栽培种)作父本进行复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花生优良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果型美观等优良性状,在2000~2002年广西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三年荚果平均产量3711.90 kg/hm2,比对照桂花17(3286.35 kg/hm2)增产425.55 kg,增产率12.95%;2007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中央领导同志指出,最近几年之内,发展农业主要靠政策、靠科学。为了把花生生产搞上去,我们在对北方五省十一个花生重点县进行生产技术考察的同时,就有关花生经济政策问题。进行座谈和访问,现将了解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北方五省现行的花生经济政策 过去各省规定了花生留种、口油、返饼和奖售化肥等政策,对花生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花生消费趋势研究——以北京和山东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青  唐忠 《花生学报》2008,37(1):32-36
分析了我国食用花生与油用花生消费比例的变化趋势,认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食用花生消费比例会不断增加,与世界趋势趋同.利用山东和北京两地区花生及其食品消费的样本数据分析了我国消费者对花生及其食品的消费意愿,对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