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林分平均胸径和株数推算亩蓄积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杉木标准地,实测标准地内每株树木胸径,查一元材积表求算亩蓄积量,并算出标准地的平均胸径和林木株数.选择林分平均胸径和株数为辅助变量,林分蓄积量为因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林分蓄积量预估模型,该模型经检验适用.调查取得杉木平均胸径和亩株数后,利用林分蓄积量预估模型,即可推算亩蓄积量,在林业生产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以林分构成因子——林分胸高总断面积及林分平均高,估计林分蓄积量的办法,选取9种方程求解参数,配合了最优林分蓄积量经验方程,制定出《福州地区人工杉木林分蓄积量表》,对完善我省林业数表的种类、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3.
随着激光雷达和立体影像航天航空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虽然具备了快速获得林分平均高、郁闭度等相关信息的能力,但缺少利用林分平均高和郁闭度来准确估测森林生物量和蓄积量的模型,这严重影响了激光雷达和立体影像航天航空遥感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了对模型的构建进行探研,利用湖南湘西地区地面调查数据中52块杉木样地的林分平均高、郁闭度、株数等数据,通过因子变量组合不同的自变量形式,并分别构建多个不同函数形式的杉木地上生物量、蓄积量反演模型,用决定系数R~2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杉木林分平均高、郁闭度构建的因子变量组合与地上生物量、蓄积量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其中:以e为底数的对数形式变量ln(C×HH~2)作为解释变量的杉木地上生物量模型、蓄积量模型拟合效果最佳;指数函数模型能够精确地表达自变量与地上生物量、蓄积量之间的关系;与一次函数模型、幂函数模型、对数函数模型相比,指数函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更佳。对杉木林分平均高、林分郁闭度与地上生物量、蓄积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有效探究,构建了杉木地上生物量模型、蓄积量模型,以期为建立林分平均高和郁闭度因子估测其它树种的地上生物量和蓄积量模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样本全林分调查及平均解析木法,分析了29年生楠木人工近熟林林分个体生长与林分结构.结果表明,楠木人工纯林林分在立地级Ⅱ级条件下,林分的胸径、树高、材积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5.7 cm、16.3 m、0.157 3 m3;胸径分布呈正态分布,胸径在14~18 cm之间的占林分58%;树高按径阶分布规律近似抛物线;树高、胸径与材积连年生长量速生期在14~21年,15年后个体材积生长和林分蓄积量持续快速增长.该研究为楠木人工速生丰产林培育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林分平均高和密度估计人工林蓄积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15年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9次复查中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按树种组(杉木、松树、桉树)建立林分每公顷蓄积量与林分平均高、林分密度(郁闭度、每公顷林木株数)二元非线性模型(不变参数和可变参数),用确定系数(R~2)和平均预估误差(MPE)等6个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和检验。结果显示:全部12个模型的总相对误差(TRE)、平均系统误差(MSE)均小于15%,MPE均小于10%,表明采用林分平均高和密度估计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可变参数模型的参数的变动系数太大,不宜采用;3个树种组中,不论是不变参数模型还是可变参数模型,以平均高和每公顷林木株数构建的模型的R~2均大于由平均高和郁闭度构建的相应模型的R~2,而剩余标准差(SEE)、MPE则相反,说明每公顷林木株数对林分每公顷蓄积量变动的解释能力优于郁闭度。综合考虑6个统计指标和参数的稳定性,3个树种组的每公顷蓄积量的最优估计模型均为由每公顷林木株数、平均高构建的不变参数模型。  相似文献   

6.
红苞木引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优良阔叶树种红苞木引种到广东省怀集县后,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种植于条件好的立地,16.5年生时平均树高11.8m,平均胸径15.9cm,蓄积量270.304m3/hm2,比作对照的本地树种马尾松的蓄积量大46.4%;在条件较差的立地,16.5年生时蓄积量也有126.712m3/hm2,比对照木荷的蓄积量大34.2%。引种的林分自然更新良好,天然下种的幼树生长良好;萌芽力强,可萌芽更新。该树种可作为用材林、生态公益林和风景林树种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各类土地面积和各类型林分单位面积平均蓄积量是森林调查的两项重要指标。数量化林分蓄积量表是通过少量样地材料对影响林分蓄积量变化的各项因子(包括质和量的因子)进行分析研究,估测林分蓄积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编制森林经营密度控制表,是从6种数学模型中选出最佳模型编制了依林分平均胸径而编的断面积蓄积量标准表,再以此表为依据,利用林分疏密度编制而成的.该方法比常规依林分平均高编表的方法简捷,更便于生产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林分蓄积量调查中,当取得林分平均每公顷断面积G、平均胸径和相应的平均树高后,一个常见于角规测树的计算林分每公顷蓄积量的错误做法是,根据从所采用的立木材积表中查出单株材积V(或相应的单株形高值hf),按以下二式计算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量M M=G/g×V (1)  相似文献   

10.
根据林分蓄积量公式M=GHF1.3和二元立木材积公式V=αD^bH^c推导出角规测树蓄积量公式。结果表明,选取角规绕测点林分平均胸径D、平均树高H及角规断面积G代入上式,即可利用含幂(γ^x)键的电子计算器,便捷、迅速、准确地计算出林分蓄积量。  相似文献   

11.
在连江县收集调查307块湿地松人工林标准地,分别以林分每公顷蓄积量及标准差、林分形数为因变量,以林分平均高为辅助变量,通过多方程的拟合对比,建立合适的林分蓄积量、标准差、形数回归模型,据以编制连江县湿地松人工林标准表。该表经检验精度符合要求,可在大面积森林资源清查中用于测算林分蓄积量。  相似文献   

12.
以平均高为自变量,采用有约束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建立林分最大蓄积量预估模型,结合形高模型,编制了杉木人工林标准表。为便于生产应用和生长预测,还建立了平均高和优势高的对等转换模型,配合地位指数曲线模型,导出了可变疏密度收获表。  相似文献   

13.
森林蓄积量是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的重要指标。针对目前贵州省森林资源调查所采用的标准表没有数式(模型),应用不便的问题,提出利用标准表导算林分平均形高,建立贵州省6个树种组平均树高——平均形高回归模型,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及连续清查林分蓄积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一些省(区)编写的森林调查技术规定(或细则)中,对于幼龄林的蓄积量调查,都有内容基本相同的规定:凡林分平均胸径<5.0cm的,不进行蓄积量调查;林分平均胸径≥5.0cm的,按蓄积量调查的有关规定,调查林分中≥5.0cm的立木蓄积量。执行这一规定的正确方法,无疑应包含以下两个步骤: (1)首先必须认真地进行目测调查,确定出全林分立木(含<5.0cm的立木)的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值,作为是否需要进行蓄积量调查的判断依据。显然,所确定的平均胸径和树高值,是真正代表小班全林分平均水平的特征值,应填写在小班调查卡片的相应栏目内,作为确定小班经营措施和建档管理的基本依据。 (2)当目测调查所确定的林分平均胸径为≥5.0cm时,再按有关规定对林分中≥  相似文献   

15.
在森林调查中采用抽样方法测定林分蓄积量,并借助地方标准表的断面积和蓄积量求算调查林分的蓄积量。该法并非在全国都能实施。所以我们介绍一种测定林分的断面积G 和平均树高H 以及形率q~2等因子求算林分蓄积量的方法,其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升  王平社 《中国林业》2012,(12):39-39
一、林分现状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国有冯家河林场牛头山作业区油松林起源于人工植苗造林,面积72.7公顷,有效作业面积60.8公顷,坡向南,坡度28度,土壤为棕壤,厚度30厘米,林分平均高9~11.2米,平均胸径14~18厘米,郁闭度0.7~0.8,树种组成为油松树木蓄积量占90%,其他树种蓄积量占10%。林分林龄25~30年,为中龄林,优良木占50%以上,每公顷株数1243~1400株,每公顷蓄积量130~140立方米。每公顷结实量3500~4000千克。母树生长良好,树干通直圆满,树冠发育完整匀称,冠幅饱满,侧枝粗壮且数量较多,无病虫害或机械损伤,  相似文献   

17.
关于红松林林分群体林龄测定方法,在森林调查中,一直沿用全林平均木法和分径阶标准木法。一个是伐取一株林分平均直径的立木,实测年龄作为林分林龄;一个是分径阶按各径阶株数比例关系,分别伐倒多株立本实测年龄,然后再计算林分林龄。前法因红松天然林具有复层、异龄、混交和幼龄期耐荫的特点,林分中立木个体年龄差异悬殊,几个世代同堂,因而利用平均直径的立  相似文献   

18.
立木树干材积是树干粗度(胸高直径或断面积)、树高和树干形状三个因子的函数。而林分蓄积量可以理解为林分总断面积、林分平均高和林分平均干形三个因子的函数。在这三个因子中,只测树干粗度和高度两个因子,以确定立木材积或林分蓄积量的方法,称为二元控制法。  相似文献   

19.
以河南省薄山林场马尾松林分为研究对象,设计了4种不同的林分保留密度,每种密度林分设计3块样地。研究分析了不同间伐保留密度对马尾松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高度、平均单株材积及林分蓄积量的影响,并用方差分析做显著性比较。研究结果及方差分析表明:间伐能促进林分生长,随着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增大显著;间伐能促进林分平均高、林分蓄积量增加,但影响并不显著;马尾松中龄林适合的保留密度为1750株/hm2。  相似文献   

20.
比较分析了22年生杉木集约林及一般林的生长状况及生物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对杉木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位面积蓄积量的生长存在着极显著的影响;集约林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及单株总生物量分别高于对比的一般林分35.34%、34.23%、27.26%及27.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